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唐 第一卷 大浪淘沙 第19章 求生
    雨仍在下,鋪天蓋地。劉冕住的耳房是典型的屋漏偏逢連夜雨,已經無法住人。於是被迫擠到了李光順房裡。李光順倒也樂意有個人搭伴,扯著他海天胡地的聊天。

    李賢一直悶在自己房裡,從昨天聽到朝廷立儲的消息後一直到現在,再沒出來過也沒吃東西。劉冕不禁有些擔心,於是煮了一碗稀飯送到他門口,敲響了門。

    「進來吧。」聽到了李賢的聲音。還好,總算是還活著,至少沒尋短見。

    「李六叔,在下打擾了。」劉冕推門走了進去,將那碗粥放到了李賢床前,「你一天沒吃東西了,快喝點粥吧。身體要緊,千萬保重。」

    方才一夜不見,李賢彷彿換了一個人。形銷骨立,神情黯淡。他牽強的笑了一笑,伸手擔過碗來慢慢喝粥。

    看來,他也是在努力的調整自己的心緒。

    喝完一碗粥,李賢放下碗長長歎了一口氣:「這一夜,卻如同一段人生那麼漫長。還好,我終究是活下來了。」

    劉冕靜立於一旁,凝神看著李賢,沉默不語。

    李賢下了床來披上衣服坐到矮几邊,沖劉冕招手:「天官,來,坐。我今日有些事情,想和你聊一聊。」

    求之不得。劉冕坐到了李賢對面。

    看來李賢也是思慮良久了,坐下之後開門見山的道:「天官,你對我們現今的處境,是否早已有所預料?」

    這倒讓劉冕多少有點意外,他遲疑了一下,搖頭:「不。在下沒有那份未卜先知的本事。若能如此,也不至於落入今日這般境地。」

    「說來,都是我連累了你。」李賢皺著眉頭,說得頗有誠意,「回想你當日在崇教殿對我說的言語,讓我百般悔恨。悔不該不聽良言,今日終於落得如此下場。」

    「其實……在下當日也是揣度妄言,並沒有確切的根據。李六叔也不必過於耿耿於懷。」事到如今,劉冕仍然只能這麼說。諸如武則天要稱帝這樣的話,他是打死也不會在李賢面前提起的。時事變遷,明天的事情誰也說不好。誰能知道今天信口說出的話,會不會為他日埋下禍根。

    李賢點了一點頭:「如此說來,你是很早就有了不好的預感?」

    劉冕機巧的反問:「李六叔自己,事先莫非就沒有絲毫感覺?」

    「現今回想起來,的確是有一些。只是……都怪我自己麻痺大意,竟忽略過去了。」李賢後悔不迭的直搖頭,「其實,釀成今日苦果,也怨不得別人,我自己也干了許多的渾事。」

    「此話怎講?」劉冕疑惑的追問。

    李賢苦笑一笑,說道:「事到如今,也沒什麼好隱瞞的。歸根到底,就是因為我與母后之間,因為奸人從中挑唆有了些許矛盾。早在明崇儼進讒要另立諸君之前,宮中便有流言說我居然不是母后親生。我當時何其愚昧,居然耳根發軟聽信了這等謠言,終日悶悶不樂還跑去找母后求證。試想一想,母后懷胎十月生下我,何等不易。做兒子的卻這般詰問,她必然心生忿怒了。後來,她賜我《少陽政范》與《孝子傳》來讀,暗指我就是她親子,並且親筆下書來責罵於我。哎!一失足成千古恨。我若能早些反省主動彌補與她之間的裂痕,興許今日就不至於落到這般境地了。」

    「原來如此……」劉冕作恍然大悟狀,心中卻想這李賢還是多少意識到了這次事件的本質,就是她母后要一心除掉他。只是他恐怕始終不會想到,無論什麼樣的矛盾和過錯,也都僅僅是借口。真正的根源所在……是武則天稱帝的野心!她不能容忍一個這樣不聽話不受他擺佈的儲君立足於朝堂。像李顯那樣的庸庸之輩,才是她方便操縱的傀儡。

