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風流才子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一章 貞操
    石堅答道:「你們應當有人知道蓉郡主的智慧。她當時肯定會猜出自己有可能會遇險,但也許這個陌生人告訴她的消息很重要,這才使得她孤身犯險。同時她也知道自己是一個弱女子,這些兇徒無惡不作,所以還必須留下線索讓我們前去營救。而這枝折柳就是線索。」

    這是什麼經索?難道她在提示她所去的地方名字與柳這個字眼有關?可這個範圍也太大了吧?

    石堅看到他們神情,繼續解釋道:「柳,留也。折柳,就是折下她留下的線索。」

    可是眾人還是不懂。

    石堅不得不說得更清晰,他說道:「你們看當時時間緊迫,她還要折下柳枝,她也不是一個小孩子。這樣做是告訴我們她前進的方向。你們看現在她在柳樹的東邊折下這根柳枝,那麼表明她現在是向東去的。」

    「不錯,她是向東去的。」那個陪趙蓉一道前去平雲宮靜王妃娘家的小丫環點頭說道。

    石堅又說道:「每到轉彎處,她可以悄悄丟下這柳枝上一截樹枝表明方向。現在夜深了,已到了丑時,街上行人稀少,這樣一來她丟下的斷枝就不容易被別的行人走路時踢到旁邊或者改變方向。同時也因為黑夜的影響,只要她動作小心點,就不容易被這個人發現。畢竟他只有一個人,還要在前面帶路。」

    聽到石堅這樣一說,眾人這才讚歎趙蓉的膽大心細。她這表面上是以身伺虎,來幫助石堅找出真兇,可是因為她與石堅這兩個聰明過人的人相互配合,反而很安全。

    這一群人中只有小崔視力最好,在他帶領下很快在一個轉彎處找到一截斷枝,它指著北邊的方向。北邊是

    很有名氣的中通巷,也就是這時人民稱之為的銅陀陌。這條街現在成為洛陽最大的國際交易市場,來自亞洲各國的商人都在這裡購買或者交易貨物。就是現在已經到了四更天,街上的行人還是不斷。只不過不像白天那樣擁擠,遊人如織。在這裡想要找以趙蓉留下的斷枝很困難。不過趙蓉也似乎預料到這一點,她留下地斷枝比原來要稠密許多。反正這條街西傍著洛河,街道兩邊桃柳成行,而且大多是垂得很低的垂柳,想要折下現在本來已經枯乾的柳條是件很容易的事。

    順著斷枝的指引。他們來到洛陽皇宮的通天門。再一次轉向,快到了洛陽現在最大地金谷園時再次轉向。最後又返回了銅陀陌。最後在一家驛站停了下來。可眾人看到驛站上的名字卻愣住了。

    原來這家驛站是西夏人開設地。這時候西夏還不稱之為西夏國。而稱之為夏州。但事實它已經成為一個獨立地國家。西夏地壯大是在鹹平五年三月。李繼遷下令「大集蕃部」。包圍靈州。並切斷靈州糧道。這是李繼遷發動地第三次靈州爭奪戰。宋知州裴濟親寫血書。十萬火急。派人請求朝廷派兵增援。但「大軍訖不至。城遂陷」。知州裴濟以身殉職。李繼遷攻下靈州之後。又將目標瞄向了涼州。涼州居住著吐蕃各部。其文化素養較高。這裡地蕃部漢化影響深重。說話文字都用地是漢語。北宋統治者鑒於「蕃部族盛兵多」。其軍事力量比較強大。為了「藉西涼為腹背攻制」。與吐蕃六谷部首領潘羅支結成聯盟。並派丁惟清為西涼知府。與吐蕃首領共同治理西涼。使潘羅支成為李繼遷地勁敵。然而李繼遷卻用了韓信地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地計謀。明處進攻宋朝地環州和慶州。實際上將兵力偷偷調往涼州。出意不意一舉拿下涼州。丁被處死。後來潘羅支同樣也用計殺死了李繼遷。直到李德明上台。

