三國之蜀漢儒將 風起雲湧 第八十九章 致命的時間差
    第八十九章致命的時間差

    看著眼前被綁得扎扎實實的張魯,趙峰心中卻是想起當初壽chūn城中,眾人對於如何處置張魯的一番討論。

    張魯其人,在漢中威望極盛。貿然殺之固然不妥,任其留在這裡也是一大隱患,本來趙峰是建議劉備用對付劉璋的辦法,將他遷移至荊州,讓他遠離他那一畝三分地,好讓漢中早日平定下來,但是龐統卻提出自己的建議。

    「送於劉璋?」劉備聽了龐統的話,也是頗感到意外。劉璋和張魯乃是死對頭,龐統這個建議,基本上就是要張魯的命了。

    「劉季yu與張魯勢不兩立,若將張魯送至西川,則劉季yu必殺其人。屆時主公可命人將張魯收斂厚葬。張魯在漢中威望素著,漢中之民見此,自然以為是劉璋和張魯過不去,而主公只是助其為之,如此或可更快安撫漢中人心。」龐統笑道,隨即話鋒一轉又道:「再者,如此也可使劉季yu無所戒備,日後謀取西川便更可出其不意了」

    劉備和趙峰面面相覷良久,這種計策雖然效果很好,但是以他們的xing格,多少還是有些難以接受的。劉備當時著實想了一下子,最後還是歎道:「就依士元所言吧」

    從劉備接受龐統計策的那一刻開始,趙峰就知道,他身上君王的成分已經越來越重,仁義所佔的比重就有所下降了。當然,出身貧寒的他這些年對百姓還是不錯的,勸課農桑,興修水利一直未停。只是,對百姓仁義,將來對自己這些文臣武將如何,那就很難說了。換了從前,對於張魯這種被俘的大頭子,劉備第一反應還是招降。或許是收買人心,但至少不是這麼赤luoluǒ地搾取他的剩餘價值。

    顧不上憐憫張魯,趙峰揮揮手,示意將他押下,然後命人叫來費觀。不多時費觀來到,二人坐定之後,趙峰首先遜謝道:「多虧費將軍此番率軍助戰,才可一舉打破張魯。眼下敵酋張魯已然就擒,我家主公得知張魯昔年背叛主公,如此逆賊自當jiāo與蜀公發落」

    「多謝皇叔,多謝趙將軍」這樣一來,費觀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畢竟自己在這一次漢中之戰,基本上全是在打醬油了。沒想到人家戰後,還記得把張魯jiāo給他處置,在費觀看來,這已經是夠義氣到家了。由於張魯乃是重要人物,費觀也知道自己不宜久留漢中,連忙親自率人押著張魯盡早返回成都,jiāo與劉璋處置。他走得急,那數千益州軍就暫且寄存在漢中,自己只率數百人押送張魯及其家眷入西川。

    張魯不是傻瓜,眼見趙峰將他押往西川jiāo給劉璋,知道自己基本上是要死了。不過這世上並不是每個人都像他這麼聰明,能夠準確預知自己的命快到頭了。至少,此時上庸城中的河北四庭柱之首顏良,是絕對不知道的。

    「顏良xiǎo兒,快快與我爬下城來,與我決一死戰」上庸城下,周泰耀武揚威地叫陣。這已經是關羽大軍回至上庸的第三天了,這三天裡上庸的守軍一直堅守不出,就是要等關羽糧草耗盡。

    「唉」上庸城中,奉命在此堅守的顏良也是鬱悶地歎了口氣。以他這種身份的武將,一旦連續多日拒不應戰,那一旦傳出去,就未免有**份了。

    「將軍勿急,關羽隨軍攜帶糧草不多,不出十日,其軍必luan,將軍可不戰而勝也」看到顏良心情煩悶,剛剛投降的申耽也是開解道。

    「可是申太守,我們城中糧食也不多了」顏良皺眉道。

    「將軍放心,我城中餘糧足夠支撐一個月,但是關羽軍中餘糧,充其量最多只能支撐半個月。」申耽只能不厭其煩地解釋道,隨即也是歎道:「可惜啊,定然是文聘他們用信鴿通知關羽,否則怎會撤軍如此之快」關羽的回撤也給他造成了很大壓力,自己只能收縮兵力駐守上庸和南鄉。原本還想sāo擾南陽腹地,至不濟也要拿下宛城,結果都化為泡影。

