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唐 第一卷 大浪淘沙 第四卷 天命神器 第322章 驚喜連連
    從太平公主府裡出來的,劉冕感覺有點腿軟。今天玩得似乎太過激烈了一點,至今心臟還在撲撲的跳。

    騎上馬後,劉冕才感覺到一身輕鬆。太平公主的車駕隨後也出了門,往皇宮而去。

    劉冕將自己的心思拉了回來,仔細思索:現在,我該幹嘛了?

    李賢來長安的目的是勸說關隴仕族與長安門閥,一起出面來恭請武則天登基。自己身為執掌長安兵權的大將軍,似乎也該有所表示才行。

    那就邀齊長安所在軍隊的所有將軍,一起聯名上疏請她登基好了。

    鎮劾長安的軍隊有右衛與左玉鈐衛。左玉鈐衛大將軍張虔勖,此前與丘神一起同是武承嗣的鐵竿心腹。現在應該是心慌慌六神無主吧?正好,藉機探一探他的口風。

    想到這裡劉冕暗自一笑,張虔勖要是看到我主動登門造訪,指不定還會被嚇上一嚇。那敢情好玩!

    於是,劉冕徑直往張虔勖家而去。自己不認得路還詢問了一陣才找到。右衛主要是鎮守城外與管制城門,左玉鈐衛則主要是負責城中治安與戒嚴皇宮,張虔勖一般就住在家裡。

    大門緊閉,劉冕上前敲起門來。半晌沒人應聲,劉冕有點不耐煩,越敲越重。過了許久,裡面才傳出一個略顯驚慌的聲音來:「誰啊?!」

    「右衛大將軍,劉冕!」

    「啊……」裡面明顯傳出一聲驚咦,然後就是驚慌零亂的腳步聲響起。再過了一會兒,大門才打開。

    劉冕看到,張虔勖穿一身白色的睡衣披一件棉襖,做一副病號打扮。驚乍乍的上前來迎接:「劉大將軍大駕光臨,在下有失遠迎,萬請恕罪!」說罷就來施禮,顯得行動很是不便。

    「咦?張將軍這是怎麼了?」劉冕上前將他托住問道,「數日前分手時你還矯健得緊。怎麼突然一下就病成這樣子了?」

    「哎。病來如山倒啊!」張虔勖拍著胸口,劇烈的咳嗽起來。「畢竟是年紀大了,突然感上了風寒,馬上就臥床不起了。」

    「既然這樣,那在下就告辭不作打擾了。」劉冕作勢要走。張虔勖一下就急了:「劉大將軍請留步——既然來了,就請屋內奉茶。否則在下一定心懷不安哪!」

    劉冕打量了他幾眼眨巴幾下眼睛:「那好吧。在下就打擾了。」

    「請、請!」張虔勖小心翼翼的請劉冕入內。張府裡大小地僕役丫環個個打起小跑忙碌起來。才片刻功夫。大廳裡就升起一團熊熊的炭火溫上了好酒,還取來了點心菜餚。張虔勖始終一副病怏怏的樣子,時時伸手將身上的棉襖扯得裹緊,還不停的發抖打顫,好像這身子骨當真是弱得不行了。

    劉冕一雙眼睛如同火眼睛睛,卻分明看出他是在做戲假裝。真要是得了風寒地中老年人,哪裡還是他這副樣子。

    看來,個中會有隱情。

    「劉大將軍今日造訪寒舍,在下真是既感榮幸又慚愧萬分。」張虔勖客氣的給劉冕倒上一杯熱酒,笑容可掬地道。「其實,在下也早就去拜訪大將軍了。只是大將軍一向公務繁忙日理萬機,在下不敢輕易前去打擾啊!」

    劉冕接過他遞來的熱酒不動聲色的問道:「張將軍去找在下,所為何事呢?」

    「說來慚愧……」張虔勖滿是歉意的對劉冕拱手。「一來,是此前小兒無知曾經冒犯大將軍與太平公主。就那件事情,在下還一直沒有向大將軍賠禮道歉啦!至今想來仍然令人輾轉反側徹夜難眠哪!」

    「那件事情我早就忘記了。」劉冕知道張虔勖肯定不是為件事情,於是很大方的道,「不知者無罪,事情過去了就過去了。不必再提。」

    「劉大將軍寬宏大量,在下真是感激不盡!」張虔勖給劉冕連連抱拳施了幾禮,猶豫片刻又道:「還有一件事情嘛……是在下想拜託大將軍幫個忙。」

    「請說。」劉冕知道。他要提起正事了。

    「說來難以啟齒……」張虔勖面露難色。猶豫不決地道,「在下年方半百。但卻……沉湎於酒色。這次感染風寒絕非偶然,而是在下的身子骨已經被掏空了。所以,在下一直想乞骸骨回家養老解甲歸田。但是按照朝廷規矩在下仍不滿六十歲,恐怕兵部和閣部不會批准。劉大將軍人脈廣眾手段通天,是否可以幫在下這個忙呢?」

