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握天下 第四卷 雷霆風暴 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
    《古曼國史》

    永和妃,聖宗妃,至略元寧皇朝公主,仁宗第九女,聖宗四年,聖宗遣使求婚於元寧,仁宣太后許之,古曼舊例,大妃之下設左、右夫人,後宮主位也,餘者庶妃,徒號無位。兩國婚姻,聖宗循至略之禮親迎,後按國禮畢之,三日,詔之國人「妃尊,結兩國之好,位與大妃同。」十部愕然,呂真說之「示之元寧罷。」方停之,妃於元寧號曰永和,于歸,人皆呼「永和妃」,由是記之。妃與聖宗情篤,聖宗曾曰「元寧有結髮之約,朕唯望與卿有白首之盟。」然未及兩年,妃誕子於羅,驟見紅,遂亡,聖宗哀傷欲毀,時有流言曰乃大妃妒而殺之,報之元寧,仁宣太后唯默然,時元寧順宗方十齡,讓使臣曰「一國之君,坐擁江山,竟無力周護弱質愛妃,何言睿?」使臣答之「帝之命,護佑臣民,公義也,後宮妃子,愛而護之,私情也,陛下不知捨私情取公義乎?奈何比之?」順宗未語,仁宣太后曰「成佑帝取公忘私,貴國之福,然亡者,吾家女也。帝家何來私情?」言畢退殿。

    永和公主的死訊傳來,正是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因為謝清的請求,紫蘇設了家宴,只請了永寧王妃、齊朗、謝清以及夏承思,並且允許攜家眷,地點在慈和宮的崇恩殿,雖然說是可以攜家眷,真正帶家眷來的只有永寧王妃與謝清,齊朗不必說,夏承思的理由是,他的妻子出身低微,怕有不合宜的舉動,永寧王妃也只帶了世子前來,小小的嬰孩十分可愛,連陽玄顥也又驚喜又好奇地圍著小嬰兒,幸好那個小嬰兒也不怕生,還時不時地與陽玄顥玩鬧。

    「好了,皇帝別逗他了,等一會兒,弄哭了就不好了。」紫蘇笑著對兒子說,卻也不是太認真,陽玄顥應了一聲,卻沒有照做的跡象,紫蘇輕輕搖頭,問倩容「大哥給世子起了什麼名字?」

    倩容笑道「參詳了幾個月,才給我來信,說是名康崇,已經報給宗人府了。」

    「康崇……」紫蘇念了一下這個名字,點頭,隨即就聽見陽玄顥笑著道「康崇,你叫康崇,母后娘娘,他聽得懂耶,您看,他在笑!」

    紫蘇笑出聲,倩容與倩儀也笑了,齊朗與謝清、夏承思站得遠了些,沒有聽見,不解地看過來,紫蘇擺手,道「皇帝,先坐回來,用完膳,再與世子玩也不遲。」隨即示意葉原秋開席,陽玄顥見宮人開始擺放膳食,只得回到座位,目光卻還盯著夏康崇不放。

    這個時候,他才看到謝清邊坐著一個大約十歲的小女孩,低著頭,看不清樣子,不由奇怪地問謝清「謝相,朕記得您只有一個兒子……」

    謝清起身道「回陛下,臣子出了疹子,不方便見駕,這是臣的侄女,內人沒有女兒,十分喜歡,今天便帶來讓她開開眼界,太后娘娘是知道的。」

    陽玄顥見紫蘇點頭,便笑道「是謝家的小姐啊!」但是,也就問問,注意力還在世子身上。

    紫蘇看了倩儀一眼,對這個一直低頭的女孩並不是很滿意,但是,因為趙全形容過這個女孩,倒也很不錯,她又先應了謝清,此時也只是不由微微皺眉。倩儀自然明白,卻也不慌不忙地對身邊的女孩道「紋兒,你是第一次入宮,給太后娘娘與陛下行大禮吧!」

    「是!」謝紋自然不敢拒絕,低低地應了聲,聲音十分婉轉悅耳,讓紫蘇有幾分滿意了。

    謝紋心裡有多惶恐,只有她自己知道,從入宮開始,她的手心就一直是濕的,此時,剛站起來,她便覺得自己全身都在顫抖,幸好連日來,倩儀一直在禮儀方面嚴格訓練,因此,雖然心慌,可是,她還是流暢地給兩位至尊之人行了大禮,抬頭頜首間,紫蘇已經看清了她的容貌,陽玄顥也因為禮制的關係,很莊重地接受她的行禮,因此,也看清她的樣子,清秀的面容並沒有什麼出眾之處,但是,溫順柔雅的氣質卻是少見的,陽玄顥不由多看了兩眼。

