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抗戰 第二卷 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九十二章 棗宜會戰(1)
    ps:各位注意了,龍劍已經棄用第一人稱,開始直接用主角的姓名劉振風,我想這樣應該不會對閱讀產生多大影響吧,呵呵~~

    龍劍二代向各位讀者大大求票,大家多多支持龍劍啊,覺得本書好呢,就投推薦票,收藏一下,還有就是幫忙打賞一下,嗚嗚嗚,龍劍a簽那麼長時間了,打賞卻是那麼的少,龍劍傷心啊,給點支持吧~~~

    ****************************我是一條可愛的分割線******************************

    日軍第十一軍司令長官岡村寧次自1939年11月撤出武漢以來,心中一直對失去武漢耿耿於懷,他真的不甘心就這樣失敗,自己無論怎麼說也是個中國通,現在居然敗走安慶,這個恥辱真的是不可不報啊。

    第十一軍制定了《會戰指導方策》,其作戰目的是:「擬在雨季到來之前,在漢水兩岸地區將敵第五戰區的主力擊敗,通過作戰的勝利,進一步削弱蔣軍,並為推動對華政治、謀略的進展作出貢獻。」其會戰指導方針是:「在最短期間內作好準備,大概在5月上旬開始攻勢。先在白河以南捕捉漢水左岸之敵,接著在宜昌附近徹底消滅該河右岸之敵核心部隊。」就在岡村寧次打算轟轟烈烈的幹一場,把以前丟掉的面子拾回來的時候,中國派遣軍司令部一直調令,讓岡村寧次回國去當軍事參議官,其實就是剝奪了他的兵權,岡村寧次在離開前,對他的接任者原第七師團師團長園部和一郎中將說:「這次,君一定要注意,武漢已經失守,我們只能從鄂北向鄂西一帶進攻,這是一次冒險行動,我們的目的是要消滅支那第五戰區司令部,攻打宜昌城,但不要做長久佔領之計,只要消滅了第五戰區司令部即可,然後立即回師,記住,千萬別被對方纏住,特別是國民衛隊。」園部和一郎中將很不以為然的說道:「岡村君,你為什麼怎麼怕國民衛隊呢?」

    「園部君,你現在還不知道國民衛隊的厲害嗎?自隨棗會戰以來,他們已經使得我們大日本帝國皇家6軍損失了多少精銳了?第十六師團被其全殲過一次,其他師團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失,聽說,今村均的第五師團在崑崙關差點全軍覆沒,其精銳的第九旅團就是被國民衛隊獨立第九師給全殲的。」

    「哪呢?敵人一個師能夠幹掉我們大日本帝國皇家6軍中被譽為鋼軍的第五師團一個旅團?真的假的?如果說是一個集團軍幹掉了一個旅團,我還相信。」園部和一郎驚詫的說道。

    「想不到吧?就連第五師團的精銳旅團都會被國民衛隊的一個師給幹掉,這樣的部隊,他們的戰鬥力能不強嗎?」岡村寧次說道。

    「嗯,多謝岡村君提醒,我會注意這支部隊的,不過,岡村君,我個人認為,能夠和這樣強部隊交戰,那才叫不枉此生啊,我來到支那那麼長時間了,還沒有跟強勁的對手交戰過呢,聽說在華北,八路軍的戰鬥力讓我們感到興奮,那是一支相當強勁的部隊,只是裝備差了些,如果換上好裝備的話,那將是非常可怕的力量。難道說,**的部隊戰鬥力就是強嗎?在華中,我聽說戰鬥力強的部隊也不少,就已這次的武漢戰役來說,國民衛隊、第第一兵團,**王牌第74軍所在的兵團)這三支力量是支那軍中相當厲害的部隊,其中,國民衛隊是最最厲害的部隊,在我們東京大本營裡的黑名單中,是重點掛名的。在華南,聽說是杜聿明的第五軍戰鬥力最強,曾消滅了第五師團的第21旅團,不簡單,真的不簡單啊。」園部和一郎感歎的說道。

    「園部君,我們第第五戰區和第九戰區這三個戰區的,而第33集團軍和薛岳兵團就在其中,你要萬分小心才是,還有,一定要提防在北面的國民衛隊的進攻,這支部隊從司令長官到普通士兵,都深深透露著一股狼性,那是殘狼的野性,每當他們進行集團攻擊的時候,就讓我感到似乎是狼群在攻擊,聽說他們的總司令劉振風相當欣賞野狼,打起戰來,簡直比野獸還要兇猛百倍,我現,我們大日本帝國皇軍引以為傲的白刃戰,在這支部隊面前,就顯得力不從心了,他們的戰法太殘忍了,簡直就是修羅煉獄啊。」岡村寧次想想身體就在抖。