    劉冕心中一亮,差點就笑了。

    好事,好事。大好的事情。

    看來張虔勖是被嚇住了。武承嗣倒台、丘神被殺,他已是物傷其類驚弓之鳥,就怕自己也會跟著倒霉遭殃。再者,他與丘神當年曾經一起統兵平定李家皇室的叛亂,憑著手中沾染的皇室之血才爬到了今天大將軍之位上。

    但是彼一時此一時。當初武則天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打擊敵視力量,對李家皇室大動刀斧血腥屠殺。眼看著自己要登基了最需要的卻是人心,於是她又啟用李賢來招安原有的李唐部屬。李賢從神都來到西安,無形之中就給張虔勖傳遞一個危險的氣息:昔日的仇人恐怕要得勢了!

    於是,張虔勖害怕了。一怕李家地人要找他復仇;二怕劉冕和狄仁傑這些李黨之人趁武承嗣倒台之機一併收拾他;三怕太后登基之後為了安撫李唐舊部,而借他張虔勖之頭來用。

    三怕中的仍然一怕只要成了現實,他張虔勖都只有死路一條!

    想通這些,劉冕心中暗罵:張虔勖你還真是隻老狐狸。不過好在你還算夠聰明,比周興那樣的貨色要強了百倍不止。

    張虔勖滿懷期待又小心翼翼的看著劉冕:「不知劉大將軍……是否願意給在下幫一幫這個忙?在下病弱之身別無所求,只求能夠帶著家人回到老家安渡餘生。」

    「這個嘛……」劉冕故作為難搖了一搖頭,「關於軼仕朝廷地制度可是很嚴格的啊!」

    「不怕!不怕!」張虔勖看到事情並非完全沒有眉目。急忙道,「在下可以請醫師開具症療證明,說明在下真是病體力衰無力再帶兵征戰了。」

    「這個嘛……」劉冕仍是面露難色。

    張虔勖畢竟是混跡官場多年地人了,急忙對劉冕低聲道:「臨走之前在下會將身家財產的一半以上存入天寶錢莊,而且當著大將軍的面撕毀錢票。如何?」

    咦。這招玩得高明!劉冕心中暗自一笑,我本無心找你索賄。但不這樣作一作態,如何顯示我的正常呢?

    其實我最想要的,才不是你地什麼狗屁財產,而是——左玉鈐衛地兵權!

    「錢,我當真不缺。」劉冕笑了一笑。說道,「我唯一擔心地事情是,張大將軍秩仕後,誰來接掌左玉鈐衛?要是換個彆扭的人來我跟他配合不好相處不下來,那才鬧心。」

    張虔勖心中暗喜吁了一口氣,說道:「劉大將軍右衛之中人才濟濟,譬如馬敬臣、薛訥之流皆可接任——按照朝廷規矩,凡主動提出秩仕之人須舉薦合適人選接替自己地職務。在下會向朝廷奏明,力請讓馬敬臣接替左玉鈐衛如何?」

    「馬敬臣是個大草包。」劉冕笑道,「薛訥還行。」

    「那就薛訥!」張虔勖哪裡還算這麼多。只想著早點脫身逃命了,急忙對劉冕抱拳道,「劉大將軍如若肯幫忙,在下現在就寫具奏疏上達天聽。左玉鈐衛也不可一日無主。盡快讓薛訥接管了左玉鈐衛,在下也好早些回家養老啊!」

    劉冕故意遲疑了一陣,眨巴眨巴眼睛,歎一口氣道:「好吧!同僚一場,在下就捨了這張面皮幫你一回吧!不過醜話說在前頭,這朝廷上當家作主的可是太后,她老人家怎麼下定論可不是別人能說了算的。我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事若不成,你可別怪我!」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張虔勖感激不盡。竟對劉冕行起了大禮。

    劉冕又與之閒談了數句。告辭離開。張虔勖千恩萬謝將劉冕送出了家門,如釋重負。

    劉冕前腳剛走。張虔勖就精神抖擻地將家人喚了出來:「打點錢財,存入天寶錢莊——收拾行裝,準備回老家!」

    劉冕騎著馬兒走在大街上,回憶剛才的事情感覺越來越想笑。這可真是意外的收穫啊,空手套白狼。

    薛訥執掌左玉鈐衛絕非空談。一來薛訥確實有能力武則天對他也頗有好感;二來長安這地方,跟我劉冕關係不搭邊的人恐怕難以混開,這點潛規則是人都想得到;三來現在朝廷上管軍事的人當中有黑齒常之與張仁願。他們還不力挺薛訥麼?

    劉冕再又想到了一層,薛訥要調走肯定還會要帶走一些人。自己手邊可就缺人了。當初黑齒常之可是舉薦了一些人才來的,是時候將他們聚攏到手邊了。

    劉冕有點興奮了。自己身邊的人聚了散,散了聚,這樣才能四處廣佈樹大根深。常此以往才能門庭高築桃李遍天下。真正的豪門巨宦,就是這樣養成的。

    要調動人馬,光憑自己右衛還不太夠。人事變更的事情,還得西京留守狄仁傑來幫忙才行,他才掌有更多人事調動地權力!