    將兒子的舉動看入眼中,紫蘇笑著問了謝紋一些普通的問題,謝紋也一一回答,並沒有什麼錯誤,倩儀與謝清不由放心地微笑。

    夏承思是唯一事先不清楚這件事的人,不過,因為與謝紋家是多年的鄰居,直到他考中恩科,才搬離那個地方,因此,一聽謝清的夫人喚「紋兒」,他便留了心,認出確實是昔日的鄰家小女孩,他先愣了一下,再一想,便知道謝家想送她入宮了,隨即看向坐在自己對面的齊朗,齊朗回了他一個事不關己的笑容,他不禁皺眉,想到前些日子,妹妹歸寧時,說起資助謝紋家的事,他很確定,謝清會選謝紋肯定與齊朗有關,畢竟,鄰里多年,他可從來不曾聽謝紋與其父說過自己與謝家有關係,而且,據他猜測,還是相當親近的關係。

    這場家宴並沒有持續太久,因為,進行到一半,趙全離開了一會兒,回來之後在紫蘇耳邊悄聲說了些話,又呈上一份奏章,看上卻是邊關專用的急奏,紫蘇剛看了幾個字便輕輕皺眉,隨即合上奏章,收起,卻也沒有什麼興致了,當時陽玄顥已經離開崇恩殿,帶著謝紋與小世子到御花園賞燈,留下都是精明人,永寧王妃先開口道「趙公公,有什麼事非要攪娘娘的興致啊!」

    趙全躬身行禮,卻只低頭不開口,紫蘇擺手道「沒什麼事,是邊關守將急報,說是永和公主薨逝了。」

    謝清與齊朗的臉色都是立刻大變,但是,紫蘇的下一句話讓他們略略輕鬆了些「這是邊關守將的上奏,古曼的正式通告應該還有些日子,不必擔心。」

    話是如此說,這場宴會還是草草結束了,永寧王妃、倩儀與夏承思先後告退,這些事也只有齊朗與謝清能談論了。

    「是漳關的守將?」齊朗平靜地發問,能如此迅速地得知道古曼的情況,也只有與古曼最近的漳關能做到,紫蘇點頭,卻沒有說話,謝清與齊朗都知道她在想什麼。

    半晌,紫蘇才道「齊朗,擬一份兵部的公文,通告所有與古曼相領的城關守將,加強戒備,但不先啟戰端。」

    「是!」齊朗應聲,與謝清對望了一眼,兩人心知肚明,紫蘇不想與古曼交惡。

    紫蘇暫時擱下這個話題,對謝清道「女孩很乖巧,我很喜歡。」

    謝清一怔,隨即才反應過來,不由微笑,反正在場的只有自己人,齊朗也笑道「就不知陛下更喜歡哪位姑娘?」

    紫蘇笑了笑,沒有開口,謝清自然也不好追問。正在這時,陽玄顥身邊的內官梁應又來恭敬地稟報「太后娘娘,陛下想問您,可不可以讓永寧王世子留在宮中。」紫蘇不由好笑「轉告皇帝,永寧王世子還小,不能沒有母親照顧,不便留在宮中,下次永寧王妃進宮時,他自然還能見到。」

