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風流才子 正文 第四十八章 比智
    這一天來了許多人,就連有些州的知州也趕來,畢竟這時灌溉不容易,就連沿江地區旱地面積也不少。老百姓有沒有好收成,可直接關係到他們的政績。宋真宗也派了兩個宮裡的公公趕來看熱鬧。

    石堅將宴席擺在他居住地方的曬穀場上。就這樣,還擠得人山人海。石堅為了推廣這幾種作物,早有了準備。首先他請了幾個熟練的農婦表演軋棉、錯紗、配色、綜線、絜花。看到一會兒那些白絨絨的棉花變成了印有色彩鮮艷圖案的被、褥、帶、帨(手巾),雖然這些人中間有不少人曾偷偷到和州拜師學藝,可還是發出一片讚歎聲。這幾個農婦聽到他們的讚揚,臉上都露出興奮的神情,可她們望著石堅更是感激,如果沒有這個少年,那有她們今天。結果當石堅叫人表演用棉籽搾油時,這些觀看者都心疼得要死,這些棉籽到明年會變成多少棉花?等到油搾好了,石堅才說:「棉花一身都是寶,棉桿可以做燃料,棉殼嘔爛了可以做肥料,棉花可以織布,棉籽可以搾油,雖然棉籽油沒有菜籽油(油菜籽)和麻油、豆油味道好,但總比沒有油燒菜好。」

    他說的是實情,雖然這時人民生活水平比前幾個朝代都要好得多,但還有人家處於半饑不飽的壯態,炒菜時更捨不得放油。

    石堅這才撤下各種紡織機器,又擺上來各種大鍋等灶具。[閱讀文字版,請上]他也請來城裡幾家有名氣酒樓廚師,只是當他掏出錢付他們損失,這些人硬是不受,說石相公造福千家萬戶,才辦這次宴會,他們要是收錢,都沒臉死後見祖宗,讓石堅再一次看到這時人民的質樸。

    石堅首先叫廚師們在做烤紅薯、煮紅薯。還有早曬乾的紅薯干,用它來做稀飯,還有用大麥芽熬出的紅薯糖。可憐這些農民從來沒有見到過這種莊稼,到現在還不知道如何食用。石堅又怎可能讓他們食用?這些都是要留下來生子生孫的。石堅叫他們提供一點劣質,不好留種的雜糧,這些農民結果全挑出最好的,還讓石堅斥責了一頓。這些略帶甜香的食物叫大家大肆快朵。特別是烤紅薯和紅薯糖,使大家久久不能忘懷。單論含糖量紅薯不及大米,可甜度卻超過了用大米做出的麥芽糖。看到他們還想再吃的眼光,石堅知道這是他們初次食用這種食物,如果吃厭了,就像他前世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山區農民看到紅薯就會犯胃。當然他沒有說。

    接下來是炒花生、炒花生米、花生豆、鹽水花生、花生糖,可惜石堅忘記了叫江芨他們帶辣椒回來,不然再來個麻辣花生。又到了玉米粥、玉米糊、玉米棒、玉米面、煮土豆、炒土豆絲、紅燒土豆、土豆片、土豆條。[閱讀文字版,請上]本來這些個事物就很稀罕,加上是大廚們精心烹飪,更是可口美味。

    那兩個公公一邊吃一邊叫好,還別忘了叫石堅準備幾份帶回宮中。最後石堅才叫那些種植的農民宣佈產量。導致那些農民現在學會了做法,還是沒有吃成,全讓其他州縣當作種子買走了。結果沒幾年,這幾種雜糧遍及天下,連大理、遼國都開始種植。石堅也奇怪,記憶當中這些雜糧在中國普及速度很快,可沒有快到這種地步。他哪裡曉得這是他聲名造成的。如果換成其他人,那有這麼大影響力。

    更讓他奇怪地是到了冬天棉花產量也統計上來,一畝好田產量只有四百斤,差的只有兩三百斤。和他所想像的差距太大,他又不能再次穿越回去尋問。若干年後,他又托人從美洲引進細絨綿,還叫人專門與當地棉實行雜交技術,可是與他想像的產量誤差太遠,這件事讓他臨死都不能開懷。

    看到他站在哪裡發愣,這些農民一起勸說他。就這樣,已經讓他們偷著樂,這可是幾百斤棉布,賣出去可頂多少畝稻子?

