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蜀漢儒將 風起雲湧 第七十九章 可憐天下兄長心
    「主公,劉備借道攻打張魯,此事必然是與主公不利,萬不可答應啊!」招待諸葛亮的筵席散後,黃權與王累等人急匆匆找到劉嶂,死命相諫道。

    「公衡兄,你這話未免太過危言聳聽了吧。劉皇叔打的是張魯,如何能與主公不利?」張松笑問道。

    「主公!某素知劉備寬以待人,柔能克州,英雄莫敵;遠得人心,近得民望;兼有諸葛亮、龐繞、徐庶、陳宮之智謀,關羽、張飛、趙峰、趙雲、甘寧、張遼、魏延為羽翼。

    若得其兵人蜀中,則如引狼入室。今聽臣言,則西蜀有泰山之安;不聽臣言,主公有累卵之危矣。」黃權急切地道。

    劉嶂正自猶豫不決,卻聽得另一廂的正言道:「公衡兄此言差矣,劉皇叔進擊張魯,乃是走上庸山道,並不經我益州境內,如何能引狼入室?且諸葛軍師亦曾言道,屆時只是遣一支奇兵經葭蔭關入漢中,人數不過萬餘。我…中雄兵不下十萬,這點人馬只怕是難起波瀾吧,公衡兄未免太過謹慎了吧。4「這?「黃權聞言也是說不出話來。他心裡清楚,劉備麾下的軍馬經過連年的征戰,戰鬥力比起益州軍,絕對要高出不止一個級別,但是無論如何也不至於以一當十。要是連一萬荊州軍借道都不敢答應,那基本上是在裸地承認自己的軍隊戰力不中用了,這樣…中的將領臉面當真無處可放了。

    劉嶂眼見黃權被正駁斥地無言以對,這樣一來心中的天平是徹底倒向正了,當下也是開口道:「既是如此,那麼就答應玄德兄長借道之請求便是。」

    「主公,話雖如此,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主公可派遣親信將領,嚴守刻門關、葭萌關這兩處要緊關隘便是。」黃權看這形勢,知道自己是說服不了劉樟徹底拒絕了,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嗯,那依公衡之見,該當如何?」劉璋也不是一點防範之心都沒有的人,聽黃權說得有理,也是點頭問道。

    「可遣吳子玉兄弟率軍鎮守刻門關,吳蘭雷銅二位將軍鎮守葭萌關。如此一來,縱是荊州軍起了異心,也可有所防備。「黃權略一沉吟道。

    「就依公衡所言!」劉樟想了想也覺得沒什麼不妥的,就這麼決定了。這時蜀郡太守楊洪諫道:「主公1年前張任將軍雖攻下方渠,巴東二郡,但是二郡百姓十有,皆隨張魯退往漢中。眼下二郡民不過三萬,田地荒蕪,官員缺乏,政事荒廢。若不及早處理,只怕這兩個郡還會被張魯奪回。」

    「怎會如此?」劉嶂聞言不由得奇道。

    「唉!」楊洪也是歎了口氣道:「張魯此人,以邪教治軍執政,政教合一,二郡百姓多是被其盅惑淪為信徒。張魯一走,他們也就隨之而去了。」

    「那該怎麼變?」劉樟這下也有點急了,連忙問道。

    「,如今春耕在即,還是先從蜀郡、巴西等地遷移一些百姓過去,先讓二郡恢復一點生機吧!「楊洪沉吟道,隨後又加了一句:「但此治標不治本,還需盡早擊破張魯,方為正理。」

    「言之有理,我當親自作書玄德兄長,請他及早進兵!」劉嶂點頭道,自去寫書信不提,其餘眾人也就散了。

    「永年,你看楊公今日所言,有何深意?」依然是正三人組,依然是在張松的家裡,正忽地問道。

    孟達沒想到正忽然會問道楊洪,正自詫異,卻見張松笑道:「依我看來,楊公之盼荊州軍,不下於我等!」

    「正是如此!」正笑道,隨即感歎道:

    「黃公衡所言雖是有理,但亦是治標不治本。」

    「孝直此言何意?「孟達不由得奇道。論見識他就遠不如張松和正,在他看來,從保衛西…的角度來講,黃權的建議也算得上是萬無一失了。

    「子度,你看劉皇叔比之張魯,如何?」

    正沒有直接回答孟達的疑惑,而是反問他這個問題。

    「遠勝!」孟達老實答道。

    「正是!試想以張魯之才,佔據漢中尚可與西」分庭抗禮,若是劉皇叔得了西川,試問西…又有何人可與之匹敵呢?更遑論劉皇叔身後,還有那五州之地以為後盾?「正笑問道。

    「正是如此!「孟達這下頓時想開了,三人再度計議良久不提。

    接下來數日內,劉樟一盡地主之誼,每日設宴款待諸葛亮不提,又備下一份厚禮,讓諸葛亮回贈劉備。一連忙了十來日,諸葛亮這才離開成都,乘船自來路順江而下直至巢湖,再取道陸路前赴壽春。