    事不宜遲,劉冕馬上又動身往狄仁傑府上而去。

    輕車熟路,很快就到。狄府大門敞開劉冕也就不客氣了,直接闖了進去。狄仁傑恰巧在庭院中散步,看到劉冕到訪有點喜出望外,笑呵呵的來迎。

    「狄公,在下今日前來可是有事求你相助。」劉冕開門見山。

    「天官有何事?」狄仁傑問。

    劉冕道:「我想知道,假如我右衛之中要有人事變更,是否要經由西京留守府允許?」

    「原則上的確如此。」狄仁傑說道,「駐守西京的大軍。人事與物資調撥都要經過留守府地首肯與批示。天官有何事情何妨直說,下官難不成還會為難了你?」

    「那我可就不客氣了。」劉冕笑道,「剛剛我去了張虔勖家,他要辭官歸田。左玉鈐衛大將軍一職出現了空缺,我想讓薛訥替上。當然薛訥又不能光身一人去左玉鈐衛當職。他得帶走一套班子。這樣我右衛可就缺人手了。我想調些人到我手邊來聽用,不知你意下如何?」

    狄仁傑略作尋思:「張虔勖要走人。薛訥接任……這是好事了!天官欲添何些人等?」

    劉冕拿出當初黑齒常之寫給他的名單,說道:「狄公自己看吧,一共有四個人。」

    狄仁傑煞感興趣地接過來看,口中念道:「渭南縣尉王、河南府果毅都尉離知運、神都西城城門郎張嵩、朔州司馬郭虔——這天南地北的人全是些生面孔,天官從何挖掘出來的?」

    「黑齒常之介紹的。錯不了。」劉冕神秘一笑,說道,「薛訥如果接任左玉鈐衛,至少要四個人。我打算將姚崇、李知士和一名郎將給他。這樣一來,我右衛就缺司馬、將軍各一人,郎將兩人。王可替姚崇擔任司馬、郭虔可替薛訥擔任將軍,郭知運與張嵩這兩名猛將,則可擋任郎將。很合理嘛!」

    狄仁傑哈哈的笑了起來:「想不到劉天官還有伯樂之才!你要調來地這幾個人,王我已早有耳聞,地確是個不錯地人才;郭虔早已名聲在外。是個將帥之才頗有能耐。只是這郭知運與張嵩這樣的無名小卒你都能大膽啟用,地確有點魄力!」

    「不扯沒用的了。狄公是否能幫忙辦成此事?」劉冕直截了當的道。

    狄仁傑眉頭輕皺尋思片刻,果斷地點頭:「應該沒有問題。如果朝廷當真能夠批准薛訥執掌左玉鈐衛,那麼有這樣幾個人事調動就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那便好。」劉冕心頭大悅。撫掌笑道,「那我就寫信給神都的黑齒常之了,讓他們那些人在朝廷上一力促成,讓薛訥接掌左玉鈐衛。」

    「嗯,好。到時候大將軍再主動上書提及人事變動雙管齊下,力保無虞。左玉鈐衛換去大將軍,整套人馬班子也要撤換大半,這都是約定俗成的事情。相信不會有人提出異議。」狄仁傑說完。居然也詭異的一笑:「不過天官你可別高興是太早。下官也不能平白的幫你!」

    「喲!難是狄公也會跟人講條件。」劉冕不禁笑道。「說來聽聽,你有何求?」

    「我也想要跟你要個人——張柬之!」狄仁傑也不繞彎子。直截了當的道,「西京留守府事務繁多人員稀少,我實在是忙不過來,急需一名副手相助。我就要他了,張柬之!」

    劉冕不禁愕然:「姚崇給了薛訥,張柬之你要帶手,我手邊可用之人豈不是有了巨大空缺?」

    「勿急!」狄仁傑呵呵的笑,一副智珠在握的悠然神色,「大將軍敢於破格啟用新人,下官就給你推薦一個青年俊才!他,絕對不比姚崇差多少。此人有大才,只是因為資歷淺薄現於上黨任充一小吏。」

    「誰?」

    狄仁傑笑:「姓宋,名,字廣平。弱冠進士及第,如今年方二十四五歲。天官,敢用否?」

    「敢哪!」劉冕大喜過望:大名鼎鼎的宋,不要是白癡!

    狄仁傑撫著鬍鬚哈哈地大笑:「天下敢為新者,唯劉天官最甚!好,我就引薦你與他認識。他如今正好在長安公幹,日前曾來我府上拜會,說要拜入我門下作門生。我就對他說,以你宋廣平之才,大抵不必拜入我的門庭。遇到知遇之人給你一番風雲,便可騰空翱翔於天。而晉國公劉天官,便是他宋命裡貴人伯樂了!」

    劉冕也哈哈的大笑,心中大悅。今天是什麼好日子呀,盡遇到這等好事?.

    ——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