    瑕不掩瑜,這不能抹殺了他的功勞,穿著新棉布衣服,偶爾也吃吃和州進貢來的花生、紅薯,真宗更念著石堅的好處,又叫人送了不少東西到和州,就連他喜歡的唐朝著名畫家閻立本畫的《步輦圖》也賞給了石堅,意思你幫朕扶持著江山和這把龍椅,還有顏真卿《祭侄文稿》,他知道這少年雖寫一部《紅樓夢》,可性子也烈得很,顏體勻稱豐腴,莊重勁美,氣勢雄厚,也合乎這少年的口味。[閱讀文字版,請上]這兩樣可是國寶,連太監看了也覺得官家對這少年那是無話可說。石堅接到這兩件文物,也是感激萬分,他可是知道這幅畫在前世可排在十大傳世畫作中第二位,僅次於晉朝畫家顧愷之畫的《洛神賦圖》,這幅字帖也稱為傳第二行書,僅次王羲之《蘭序》,還在蘇軾《黃州寒食帖》之上。他前世也只在印刷品上看到,那裡有親手拿到開心。那公公看到石堅高興的神情,心想這少年不愛錢財,不愛官爵,甚至都嫌名聲太大,但對書畫卻是痛愛的很。

    到了春節,不知是誰想起來的,那些農民為了報答石堅的恩情,可想到這少年郎性子節烈,不肯收人禮物,只求一心做善事,於是獻出財物交到州衙,叫華知州把這些錢物救濟那些窮苦人家和孤寡老人。華知州先是一愕,然後大喜,連忙上報朝庭。

    看到這份奏折,就連反對石堅的一些老儒也不敢吭聲。他們倒不是認為石堅真的不好,只是不喜歡石堅那麼囂張,連拒了幾道聖旨不算,連他的一舉一動都引起其他少年的模仿。比如說他喜歡背著手踱來踱去,或者吹竹葉,都被天下少年所學,自家孫兒也不例外。

    這時連耿直的李迪也不由沉聲誇讚:「不以言教而以身行,此子有蔚然古風。」

    意思是從來不說別人怎麼怎麼做,而自己帶頭去做,讓別人自發地跟著學習,有古代賢士的風範。

    這件事影響不小,特別那幾個大戶今年最收利,他們都捐出了上千貫的錢物,最後和州共收得幾萬貫捐款。第二年那些在海外發財的海客回來聽到此事,也是慚愧,又再次發起了捐助浪潮。這浪潮自和州發起後,就沒有停息過,每年國家都收得數不清的捐款,為此的確幫助的不少人。

    轉眼到了秋天,這一年真宗的身體很差,經常生病。他再次起用寇准為相,丁謂副之。丁謂在中書對寇准很慇勤,有一次會食,寇准鬍子上沾了羹,丁謂站起來幫他擦乾淨。寇准看不起他這種拍馬屁的行為,笑著說:「參政國之大臣,乃為官長拂鬚邪?」於是丁謂懷恨在心,後來在他操縱下寇准再次罷相,甚至流貶到偏遠的地方。

    石堅還在安心地讀書,這一年凡是普及棉花和那幾種作物的地方都獲得了大豐收,這吸引了更多的人前來購買種子,就連遼國也派了使者過來。開始幾個知州都不同意,但石堅叫他們儘管賣給遼國。這些人問為什麼?

    石堅答道:「遼人凶狠,是因為他們是一個馬上的民族,從小就學會騎馬打仗。如果能讓他們安居下來,他們人又沒有大宋多,地沒有大宋廣,十年一過,何懼乎哉?」

    真宗聽了連說大善,於是對遼國也放開這些作物的種子。

    但是石堅這樣對遼人,遼人不領他的情。這一天,華知州面露難色地過來告訴他,遼國派了幾個人,到了和州,說要和他這個大宋第一才子比拚智力。

    石堅一聽樂了,還有這樣的事。他來了興趣,他在前世可看過許多古人比智的故事,沒有想到自己也參與其中。

    一聽小神童和遼國番子比智,呼啦,一下子來了許多人,將和州的校軍場圍得水洩不通。

    小弟求封面,主角要帥,背景有一些宋朝建築為佳。吸黯大大,也向你求QQ群,我的QQ是407852923。拜託。

    ——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