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鼎 正文 第528章 煙花四月下揚州(4)
    0528

    由於涉及到巨額的錢財,還有揚州未來的穩定,還有鷹揚軍本身的形象,劉鼎一時間沒有定論,就準備交給唐嫣來處理。唐嫣當時剛好在潤州視察工作,接到劉鼎的命令,就連同殷紅林一起過來了。

    回到瘦西湖的時候,殷紅林、唐嫣和蕭怡婷已經等候在御碼頭那裡了。

    劉鼎朝殷紅林悄悄豎起大拇指,意思是你小子選擇的兩個姑娘不錯啊!

    殷紅林倒是一點也不謙虛,笑著說道:「大人,以後這做媒的事情,你儘管交給我。要是我沒有時間去跑腿,我就讓怡婷去跑。總之,質量保證,絕無花假。」

    蕭怡婷白了他一眼,冷冷的說道:「誰願意跟你跑腿?」

    心裡卻是美滋滋的。

    在劉鼎面前還能如此放鬆自如的,大概也只有她的相公了。

    劉鼎又和唐嫣打招呼,笑著說道:「財神爺光臨,蓬蓽生輝啊!歡迎,歡迎!」

    唐嫣板著臉說道:「屬下進來揚州的時候,聽到大人的風評很好啊!不知道又要屬下做什麼事情呢?」

    劉鼎漫不經意地說道:「除了從別人地口袋裡面掏錢。我還能吩咐你什麼?」

    唐嫣板著臉說道:「屬下就知道是此事。」

    殷紅林大咧咧地說道:「唐嫣。拿出你地殺手鑭來。我是你最堅實地。我會時時刻刻給你精神上地!你就放手去幹吧。最好將揚州掀起一番腥風血雨……」

    蕭怡婷白了他一眼。教訓著說道:「別胡說八道。小心大人掌你嘴!」

    殷紅林依然笑嘻嘻對著唐嫣說道:「你要是擔心人手不夠。我將老婆借給你。她來個河東獅吼。保管整個揚州都服服帖帖地!」

    蕭怡婷粉臉生煙。瞪著殷紅林。低聲嗔道:「你找死是不是?」

    唐嫣嫣然一笑:「咱們就這樣說定了,到時候你夫人可得來助陣。」

    劉鼎笑著說道:「蕭姑娘,這件事說不定真地得請你幫幫忙,你們家現在的勢力,不比揚州的鹽商差多少,咱們是軟的硬的,都一起來。」

    蕭怡婷恭敬的說道:「是。」

    殷紅林說道:「都是一件事,為什麼我說你就不明白,大人說你就明白呢?」

    蕭怡婷瞪著他,低聲說道:「回去就讓你知道厲害!」

    殷紅林誇張的吐吐舌頭。

    唐嫣實在看不過去:「你們倆別在我地面前裝肉麻了,我看不慣呢!」

    殷紅林笑嘻嘻的說道:「嫂子,大哥什麼時候調到揚州來?」

    唐嫣說道:「我怎麼知道?」

    劉鼎接口說道:「明天。」

    唐嫣微微一愣,下意識的說道:「明天?」

    劉鼎說道:「怎麼?今天就要到?今天可來不及了!」

    唐嫣粉臉微微一紅,低聲說道:「大人越來越不正經了。」

    心裡卻是甜滋滋的。

    她和徐長卿兩個,自從加入鷹揚軍以後,生活起了巨大地變化。她是鷹揚軍主管財政的人物,經常東奔西跑,瞭解各地地具體財政情況。

    而她的相公徐長卿,卻是一心撲在運河的治理上。唐嫣和他聚少離多,有時候兩三個月都見不到一次面,自然免不了相思之苦。

    幸好,江南大運河剛剛收工,這邊揚州段的運河,又要開始準備整修,負責人當然還是徐長卿。唐嫣在揚州恐怕也要呆上一兩個月的時間。劉鼎讓徐長卿明天就到揚州來,顯然是要他們夫妻早點團聚,多點相處的時間。這一點,徐長卿和唐嫣夫妻還是知道得很清楚地。