    李德明上台後。改變了父親地政策。開始向宋朝示好稱臣。這時候真宗也厭倦長年和西夏地征戰。於是一拍即合。這時候只有大將軍曹瑋一針見血地指出:「繼遷佔據河南二十年。邊不解甲。使中國西顧而憂。今方其國危子弱。不即擒滅。後更盛強難制。願假臣精兵。出不意。捕德明送闕下。復以河南為郡縣。時不可失。」可是沒有人聽他地。這就給了李德明一個相對和平地環境發展西夏。繼續向西擴張。征服吐蕃和回鶻。後來李昊與宋人交戰大多數就是用地吐蕃和回鶻地精兵。

    到了天禧元年。宋加封他為太傅。在四年遼國進攻西夏地涼甸。也被李德明打敗。遼聖宗一看征服不了。於是改為優柔政策對待。冊封李德明為尚書令、大夏國王。前段時間仁宗剛剛即位。劉娥為表示對李德明地優待。也冊封他為尚書令。這讓西夏在遼和宋兩個大國之間更加左右奉源。如魚得水。

    石堅對西夏地祥細歷史不是很清楚。但大概地還是知道一點。他也通過朝廷地邸報發現歷史卻已經在改變。本來歷史上公元1009年(祥符二年)四月。德明派張浦率領精銳騎兵二萬攻打甘州。可汗夜落紇親自率軍抵禦。雙方相持近半月。甘州守將翟符守榮乘夜突然襲擊。張浦大敗而回。直到公元1028年(天聖六年)五月。德明派其子元昊才擊敗回鶻夜落隔可汗王。奪下甘州。由於甘州城為邊徼重地。形勢險要。東據黃河。西阻弱水。南跨青海。北控居延。因此。德明取之。如虎添翼。李德明佔領後。恃其形勢。制馭西蕃。也再無後顧之憂。為元昊以地安心和宋朝相峙打下基礎。但現在朝廷接到地邸報卻說西夏現在不顧冬天嚴寒。李元昊帶著三萬大軍孤軍深入。前去打甘州了。這讓時間整整提前了五年。

    所以看到這個驛站是西夏人開設地。這些官兵臉上都露出了慎重地神色。他們望著石堅。看到這家驛站。石堅已經明白了那天晚上三股勢力潛入皇宮。那麼其中之一就有西夏也參與其中。或者因為看到現在宋朝越來越富裕強盛。西夏已經提前開始心懷不詭。

    和眾人不同。他是知道後來地歷史。知道無論宋朝是怎麼用懷柔地方試。也改不了狗吃屎地習慣。它還是與宋朝交戰。並讓仁宗一生以此為恥。更讓宋朝從此再無進取地精神。直至滅國。他想到就比如人身上長了一個瘤。可怕疼不用手術割除。單用藥物一味地控制。這個瘤還是越來越大地。甚至最後有可能都會危及到人地生命。況且趙蓉還落在他們手中。

    於是他一揮手,帶著衙役和士兵衝了進去。他們地行為引起了駐守在驛站裡西夏人的抗議,但是現在這些西京的衙役和士兵是在石堅帶領下,如果論起品級,石堅也只和李德明相差一級,他們也不怕。況且失蹤的可是八王元儼的掌上明珠。

    一會兒驛站裡雞飛蛋打,被這幾十個兵差翻得一塌糊塗,可是他們就是沒有找到趙蓉地下落。

    那麼趙蓉到了什麼地方了?

