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鼎 正文 第557章 老虎醒了(1)
    0557)

    安定下來以後,李怡禾就上來報告:「大人,滄州送來的戰報,驍騎營已經上船。」

    劉鼎點頭說道:「嗯,我知道了。」

    這次楊鷺颯帶著驍騎營,前往渤海國,是根據海國王子大瑋的要求做出的。大瑋終於還是下定了決心,採取非常的手段改變海國的現狀。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先要做的,當然是積蓄自己的力量。然而,海國本國的軍隊,已經被契丹人打怕,他只有向鷹揚軍求救了。

    事實上,在驍騎營到達之前,鷹揚軍海軍陸戰隊,已經在渤海的成功的登陸,幫助大瑋穩定現在的戰線。由於朱溫已經到達了州,逐漸拉開了契丹人內的序幕,相信契丹人對渤海國的進攻,很快就要陷入低潮。在楊鷺颯帶驍騎營到達海國以後,大瑋就可以進行相應的計劃了。

    蜀中的戰事依然在持續。王建和陳敬暄的戰鬥,已經進行了兩年,斷斷續續,藕斷絲連。蜀中盆地的確富裕,擁有的人口很多,陳敬暄依靠大量的資產,不斷的徵集兵員,彷彿有無窮無盡的資源。王建沒有這個先天條件,只能依靠在戰鬥中的繳獲,還有抓到的俘虜,來壯大自己的實力,戰鬥進行得非常苦。

    鷹揚軍的孟絕海部,正在興元府集結,準備向劍州(劍閣)進軍。他們是從四月底就開始出的,結果走了久,一直都還沒有到達目的地。一路上,除了打仗之外,最最主要的問,乃由於道路曲折難行,他們在背負著後勤給養的狀態下,天只能前進兩三里。

    俗話說,蜀之難,難於上青天,絕不是誇張。這裡的道路,要麼是在大山中環繞,要麼就是爬上爬下,直線距離只有兩三里,走起來卻需要大半天。大部分的道路,都年久失修,難以通行。道路的旁邊,要麼彎曲的石頭穹頂,隨時都會坍塌下來,將人活埋,要麼就是看不到底的懸崖,摔下去連屍體都找不到。

    進入夏季以後,暴雨頻繁,山洪屢屢爆,將山路衝垮。孟絕海等人,在前進的同時,還要努力的修路搭橋,實在是非常辛苦。從後方輸送來的物資,在這樣的山路更是難以通行。在這樣的道路,只有用馬匹或騾子進行運輸,然而,馬匹是基本不可能的,鷹揚軍騎兵還沒有足夠的戰馬呢,不可能用來運輸。而騾子,也都被派遣到了其他的作戰方向。孟絕海他們只能努力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後勤問,前進速度當然快不了。

    而且,在這些山野民間,有很多的地方勢力,他們基本上和鷹揚軍都不太友。比說,那些根本不知道屬於什麼民族的山民,時不時的鑽出來,對鷹揚軍放冷箭,等到鷹揚軍追上去的時候,他們已經消失不見了。這些冷箭多半淬毒,被射中基本無法施救。在種種原因的共同作用下,鷹揚軍想要通過這裡,很不容易。

    同樣的,從山南東過來的鷹揚軍忠字營趙佑石部,同樣的辛苦,他們的主要行進路線,巴州(巴中),目的是直取劍南道東川節度使。

    結果,他們從金州出,同樣走了久,都還沒有到達目的地,反而自身的損傷已經超過了數百人,連趙佑石自己,也已經病倒了。

    在這樣的山嶺中間,戰鬥倒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乃是行軍。陳敬暄在蜀中盤踞了這麼久,還是做了不少的功夫的,他將周圍的道路,只要是能夠破壞的,都全部破壞了。基本上是等於切斷了所有入川的道路。有些連接兩座大山之間的鐵索橋,一旦被毀壞,想要重新架設,就非常困難了。

    「蜀中的戰事急不來。」

    這是鷹揚軍高層形成的共識。

    鷹揚軍總部傳令給孟絕海和趙佑石,讓他們自己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要急躁,以免受到更大的損失。至於南下巴州的趙佑石部,則在到達巴州以後,就休整,不再向東川節度使進軍了。這條道路完全無法走通,強行命令他們從這裡進軍,只會給他們帶來更大的損失。

    同樣令鷹揚軍覺得寸步難行的,還有南方的楊行密部。楊行密在佔領了容管經略使和桂管經略使轄區後,就緊密鼓的安排對南詔的計劃,調兵遣將,囤積物資,營造聲勢等。但是,他很快現,想要進入南詔,最大的問,依然是道路。