    一行人回到冶春園,這是劉鼎專門用來招待客人的地方,殷紅林和蕭怡婷就住在這裡。唐嫣則另外有住處,令狐翼那邊已經安排好了,就在城內地萬花客棧,主要是方便他們夫妻團聚。要是住在瘦西湖,他們說不定縮手縮腳的,反而不美了。

    唐嫣地工作尚未開始,主要是來聽劉鼎的基本指導。劉鼎說了一些基本地方針,唐嫣就告辭離開了。劉鼎和殷紅林則繼續前行,來到冶春園的客廳。落座以後,蕭怡婷給兩人端來香茶,便告辭離開,留下兩人說話。

    殷紅林來找劉鼎,主要是匯報鷹揚軍的鹽業生產情況。

    鎮海地區的鹽場,展很快,現在的數量已經達到了三十多個,每個月能夠生產食鹽三千多斛。現在鷹揚軍轄區內的所有海鹽,都是曬出來的,再也沒有採取蒸煮的辦法。單單是這三十多個鹽場的食鹽產量,已經比以前的食鹽產量,翻了好幾番。

    由於曬鹽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鷹揚軍的需要,也大大的降低了成本,民眾購買食鹽再也不用藏著掖著了。但是,隨著鷹揚軍挺進關中,鷹揚軍需要的食鹽數量,又大大的增加。而且,隨著鷹揚軍統治區域的逐漸穩定,人口開始較快增長,對於食鹽的需求量,也進一步增長。

    殷紅林展示了很多具體的數據,主要是各地的食鹽價格。在光啟三年食鹽最緊缺的時候,鷹揚軍轄區內的食鹽最高價格曾經賣到每斗三千多文錢,黑市的食鹽價格更高。曬鹽場出來以後,食鹽供應量大大增加,價格一路走低。到去年年初,洛陽地區的食鹽,每斗價錢大約在八百文。但是在鷹揚軍進入關中以後,洛陽地區的食鹽價格,再次上升到每斗一千多文。

    本來關中的食鹽,以前基本都是由河東道的解縣、安邑兩個大鹽池供給,這兩個大鹽池原本屬於河中節度使的管轄,產量很大,基本上能夠滿足關中的需要。當年河中節度使王重榮和田令孜爭奪這兩個鹽池地所有權,還曾經爆過激烈地戰爭,最終導致田令孜再次出逃。

    現在,河中節度使已經不復存在,這兩個大鹽池,落在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的手中,自然不會有絲毫的食鹽供應關中了,這樣一來,最大的食鹽供應源喪失,問題當然嚴重。朝廷曾經下詔書,要河東節度使將兩池的食鹽送往京師,但是李克用置若罔聞。

    此外,關中還有部分的食鹽是來自川中。川中的鹽池產量雖然不大,但是數量眾多,總體產量也不少。當初田令孜主政地時候,為了擺脫王重榮的控制,就要求陳敬暄大量從西川將食鹽運輸到關中。然而,現在,西川節度使陳敬暄已經下了禁令,禁止食鹽外流,使得關中的另外一大食鹽供應,同時斷絕。

    因此,鷹揚軍轄區內的食鹽,必須自己想辦法解決。鷹揚軍拿下揚州地區以後,殷紅林先想到地辦法,自然是在揚州沿海開設更多的鹽場。根據初步地調查,揚州、楚州、海州一線,有大量的地方可以曬鹽,只要充分利用起來,這

    鹽產量,將是鎮海地區食鹽產量的幾十倍甚至上百)中的食鹽需要,完全沒有問題。

    當然,經過殷紅林的研究,覺得曬鹽地最好地方,應該是宣武軍節度使轄區內的登州、萊州等地,可惜這些地方都控制在朱溫地手中,鷹揚軍暫時無法在這裡開設鹽場。同時,有情報指出,宣武軍也開始在登州地區曬鹽,顯然是竊取了鷹揚軍的曬鹽技術。不過這也是沒辦法地事情,曬鹽畢竟不像是火藥生產,不容易保密的。

