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蜀漢儒將 風起雲湧 第四十章 念同宗劉璋助劉備 守荊南趙峰戰孟獲
    第四十章念同宗劉璋助劉備守荊南趙峰戰孟獲

    「我等蜀中數十年來一直安居樂業,不聞兵革。若是妄動刀兵,實非百姓之福,亦非主公之福啊」左首的一名文官皺著眉頭道。他不是別人,正是益州治中從事黃權黃公衡。

    「公衡先生此言差矣,此番六路大軍共擊劉備,劉備總有通天徹地之能,也是死路一條。我等有此良機,若能趁勢拿下宜都、南郡,則我蜀中興盛有望。」右首的一名滿臉彪悍之色的武將言道。他正是號稱川中第一名將的張任,傳說他的武功學自一代槍神童淵,槍法之精猶在號稱北地槍王的張繡之上。今日議事,蜀中重要的文武官員,除了駐守巴郡的老將嚴顏走不脫,其餘諸人全都來了。

    「張將軍莫要小瞧了劉備,此人麾下文武百官出類拔萃者不計其數。文有號稱臥龍、鳳雛的諸葛亮與龐統,皆是智謀深遠之士;武有關羽、張飛、趙峰之輩,亦是沙場宿將。張將軍雖勇,卻不要小覷了天下英雄。」一旁一名五短身材,相貌醜陋的黑鬚文士緩緩道。川中之人本來就身材矮小,此人更是矮的少有。

    「張別駕未免言過其實了吧,他劉備有文武之才,我蜀中亦非酒囊飯袋。真要戰起來還是誰怕誰?」張任身後另一個武將接口道,他是張任的鐵桿粉絲張翼張伯陽,在他看來世間縱有名將,也不過和張任相差彷彿罷了。

    一時間蜀中眾文武們也是各執一詞,文官們均認為不宜和劉備就此結仇,武將們則渴望就此建功立業,一時間誰都說不服誰。劉璋看著眼前越吵越亂的眾人,眉頭不其然越來越皺得深。作為一個標準的官二代,劉璋素來沒什麼雄心壯志,講究的就是無為而治。蜀中沃野千里,人口也不過百餘萬,這些年百姓倒也過得還算安居樂業。雖然時不時有張魯和南蠻前來襲擾,但是總體而言,尤其是接近成都的中心地區,老百姓的日子和中原亂世之民相比,那真是如在天堂了。

    劉璋的父親劉焉,當年也是個非同小可的人物。此人初為逐郡太守,正是他發掘了草根出身的劉關張三兄弟。後來天下大亂,也是他建議漢靈帝加大各地州牧的權力,從而造成諸侯並起的局面。劉焉本人被封為益州牧,自從來到成都之後,也是撫恤一方頗多功績。後來一度有傳言說他曾經想當皇帝,因此偷偷將州牧府建得極為富麗堂皇。不過還沒等這條流言被證實,劉焉就突然逝世,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劉璋生平沒什麼本事,但是對他父親的話還是深信不疑的。劉焉曾經告訴過他,這天底下真正的英雄沒幾個,其中就有他那個同宗兄弟劉備劉玄德,日後千萬不要與之作對。劉璋此言牢記在心,因此現在縱然是張任等人說得天花亂墜,他卻沒有太過動心。

    劉璋看了看還在爭吵的眾文武,最後卻發現有一人一直一言不發,當下不禁奇道:「孝直為何不置一詞?」這人正是劉璋麾下主簿法正法孝直,其人素以足智多謀著稱,機變不讓張松。劉璋見其一言不發,不由得有些詫異。

    法正聞得劉璋發問,略一拱手這才開口道:「主公,諸位莫怪。適才法正正有所思,故而一時未曾開口,到並非故意冷落諸位。」

    「未知孝直有何所思?」張松和法正交情深厚,知道他素來足智多謀,連忙問道。

    「主公,張將軍。以我益州山川之險,縱然是攻下宜都和南郡,但與成都相隔千里,其間更有山川相隔。日後無論是劉備或是曹操佔據荊州,前者為報仇固然要搶奪,後者素來虎視天下,更不會將這二郡置之不理。若是他二人發大兵攻之,則我軍安能守住?」法正這一番話說完,張任和劉璋都有些沉默了。

    「如此以孝直之意,還是不出兵的好?」劉璋感覺法正的話還是比較有道理,連忙問道。

    「出兵卻是要出,不過不是去荊州罷了。」法正笑道。

    「嗯?」這一下眾人可就有些摸不著頭腦了,「既是不去荊州,那去何處?」劉璋奇道。莫說是他,張任等人也是頗為好奇。

    「南中,漢中」法正言簡意賅地道。眼見眾人有些還未明白,法正索性繼續解釋道:「縱是眼前一片瓦,也比千里之外,遠隔重山的飛地來得划算。當日曹操使者楊修曾言,六路大軍之中乃是有兩路為漢中張魯與南中孟獲。張魯和孟獲襲擾我益州久矣,此番若是趁其大兵出境,守備空虛之際趁機起兵攻之,必可將南人趕回瀘水之南,亦可將張魯逐出漢中。如此清除眼前之患,豈不比得宜都和南郡更為划算?」