    一直以來,進入南詔的主要途徑,都是西川。例當初諸葛亮七擒孟獲,還有後來高崇文南下,基本都是從川中起攻擊,南詔對中原動進攻,也基本上是從川中起的。(〕在南詔國的東面,是很少生戰鬥的,因為這裡根本沒有什麼通行的道路。

    從貴州、桂州等進入南詔,不是不可以,只實在是太困難了。要麼鷹揚軍自己重新開闢道路,要麼踩著獵人打獵踏出來的羊腸小道前進。事實上,從桂州、貴州到南詔中間,有很多地方,根本沒有漢人居住,純粹是人跡罕至的偏僻山區,站在茫茫的大山中間,就連分辨方向都有困難,更別說前進了。

    因此,想要進攻南詔,就必須修路。說到修路,難度就大了。在這樣的山嶺間修建一

    南詔國的道路,只怕到楊行密老死的時候,還沒有鼎其實很清楚,在沒有大型機械的情況下,要在西南修建道路,談何容易?

    思索再三,楊行密最終提出了個建議,就是從安南方向向南詔起攻擊。他仔細的衡量過,從安南起攻擊,可以大大減少鷹揚軍的後勤壓力,因為後勤物資都可以通過海路運輸到南的港口,甚至兵員可以通過海路直接運輸到南的港口登陸。

    鷹揚軍在安南集結,沿著西道江(即紅河)逆流而上,就可以進入南詔國了。這裡的道路雖然說不上很好,是起碼有路,不用在山間的羊腸小道繞來繞去。同時,由於後勤補給線可以通過海路進行,鷹揚軍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和南詔國展開反覆的爭奪。哪怕是遭受暫時的失利,也可以捲土重來。

    劉鼎和鷹揚軍高層研究過後,都覺得這個計劃可行。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劉鼎,更是熟悉那裡的情況。隨即,鷹揚軍總部布令,楊行密部調駐安南,伺機逆流而上。同時令鷹揚軍海軍,盡量組織力量,配合楊行密的軍事行動。

    楊行密從安南起進攻,必須川中的南下配合,南北夾擊,才能盡快的拿下南詔國。於是,事情似乎又繞到了原來的起點,就是如何盡快的拿下蜀中。想要盡快的拿下蜀中,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陳敬暄不戰而降。為此,鷹揚軍已經派出使,陳敬暄初步接觸,讓他明智的選擇出路。

    但是陳敬暄一直都沒有回應。

    在鷹揚軍的刀尖還沒有架到脖子上之前,陳敬暄顯然還存在幻想。

    此外,他不相信鷹揚軍會放過他,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黃巢起義的時候,田令孜才是真正的朝廷第一人,就是他一一搗鬼,才會導致今天的局面。陳敬暄是田令孜的侄子,怎麼可能相信劉鼎會放過他呢?

    數天後,劉鼎等人正在研究蜀中的局勢,令狐翼前來報告:「大人,歸義軍的石大人到了。」

    劉鼎問道:「是石潛聚麼?」

    令狐翼回答:「正是。」

    艾飛雨說道:「大人,飛雨先和他談談?」

    劉鼎說道:「好。」

    在河西走廊的歸義軍中,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謀士,個叫做石潛聚,一個叫做石荀極,都是原歸義軍節度使張義潮的娘家親戚。其中石潛聚石英璐的叔叔,石荀極是石英璐的伯伯,他們兩個都是看著石英璐長大的,同時也是他倆努力將石英璐扶持起來的。如果說著兩人胳膊往外拐的話,只怕任何人都不會相信。

    這次石潛聚到洛陽來,目的當然不僅僅是為了增進鷹揚軍和歸義軍之間的友誼,事實上,他的到來,主要是為了漩渦中裡面的人物石英璐。根據三眼都的情報,張淮深和石英璐之間的矛盾,只怕已經很深了,到了外界無法調和的地步,這對于歸義軍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張淮深一直帶兵駐紮在沙州,石英璐則一直帶兵駐紮在瓜州,兩人手下都有大概兩萬左右的人馬,都是歸義軍精銳中的精銳,雙方都沒有足夠的把握吃掉對方。為了盡可能的擴展自己的實力,兩人都不斷的派出使,和肅州、甘州的回鶻人進行聯繫,試圖爭取他們的。回鶻人現在也是吊高來賣,只想著從歸義軍那裡最大的好處,因此一直都沒有表態,倒是兩人送來的禮物,是不折不扣的收下了。