    「孔明此番入…,勞不小啊!「劉備在聽聞諸葛亮細細講述了此次西…之行的經過,也是連聲稱讚道。以劉備現在的實力,只要劉樟答應借道,那張魯的敗亡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孔明,你此番入…,可見蜀中境況如何?」龐繞想得就比較深遠了。

    「川中土地肥沃,戶口過百萬,天府之國名不虛傳。然則劉季玉、其人,才智平庸,不能。裡事,西…亂像已初硯。」諸葛殼歎道。

    「孔明此言何意?」劉備示意諸葛亮說詳細點。

    「唉!」諸葛亮歎了口氣道:「」中之人,甚為保守。劉季玉父子入川之後,大肆啟用外來之人,已然引起…人不滿。兩派勢力備佔據蜀中文武要職,爭鬥不休。前年」人曾在巴郡起事以反劉樟,數萬兵牟戰死,三郡百姓流離失所。更兼劉季玉耽於享樂,不理政事,蜀中之亂豈不將近…」原來如此!」劉備也是點頭歎道,隨即向眾人詢問道:「以諸位之見,我當何時進軍?」

    「主公,孫氏之亂剛剛平定,雖未傷及元氣,但也消耗錢糧甚多,眼下暫不宜大動刀兵。還是等收了夏糧再說吧!」負責後勤的陳群這時諫道。劉備點了點頭,不過還是先傳令荊州的關羽和趙峰將人馬開始先行整頓,準備進軍漢中。

    「好!」襄陽城中,關羽看完劉備的詔令也是大喜過望,隨即將詔令傳閱眾人看畢,一時間武將們都是喜形於色。

    「君侯,六月債還得快。這張魯前番來犯,如今就要他付出代價了!」黃忠最是性急,看完之後竟是眉開眼笑。

    「正當如此!」關羽撫鬚笑道。他是天生戰爭狂人,但是自從兩年前平定荊襄之後,就一直未能再上沙場。這對關羽來說,當真是閒的蛋疼了。

    「眼下我荊襄共有大軍十五萬,未知君侯要調集多少軍馬,遣何人為將出征漢中?」文聘性情就比黃忠沉穩多了,稍一沉吟後才開。問道。

    「張魯漢中軍不過數萬,前番又被藏宣高殺敗,現在更是不足為懼。」關羽不以為然地道,隨即也是眉頭微皺。雖然荊州有十五萬人馬,但是關羽也知道,荊南的事情一向是趙峰負責的,調用他那五六萬人馬不太妥當。嗯到這裡關羽也是拍扳道:「我就率五萬人馬自上庸進擊西城,漢升、子烈、元代還有元儉隨我出征,諸葛子瑜隨軍參知軍務。仲業你坐鎮留守襄陽,正方守樊城,再令宛城的文達小心戒備,提防曹操老賊趁虛而入。」

    「諾!」文聘等人均是轟然應諾,這時黃忠不由得奇道:「區區一個漢中張魯何須君侯親自出馬,還要勞煩這麼多將軍。待老夫率一萬健兒前去,擒斬張魯兄弟便是!」

    「漢升有所不知,我這不只是為了漢中,更是為了提防關中的人馬啊!」關羽歎道,諸葛崖聞言也是點頭道:「曹操老賊素來老奸巨猾,若是他命關中的顏良文丑突然出兵,我等未免兩面受敵。」

    「原來如此!」黃忠等人這才恍然大悟。

    雖然早期曾經在徐庶、趙峰等人的暗算之下,曹操被大家給算計的著實夠慘,差點沒在豫州被困死。但是現在曹操已經佔據了河北冀州和并州以及半個青州,實力大增之餘,對劉備集團的威脅也是不可同日而語。就像前番的六路人馬來襲,雖然被劉備化解了,但是已經是不免有些手忙腳亂了。眼下曹操只率少部人馬出征漠北,關中還有數萬大軍,這也是不容小覷的一股力量。

    現在關中的守將乃是顏良文丑,這兩位都是河北四庭柱裡的人物。關羽見識過高覽的本事,以他的武藝只能在四庭柱裡敬陪末座,關羽再狂妄,也不敢將顏良文丑熟視無睹。至少,不會派董襲陳武他們去時付顏良文丑。細細掂量一下,怕是只有自己和黃忠才能和他們較量一下。

    與此同時在漢壽,正忙著操練新兵和降軍的趙峰,也接到了劉備的詔令,要他集結一萬多人,準備自涪陵入,「借道劉瘁兵出葭萌關,以策應關羽的大軍奪取漢中。

    「主公要奪取漢中了?」馬良在看完詔令之後也是有些興奮地道。趙峰點了點頭,看了看一臉期待的眾人,心中卻不免哀歎:「娘的老子才休假幾個月,剛剛把傷養好,還沒把毖兒那個小妖精餵飽,又要為你老劉出力了。「不過這些話也只能在心裡嘀咕了,趙峰也知道,現在劉備麾下這麼多將領,也就自己和關羽配合最為默契,這種事不派自己派誰暱?