    法正這一番話說完,廳中眾人卻是一陣沉默,不少人開始深思他這番話到底有沒有道理。過了半晌,還是張任第一個開口道:「孝直此言不無道理,與其遠涉攻擊荊襄,不如先去了眼前咫尺之敵。主公,任願率一旅之師,先破南中,再平漢中。」

    張任原本是最為激進的主戰派,他這一鬆口,其餘眾人就更不會再說什麼了。當下劉璋也是拿定主意,派老將嚴顏率軍五萬趁著南中空虛揮軍南下,務必將孟獲打回瀘水之南。同時命張任率軍八萬出葭萌關進攻張魯,以期奪回漢中和宕渠等地。

    不說蜀中如何謀劃,此時的壽春,氣氛已經逐漸有些緊張了。「自開春以來,曹操連番調撥大軍至襄城,梁郡,南下之意已是昭然若揭。」太尉府中,龐統指著地圖侃侃而談道,臉色卻也不如平日裡那般若無其事甚至是放浪不羈,多少帶有一絲凝重。頓了一頓,龐統指了指地圖上另外幾處又道:「漢中張魯,日前也已兵出陽平關,囤積與西城,時刻有犯我章陵郡之意;此外南中孟獲亦開始集結人馬與牂牁,隨時都會進犯武陵郡。」

    龐統這番話說完,廳中眾人均是感覺有些心情沉重。一個曹操就已經這麼難搞了,現在又多了兩個打醬油的,那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我軍各地守備情況如何?」坐在當地的劉備表情沒有一絲波動,淡淡地問道。

    「眼下徐州尚有大軍十萬,揚州軍八萬,豫州軍五萬,荊北亦有大軍九萬,荊南則有不到三萬大軍,青州四郡還有兩萬人。除此之外,各地郡國兵加起來還有十餘萬,甘將軍的荊襄水師也有三萬。」龐統答道。

    「此外柴桑尚有即將訓練完畢的兩萬新兵,下個月便可服役。」此時負責練兵的陳到答道。按照趙峰的理論,主力一線作戰部隊和人口比例大概是在1:20,劉備治下各州郡經過前幾番的戰亂和瘟疫,以及曹操的擄劫,人口損失頗多。尤其是荊州,幾番征討江東,以及荊北那一戰,差不多使得近百萬百姓淪為餓殍。以至於原本人口號稱過四百萬的荊州,現在估計三百萬都勉強。還有徐州,當初陶謙時代號稱有戶口七十萬,人口二百五十萬。經過曹操的屠戮之後,雖然幾經休養生息,但是亂世之中如何能讓你慢慢休養?加上幾番遷徙,現在徐州人口估計也就二百萬不到點。倒是揚州和荊南四郡等地,由於趙峰在那裡先後搞了生產建設,現在這兩地人口加起來倒是超過了二百萬。不止是劉備,曹操和河北人口治下人口多少也在減少,最典型的就是大家每次作戰兵力動用也是越來越少。這也是趙峰為什麼迫切地希望這個亂世早點結束的原因:他可實在是不希望等到全國統一時,人口只剩下不到兩千萬了。

    「曹孟德親自大兵壓境,梁郡這一路還是由我親自去迎戰。荊北有二弟和孔明,又有正方仲業等人可保無虞。只是荊南?」劉備看了看荊南,也是不其然皺起了眉頭。

    「荊南有趙將軍坐鎮,自可無恙,只是兵力實在太少。」簡雍說出了劉備心中的憂慮。劉備點了點頭,下令道:「就讓叔至率領新軍前去荊南相助伯濤。」頓了一頓,劉備又道:「既是曹軍壓境,則水軍暫用武之地,亦可去荊南助戰。若是日後荊南戰事緊張,可令廬陵太守紀靈率軍三萬援馳荊南。」

    「我等附議」龐統等人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也就答應了。數日後,陳到率領一萬新軍和甘寧率領的荊襄水師南下荊南助戰。

    「興霸,叔至,幼平,有你們來我可就放心多了」漢壽的討逆將軍府中,趙峰隆重接待了剛剛乘船而來的周泰、甘寧和陳到,臉上的笑容是前所未有的燦爛。

    「趙將軍,主公讓我等前來助將軍守衛荊南,抵禦南中蠻人前來進犯。」陳到抱拳道。

    「呵呵,何止是守衛荊南,有了諸位相助,我就有把握將這南中蠻王孟獲,送回他老家去」趙峰信心滿滿地道,諸葛亮七擒孟獲可不是白看的。當然,他不知道的是,此時嚴顏正率軍準備抄孟獲的老巢。

    不說趙峰在荊南厲兵秣馬,與此同時,關羽和諸葛亮率軍五萬北上宛城,和李通一起坐鎮宛城抵禦曹操的侵略,卻留李嚴留守襄陽和樊城。此外,曹操和劉備也親率大軍對峙於梁郡。在歇足了一年多之後,幾路諸侯又開始準備大打出手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