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唐 第一卷 大浪淘沙 第四卷 天命神器 第329章 十人盟
    劉冕的府中,史無前例的聚集了這樣一些人等:潞王李賢;太平公主;宰相李昭德、黑齒常之、魏元忠、狄仁傑;大將軍論弓仁、薛訥、張仁願。

    聚會的借口,是劉冕與論弓仁這對結義兄弟晉陞國公之後,擺的燒尾宴。請貼沒有廣為發散,但來的客人幾乎已是半邊朝廷。

    太平公主的私兵鐵甲在劉冕府外戒嚴,任何人等不得靠近半步。眾賓客則是吃過酒宴後,聚集到後宅的清淨跨院裡品茶敘談。

    按照李賢的提議,今日沒有貴賤等級之分,眾人都圍坐成了一圈輕鬆的笑語談歡。在說過一些恭喜劉冕與論弓仁的話後,話題不由自主的轉到了一些重大的政治問題上來。

    本來,今天就是朝堂李黨的第一次高峰會議。

    「太后就要登基了,唐祚就此而終。」李賢的身份最高,最先發話,「身為李家子孫,在下痛心之餘甚感慚愧。但現在事實已是如此,我等務必擺正心態應付一切可能出現的變故。」

    這樣的場合,大家都心知肚明,也沒有必要顧忌什麼了。黑齒常之最先坐直身子,拱手而道:「潞王殿下,微臣雖是胡酋,卻打從心眼裡把自己當作是李唐之臣。國號可改旗幟可易,微臣之心永不更節!」

    李賢急忙擺了一下手:「黑齒公,此類話語不說也罷。在座諸位,何嘗不都是此等心思?」

    劉冕始終坐在一邊沒有吭聲,臉上表情淡淡眼瞼低垂,讓人看不出他在尋思什麼。

    太平公主說話了:「六哥,我們這些人可是難得聚在一起。諸如志節、口號之類的話題不如少說一點,今日就說點正事吧!」

    「妹子所言極是。」李賢也正了正色,說道。「現在我們這裡,共有十人。大家都有著同樣的志節與理想。繁文縟節就不必反覆提及了,我們來商議一件重要的事情——太后登基後,何人為儲?」

    眾人都略感驚疑,紛紛對李賢投去疑惑的眼光。不少人心中在想,這個話題由他提及,難道意思是想讓我們擁他為儲?

    李賢卻笑得很坦然:「諸公不必誤會。在下絕無忝居東宮之念。」

    李昭德說話了:「潞王睿智。太后登基,東宮之位必成爭奪的焦點所在,必處風口浪尖。」

    太平公主笑道:「當今在朝堂上,身居哪個位置不是處於風口浪尖?在座諸位。誰不會心存惶惑害怕危機降臨?就算是我也難免會有危機之感。」

    眾人都配合的笑了笑,氣氛變得輕鬆了一些。

    劉冕仍是沒有發話,只是坐著靜靜的聽。

    李昭德復而問道:「那依潞王與公主之見,何人為儲比較合理?」

    「當然是當今皇帝。」太平公主快語而道,「沒有人比他更合適地。」

    眾人都一時愕然,無人接話。過了半晌,方才紛紛點頭贊吮:「所言有理。」

    黑齒常之心直口快,這時道:「依卑職之見。潞王也好,皇帝也罷,都可勝任東宮之主。唯獨不能讓武三思得逞!」

    這句話一扔出來,就像是馬上點燃了導火索。剛剛氣氛還略顯壓抑而沉悶,現在馬上變得熱烈起來。大家都七嘴八舌的道:「是啊是啊,絕對不能讓武三思得逞!」

    在這個觀點上,李黨們的觀點是絕對統一的。

    劉冕仍是在慢條斯禮的喝著茶,面帶微笑的欣賞眾人的表演一言不發。

    太平公主就坐在他旁邊,這時有點惱火瞟了他一眼遞來眼神,示意他說話啊。怎麼啞巴了?

    劉冕撇了撇嘴擺出一個無辜的表情,依舊故我悶不吭聲。

    在座的人當中,除了薛訥和論弓仁。所有人的地位輩份都要比自己高。劉冕可不想喧賓奪主地出風頭。再說了,關於東宮一事的政治態度與觀點,劉冕早就對太平公主交過底了。那種皇家之事還是讓他們皇家之人自己說出來的好。雖然在座的都是同一黨的黨友,但是劉冕要是說出來,免不得讓人覺得他太好管閒事野心太大。

    經過那麼多事情以後,劉冕變得精明圓滑了許多。看起來拉風的事情,表面風光暗藏危機,不妨少干為妙。

    眾人七嘴八舌的說了一陣,李賢招招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然後道:「看來我們的觀點還是很統一地。武三思野心勃勃覬覦太子之位,幾乎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本來。太后登基為帝就當主天下之事,她要立誰為東宮我們都無話可說。只是這武三思心術不正胸無大才,將來若被他竊得國祚我大唐天下就真的是完了。」