    「得聞朝廷新立了七弟李哲為儲,我恍然若失。」李賢搖著頭,面露痛苦之色,「一母同胞,我知道七弟天性懦弱膽小怕事,向來只是任人擺佈。他那個儲君之位,又不知道能坐多久。再作回想,我們一母同胞的四兄弟,長兄李弘也是在做太子時突然病故。四兄弟,三人先後立為儲君,恐怕古往今來也屬空前了。為什麼我們一家人的命運,會如此多舛。蒼天莫非是有意如此捉弄於我們?」

    劉冕又能說什麼,只得跟著苦笑。怪只怪你們都從同一個娘胎裡爬出來。而那個娘胎,卻屬於古往今來獨一無二的女皇。

    說完這通話,李賢自嘲的笑了笑,沉默良久。然後才說道:「天官,我已知道你有遠見卓識。如今我們這般處境,你有何打算?」

    好,切入正題了。劉冕心中略微有了一絲激動。「在下年幼無知,哪裡有什麼遠見卓識。只不過,我總是相信否極泰來這句話。不管怎麼樣,我們自己不能灰心喪氣,要積極主動的爭取機會。」

    李賢認真的看著劉冕,深以為然的點頭:「說得好。《易經》有雲,『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無論如何,我們要小心謹慎,不可再有任何差池。眼下我們的命運仍然掌握在他人手中,稍有不慎就會玉石俱焚。」

    看來李賢對自己的處境還算清醒,這很好。劉冕略感寬慰:「李六叔所言極是。只不過,如果僅僅是『終日乾乾,夕惕若』恐怕還不夠。我們要更加主動一點,盡量爭取活命的機會。」

    「你有何高見?」李賢面色微變,立馬追問。說了半天,他最想問的也就是現在這一句。

    劉冕深吸了一口氣,拱起手來拜道:「在下有一個建議,或許就如同當日的諫言一般逆耳。不知道李六叔願不願聽?」

    「說。」李賢斬釘截鐵,「這回一定聽。」

    劉冕鄭重一拜,說道:「在下斗膽,請求李六叔主動上表朝廷,痛心疾首誠心悔悟,並強烈擁護支持皇帝、皇后與朝廷新立的諸君。同時,最重要的是:堅決表明自己的立場,是與皇后站在一邊。」

    「這!……」不出所料,李賢的眉頭頓時皺起,面露難色,「天官,莫非你也相信我當真謀反?」

    「那李六叔是否相信在下真的殺了明崇儼?」劉冕反問。

    「當然不信!」李賢一拍額頭,恍然大悟,「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母后自然心知肚明我沒有謀反,如今卻主動悔悟認錯,也算是給了她台階可下。這不僅能了卻她的心病,也能讓她不必再面對世人的指責詬病,和那些擁李老臣們的詰難敵視。如此一來,將大大的有益我們母子之間的關係緩和。這個建議非常之好。我縱然有一千個不甘一萬個不情願,這份上表也必須遞到母后跟前。天官,想不到你小小年紀竟有如此的冷靜和睿智,難得、佩服!」

    「不敢。李六叔當真謬讚,折煞晚輩了!」劉冕長吁一口氣,面露笑容。

    劉冕的心裡,有著更深層的一連貫計劃。

    一步步來。首先讓李賢表明立場主動示弱服軟。伸手不打笑臉人,做兒子的都這般低身下氣但求保住小命了,武則天還能辣手殺子?李賢獲罪的根源,在於他與武則天的政治立場對立。如今主動投誠,武則天還不欣然歡迎?

    誠然,精明如武則天,肯定一時不會相信李賢這麼快就醒悟了,就會既往不就。但是,這至少就有了迴旋的餘地。有迴旋,她就不會急著要斬草除根。畢竟是親生骨肉,李賢又不是大奸大惡令人恨絕之輩,如若沒有根本利益上的衝突或是鮮明的政治需要,武則天又何苦喪心病狂的虎毒食子?

    這樣一來,至少可以爭取到時間,再去積極斡旋。只要李賢能在立場上主動朝武則天靠攏,慢慢消除她的敵意,就有辦法留得有用之身。待時機成熟……再來個驚天裂地的——李賢率先上表,堅決擁護武則天稱帝!

    我就不信了,武則天還能動手來殺李賢!

    那麼,我劉冕的小命,也就能保住了.

    【大修改完成,幾乎是重寫了一次。現如約一次全發了上來,六萬字。後續章節也會速度更新。大家多多投票支持!!】

    ——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