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唐 第一卷 大浪淘沙 第129章 暴風雨的前奏
    劉冕想通了芙玉的身份這一層,心中豁然開朗,這才算明白她的背景,想通她的一些行為。同時,對眼前這兩個公子哥兒,也多了一分認識:馮小寶定然是千金公主的心腹;這個唐公子與馮小寶走得如此近,看來也是在官場之上多少有些網絡。能在洛陽混得開的商人,肯定都是有點背景照顧的。武則天稱制之後商人的地位大有回升,除了許多官宦人家走入商途,更有一些商人涉足到官場裡來。官商勾結嘛,古來有之。

    馮小寶與唐胡虜對劉冕的慇勤,讓劉冕感覺有點愕然摸不著頭腦:為什麼呢?這樣的兩個人,有什麼理由跟我套近乎?再加上芙玉莫名其妙的嫁女,仍是令人迷惑不解。

    不管怎麼樣,劉冕跟這兩個人算是有了一點交情。當日就在清荷鶯菀喝了一席酒,到傍晚時方回。李仙宗沉醉在溫柔之鄉里早已留連忘返,劉冕也懶得理會他了,自己一人回到了家裡。

    明日朝廷就要舉行望期大典了,千牛衛的戍衛任務很重,大約子時剛過就要起床提前去佈防。因此劉冕早早就睡下,躺在床上思索著白天的事情,仍是一團霧水。

    夜半時分,劉冕被通宵守在門外的韋團兒喚醒。匆忙洗漱完畢後,便來到了寶城千牛衛衛所點卯。

    今天這樣的重大的朝會,千牛衛的所有人馬幾乎都調配出來了。數千人在衛所裡排成了隊列,等候調譴。

    武懿宗這個大將軍今天也頗有點緊張,大抵是因為昨天朝堂之上發生了太多事情的緣故。尤其是武承嗣被突然貶官挨罵,讓他也感覺到了一絲危機,不敢再像以往那麼大意了。分撥人馬的工作,由他親自完成。

    結果,數千名千牛衛衛士,由五名主要將軍帶領分別佈防。劉冕的任務是去仙居殿迎太后駕。明則是去了偏殿迎皇帝駕。另外幾人分別佈防皇宮、北面圓壁城到出皇宮直至郊北祭祀地點這一帶。

    相對而言,劉冕的工作尚算清閒。武懿宗雖然一直沒給劉冕什麼好臉色看,可他似乎也知道劉冕如今在太后面前比較受信任,因此將迎駕太后的職事交給了他,也算是迎合了武則天地心思吧。

    劉冕帶著十二千牛備身和二百名衛士到達仙居殿時,時辰尚早。於是在那裡佈防苦等到了天亮,上官婉兒方才從掖庭趕來伺候武則天。

    上官婉兒今天略施了一點脂粉穿一身爽利的金白女官袍服,打扮得相當職業化。她對著劉冕婉爾笑了一笑,就走進了武則天的寢宮。又過了近一個時辰,武則天方才衣著光鮮無限威儀的從寢宮裡走出,這時天色已經快要亮了。

    武則天走出寢宮時,劉冕正候在一旁拱手而拜。她特意略作了一下停留,眼神在劉冕身上打了個轉。輕嗯了一聲再繼續向前走去。

    劉冕心頭略有點生疑:這一聲嗯算是對我的誇讚還是別的什麼暗示呢?難道是因為昨天李賢地出色表演,讓她對我也有了某些讚許嗎?

    劉冕無暇細想這些,帶著千牛衛衛士們護衛著武則天上了車駕,然後全數上馬護衛車駕向北面圓壁城行去。

    洛陽的皇宮太初宮,格局與長安太極宮不近相同。北面緊挨皇宮的是陶光園,然後出了玄武門便到圓壁城。這裡便是皇宮與洛陽城外接壤之處,有龍光門相連。

    千牛衛的衛士。從仙居殿一直排到了龍光門。五步一亭十步一崗,戒備禁嚴。出了龍光門便是洛陽城外,戍防的便是另一支皇家衛率羽林衛。大約近萬兵馬荷甲執槍沿途戒備,威武雄壯之極。

    劉冕率領著千牛衛騎著大馬走在隊列前方,像是太后車駕的開路先鋒,一路上多少也有點拉風。這樣走一回,他這個千牛衛中郎將也算是在皇城御率的所有人面前露了一小臉兒,混了個臉熟。

    洛陽城北十里外,一處祭壇早已準備妥當。文武百官分道臨時修築的石板道左右,恭迎太后寶駕。附近也有了數萬洛陽城裡來看熱鬧地百姓。十里兵戎人潮洶湧。戈甲生輝旌旗飄飛,大唐朝廷的大型祭典氣勢果然不凡。