    石英璐覺得這樣不是辦法,回鶻人和兩邊都不清不楚,在關鍵的時候,是絕對無法依靠的,只有尋找更可靠的支援力量。想來想去,只有向東邊想辦法了。於是,石英璐乾脆派人前來跟朝廷聯繫,想要借助朝廷的力量,來壓制張淮深。(〕他很清楚,朝廷不希望張淮深一枝獨秀,從而難以控制歸義軍。

    他派來了石潛聚,向朝廷闡述自己忠於朝廷的態度,願意率部分的歸義軍,為朝廷而奮鬥。

    但是,朝廷顯然是個空殼子,最終如何決定,還得鷹揚軍主意。於是,石潛聚又不辭勞,日夜兼程來到了洛陽,希望能夠從劉鼎這裡得到幫助。石英璐和鷹揚軍沒有過節,倒是張淮海在涼州的時候,和鷹揚軍鬧太愉快,因此,石英璐覺得,鷹揚軍有可能向他提供。

    從石潛聚趕路的速度就知道,石英璐現在的處境,顯然有點不妙。這是顯然的,張淮深畢竟是張義潮的兒子,是張義潮指定的歸義軍繼承人,原來歸義軍的大部分將,都是效忠張淮深的。石英璐只能說是娘家的人,名不正言不順,果沒有朝廷的公開,萬一日後真的雙方開戰,石英璐的確在道義上無法立足。

    果然,在會談了不久以後,石潛聚就說出了此行的真正目的,熱忱的希望鷹揚軍的。石潛聚隱諱的表示,在河西走廊,最有誠意和鷹揚軍聯盟,共同恢復河西走廊暢通的,是石英璐而不是張淮深。張淮深擔心鷹揚軍插手河西走廊的事情,故意製造麻煩,拒絕鷹揚軍進入河西走廊。

    艾飛雨在給劉鼎報告的時候說道:「他們想扶持石英璐為西涼節度使。」

    張淮深本人

    軍節度使兼涼州節度使,在河西走廊的官職,顯然是但是,西涼節度使的管轄範圍,卻是將兩都包含在裡面。當初,張淮深就是希望得到西涼節度使這個職位,結果朝廷一直沒有答應,於是張淮深就和朝廷疏遠了。

    石英璐如果獲得朝廷敕封的這個職務,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對張淮深起挑戰,甚至是將全部的歸義軍,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張淮深當然不會容忍石英璐騎在自己的頭上,因此,幾乎可以想見,只要朝廷同意石英璐出任西涼節度使,歸義軍的內,簡直是不可避免的。

    對此,鷹揚軍倒沒有什麼拒絕的理由,反正歸義軍越亂越好。只有歸義軍先來,鷹揚軍才有進軍河西走廊的機會。當初劉鼎派遣白欽翎到河西走廊去,就是要製造混亂的。(〕白翎已經製造了次混亂,相信很快就會有第二次。

    鷹揚軍想要介入河西走廊的爭端,必須讓歸義軍來。只要河西走廊的歸義軍一亂,回鶻人肯定要氣焰囂張,到時候,鷹揚軍就可以打著討伐回鶻沙盜的名義,堂而皇之的進入河西走廊了。

    劉鼎沉吟片刻,緩緩的說道:「也好,這件事,就讓崔胤去操作吧!」

    李怡禾於是傳令去了。

    劉鼎又問道:「甘州回鶻的動靜如何?」

    艾飛雨說道:「僕固俊此人和藥葛羅仁美不太和睦,兩人都在拚命的向姑墨州送東西,想要得到葛丹薩羅的認可。只是葛丹薩羅是老狐狸,東西是不斷的收,卻沒有透露絲毫的口風。」

    石潛聚來到了洛陽,艾飛雨當然不會放過敲詐相關情報信息的機會,自然詳細的問起有關回鶻人的資料。對於回鶻人的資料,石潛聚倒是沒有絲毫的隱瞞,他要爭取鷹揚軍的,就必須獲得鷹揚軍的好感,何況,歸義軍對回人,自內心的,其實沒有什麼感,只是回鶻人的實力強大,歸義軍不得不虛與委蛇罷了。