    對於揚州、楚州、海州三地地曬鹽場設置,殷紅林已經有了充分的計劃。他的計劃主要分三期進行,期就是在楚州的鹽城一帶設置曬鹽場。這裡本來就是海鹽的重要產地,故名鹽城,只是以前都採用蒸煮的本法,產量小,成本高,沒有形成規模。但是當地從事食鹽生產的人還是很多的,鷹揚軍只要充分利用起來,曬鹽場很快就可以投入運作。至於二期、三期,則是增設更多的鹽場。

    劉鼎粗略的看過計劃,就表示同意。

    最後,殷紅林反映了一個情況,就是食鹽流通中的壟斷問題。這個問題很敏感,涉及到的人員和部門都很多,其中不凡既得利益,有些和劉鼎本人還有些親密的關係。但是殷紅林認為必須提出來,看有沒有解決的辦法。

    自從東周以來,食鹽供應一直都是由國家控制的,國家從食鹽中徵收大量的稅收。歷朝歷代的鹽稅,都是國家財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唐代來說,自從劉晏改革以後,鹽鐵稅就成為國家最重要的稅收來源,尤其是鹽稅,幾乎佔了國家稅收的一半以上。到唐懿宗的時候,鹽稅占國家收入的七成以上。

    由於鹽稅太高,販賣私鹽的利潤空間極大,導致私鹽販子橫行,國家軍隊和私鹽販子之間的武裝衝突,越來越激烈。結果國家軍隊打不過私鹽販子,導致私鹽販子的隊伍越來越大,最終形成無法消滅的階層,甚至為國家的滅亡埋下了禍根。須知道黃巢、王仙芝等人原本就是私鹽販子。

    現在鷹揚軍轄區內,同樣出現了私鹽販子,數量暫時沒有很多,危害也不算嚴重。然而,鷹揚軍的人力嚴重不足,無法對這些私鹽販子實行打擊,導致私鹽問題一直存在。而且,從某些程度上來說,這些私鹽販子的存在,也較好的完善了鷹揚軍的食鹽供應系統,否則,單單依靠鷹揚軍自身的食鹽運輸人員,恐怕有些地方會照顧不到。

    殷紅林建議,敞開食鹽供應,等形成較好的流通渠道以後,再考慮將食鹽收買收歸國有。現在鷹揚軍的食鹽生產成本,要比別的地方都要低,只要敞開食鹽供應,不但可以讓私鹽販子失蹤,還能夠讓別的地區甚至是敵對勢力的鹽井處於封閉狀態。

    但是,這樣做有兩個隱憂,一個是大量的食鹽可能流入敵對地區,導致鷹揚軍自身反而缺鹽。一個是可能形成新的大鹽商。一旦食鹽敝開供應,必然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商人之間搶佔市場的鬥爭,也是非常激烈地,沒有雄厚地資本,根本支撐不住。

    現在揚州的大鹽商富可敵國,幾乎人人都想將他們的家產佔為己有,他們意識到鷹揚軍的風險,可能會將家產轉移食鹽上面,大量收購食鹽,造成食鹽的壟斷。以他們雄厚的資金,要將鷹揚軍的食鹽產量都吞下來,還是有可能地。

    劉鼎思索著說道:「第一個問題倒是不用太擔心,若是敵對勢力使用我們的食鹽,反而荒廢了鹽業生產,到時候我們一改變策略,他們就兩眼抓瞎了。倒是第二個問題值得研究,揚州富商,實在是太有錢了。不過,也不用過分考慮。再說,食鹽可以敝開供應,為什麼曬鹽場不能敞開呢?要敞開,就全部敞開!」

    殷紅林皺眉說道:「那咱們的財源……唐嫣恐怕會打死我。」

    劉鼎笑著說道:「商品經濟,還是應該由市場調節的,政府不應該過多地干涉。當然,食鹽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產品,一定要掌握在我們自己地手中。既然曬鹽場不能敝開供應,那你們就大量生產,只要產量足夠大,那些鹽商無法將全部食鹽吞下去,他們自然就不會這麼幹了。況且,又不是只有揚州有鹽商,好像你娘家那邊,搞點食鹽生意也不是不可以的嘛!」