    「除非關羽已經攻下了漢中,否則的話沒有糧草,一切休矣」申耽最後下了結論。他沒想到的是,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居然就叫趙峰給完成了。或者說,張魯比他想像的還要菜?(個人感覺張魯軍事水平確實夠菜的,三國演義原著裡曹cao攻打漢中,半個章節也就jiāo代了)

    顏良耐著xing子,等關羽糧盡。等啊等,等了十天,卻見城下荊州軍每天還是氣定神閒地來叫陣,一點都不像糧草不足吃不飽飯的樣子。

    「難道關羽全軍都練就了不吃飯的本事?」顏良這下有點坐不住了,決定先派幾個細作去打聽打聽。

    再等了五天,眼見關羽大軍還是一點缺糧的跡象都沒有,顏良終於徹底坐不住了。正在他準備應戰的時候,他派出的探馬也陸續回來了,與此同時,關中的夏侯淵也派出人來通知他:漢中已經叫趙峰給拿下了,有了漢中的糧草供給,想困死關羽很不現實,困守上庸也沒啥意義了,還是速度跑路來得好。

    由於關羽大軍駐紮在上庸與漢中之間,顏良自己無法派出細作前往漢中探聽消息,只能打探東面的消息。從漢中被攻陷,到消息傳到關中夏侯淵那裡,再從夏侯淵那裡傳達到顏良這裡,雖然一路上都是快馬加鞭緊急傳書,這中間也耗費了將近半個月。與此同時,關羽雖然沒有回到荊州,但是他卻利用信鴿與襄陽的文聘以及樊城的李嚴,甚至宛城的李通以及武關的郝昭隨時保持聯絡。而信鴿在劉備軍中尚屬余高度機密,至少申耽是無法自行使用的。至於馴養,那他就更不會了。

    如此一來,縱然顏良得知關羽因為平定漢中,並不缺糧,這期間也需要半個月。而關羽卻早已nong清顏良的情況,也就有了半個月來佈置相應的措施。這半個月的時間差,最終決定了戰事的成敗。在此期間,關羽下令文聘和李嚴率軍往上庸而來,堵截顏良的退路,郝昭和李通則兵進安眾,注意阻截關中的援軍。

    很諷刺,原本顏良想用糧草算計關羽,最後自己卻被關羽算計了。在得知關羽並不缺糧之後,顏良也是急了,恨不能立即去和關羽決一死戰。但是此時關羽卻是一反常態,率軍死守營寨,就是不讓顏良走出上庸。與此同時,李嚴和文聘拼湊了兩萬人馬,前去上庸往南鄉的路上,隔著襄水安營紮寨,並且收繳了附近所有船筏,以堵截其歸路。顏良想率軍攻打,可是自己麾下只有萬餘人,一旦分兵,那關羽率軍攻打城池,就未必能守住了。總而言之,顏良這一萬人馬,已經成為了被困在上庸的一支孤軍。

    糧草一點一點耗盡,對於這種情況下的敵人,關羽早就從趙峰那裡學了無恥的招數:又過了十幾天,估mō著上庸的存糧所剩無幾,關羽派出數百名兵卒輪班到上庸城下大吃大喝,yin*城上的守軍前來投降。

    「君侯妙計啊,如此才是名副其實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眼見自從派出人去吃喝yin*之後,每日來投的士卒越來越多,諸葛瑾也是佩服不已。黃忠等人更是馬屁高帽一頂一頂地送上。

    「君侯,前幾日還只有申耽屬下的荊襄舊部來投,這幾日已是有關中夏侯淵人馬來投了。光是今天上午,來投降的就已經有三百多人,看來這顏良,就快要窮途末路了」這天周泰剛剛在外面負責安置俘虜,剛剛進賬之後也是興奮地直嚷嚷。

    「關將軍,顏良派人送來一封信給將軍」就在眾人聊得開心的時候,一名xiǎo校進來呈上一封書信。關羽接過打開一看,卻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君侯,顏良可是要投降?」諸葛瑾看關羽表情變了,連忙問道。

    「非全是如此」關羽有些感慨地道,隨即將書信傳閱帳內眾人。諸葛瑾接過一看,但見其信上寫道:漢征虜將軍,北原亭侯顏良拜上荊州牧、漢壽縣侯關雲長將軍。將軍神機妙算,良引兵犯鏡,卻為將軍所困,陷於絕境。良自知征戰沙場,遲早有此下場,死亦無怨。然則麾下將士跟隨多年,不忍其隨我共同殞命與此。將軍之勇,舉世皆知,良亦非無名之輩。今良願與將軍公平一戰,若勝,還請將軍放我麾下將士一條生路,顏良願任憑將軍處置;若敗,則自當全軍上下全憑將軍處置。書不盡言,還盼將軍早作回應。