    再說了,這一路人馬只為策應佯攻,一般人還真未必看得起這點小勞。

    「李常,眼下新軍和降軍尚有三萬餘人,還在操練,且這些兵牟操練之後乃是要調往交州,我就不便調動了。再者,我這一路只為佯攻,也無需太多兵馬,我只帶一萬五千人馬即可。再者」中多山路,騎兵行走多有不便,我只率五百輕騎隨行。將領嘛,就由幼平與義封隨我同行便是。我走之後,荊南四郡之事,就由你來打理了。」趙峰想了想道。眼下劑南也沒什麼戰事,馬良擅長內政,有他在也夠用了。

    「將軍放心,一切包在我身上。」馬良點頭道,接著有些猶豫地道:「將軍此番要進軍漢中,良有一事還請將軍成金。

    「何事?」趙峰看著眼前香吞吐吐的馬良,趙峰不由得有些納悶地問道,馬良性情一向是很直爽的啊。

    「這個,嘿嘿。舍弟馬緩,今年已十五歲,尚未出仕,我想請將軍帶他一同進軍漢中,也好讓他在軍中多些歷練。「馬良有些尷尬地道。

    「原來如此!」趙峰這才明白過來,感情是托自己幫忙提點一下他弟弟。不過這位歷史上曾經丟失街亭的小馬,現在也才十五歲,想必應該是言過其實十少年輕狂吧。

    「此事好說,卻不知令弟有何才能,在我軍中可居何職?」趙峰點了點頭問道。

    「唉!」馬良卻是歎了口氣,這才苦笑著開口道:「舍弟自幼聰慧,天賦過人,遠在我之上,但其人性情未免輕浮。良只求將軍好好磨練舍弟,讓他性情沉穩一些,這樣對他日後為人處世大有好處。至於何止,金憑將軍自處!」

    「竟是如此?「趙峰聽了馬良的要求也是頗感意外,不過想想也明白,馬良這是自家事自家知了。硯在難得有個自己這麼厚道的人可以幫他提點一下馬緩,這才拜託自己。

    「既是如此,季常可讓令弟盡早來此,待我見了再做分燒。」趙峰覺得還是見了面再作定論,馬良自是感激不盡,連忙寫信讓馬緩盡快來此。

    而與此同時,剛上任的壽春太守諸葛亮,在自己的府中也是提筆匆匆寫了一封信,交給一旁侍立的一今年輕人。這人接過信,略一躊躇還是開口問道:「二哥,憑你這一封書信,趙將軍就會重用與我嗎?「他正是諸葛亮最年幼的弟弟諸葛均。

    「三弟莫要好高鶩遠!「諸葛亮正色道,隨即也是細細開解道:「眼下你剛剛學威出山,名聲未顯,誰人肯重用與你?為兄也只是想你此次跟隨趙將軍出兵西…,多增加一些歷練,對日後為人處世大有稗益。

    諸葛均聞言默然,良久才道:「當日王仲宣撰文中傷趙將軍,我曾與之相附和,未知他會不會?」話沒說完,但是以諸葛亮的智慧,哪會不知道自己弟弟擔心的是什麼。

    「三弟放心,趙將軍絕非心胸狹隘之輩,又有我親筆書信在此,絕不會因私廢公。「諸葛亮寬慰道。諸葛均對自己兄長的見識一向極為佩服,聽他這麼說,也就把心放下一半,這才收拾行裝前去荊南投奔趙峰。

    「唉!」看著弟弟遠去的身影,諸葛亮心中也是不為人知地輕聲一歎。自己這個弟弟論才智,比自己和大哥諸葛瑾都要差上一籌。唯今之計,也只能盡量讓他在實戰中多些歷練了。可是戰場之上,刀刻無眼,他這菜鳥輕易上陣無異於送死,因此也只能先通過這些小規模的戰鬥來歷練了。目前除了趙峰,還真找不出別的地方,能有這各件適合他兄弟去歷練。

    又過了兩個月,夏糧收穫完牛之後。關羽和趙峰按照約定的日期,與農曆五月的這一天分別發動。關羽率軍五萬出襄陽,直至上庸:

    趙峰率領一萬五千人馬離開漢壽,自宜都郡取道入川。前者如此大規模的人馬調動,自然瞞不過細作,不多時消息已經傳到南鄭的張魯那裡。至於後者,由於人數較少的緣故,就沒那麼引人注目了。至少,張魯是沒注意到。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