    殷紅林還是憂慮的說道:「怡婷那邊做別的生意還行,這食鹽……鬥不過揚州這些大鹽商的。」

    劉鼎不以為然的說道:「有我們鷹揚軍作為支撐,怕什麼?」

    殷紅林內心微微一凜,暗道,揚州地鹽商,可不要太過分了,否則……只怕後果不堪設想。

    確實,劉鼎在溫柔入主揚州的同時,也做好了使用強硬手段地心理準備。

    根據三眼都收集到的情報,揚州鹽商實在是太有錢了。根據不完全地統計,好像陳明義這樣的,家產至少在三億左右。而比他更雄厚地鹽商,還有兩個。財力和陳明義差不多,也有四個。現在看到的,還是經歷了戰亂以後的揚州鹽商,若是在戰亂之前,這些鹽商還不知道多有錢呢!

    不過,劉鼎對他們倒不太擔心,說到底,這些鹽商也就是政策的產物,只要鷹揚軍的政策略微調整,他們就會從富商一下子變成窮光蛋。錢財再多,也敵不過刀光劍影。問題的關鍵在於,鷹揚軍有沒有必要這麼做而已。如果真的有必要,鷹揚軍也是不會害怕舉起屠刀的。

    劉鼎想了想,緩緩的說道:「晚上我和你參加陳明義的宴會,順便敲打敲打他們。」

    殷紅林委婉的說道:「大人,此事屬下不方便出面。」

    劉鼎想了想,笑著說道:「我忘記了,你到時候還得唱黑臉的。行,我自己出面,敲打敲打他們。若是他們知趣,咱們就不動,若是他們不識趣,那就動一動吧,連根拔掉。」

    商量既定,殷紅林就送劉鼎離開冶春園。

    曬鹽場的事情,讓劉鼎想起了占城稻,於是在回去望春樓的路上,讓人將張鐸叫來。

    張鐸一會兒到來,行禮說道:「大人,找屬下有什麼事?」

    劉鼎說道:「那個占城稻,是你負責跟蹤的吧,現在情況怎麼樣?」

    張鐸說道:「屬下正想找大人匯報占城稻的情況,只是需要的時間比較多,還不知道大人什麼時候比較有空呢?」

    劉鼎說道:「現在說吧,我有時間。」

    張鐸搬出一些資料,送到劉鼎的面前,主要是各地縣令送來的報告,上面有各地占城稻栽種的具體情況,還有產量報告,以及一些農業技術骨幹的見解。張鐸已經將主要的意思匯總起來,但是原件

    準備好了,如果劉鼎需要,隨時可以翻閱原件。

    薛檀雅當初將占城稻帶到開封,劉鼎就指示各地選擇地方栽種。占城稻最初栽種的區域,是大別山周邊地區,主要是蘄州、黃州、安州,還有就是壽州和穎州的部分地區。大別山西邊乾旱,山地多,雨水少,壽州、穎州當地的水利設施也沒有完全恢復。占城稻最大的特點,就是耐旱,生命力強,產量高,正好適應這些地方推廣,

    經過一年的種植,占城稻已經基本上得到了認可。從各地縣令送來地報告來看,占城稻地確不挑地,不需要太多的灌溉用水,也不需要太多的農藥。它生長的日期短,要求低,在這些貧瘠的田地裡,長勢相當好。根據安州方面的統計,占城稻的畝產,可以達到三百三十斤左右。而在州,產量還要高一些,達到三百四十斤左右。

    當時其他地稻穀品種,產量最高的,也就是畝產四百斤,主要是出在鎮海地區較好的稻田里。可以說,占城稻的畝產能夠超過三百斤,已經超出了很多人地預料,所以,從去年年底開始,各地都大力推廣占城稻,尤其是中原新佔領的區域,基本上都是清一色地占城稻。

    當然,占城稻的缺點也是顯然的,普遍反應稻米不太好吃,比較粗,比較澀,但是在糧食緊缺的情況下,好不好吃已經完全不用計較了,因此,鷹揚軍高層,已經大力推廣占城稻。目前,除了灌溉條件良好的鎮海、鄂州等節度使轄區外,其餘的節度使轄區,都以種植占城稻為主。