    「將軍,顏良已身陷絕境,多則七八日,少則三四日,其軍自潰,將軍何必與他逞這匹夫之勇呢?」諸葛瑾看完,卻是勸說關羽不要答應顏良的求戰。

    「更兼前日將軍叫陣,此人亦是堅守不出。如今,也該讓他嘗嘗這般滋味了」周泰更是解氣地道。關羽撫鬚半晌卻是一言不發,眾人議論紛紛良久,這才漸漸感覺關羽有點不太對勁了,都停下來看著關羽。

    半晌,關羽長歎一聲道:「這顏良如此義氣,為麾下將士這才不惜與我一戰,我豈能避而不戰?」

    「君侯,那顏良乃是當世名將,如今為求生更是會拚死一戰。君侯千金之軀,如何能與這匹夫生死相搏呢?」諸葛瑾急忙諫道。開玩笑,萬一在這一片大好的形勢下,你關二爺卻和人單挑有了損傷,日後大家可不好像劉備jiāo代啊

    「無妨,況且正因顏良如此義氣,今日我若能將其降服,則日後兄長麾下,又多一良將矣」關羽信心十足地道。看了看一臉擔憂的眾人,關羽又笑道:「顏良若想保全其麾下人馬,必不敢輕易傷了我。我這一戰,可謂是有驚無險。」

    諸葛瑾等人見他將話都說到這一步,知道關羽決心已定,信心又足,也就不好再勸了。當下關羽作書回復顏良,答應明日清晨,二人與關前一戰。

    次日清晨,顏良獨自一人下了關,竟是連馬都沒騎,直接步行至城下。關羽見狀微微一愣,隨即也下了赤兔馬,步行上前。二人在相隔五六步遠的時候,不約而同地同時停住。

    「關將軍,聽聞蔡老將軍便是敗於將軍刀下,顏良今日能與將軍一戰,當真是快慰平生。常言道英雄不在馬上打,馬上不顯真功夫,你我今日步戰如何?」卻是顏良先開口道。

    「好」關羽只說了一個字,隨即右手握緊青龍偃月刀。

    「良若僥倖勝得一招,還請將軍放過我麾下之人」顏良似乎沒有感覺到關羽越來越高漲的戰意,還在談條件。

    「除了申耽,皆可」關羽說話還是很簡潔。顏良點了點頭不再說話,手中的象鼻開山刀也是蓄勢待發。對峙著的二人猶如兩座隨時可能噴發的火山,就是不知道哪個先爆發。城上城下兩軍數萬將士鴉雀無聲,關注著自家主將。關羽和顏良本人,更是幾乎能聽見自己和近在咫尺的對方的心跳聲。

    漸漸的,開始有汗珠從二人頭上淌下。「嘿」,終究還是顏良先沒能沉得住氣,一個簡單的斜劈,一刀砍向關羽的左肩。關羽的丹鳳眼似睜似閉,但是顏良一經發動,立即橫過青龍偃月刀架住顏良這風馳電掣般得一擊。

    顏良一刀既出,後招已是連綿不絕隨之遞上。關羽身高九尺,顏良雖然比他矮了半頭,卻也有八尺左右的樣子。但是顏良身材雖高,腳下卻極為靈活,幾乎是足不沾地一般圍著關羽繞圈子,手中的長刀或砍或削或刺,一般兵刃竟然能夠使出大刀、長槍諸般兵刃的招式。配合上他那靈活的步伐,當真是讓人眼huā繚luan。

    「怪不得顏良要和我步戰」關羽此時也明白顏良為何不與自己馬戰,他的靈活xing優勢,在步戰的時候可以發揮得更為淋漓盡致。關羽自己的武功走的是大開大合的路子,加上身材高大,靈活xing上就不如張飛和趙雲他們了。平日裡馬戰,騰挪閃躲空間有限還沒體現得太明顯,現在一步戰就明顯不如顏良靈活了,後者的靈活xing簡直不下於趙雲。

    若是一般的庸手,此時面對顏良這萬huā筒一般層出不窮,卻又迅捷無比的刀法,必然是難以兼顧,忙中出錯。但是關羽武功何等了得,雖然對方在靈活xing上勝他一籌,但還要藉此擊敗關羽,光靠這點還是遠遠不夠的。與此同時,黃忠和周泰等人也是看著場中的巔峰對決,與自己的武學相印證,心中各有所得。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