    「嗯,知道了,謝謝岡村君的好心提點。」園部和一郎向岡村寧次鞠了個躬。

    「岡村君,其實你能力那麼強,居然讓你回國去當什麼軍事參議官,這簡直就是浪費了一個軍事奇才啊,我真不知道軍部那些人是怎麼想的。」園部和一郎說道。

    岡村寧次活動了一下自己的脖子,然後說道:「我們軍人,就要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到哪裡不是為天皇效忠,到哪裡不是為聖戰效力啊,一樣的,都是一樣的,呵呵,回家也好啊,可以去看看家裡人,說真的,離家那麼長時間,還是挺想家的。記得支那國古時候有個詩人,叫賀知章,他曾有過這樣一詩,叫《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呵呵,這次回家,恐怕就是這感覺了。」

    「哈哈,岡村君,祝你一路順風。」園部和一郎說道。

    就這樣,岡村寧次乘船離開了安慶,離開了中國,直到一年之後,出任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總司令時,才重新回到了中國,這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日軍華北方面軍歷來最最狠辣,最最狡猾的,令八路軍切齒痛恨的司令長官岡村寧次。

    4月7日,第11軍又據此制定更為具體的作戰計劃大綱。4月1o日,日大本營以「大6命」第426號命令批准「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為完成目前任務,可在5、6月間在華中、華南方面實施一次越既定作戰地區的作戰。」

    日軍認為,中國第五戰區分佈在鄂東一帶的部隊約有5o個師,其主力部署於鄂西北的漢水(其上游亦稱襄河)兩岸地區,進攻宜昌,可給第五戰區以沉重打擊。而且,宜昌又是進入四川的門戶,距中國戰時軍事、政治領導中樞重慶只有48o公里,具有極重要的戰略地位,攻克宜昌,可給重慶及西南大後方以巨大威脅,有利於推進政治謀略。但攻克宜昌後是不能對宜昌進行長期佔領的,如果要長期佔領宜昌,就一定要拿下武漢及其周邊地區。

    為求達成上述任務,第11軍決心將其所屬7個師團、4個旅團88個大隊盡量調用。7個師團、4個旅團分別為第3、第46、第4o、第33、第34、第13、第39師團,第14旅團、第18旅團、臨時混成第1o1旅團及野戰重炮兵第6旅團。其中4個師團和1個旅團在江南,3個師團和2個旅團及炮兵旅團在江北。各以小部兵力留置現地擔任守備,盡可能多抽出主力投入進攻作戰。「中國派遣軍」也從長江下游第13軍所屬的第15、第22師團各抽調1個支隊共第11軍。此外,還有第3飛行團、海軍「中國方面艦隊」第1遣華艦隊及第2聯合航空隊協同作戰。參戰兵力48個大隊近11萬人。這樣,棗宜會戰就成了湘鄂邊大會戰以來日軍在正面戰場所動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戰鬥。

    園部和一郎將進攻宜昌的作戰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打擊棗陽地區的第五戰區主力,第二階段再渡過襄河攻略宜昌。第一階段進攻計劃的作戰方針是:以機動神的進攻,殲滅第五戰區主力於隨縣、襄陽以北地區,爾後將漢水以西的中**隊向宜昌地區壓縮並殲滅之。其兵力部署是:令第3師團(配屬第4o師團的3個步兵大隊、1個山炮兵大隊,第34師團的2個步兵大隊)由信陽經明港至唐河左旋,進攻新野南白河地區與樊城附近,與第13師團會合,切斷第五戰區主力向北的退路;令第13師團(配屬第15師團的4個步兵大隊,第22師團的3個步兵大隊、1個山炮兵大隊)沿大洪山以西漢水東岸北進,迂迴包圍樊城一帶第五戰區主力,與第3師團協同作戰;令第39師團(配屬第6師團的3個步兵大隊、1個山炮兵大隊)於隨縣正面展開,當兩翼師團形成包圍後,從中路向棗陽進攻,與第3、第13師團協同,殲滅包圍圈內第五戰區的第11集團軍。為了牽制和迷惑中**隊,江南各師團在進攻開始前對當面的中**隊動攻擊;在棗陽地區作戰時,宣傳此次作戰結束後即返回原防,使中**隊放鬆第二階段作戰的準備;並製造假命令,故意丟失。預定5月1日開始進攻。

    預定第二階段的兵力部署是:第3師團從襄陽、宜城之間漢水彎曲處附近渡河,向當陽前進,切斷中**隊的退路;第39師團於宜城附近渡河,進入荊門;第13師團於沙洋鎮附近渡河,經十里鋪進出至河溶附近,爾後伺機攻佔宜昌。

    當劉振風得知了日軍有進攻棗陽、宜城的作戰圖謀時,他根據歷史上的棗宜會戰的點點滴滴,推測出日軍的目的是要攻佔宜昌,不過,歷史上,他們是從武漢開始想西進軍的,但現在武漢已經被我軍收復,日軍還會按原計劃進行嗎?很多時候,他不能夠將已知的消息上報給最高統帥部,不是說他有私心,是因為,現在很多局部戰況生了改變,很多時候,即使是他將情報上報給上面,結果還是一樣,沒有啥效果,歷史的大方向還是很難改變,現在,劉振風所能做到的是,用已知的歷史知識,運用到自己的部隊中去,盡量使自己的部隊能夠揮最大的最用,不過,他對自己的部隊過於自己,對於自己的歷史見解過於自負,結果後來生了一次令他終生悔恨的事,那場打擊對他來說是相當之大的。

