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唐 第一卷 大浪淘沙 第4章 得遇良師
    少時李光順果然將椅子取了來,一臉得意洋洋的壞笑。他大搖大擺的坐了上去,一手托腮鼓著肥肥的臉蛋兒說道:「好,開始授課吧。」隨即朝劉冕扔了一個眼神。

    劉冕深解其意,猜想李光順定然是又使出了什麼小把戲惡作劇。

    駱賓王似乎早有聽聞這樂安郡王的諸般品行,此時倒也見怪不怪,侃侃說道:「我大唐之所以以孝治國,是因為人之行,莫大於孝。孝乃天之經、地之義、人之行也。《孝經》乃是儒家聖典……」

    「停、停停!」李光順又出聲打斷了,「先生,你都不照著書念,就不怕講錯了嗎?」

    駱賓王捋著鬍鬚自信滿滿的微笑:「殿下,老夫雖然不才,大小儒經卻是了然如胸,縱然倒背亦能如流。又何須再搬用書本尋章摘句?」

    「那好吧,就請先生倒背一遍給小王聽聽。」李光順的表情依舊人畜無害,睜大了眼睛滿懷期待的看著駱賓王。

    駱賓王微微一怔,露出了一絲苦笑:「殿下不要無理取鬧。」

    劉冕都在心底為駱賓王叫冤了。李光順這個活寶,當真是鬧騰上了。今日這課怕是難以上得安寧。

    李光順卻是得意的嘿嘿直笑:「既然先生不願意,那就罷了。剛剛小王出去的時候,正巧遇到皇宮派來的使者。小王的皇姑姑太平公主馬上就要駕臨東宮,指明要小王前去陪侍。所以……」

    駱賓王眉頭皺起:「當真是太平公主駕臨?」

    李光順像模像樣的眼睛一瞪擺起了威風:「這等事情小王豈能胡說?先生如若不信,倒是可以與小王同去恭迎公主寶駕。」

    劉冕心中一動: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麼?早就多次聽李光順說起,他這個皇姑姑如今卻還只有十四歲尚未出閣。輩份雖有差異但年齡相若,因此與李光順倒也是一對天生的玩伴搭檔。一直未曾相見,今日若能得見卻也是開個眼界。今日太平公主突然駕臨,多半是李光順派人去請來助他溜號的『幫兇』吧?

    「既然如此,殿下就請前去迎駕吧。」李光順都搬請出太平公主了,駱賓王也只得無奈的妥協放人。他何嘗不知道這只是李光順玩的小把戲,但皇室之人的私事,他一個臣子安敢過問。

    「謝先生。」李光順面露喜色,對劉冕扔了一個興災樂禍的表情揚長而去。

    駱賓王長長的歎了一口氣,眉頭鬱結成一團久久不散。轉眼一看,劉冕仍然端坐在那裡,也算是略有安慰。於是道:「劉公子,為師繼續為你講解《孝經》吧!」

    「多謝先生。」劉冕拱手拜了一禮,「只不過,郡王殿下的前幾任老師,已經教習過《孝經》,學生不才也曾修習過了。學生斗膽,敢請先生替我講解《唐律疏議》。」

    「哦?」駱賓王面露驚疑之色,細細打量了劉冕幾眼。沒成想,這個伴讀倒是個勤學之子,「劉公子既已學過孝經,那為師可要先考一考你。」

    劉冕端坐如鍾正色道:「請先生賜教。」

    駱賓王點了一點頭,輕捋灰須:「《孝經》教民以孝,書中有云『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你如何理解?」

    劉冕淡然一笑,拱手回道:「學生以為,這段話便是《孝經》的大意主旨。意思是說孝訓父母是為人處世最基本的行為準則,忠君則是孝的延伸和另一種表現形式。同時,孝,要貫穿一個人的始終。而且,不同的人『孝』也有不同的準則。帝王之孝,在於敬盡於親、德加百姓、刑加四海;諸侯之孝在於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仕子之孝是忠順事上,保祿位,守祭祀;庶人之孝應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