    洛陽地張全義,還有鄧州、唐州等地的官員,也都要去了一批占城稻地種子,但是這些地區,依然是小麥為主,他們要去占城稻的目地,就是要比較一下,看看到底是種占城稻划算,還是種小麥划算。遺憾的是,目前地小麥產量,始終沒有提高。

    劉鼎對占城稻的推廣比較滿意,指示張鐸對下面的有功人員,進行一次獎勵,推動大家種植占城稻的積極性。他最後說道:「占城稻讓我想到了一些東西。稻穀裡面有這樣的品種,說不定小麥裡面也會有,我們要想辦法將它找出來。」

    張鐸說道:「大人,您的意思是?」

    劉鼎說道:「我們要下一份公告,鼓勵大家積極提高糧食產量,培育優良品種。小麥肯定是可以提高產量的,占城稻應該也有改善的空間。這些事情,都需要我們主動的去引導,去調動大家的積極性。這樣,凡是做出貢獻的,我們都不要吝嗇獎勵。立功未必一定要在前線,種田耕地,同樣有立功的機會。」

    張鐸明白過來了,馬上說道:「屬下這就擬定章程,然後交給大人過目。」

    劉鼎嚴肅的說道:「民以食為天,糧食乃是生存之本。獎勵的數額不要小了,要有刺激性,要大家搶著去做。同時,要嚴格防止作弊。不要將幾片稻田里面的稻穀,全部拔到一片稻田里面來,然後謊稱畝產多少萬斤,我們吃這個虧吃的太大了。」

    張鐸心裡疑惑,我們鷹揚軍什麼時候有過這樣的事情,卻不方便問,肅穆回答:「屬下明白。」

    劉鼎揮揮手:「你去吧!」

    張鐸轉身去了。

    劉鼎琢磨了一會兒,又想到前往南美洲探險的雷洛探險船隊,不知道他們現在到達了哪裡,距離南美洲還有多遠,路上有沒有遇到什麼風險,到了南美洲,又能不能順利的找到玉米、紅薯等作物。要是他們現在就將玉米和紅薯帶回來,那該多好啊!只要玉米、紅薯的種植得到推廣,他從此以後,都不用專門操心糧食的問題了。

    不知不覺間,又想到了薛檀雅,她又到波斯去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想起鵝心島的那個瘋狂的夜晚,卻已經很久沒有那樣瘋狂的感覺了。不知道她有沒有遇到其他的男人。雖然自己曾經祝福她能夠有個好的歸宿,可是在內心裡,自己還是不願意看到她跟別的男人在一起。這真是矛盾的心裡,只怕男人都是這樣的吧。

    想到大海,又想到鷹揚軍的海軍,還有海軍陸戰隊,他們之前送來的報告,還呆在日本,現在不知道在什麼地方?海軍陸戰隊不知道到底形成了戰鬥力沒有?是否可以配合地面部隊作戰了?還有海軍,是否已經熟悉了海上航行?能夠遠征南洋了?

    劉鼎突然說道:「來人!」

    夏可舞出現。

    劉鼎說道:「叫崔綰來。」

    崔綰一會兒來到。

    劉鼎說道:「傳我的命令,讓海軍到台灣島去走走,別呆在日本了。」

    崔綰答應著去了。

    台灣島的原名是流求,地圖上標注地也是流求,但是在日本地西南面,又有一個琉球群島,劉鼎為了方便易懂,於是將流求改名台灣島,讓這個名稱跨越時空出現。現在的台灣島,其實尚未開化,上面只有一些零星的原居民。當然,具體的情況,劉鼎是不知道的,所以才要海軍到台灣島去探索一下。

    同時,將海軍向南調遣的目的,也是為了準備對南部沿海地區,實行必要地攻略。楊行密將會從江西起步,逐漸攻佔湖南、嶺南、容管經略使、桂管經略使,以及安南節度使轄區,最後向南詔進。但是在他的身後,卻還有浙江和福建這兩個地方需要解決。