    (在這裡,我要強調一下,日軍在194o年初的時候,趁我軍的注意力放在了廣西一帶,並且大部隊都已經各自回去休整之際,向鄂北動了一系列的進攻,從而奪得了除武漢、黃岡、鄂州、孝感及其附近一帶區域外,所有隨棗會戰之後失去的佔領地,真是庸軍誤國啊,我們好不容易打下的一片地域,就被這些庸軍給浪費了,這和桂南戰役如出一轍啊。)

    這時候,我們中國方面在194o年3月間就已獲悉日軍第11軍有從信陽、鄂東向鄂西北大舉進攻的企圖。4月1o日,蔣介石致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等,指出:「對敵進犯沙、宜,應迅即預行部署,準備先制敵……第五戰區應乘敵進犯沙、宜企圖漸趨明顯以前,行先制敵攻擊。以湯恩伯、王纘緒兩部主力,分由大洪山兩側地區向京(山)鍾(祥)、漢(陽)宜(城)路之敵攻擊,並由襄(陽)花(園)路、豫南及鄂東方面施行助攻,策應作戰,打破敵西犯企圖。其攻擊開始時機,由戰區密切注視敵情,適機斷然實施,但須於四月中旬末完成攻擊諸準備。」

    軍事委員會判斷日軍西進企圖不在於佔領宜昌或襄、樊,而是要在襄河以東的棗陽一帶尋殲第五戰區主力,然後即行回撤,恢復戰前態勢。基於這一判斷,4月17日蔣介石再次致電李宗仁等,進一步指出:「一、我軍應於敵軍尚未進犯之前先制敵。湯恩伯部以極小數部隊,分數個單位,仍向襄花路正面對敵佯動與偵察敵情,其他主力即由現地出,向平靖關、武勝關方面空隙地區取捷徑挺進,再由該地區向南,即(向)廣水、應山、花園之敵進攻……壓迫威脅敵軍之後方根據地,相機截斷其後方之交通線。而以湯部之主力,即覓取敵軍主力所前進之方向,尾擊其側背。若我軍到達武勝關附近,而敵軍仍在應山、花園或武勝關一帶與我作戰,則我軍務取戰決之積極行動。打擊敵軍以後(但不必與之真面目決戰),即向平漢路以東之東北及東南方面分進,以後即在禮山、黃安、麻城、經扶一帶監視平漢路南段敵軍,使之不敢積極西犯。此為第一要著,希即照辦具報。二、此次敵軍如果西犯,其目的決不在奪取宜昌與襄、樊,而在打擊我軍以後,使其可安全退守。此乃必然之勢。即使其有一部向襄河以西進攻,亦必佯動。故我軍在襄河以西與江防部隊,不妨抽出有力之一二軍(莫樹傑或張自忠部),向大洪山附近移動潛伏,以待湯恩伯部之任務,作待機之勢,專伺敵軍西進或東退時而截擊之……三、如果各部隊照常配備不動,以待敵軍來攻,或待敵軍安全後退,此為最愚拙之無策也。如果按一、二兩項實施,則各部隊應立即移動,並以迅與秘密為最要……」

    這一電令明確要求第五戰區不要消極待敵,而應以一部積極行動,爭取先機,襲擾日軍後方,牽制與破壞日軍西進;而置主力於襄河以東至大洪山一帶,伺機殲擊西進或東退之日軍主力。這也就是我們中**隊的戰役指導方針。

    第五戰區根據軍事委員會指示制定作戰計劃,決心以一部取廣正面,分路挺進日軍後方,積極施行擾襲,主力適宜控制於後方,相機先制人,於棗陽以東或荊(門)、當(陽)以南地區與日軍決戰。具體部署是:江防軍司令郭懺指揮第26、第75、第94軍,第128師和第6、第7游擊縱隊,依托襄河、東荊河右岸陣地,極力拒止日軍渡河,消耗日軍兵力,與右集團協力,在荊、當東南地區與日軍決戰。右集團總司令張自忠指揮第29集團軍、第33集團軍、第55軍,以一部固守襄河兩岸陣地,鞏固大洪山南側各隘路口,以主力控制於長壽店以北,伺機擊破進犯日軍。中央集團總司令黃琪翔指揮第11集團軍、第45軍、第127師和第1游擊縱隊,在高城至隨縣以西阻擊日軍;不得已時轉移至唐縣、環潭間,與預備兵團協同,從兩翼包圍、擊破日軍。左集團軍總司令孫連仲指揮第2集團軍及鄂東遊擊隊等部,對信陽行牽制攻擊,並準備以有力部隊向襄花路作戰。機動兵團總司令湯恩伯指揮第31集團軍,集結於棗陽東北地區待機。預備兵團總司令孫震指揮第22集團軍,暫位置於雙溝。第21集團軍兼大別山游擊軍總司令李品仙指揮所部對沿江日軍據點和交通線進行襲擊,並以有力部隊對平漢路南段攻擊,威脅日軍後方。

    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會戰又將在荊楚大地上拉開序幕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