    「說得不錯。」駱賓王面露喜色,用欣賞的眼光再次打量了一陣劉冕,「看來《孝經》要旨你以了然如胸,既如此卻也犯不著再尋章摘句死記硬背。你既然對我大唐律法感興趣,為師便為你細細講解由長孫無忌等人合力編修的《唐律疏議》。」

    「謝先生!」劉冕心中快慰,心想總算是遇到一個好老師了。以前的幾個先生都有些老邁迂腐,除了吹噓自己的滿腹經綸顯擺才華文章,就只會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讓學生死記硬背那些經典子籍。這駱賓王卻懂得靈活變通不要求死記硬背,而且除了仕子經籍居然熟通律法,著實是有真才實學。

    劉冕之所以想學律法,大約也和自己之前的警察職業有關。他認為既然是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就要最先瞭解這裡的規矩方圓,否則犯了事著了道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他很早就想學一學大唐的律法了,只是可惜沒有人指導。

    少時劉冕將《唐律疏議》印本取來,駱賓王同樣沒有翻動書本侃侃道:「為師不才,如今忝居侍御史一職,因職務需要也只得熟讀律法。律法乃立國之本,你想學律法,足以見得是個務實之人。」

    「我朝高祖皇帝據《開皇律》編修得《武德律》;後太宗皇帝著房玄齡等人修撰《武德律》又得《貞觀律》用以治世。當今聖上命長孫無忌等人,根據《武德律》與《貞觀律》重修法典遂得《永徽律》,同時詳加解說收錄於《唐律疏議》之中。該書共計二十篇、五百零二條。其中包含名例、衛禁、職制、戶婚、廄庫、擅興、賊盜、斗訟、詐偽、雜律、捕亡、斷獄等十三類,從此成為我朝諸項立法之根本。」

    劉冕暗自歎服:背頌如流,駱賓王果然有真才實學!

    「下面,為師替你逐篇逐條細細解來。」駱賓王不急不徐舉止從容,開始授課。

    劉冕求知若渴潛心求學,駱賓王為人師表認真負責,師徒二人倒也是一拍即合。再加上駱賓王本身見識閱歷非常豐富,常用許多實例故事將枯燥的律法講解得形象具體又不乏生動有趣。劉冕本就好學,此時更加興趣大起,如同擰乾的海綿如癡如醉的汲收著駱賓王傳授的知識。

    直到午膳之時,李光順再沒現身。駱賓王與劉冕一個願教一個肯學,這課也上得生動有趣,竟也忘記了時辰。若不是丫鬟來喚請二人用膳,這課還不知道會上到什麼時候。

    「天官,難得你如此勤奮好學,為師也不枉廢這一番心血了。」駱賓王對劉冕非常的滿意,同時多了幾分親近之意改稱他的表字了,「今日課程到此結束,你回去後要好生溫習,為師明日再來。」

    「恭送先生。」劉冕對這位才學淵博的老人也是打從心眼裡尊敬佩服,拱手施禮然後將他送出書院。

    劉冕輕吁了一口氣,心忖我傍著那活寶李光順白撿了這麼一個好先生,他不懂得珍惜我卻要好好跟著人家學習才是。

    正欲離開正書院前往東宮內庭院吃飯,一個宦官匆忙的朝他追了來,遠遠就喚道:「劉公子請留步!」

    「公公何事?」劉冕停了下來。

    宦官喘著氣行了一禮:「郡王殿下差小人來請公子前往寢宮,說有要事。」

    「哦,知道了。」劉冕心下一笑,這個寶貝疙瘩又不知道想折騰什麼了,隨口問道,「公公可知殿下喚我何事?」

    「小的不知道太多。」宦官面上露出些許驚惶之色,「只是……太平公主似乎不太高興,樂安郡王看來招架不住了!」

    太平公主,果真來了?!

    ——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