    董昌那邊,和平解決肯定是沒有可能的,他不會歸屬到鷹揚軍的麾下。至於福建節度使陳巖,則屬於飄忽不定地人物。陳巖佔據的福建,地形複雜,道路曲折難行,派遣軍隊從地面進攻,費時費力,劉鼎一直想策劃從海面上進攻,一舉拿下陳巖,就可以解決福建問題了。但是,這個解決地前提是,海軍必須有足夠的運輸能力,海軍陸戰隊有足夠的戰鬥能力。

    「得抽時間去檢查檢查海軍的戰鬥力了。」劉鼎心裡想。

    說海軍,海軍到。

    夏可舞前來報告:「大人,董瀾來了。」

    劉鼎有些愕然,隨即欣然說道:「請他過來。我正要找他。」

    自從鷹揚軍海軍拿到天策戰艦的技術資料以後,劉鼎就安排董瀾全程跟進天策戰艦的製造事項,盡快將這種強大地戰艦製造出來。

    然而,儘管拿到了資料,天策戰艦要製造起來,依然是困難重重。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選擇合適地地點,建立合適的造船廠。

    董瀾經過再三地考察,覺得目前鎮海地區的造船廠,都無法滿足需要,要麼就是地方太小,要麼就是技術不符合要求。而且,這些造船廠,都已經接受了大量地訂單,有些造船廠需要日夜開工,三年才能將手上的訂單消化掉。飛速展的海上貿易,導

    商處的需求量大量增加,訂單好像雪片似的飛向各個要他們停止目前的造船,改造天策戰艦,也是一項比較為難的事情。

    按照歷史的資料記載,最好的造船廠,應該是在揚州。當初除了登州的造船廠之外,最大的造船廠,就在揚州地區。鷹揚軍拿下揚州以後,董瀾立刻帶著船匠到揚州來考察,最終將目標鎖定在揚子,這裡有一片寬闊的水域,和長江直接相連,方便物料的運輸。董瀾拿定主意,就興沖沖的前來向劉鼎報告。

    片刻之後,董瀾到達望春樓。

    劉鼎劈頭蓋臉就問:「地址選好了沒有?」

    董瀾興奮的說道:「就在揚子。」

    劉鼎說道:「很好。

    建設造船廠,需要多久?」

    董瀾說道:「條件順利的話,九個月即可。」

    劉鼎又問道:「建造一艘天策戰艦,需要多長時間?」

    董瀾說道:「若是材料、人力不缺的話,兩年四個月便可。」

    劉鼎又問道:「要這麼長時間?」

    董瀾說道:「大人,這是天策戰艦,可不是一般的小船。」

    劉鼎又問道:「相關的原材料,能夠滿足需要麼?」

    董瀾說道:「大人,海軍方面已經全力製造天策戰艦,原材料方面沒有問題。」

    劉鼎點點頭,慢慢的說道:「那你們準備建多少個船塢?」

    董瀾說道:「初步計劃四個,第二期擴展到八個,第三期擴展到十二個。」

    劉鼎斟酌一下,點頭說道:「計劃很好,就按此執行,如果有什麼需要,隨時來找我。」

    董瀾等人的計劃,全部得到劉鼎的肯定,精神大受鼓舞,精神抖擻的去了。

    下午時分,劉鼎靠在望春樓的躺椅上,閉目養神。

    忽然間,外面傳來飄雨的聲音,劉鼎睜眼一看,居然下雨了。淅淅瀝瀝的雨水,灑落在望春樓外面的草地上,將原本就碧綠的草尖,洗刷得更加碧綠嬌嫩。梅雨季節,雨水說來就來。江南的雨水,綿綿不斷。一會兒地功夫,望穿了地屋簷上,就滴落了串串的水珠。瘦西湖本來就已經景色怡人,現在朦朧在煙雨中,更是好像仙境一樣。

    透過朦朧的煙雨,劉鼎無意中看到遠處有一艘畫舫慢慢過來,在寬闊的水面上,這艘畫舫顯得非常的孤獨。但是,它依然孤獨的前進著。劉鼎清楚的記得下午並沒有會見安排,不知道畫舫帶來地是什麼人。正在疑惑的時候,令狐翼前來報告:「大人,史大人帶著時來了。」