    劉冕昂然騎在馬上居高臨下看著文武百官和數萬百姓,走到祭壇前少許地方停了下來揚手大喝:「停!——」

    車駕停住,文武百官帶著黎民百姓如同海潮般次第拜倒下來,口中長呼:「恭迎太后!」

    鸞車停住,武則天下了車來精神奕奕的闊步朝前走去,抬起雙臂大聲道:「眾卿平身!」

    文武百官謝恩起身,黎民百姓們也相繼站了起來。接連這樣人潮洶湧,真是蔚為大觀。劉冕細下看了武則天幾眼,發現她怎麼看怎麼不能像是六十出頭了的老太太。頭髮青黝皮膚紅潤。步伐也是穩健而又踏實。真想不通這女人也是幾個孩子的老媽了,究竟這些年來是怎麼保養的。

    劉冕將武則天護送到這裡職責該是算結束了。可上官婉兒不經意的湊過來低聲道:「隨太后左右護駕!」言語之中多有機警之意。

    劉冕心中瞭然,於是和上官婉兒與幾名宮女宦官一起亦步亦趨地跟在武則天身後,隨她一起走上了圓形的大祭台上。皇帝李旦和潞王李賢、以及武家的幾個侄子武承嗣、武三思等人,早就都在祭壇邊恭候了。此時無一例外的一起拜迎。

    劉冕細心的觀察到。李賢的神色似乎有些緊張和陰鬱。而武承嗣與武三思則有點包藏禍心般的洋洋得意。與此同時,武則天雖然一直笑容可掬。可眼神之中時時流露出一線殺機。

    「發生了什麼事情了?」劉冕心中暗自感覺有些不尋常。他以徵詢的眼神看向上官婉兒,上官婉兒卻裝作沒有發覺一般的對他不理不睬,目不斜視都沒瞅他一眼。

    武則天方才在祭壇邊站定,武承嗣上前一步拱手拜道:「稟太后,祭祀大典一切準備妥當,隨時可以開始。臣等恭請太后鈞命行事。」

    「嗯。」武則天鼻子里長哼了一聲,轉頭看向李賢,「李賢,諸路皇親都到了嗎?」

    李賢頓時面露難色還顯露出一些緊張,上前一步拱手拜道:「皇兒回母后話:諸路皇親大約到了八成。還有幾人……皆因病重無法前來帝都。於是派下麾下心腹首臣前來恭賀並參加大典。」

    「什麼,誰人如此無禮?朝廷要舉行大典的聖旨消息早在去年就已發出。幾個月地時間,還趕不到洛陽嗎?」武則天鳳眼斜挑娥眉入鬢,頓時有點慍怒的道,「誰人缺席,報得予知曉!」

    武承嗣和武三思就站在一旁冷笑。李賢騎虎騎下的低聲道:「回太后,沒來的皇親有……韓王元嘉、霍王元軌、紀王慎、越王貞、琅琊王沖。」

    「如此無禮!」武則天恨恨的低聲咒罵一句,臉上浮現出一絲怒意。劉冕就跟在離武則天身邊不遠的地方,將這些話聽了個清楚。此時他心裡也一陣打鼓起來。

    壞了、壞了,這下真的要發生大事了!

    劉冕心忖,今年的望期大典,本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政治事件。一來李賢歸朝,武則天有意向天下人昭示李賢已經率眾投誠。同時更重要的,是要一力收伏關隴仕族與降伏李室皇族。如今裴炎已經識相地自動下台,關隴仕族也不敢再造次;李賢用心良苦的規勸李家皇親們移居洛陽,其用意無非是讓他們暫且委曲求全保得性命。

    如今看來,仍有一些皇親並沒有理會李賢的深意,或者說雖是領會了卻不願意放棄手中的榮華寶貴到洛陽來寄人籬下……

    危險哪!

    說得明白一點,今日這大典凡是來了的皇族,九成九都會明白時局地利害並被李賢成功說服。那些沒來地……就已經把自己逼到了一個非常危險的懸崖邊上!

    祭壇前,武則天輕輕吐出地一句如此無禮,讓李賢、李旦等人一陣心驚肉跳。武承嗣等人臉上的冷笑神色卻是愈濃。眼前這氣氛雖然多少還有點喜慶,可是劉冕卻清楚的嗅到了風中傳來的硝煙味道。

    武則天畢竟是見多的大場面的人,轉瞬一逝的片刻後馬上恢復了平靜,一臉莊嚴的神聖微笑出現在了她的臉上。她轉過身來對武承嗣道:「開始祭典吧!」

    此時劉冕看到,李賢的眉頭深深皺起面露惶恐之色,彷彿一場巨大的災難已然降臨到了頭上……

    ——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