    「是!」梁應也是硬著頭皮來問的,現在得了這話,自然是輕鬆地去回了。

    謝清笑道「陛下是幼子,見到世子,高興得過分了。」

    紫蘇眼光微斂,卻只是一瞬間的事,謝清沒有注意到,齊朗卻看到了,因此,在謝清告退時,他沒有開口,留了下來。

    「有事?」紫蘇有些驚訝,齊朗很少會如此不避嫌地留在宮中。

    「你方才想到不愉快的事了嗎?臉色不太對!」謝清不太清楚當年的事,齊朗卻隱約猜得到,伸手握住她的手,立刻感覺到一陣冰冷,心下便更確定了。

    紫蘇心中湧過一陣暖意,與他十指相扣,卻只是淡淡地搖頭「沒什麼,都過去了。」

    是的,無論如何,都過去了,即使自己付出了太大的代價,畢竟一切都過去了,現在,站在皇朝最高位的是自己。

    「為什麼不將你的夫人帶來呢?」紫蘇低聲問道,「我還沒有見過她,不知道,她是什麼樣的女人?」

    齊朗笑了笑,回答她後面的問題「她很普通,但是,是個好妻子。母親很喜歡她,不過,也難說,是不是因為她是兒媳。」

    紫蘇低頭微笑,知道他不希望自己難過,可是,聽他這樣平靜地說著另一個女人,她還是不悅的,微微退開一步,讓齊朗不由揚眉,更用力地拉住她的手。

    「母后娘娘。」陽玄顥似乎很興奮,不管宮人的阻攔,不曾通報便闖了進來,見到殿內的情況,他先是一愣,臉色變了好幾次,才走向母親,笑道「母后娘娘,下次永寧王妃真的會帶世子來嗎?」

    兒子的神色自然沒逃過紫蘇的眼睛,不過,見他不提,她便也笑著回答「哀家會讓她帶世子來見陛下的,不過,陛下若是將世子弄哭了,哀家可不會輕饒哦!」

    「孩兒知道了。」陽玄顥回答,恭恭敬敬地行了禮,又轉向齊朗,道「太傅與母后還有事要商議吧?」

    齊朗看了紫蘇一眼,但是,紫蘇正想著什麼,沒有回應,便對陽玄顥道「是的。」

    「……」陽玄顥一陣沉默,也看向母親,隨即示意齊朗低頭,在他耳邊低語「太傅惹母后娘娘不高興嗎?母后娘娘有些不對勁!方才朕離開時不是還好好的嗎?」

    齊朗搖頭,想了想,對他道「陛下還記得永和長公主嗎?」

    「九皇姐?」陽玄顥記得她嫁到古曼了,不由反問,齊朗低語「永和長公主似乎薨逝了!」

    「什麼?」陽玄顥驚呼,讓紫蘇一驚,見兩人的模樣,不由嚴肅地道「你們君臣在說什麼?」

    「母后娘娘,九皇姐薨逝了?」陽玄顥一臉驚懼地問母親,紫蘇看了一眼齊朗,知道他在轉移話題,便順著他的意思點頭「不過,這只是傳聞,要等古曼的正式通知才能確定。」

    陽玄顥知道,這應該是肯定的了,不由神色一黯,他年紀最小,聽說姐姐去世,自然難過,尤其是現在他已經明白死亡的意義,比起父皇過世就更難過了幾分。

    「皇帝回寢宮吧!不要再想了,生死有命……」溫柔地安慰了一下兒子,紫蘇便讓宮人陪他回宮。

    「剛剛在想什麼?」送走皇帝,宮門再次關上,齊朗擁住紫蘇,低聲詢問。

    「沒什麼,只是,覺得這兩年的正月都挺麻煩的。」紫蘇輕歎,「你認為這會不會是古曼的圈套?」

    不放心這件事,紫蘇還是正色問他,齊朗搖頭,放開她,很認真地回答「從這兩年的情況看,我倒覺得,成佑皇帝也在清內政!」

    「犧牲一個妃子,整頓內政,他很會打算!」紫蘇立刻明白了,「宮廷,果然都是一樣的!」

    「……」齊朗默默地擁她入懷,明白她聯想到了自己將要做的事。

    陽玄顥回到寢宮,賜躺下,便又坐起,皺眉道「該死!」

    尚未退下的宮人立刻跪倒了一大片,誠惶誠恐地道「奴才該死!」

    陽玄顥又好氣,又好笑,擺手讓眾人退下,轉念又喚住梁應。

    「梁應,你知道嗎?七皇姐薨逝了!」陽玄顥對心腹道,壓低的聲音顯露出傷心的情緒,梁應忙道「皇上保重,那是永和長公主的命數。」

    「可是,母后娘娘也很難過的樣子。」陽玄顥十分憂心地道,梁應不解,但是,想了想,猶豫著對他說「太后娘娘可能是感懷自身吧?」

    「啊?」陽玄顥沒想到得到這麼一個答案,盯著梁應不放。

    梁應小心地對他低語「奴才只是想到,當年太后娘娘生下皇上您時,情況甚為凶險,似乎也差點沒命呢!」

    陽玄顥不知道這事是不是原因,但是,他從不知道這一情況,便拉著梁應讓他詳細地說明,梁應哪裡還敢說太后的事,支應了幾句,道「奴才當年在先帝跟前伺候,不太情楚,只是聽說,太后娘娘因此只能有您這一個骨肉。不過,只是宮人間的傳言,具體的,奴才就不情楚了,恐怕只有問當時太醫才行。」