    劉鼎精神微微一震。

    時,他終於還是投降了。

    令狐翼看著劉鼎的神色,低聲的說道:「大人,要不要……」

    時是捉拿黃巢等人地兇手,劉鼎的全家,都可以說是直接死在了時地手中。令狐翼的意思,自然是要不要準備刀劍侍候。或許劉鼎的確寬宏大量,可以放過李昌符,可以放過駱知祥,可以放過沈文昌,但是,時害死了劉鼎的全家,他不可能會放過對方吧。

    劉鼎搖搖頭,溫和的說道:「我不準備殺他。」

    令狐翼微微有些愕然,隨即湧起對大人的深深尊敬,欣然地退到了旁邊。

    劉鼎殺周寶,殺秦宗權,殺李罕之,殺楊復恭,一點都不手軟,他本來以為劉鼎肯定會殺了時為先父報仇雪恨的,沒想到,劉鼎居然準備放過他,這需要何等地勇氣,何等開闊的胸懷。如果劉鼎連時都能夠放過,天下人,還有誰敢質劉鼎地胸懷?

    放過時,的確需要勇氣。

    其實,在劉鼎本身而言,倒不覺得時有什麼可恨地,畢竟,他是後世穿越來的人,投身到一個和黃巢有關係的人身上而已,那個人的意識,已經蕩然無存。劉鼎的內心,自然不會承認和黃巢的關係。況且,隨著對這個世界的認識越來越透徹,劉鼎對黃巢也沒有多少恭敬之情。說的不客氣一點,黃巢其實就是一個殺人魔王而已,只知道破壞,不知道建設。無論是對歷史還是對民眾,都是實實在在的罪人。歷史書說他革命,都是扯淡。

    只是鷹揚軍上下,都知道時乃是直接害死黃巢的人,在外人的眼光裡面,劉鼎就是黃巢的兒子。父親死在了對方的手下,做兒子的,如果不想辦法報仇雪恨的話,會不會被人冠以不孝的名義呢?儘管這個可能性很小,卻不是不存在的。

    當然,到了劉鼎現在的地位,沒有人能夠在這方面給他帶來壓力了,如何處置時,完全取決於他自己。放過時,則是顯得他寬宏大量。不放過時,那是為父報仇。無論是哪一種,都沒有人會責怪他。鷹揚軍的宣傳部門,已經擬定好了兩套方案,都可以將劉鼎的形象繼續拔高。

    史光璧帶著時上岸,只看到時麻布赤足,衣飾相當的簡單,但是神態卻相當的肅然,腰板也挺得筆直。他儘管已經下決心投降,可是在劉鼎的面前,卻沒有喪失作為一個為人上的風範,和李昌符的狡猾比起來,時無是有骨氣多了。

    這是劉鼎第一次看到失敗也如此傲然。其實,時沒有必要這樣傲然。當然,他有足夠的理由傲然。畢竟,李克用沒有抓到黃巢,朱溫沒有抓到黃巢,只有他時抓到了黃巢。論功行賞,他時成為中和四年以後,最耀眼的節度使。

    史光璧向劉鼎施禮說道:「大人,這位就是武寧軍節度使時時大人……」

    話音未落,時蒼老的聲音已經傳來:「劉鼎,你要我投降可以,但是,要我認罪,卻是萬萬不行!」

    劉鼎沒有說話,只是擺擺手,請他們進來。

    史光璧和時進來,史光璧站著,時卻大馬金刀的坐了下去。

    劉鼎不動聲色的說道:「談判情況如何?」

    史光璧說道:「武寧軍願意放下武器,交出泗州、濠州、楚州。」

    劉鼎看看時,慢慢的說道:「如此說來,時大人是願意無條件投降了?」

    時突然說道:「史光璧,你走開。」

    史光璧看了劉鼎一眼。

    劉鼎點點頭。

    史光璧就退到了門外。

    劉鼎淡然自若的說道:「看來時大人有些話想單獨對我說?」

    時滿臉肅然,擲地有聲的說道:「不錯,我是想跟你說,你老子是我殺的,你想報仇就來吧!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有兄弟的月票多給幾張,啦∼∼謝謝∼謝謝∼(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章節更多,!)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