    李賢這話說得隱晦。在座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就算是太后改了國號登基為帝,大唐卻仍然精髓尤存本質未變。而那老太太今年已經六十三歲了,撐死能活個二十年。到那時候就算大家不作努力也能收復大唐神器。但萬一讓武三思得逞竊去國體,大唐可就真的要亡國了。

    這樣的話大家都不會言明。但絕對心知肚明。

    李昭德撫著鬍鬚。不急不忙的道:「現在武三思深蒙太后寵幸,權勢一天盛過一天。在他左右。有鳳閣侍郎檢校內史宗秦客、文昌右相岑長倩、建昌王納言武攸寧這三個重要臂膀。這其中的任何一個,都非等閒之輩。」

    狄仁傑久未作聲,這時道:「宗秦客身為內史,負查檢彈劾百官之職,我等皆要憚他三分。但此人貪念過眾,以職務之便索取錢賄謀私得利,太后想必也是有所查覺。他雖是太后從父姐姐的兒子算來也是國戚,但太后向來憎惡貪贓枉法之人。只待時機一到,應該不會放過他的。」

    「狄公所言極是。」李賢接過話來道,「宗秦客現在在朝堂上太過囂張跋扈。太后已經注意他許久了。如今太后忙著登基要保持朝堂穩定,暫時還不會動他。但只待大局穩定,太后定然對他下手以正朝綱以儆傚尤。到時,鳳閣侍郎與內史一職將出現空缺。在下以為,狄公清正廉明鐵面無私是最合適的人選。我等到時不妨竭力保奏狄公接任此職。這樣一來,朝堂格局就會向著對我們有利地方面發展。武三思失去一臂,我們卻能增強力量。」

    「卑職何德何能,慚愧、慚愧!」狄仁傑謙虛起來。

    「潞王高見!」李昭德等人連聲附合,「吐蕃使團一案讓狄公之名遠播宇內,太后對狄公的信任也增加不少。的確合適。劉冕暗自笑了一笑。心中暗道:政客,這就是政客。在政治上真地沒有絕對地正直與邪惡,也沒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在座的諸位都表現得一身慷慨正氣,其實何嘗又不是同樣幹著損人利己的勾當?辦了宗秦客就能提拔狄仁傑……朝堂之種,當真步步血腥。每上升一步就要踩著別人的頭臚與屍體。

    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這裡就是個角鬥場,你不殺人,就要被人所殺。你不提著別人的頭臚慶功領賞,就要被人踐踏下去粉身碎骨。政治博弈的雙方就像是兩頭飢腸轆轆狹路相逢的野獸。要麼被撕碎吞進肚子裡,要麼把對方撕碎吞進肚子裡。

    照這樣看來,大家都沒資格詬病武則天如何如何凶狠殘暴殺人如麻了。她不過也是這個角鬥場裡地一員而已。[閱讀文字版,請上]大家都想活著,都在幹著同樣地事情。只不過她幹得出色一點就不可避免的成了眾矢之的。

    太平公主有點忿忿的道:「當初武承嗣犯案時,就該把武三思也一併給扳倒了。留下後竄當真無窮!」言下之意,很有點心疼和袒護自己的男人而責怪狄仁傑的意思。

    狄仁傑急忙拱手來道:「公主息怒。當時地情景……實非能夠如此處理。」

    李昭德、魏元忠包括李賢都一起來勸太平公主:「公主不必責怪狄公。狄公辦事向來持重穩妥。他如此料理必有自己地道理和主張。」

    太平公主也沒有胡攪蠻纏,善意地微笑對狄仁傑回了一禮:「狄公勿怪,在下心直口快向來如此,絕無怪罪地意思。」

    這時候,劉冕終於拉開話匣說話了:「不去驚動武三思。是我與狄公一起商議後得出的結果。我也認為,狄公當時如此主張是很合適的。」

    話的意思很明顯,劉冕在為狄仁傑向太平公主解釋。眾人多少感覺有點驚訝的看向劉冕。雖然沒有人出聲來問,但眼神都在說:為什麼這樣?

    太平公主同樣疑惑的看著劉冕,還多少有點憤懣的味道:我幫你出頭呢,你卻給我拆台,什麼意思嘛!

    劉冕微然一笑說道:「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武三思都是不可以輕易驚動的。原因只有一個:太后不會允許。武承嗣已經倒台了,武家的領軍人物只剩下武三思一人。太后要將武家打造成天下第一世家門閥,這個意圖是顯而易見地。因此,武三思的發跡倒不是因為太后真的有多喜歡他、對他寄予了多大地厚望。而是……她自己的政治需要。她是為了武家。」

