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唐 第一卷 大浪淘沙 第41章 逆天求生
    殿內安靜了許久,終於還是武則天打破了沉默:「劉冕,你自己說吧。予該如何懲治於你?」

    『豁出去了,要想活命,就得逆天!』劉冕咬了一下牙關,拱手一拜朗聲道:「太后聖聽。罪囚以為,當前懲罰罪囚事小,如何平叛退敵事大。」

    語音剛落,殿內響起一片驚『咦』之聲。所有人都以為,劉冕會為自己苦苦開脫以求保命,放著有劉仁軌在這裡跟著拚死求情,或許還有那麼一線生機。誰曾想,這小子居然放著自己的性命都不關心了,轉而說出這麼一段不著調的話來。

    武承嗣又站了出來,厲聲道:「大膽劉冕,我滿堂大臣在此,什麼時候輪到你一個罪囚說起軍國大事?太后,此人荒誕不經信口雌黃,當速速斬之以正朝綱!」

    劉冕拱著手低著頭,輕抬眼瞼看著站在自己身前的武承嗣,心中一股怒火兀自騰騰的燃燒。他明白,武承嗣大抵沒什麼必要跟自己這樣一個身份低微、無足輕重的人過不去。他處心積慮想要對自己過不去,無非就是將矛頭對準李賢——武氏子侄與李家王親,本就是天生的敵人。

    武則天要是同意殺了劉冕,無疑也就是斷了李賢一條重要的歸朝之路。這對他武承嗣來說,將是莫大的好處。

    另外幾個大臣遲疑了一下,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但又都按捺了下來。或許他們想反駁一下武承嗣,可劉冕的確是有錯在先。一個囚徒,如何該當著太后與朝堂眾臣之面,妄議軍國大事?

    可是劉冕堅信,武則天一定會聽!

    「稍安勿躁。」武則天的聲音平靜又威嚴,「死囚尚有巡牢叫冤的機會,就讓我們來聽一聽,他究竟有什麼言語。如若當真是荒誕不經,必當重罰不饒。如此,天下人也不會說予偏聽偏信濫殺無辜。」

    武承嗣哽了一下又欲再言,旁邊一人遞了他一個眼色,於是便又退了回來。

    「謝太后。」劉冕拱手而拜,正色說道,「李敬業謀反,打的是反對太后、扶植廬陵王復位的旗號。可是,他們現在恐怕連廬陵王在哪裡都不知道。因此,罪囚以為他們不過是虛張旗號假借李氏皇族名義,進行的一場逆天謀叛,根本就是師出無名。朝廷若以正兵討伐,必然能夠獲勝。但是,如果放任不管,將會給天下帶來極壞的影響並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罪囚以為現今應該最先商議退敵平叛之策。至於罪囚是否有罪當誅,完全可以日後再作清算。」

    「好精明的如意算盤哪!」武承嗣似乎跟劉冕耗上了,連聲冷笑道,「說得冠冕堂皇,實際就是拖延時間的緩兵之計。想必,你就盼著李敬業殺進長安來救你吧?」

    劉冕面色沉寂:「太后,罪囚的話還沒有說完。」

    「武承嗣,你退下。任他將他說完,你再有何言辭到時一併說來。」武則天的聲音裡已有些不耐煩。可是,是人都感覺到了,武則天對她這個侄兒不是一般的溺愛。放著是一般的朝堂大臣甚至是李家皇子,在殿內如此幾次三番不守規矩的打斷他人說話,恐怕早被轟出朝堂了。

    劉冕懶得理會武承嗣,繼續自己的說辭:「太后,罪囚以為,李敬業等人名為忠於大唐,實則是大唐的禍害,是離間太后與李氏皇族的兇手。試曾想,假如李敬業當真是擁廬陵王為尊再起兵,則名正言順;可是眾所周知,廬陵王現在人在房州,他們是名不正言不順,根本就是草寇強盜所有。」