    歸義軍畢竟在河西走廊存在了幾十年的時間,對回鶻、吐蕃這兩個對手,實在是太熟悉了。他提供的情報資料,要比拓跋刀,還有郭杏兒提供的情報資料,都要詳實。尤其是回鶻人領導層之間的秘密和恩怨,是拓跋刀和郭杏兒都瞭解不到的。經過互相印證,艾飛雨最後確信,石潛聚並沒有隱瞞任何的細節。

    在河西走廊,回鶻人盤踞的地方主要有兩個,一個肅州(今甘肅酒泉),一個甘州(今甘肅張掖)。其中甘州回鶻的實力最大,可能有五六萬人,他們的領就是僕固俊。而在肅州,藥葛羅仁美到了那裡以後,同樣整合了肅州各部回鶻,可能有四五萬人,隱隱有和僕固俊對峙的態勢。

    上次藥葛羅仁美帶著回鶻騎兵到關中來,想要趁火打劫撈一把,結果沒有什麼大的收穫。

    他帶著從朱玫那裡敲詐來的財物,試圖返回老巢甘州,結果遭受到僕固俊的拒絕。一路上,僕固俊還不斷的派遣麾下騎兵,偽裝成沙盜前來攻擊藥葛羅仁美,給藥葛羅仁美造成了大的損失。藥葛羅仁美一氣之下,沒有進入甘州,直奔肅州,將那裡控制起來,擺明是要跟僕固俊作對了。

    然而,無論是甘州回鶻還是肅州回鶻,他們的實力加起來,都不如西域的回鶻。當初回鶻西遷以後,大部分人都遷入了高昌、焉耆等,後來繼續向西,最後在龜茲西南方的姑墨州附近定下來。回鶻人在當地建立了撥換城、大石城、阿悉言城、俱毗羅城等數個牙帳,重新建立回鶻人的統治秩序。

    自從被黠嘎斯人打敗,回鶻人被迫西遷,一直進入西域才逐漸安頓下來,由於原來的統治階層被打散,回鶻牙帳的實力受到嚴重的削弱,西遷以後,始終沒有形成強有力的統治,各個回鶻部落之間,為了爭奪回鶻可汗的牙帳,明爭暗鬥,甚至大打出手。

    位於墨州附近的回鶻領葛丹薩羅,實力最為強大,他在打敗了連串的對手以後,自稱回鶻可汗,將可汗牙帳定在了姑墨州的撥換城,旁邊的幾個城主,都是擁護葛丹薩羅的,使得葛丹薩羅的實力,遠遠超出其他的回鶻部落。別的回鶻部落,在爭鬥中落敗,不得不聽從葛丹薩羅的命令。至於甘州和肅州兩個回鶻小部落,更是不敢不從。

    因此,果西域回鶻有什麼大命令傳來的話,他們兩個都必須遵守。一直以來,如何盡量的爭取西域回鶻,自己,打擊對方,成了僕固俊和藥葛羅仁美的主要任務,兩人都不斷的將搜刮到的財產,送到位於西域姑墨州的回鶻牙帳,希望葛丹薩羅的明確。

    然而,葛丹薩羅是個聰明人,絕對不肯做出明確的承諾,只是不斷的收取兩人送來的財物。僕固俊和藥葛羅仁美沒有辦法,只不斷的進貢。近些年來,河西走廊的回鶻沙盜越來越瘋狂,就是和兩人不斷的搜刮財物有關。

    劉鼎點點頭:「拓跋刀說起過葛丹薩羅,此人很是貪婪,銀珠寶是他的最愛,還對動戰爭很有趣,年都要找個對手來打一仗,美其名曰是磨練軍隊,聽說他的軍隊戰鬥力的確不錯

    艾飛雨說道:「石潛聚曾經透露,葛丹薩羅最近在策劃對吐蕃人的繼續打擊,他收集大量的錢財,可能有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有關。」

    劉鼎說道:「他還想要吐蕃人的哪裡?」

    艾飛雨說道:「可能是大勃律吧!」

    劉鼎看了看圖。

    勃律是位於今天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以及國內西藏區的一個古老王國,後來分裂成大小勃律兩個國家。在盛唐時期,天寶年間,大小勃律都是大唐的羈州,不辭辛苦,萬里迢迢的前來上貢。可惜後來高仙芝在恆羅戰敗,隨後又爆了史之大唐在西域的影響力削弱,這大小勃律,就落入了吐蕃人的手中。

    大勃律就在吐蕃人的家門口,葛丹薩羅這番做法,明顯是在吐蕃人的眼眉。曾幾何時,吐蕃人也要被人打到家門口了。想當初,吐蕃人的勢力,延伸到北庭都護府的周圍,可是連回鶻人都不怕的啊!