    其實就如石堅所料。趙蓉在回去地路上。遇到這個攔阻她的人。他只說了幾句:「小民參見郡主,現在小民知道皇宮案件地真兇在何處。小民也知道郡主前來是幫助石大人的。不過這件事事關重大,小民冒然說出會使我家人全部遇難。還請郡主簡裝隨小民前去那個地方。我會向郡主指出那些人是真兇。但是郡主若不放心小民,可以讓小民回去,或者抓捕小民,但小民寧死也不會招供的。」

    說著他從懷裡掏出一粒黑色的藥丸放在口中,自此一言不發。

    趙蓉想了想,於是辭退了靜王妃娘家跟來的婢女,只帶了一個隨同她一道前來自家王府的丫環,跟著那人前行。當然她不可能就相信了這個陌生人,於是在後面悄悄地折下柳枝。做了路標。她和這個丫環在洛陽城東北角兜了一個大圈子,最終還是回到了這家西夏人的驛站。

    進了驛站,一個長得很粗壯漢子說道:「屬下夏州翊衛司(相當於宋朝殿前司)李重昭參見郡主殿下。」

    趙蓉看了看那個帶她來驛站地漢子,又看了看李重昭,說道:「李衛司外表看起來粗廣豪放,可是心思卻很深沉。」

    現在她明白了這是李重昭故意設的一個局,他知道自己和石堅的關係,於是派了這個人故意這樣說,即使自己也有所懷疑。但是為了石堅早日破案,也必定冒險跟來。

    她沒有說明,但同樣李重昭也聽過她是一個才女,更聽出她這話外之音。

    他說道:「郡主殿下,這也是沒有辦法地事。的確,皇宮之案事情重大,雖然我們也派了人進去,可是那個宮女卻不是我們的人殺的。為了防止天朝誤會,所以大人才派我協助處理此事。也許為了得到沙戒道長。不得不拿你與石大人做筆交易。當然我們得到沙戒道長後。為了懲罰他冒犯太后和皇上的龍顏,我們還是要處死他的。」

    趙蓉撇了一下嘴說:「處理是假。殺人滅口是真吧。」

    李重昭也不反駁,他笑說:「不管怎麼說,今天你為魚肉,我為刀俎,還希望郡主配合,否則有所誤會,到時候發生了什麼事,大家都不好。」

    然後他又說:「當然,我也聽說了郡主智慧過人,這一路肯定留下了什麼方法,使石大人迅速找到此地。因此,不得不請郡主另去一個地方。」

    說著一揮手,將趙蓉押到一個馬車上。只是他看在她身份尊貴的份上,沒有將她和她的丫環綁住,但讓兩個士兵在邊上提著刀看守著她們。

    這時候天已經五更天了,洛陽的城門也打開了。看來守城地士兵平時收了李重昭的好處,竟查也沒有查這輛馬車,讓他們一行出了城。如果石堅看到此情形,一定知道李德明即位後,為了獲取大宋更多的資源,還要避開宋朝的關稅,進行了大規模的走私活動。洛陽作為一個重要的交易中心,西夏人收買了守城的士兵,這也不稀奇。

    這時候她的丫環有點著急,可趙蓉依然很從容,還拿出一個胭脂盒出來把玩。

    馬車出了北門,不遠處就是有名的邙山,又叫平逢山、太平山。馬車在一個山腳下地農莊停了下來。

    李重昭將她倆押進這個農莊。進了農莊後。李重昭說道:「當然為了使兩國交好,即使石大人答應放人,我們還是希望郡主守口如瓶。其實這件事對你家是有利而無害。如果宮中真的發生了變故,那麼頂替聖上再次登基的也只有你父王最有可能。如果失敗也與你父王無關。你何樂而不為?」

    趙蓉只是笑笑不語。

    李重昭又說:「或許你認為本官不敢傷害你。但是本官既然能將你帶到此處,就會有使你封口的辦法。本官聽說你現在還是雲英之身,只要本官得到你的貞操,我想郡主為了不讓人特別是石大人知道自己丟掉了名節,也不會將此事張揚。」

    趙蓉一直淡容從定,現在聽了李重昭這句話臉色終於變了。

    李重昭說完這句話,他向趙蓉緩緩逼來,雖然他想行不詭的事,可臉上還是一臉鄭重。

    PS:又有一段資料,沒辦法,後面就要用到。再補大家一點字。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