    「罪囚人微言輕命不足貴,但卻是為了代皇子賢奉孝、獲聖恩恩准才戴罪進京。太后如果震怒之下殺了罪囚,勢必令皇子賢以為太后是在遷怒於他。如此,天下人也會以為太后因此而牽怒於李氏皇族。那麼,無形之中反而是中了李敬業等人的奸計,同時助長了他們的氣焰。假若太后與大唐李姓皇室因李敬業而失和,那得利的只會有謀叛的李敬業等人。他們將坐山觀虎鬥坐收漁人之利。」

    朝堂之上再度發出一片驚咦之聲。劉冕所說的這段話,不是沒有人想到,可是,令人意外的是一個年紀輕輕名不見經傳的罪囚,居然也能看清這深奧的政治環境,說出這樣清醒理智的話來,著實令人吃驚。

    武則天並不發表意見,只是淡然道:「繼續說。」

    「要殺罪囚實在容易。若不是聖恩垂憐,罪囚也早已死了多次了。因此,罪囚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然,罪囚累受太后聖恩,縱然是臨死之時,也不得不想著知恩圖報。」劉冕說到這裡,當眾拜倒下來,「太后,罪囚說了這麼多,絕非是為自己開脫。很顯然,當前不是論罪的時候。如果朝廷急於論罪自相猜忌,就會不戰自亂,給李敬業等人可趁之機。當務之急,應是商議退敵之策。罪囚斗膽,向太后獻一條退敵良策。」

    眾大臣實在是有些站不住了,這個戴罪的小子,這不是要搶光眾大臣的風頭嗎?一個罪囚都能獻出軍國之策了,還要這滿堂大臣幹什麼?

    於是,一些人又蠢蠢欲動的要站出來,武則天沉沉的一聲『嗯?』,又沒有人敢動了。

    「講。」

    「是。」劉冕大聲道,「罪囚以為,太后若起用皇子賢掛帥出征,李敬業叛軍勢必不攻自破!」

    「啊?!——」群臣嘩然,武承嗣唰的一下就跳了出來:「太后,此人當真是信口雌黃不知天高地厚!此人不殺不足以平人憤、正朝綱啊!」

    好幾個大臣也一併跳了出來:

    「太后,周國公所言即是!一個囚徒,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詞,居然要一個被流放的罪人掛帥,我巍巍天朝,蔫能如此?真是罪大莫蔫,當速誅之以儆傚尤!」

    七八個大臣義憤填膺的大聲嚷嚷,其他人則是湊成了一團公然議論,朝堂之上頓時吵作了一團。

    「放肆!」武則天沉聲怒喝,眾人又都安靜了下來。

    「太后,微臣有一言進上。」正當這安靜的片刻,有一人站了出來,朗聲拜上。

    「狄仁傑,你有何高見?」

    劉冕微自一愣:鼎鼎大名的狄仁傑?

    仰頭看一眼,卻只見到一個身材高瘦身披菲袍的背影。聽他道:「微臣以為,罪囚劉冕這番言語議論雖有僭越之嫌,但話中之意,卻有可取之處。還請太后不要因人而廢言,細作查鑒。」

    「哦?」武則天的聲音裡透出些許感興趣的味道,她對狄仁傑可是一向比較信任。

    在高宗朝時,狄仁傑就以清正、睿智、善斷和富有膽魄而聞名,同時受到了高宗和武則天的信任。雖然狄仁傑現在官職不顯赫,但武則天還是樂意聽一聽他的見解。

    於是道:「你有何高見,不妨當眾說來聽聽。」

    劉冕心中一喜:這事,越發有成功的可能了。狄仁傑,想不到我還有跟你這個一代名臣同唱一出的時候.

    【今晚沖榜,凌晨1點剛過就會有更新。好不容易擠出一點時間來碼字,不容易啊……大家多多投票!】

    ——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