    「哦……原來如此!」太平公主恍然大悟。眾人也紛紛點頭應允認可。

    劉冕又不吭聲了。就這麼閃光一現幹了件畫龍點睛的事情。

    李賢對眾人道:「言歸正傳。今後朝堂上會如何。我們誰都難以預料。但我們必須明確眼前的一個目標:奉迎皇帝將入主東宮。大家有沒有什麼意見?」

    「我沒有異議。」太平公主馬上接道。

    黑齒常之率先重重一抱拳:「老臣聽候潞王調譴!」

    其他眾人也紛紛明確表態,願意遵循這一方針來辦事。

    隱約之中,李賢已成了眾人的領袖。

    「既然大家都沒有異議,那便甚好。」李賢面帶微笑風度翩翩,「無論如何,我大唐國祖祚湧淪落到武三思之手。今後我等戮力同心協同一致,當結為生死之盟。在座的每一個人不管是誰遇到了麻煩和問題。其他眾人都請竭力相助。諸位以為如何?」

    「願聽鈞命!」大家一起表態了。

    太平公主打趣的笑道:「今日恰是十人。我等不妨戲稱自己為十人盟。今後但凡我十人盟之中的盟友,務必同進退共生死。有富有享有難同當。誰若是背叛反出,必遭天怒人怨神鬼不饒!」

    李賢哈哈的大笑:「妹子總有這許多奇思怪想。那便也罷,十人盟便十人盟。從今往後,就讓我等合同協力齊首奮進吧!」

    接下來,眾人又討論了一下朝堂之上的現狀,會議算是開完了。燒尾宴也到了散席之時,大家相繼離開。

    唯獨太平公主故意慢吞吞地拖延留到最後還不肯走。待眾人走後,她有些迫不及待地跑到了正宅躥到了二樓。

    劉冕好奇的跟上去。發現她推開了所有臥房的房門,滿懷欣喜的四處觀望。

    「你找什麼?」劉冕好奇的問道。

    「不找什麼呀,我就是看看。」太平公主笑瞇瞇的道,「我想知道你地香閨是什麼樣子嘛!」

    「呵,還烏龜呢!」劉冕不禁笑了起來。

    太平公主有點賊地四下一張望,沒有旁人,於是嘿嘿一笑撲上來將劉冕抱住,嗲聲道:「天官。我們好長好長日子沒有同睡過了。我今天不走了不走了,就留在這裡陪你睡,嘻嘻!」

    「扯淡!」劉冕有點哭笑不得,「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你太平公主今天來了我劉冕府上。你居然敢宿夜不歸?」

    「不怕不怕,我有辦法。」太平公主笑得可賊了,「我讓我的近衛們打著儀仗開著車兒回皇宮,然後人家就以為我已經回去啦!母后最近忙著登基大典地事情焦頭爛額地,哪裡會有機會管我?再說了,她老人家就是知道了……也不會說什麼的。是吧?」

    劉冕忍俊不禁的笑了起來:「有點小聰明,不愧是我劉冕的女人!」

    「還不是被你帶壞的!」太平公主撲在劉冕懷裡緊緊貼著他。很快有了一點衝動就想來親劉冕。劉冕卻撐著她的臉將她推開:「你糊塗了?下面還有百餘名將士等著你呢。難不成你現在就要跟我顛鸞倒鳳一番再下去?」

    「嘻嘻!那我先下去一下哦!」太平公主從劉冕懷裡鑽出來,理了一下衣裳朝外走。到了門口時又回頭對劉冕誘惑的一笑,「等著我哦。小娘子,我馬上就回來!」

    劉冕頓時啞然失笑:這小娘們,越來越野了!

    太平公主下了樓找來近衛鐵甲的隊正,對他叮囑數句。這些私兵是太平公主地私人衛隊,個個鐵膽忠心別無二話,於是護著車駕大張旗鼓的離開了劉冕的府第。

    太平公主輕手輕腳但飛快的跑上二樓,臉上都因為驚喜而漲得通紅。她衝進房內就朝躺在床上小的劉冕撲來。

    劉冕哈哈一笑將她接著抱住。太平公主興奮難當的咯咯直笑:「好刺激!這樣真是太刺激了!天官,今晚我們可以一直在起哦,直到明天午時我的衛隊開出車駕來接我!」

    劉冕也甚感新鮮和刺激……十足的偷情般的快感哪!

    太平公主抱著劉冕在床上打了幾個滾親了幾口,倒也不像以往那麼心急了。而是壓在劉冕身上用手指撥著他的鼻子道:「老公。你對今天十人盟地這頭一次會議,有什麼感想啊?」

    「採訪嗎?」劉冕不禁笑了起來,然後故作嚴肅的道,「嗯,我覺得——這是一場團結的盛會,積極地盛會。在潞王和太平公主的英明領導之下,我們……」

    「停停停!什麼跟什麼嘛!」太平公主連連拍打著劉冕的嘴唇將他的話打斷。說道。「我總是覺得我們這十人盟缺個主心骨。李賢有聲望但現在實力太弱;我嘛終究是女流之輩;李昭德和魏元忠那些人太過保守低調——天官,十人盟裡就你最有成為領袖的潛質哦!」

    「別。省省吧!」劉冕馬上說道,「我是絕對不會當什麼領袖黨魁的。就算要當,也不會顯山露水的來當。你明白吧?」

    太平公主生來聰穎早已醒神,馬上笑嘻嘻的連連點頭:「明白明白,還是我的男人聰明!真聰明,嘻嘻!」.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