    陽玄顥一下子愣住了,連梁應扶著他躺下,又退出去,都不知道,心思一直在那句「太后娘娘因此只能有您這一個骨肉」上轉。

    十歲的孩子能明白什麼?很多人都認為不會明白太多的事情,可是陽玄顥出身在皇室,又是嫡皇子、皇太子、皇帝這一路行來,身邊的人教導他的從來都是帝王之道,宮闈秘史更是毫不避諱,梁應那幾句可能只是無心之言,可是,陽玄顥能聯想到的就太多了,再想到幾位太傅說過的先帝一朝的事情,他已經能明白母親當時的處境了。

    這些事並沒有人知道,第二天,陽玄顥一切如常地上課,聽政。

    中和殿的議政,陽玄顥沒有參加,因此,他並不知道,因為永和長公主的死訊,議政廳的情勢悄然變化。

    尹朔在聽到這個消息時,驚訝更多的是自己全然未得知這一消息,儘管紫蘇解釋是因為昨日設宴的關係,齊朗與謝清才會知道這一消息的,但是,他還是很敏銳地察覺到,趙全對自己的疏遠,不過,表面上,他沒有動聲色,很鎮定地說出自己的看法「此事不足為慮,古曼的盟友並不多,成佑皇帝此時不會與我國交惡,但是,此事畢竟是古曼失理,太后娘娘若要表示適當的不滿,古曼也無話可說。」

    畢竟尹朔曾經執掌外政廳,一番話與齊朗的見解相同,但是,同時也道出了處理的意見,紫蘇明白地點頭,表示認可,轉而問了另一件事

    「《歸籍詔》頒下之後,各地的情況如何?」

    這事問的是謝清,掌執戶部,他是責無旁貸,因此,謝清沒有猶豫,回答道「各地都在按章辦事,按目前登記的情況來看,還是以贖身的佔多數,但是,其中也發現,仍有隱匿不舉的,臣以為,朝廷應該加強懲治此類事情的力度。」

    紫蘇沉吟著頜首,好一會兒才道「既然如此,你們先擬個章程上來,再議。」

    「是!」三人同時應聲,也沒有別的事,便退了出去。

    離開皇宮,尹朔便去了約定的地方,等了近一個時辰,才見趙全推門進來。

    「趙公公,您退回墨盒是不喜歡嗎?」等趙全坐下,尹朔便直接問道,趙全卻笑道「尹相言重了,精巧的東西沒有人不喜歡的,只是,在下不敢動御賜之物啊!」

    「御賜之物轉贈他人,也無不可吧?」尹朔並不認可對方的解釋,但是,趙全是打定了主意,只是笑了笑,並不打算改變想法。

    「那麼,永和長公主的事情,公公為何不告知本相呢?」勉強壓下怒意,尹朔問起自己更關心的問題。

    趙全一擺手,道「在下也想通知的,可是,昨日宮中事務繁多,實在難以脫身啊!」

    尹朔在心中冷笑,面上卻還是一派溫和,道「既然如此,本相也無話可說了。」

    趙全微笑「尹相知道嗎?太后娘娘命在下將《內誥》熟記於心,恐怕是對我等結交的事有所察覺了……」

    「當真?」尹朔一驚。

    「自然!」趙全正色道,「便是今日來見您,在下也是擔著風險呢!因此,我們日後還是少見面的好,至少在最近一段日子。您以為呢?」

    「的確應該如此。」尹朔自然不拒絕。

    「若再有事,在下會在此留書,尹相遣人來取即可。」趙全言罷便起身離開,這裡是趙全置的一所宅院,不大,也有些破舊,只有一個聾啞的老人在此負責打掃清理,尹朔自然也不久留,也隨即離開,走到院中,見那個老人一身短打,正在將院中的雪堆到牆角,也沒看到自己,尹朔也不以為意,擦身而過。

    想到趙全方纔的話,將要出門,尹朔眼神一冷,自言自語道「趙全,你以為真的可以把本相當槍使嗎?咱們慢慢看!」說完便離開,繞了一段路,上了正在等自己的馬車。

    尹朔沒有看到,那個堆雪的老人,在他們離開後,轉身看著大門冷冷地笑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