    事實上,不但是回鶻人繼續打擊吐蕃人,就是鷹揚軍,也加緊了對吐蕃勢力的蠶食。王彥章等人,已經帶著鷹揚軍騎兵,一直掃蕩州,已經進駐城(今青海西寧)。一路上,他們好像秋風掃落葉一樣,不斷的將吐蕃人攆出這塊土,除非他們願意跪下來投降。

    吐蕃人顯然還沒有從當初歸義軍的歸義軍完全恢復過來,他們的軍隊,已經完全沒有當初的英勇。溫末人的脫離,是吐蕃人最大的傷口,沒有了這批健壯的勇敢的奴僕,吐蕃貴族根本什麼事都做不了,他們只能在青藏高原繼續內,對於鷹揚軍的步步緊逼,他們更多的是主動收縮,直到縮回去柏海(在格爾木南部)的西南面,脫離和鷹揚軍的接觸。

    反而是甘州回鶻的態度令人尋味。回鶻人原本非常的囂張,是被黠嘎斯人打散了以後,似乎收斂了很多,是在漢人的面前,他們依然顯得非常的暴戾,根本是將漢人當做了牲口樣看待。由此可見,回鶻人其實是欺軟怕硬的主。要讓他們對你恭敬,就必須向他們展示更強大的武力。

    劉鼎因此說道:「告訴仁義他們,要放開手腳,跟王彥章學學。敵人越是凶狠,我們就要比他更加的凶狠。敵人越是殘暴,我們要比他更加的殘暴。敵人越是冷酷,我們就要比他們更加的冷酷。」

    李怡禾回答:「明白。」

    現在鷹揚軍的騎兵,主要分成兩大部分。東面,是韋國勇帶的四萬騎兵,負河北、河東方向的進攻。四面,則是王彥章、安仁義、葛從周帶的三萬騎兵,負河西走廊的攻略。

    由於西面路途遙遠,鷹揚軍的兵力不是非常充足,目前只能是採取輪番戰鬥的辦法,同一個時候,只有兩支騎兵部隊在作戰,第三隻騎兵部隊則在後面休息,整頓。

    參謀突然前來報告:「大人,涼州出事了。」

    原來,是涼州的歸義軍,和回鶻人生了激烈的衝突。歸義軍高級軍官李飛雲,射殺了數名的回鶻人百夫長,還將到來的回鶻千夫長射死了。大量回鶻騎兵聚集在涼州城外,誓要殺了李飛雲為他們的百夫長、千夫長報仇,歸義軍當然奮起反擊,張淮海帶歸義軍急匆匆從蘭州返回。

    劉鼎淡淡的說道:「情況如何?」

    參謀回答:「現在還僵持不下。」

    劉鼎微笑著說道:「葛從周到了哪裡了?」

    參謀說道:「到了琶山了。」

    劉鼎看看圖,琵琶山就在蘭州的最北方,在涼州的最東南,騎兵只要一天的時間,就能夠趕到涼州。

    他笑了笑,意味深長的說道:「我們作壁上觀。」

    李怡禾等人不知道李飛雲的真實身份,因此有些疑惑的說道:「這個李飛雲,在歸義軍和回鶻人之間挑起矛盾,倒是給了我們插手涼州事務的機會。」

    劉鼎心知肚明是怎麼回事,他安排白翎到涼州去,不就是為了步步的展開相應的行動麼?

    他笑了笑說道:「河西走廊的事情不能急,慢慢來。告訴葛從周,臨機處置,不要等待我們的命令了。」

    頓了頓,劉鼎又說道:「你找崔胤,讓他請朝廷下詔,令歸義軍就地督促轄區內的回鶻人,盡快向朝廷上貢。若是不肯上貢的,將當做是敵人處理。歸義軍有權力有義務,督促境內的回鶻人,執行朝廷的詔令。」

    李怡禾說道:「上貢的標準呢?」

    劉鼎說道:「跟天寶年間的突厥人一樣。」

    李怡禾暗暗吐了下舌頭,跟天寶年間的突厥人一樣,這不是要回鶻人連褲子都脫掉麼?

    如果歸義軍不執行命令,嘿嘿,天知道會有什麼後果。

    當然,相信歸義軍裡面的某個人,是會執行命令的。

    比說,石英璐。

    有人急匆匆的趕來,送來最的情報。

    李怡禾看過以後,臉色有些冷峻。

    卻是三眼都的情報,李克用出關了!

    【召喚月票】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