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醫 卷四 第三百零六章 智能針灸治療儀
    莫一凡在神農醫學院的奠基儀式之後,就開始閉門謝客,在他深水灣的別墅裡開始了瘋狂的醫學學術整理工作。

    神農醫學院是由國內五家非常有實力的建築公司聯合承包的,據說國家領導人對此事也極為關注,給這幾家建築公司下了死命令,不惜動用一切的資源來盡快的完成工程,按照預期五個月的建築週期來算,每提前完工一天,就會有一筆國家的獎勵資金。看來對於這件事,國家是要比莫一凡個人緊張得多的,簡直恨不得讓莫一凡立刻就把這個醫學院和醫院建立起來才好。

    莫一凡自家知道自己的情況,他的醫術現在總的來說是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身體改造後自然在腦海裡出現的,這些知識到底是來自於外星球還是什麼未知的文明,他一時也搞不清楚,但是怎麼看都好像是很發達的中醫一脈的傳承。

    而另外的基礎知識,就是來自於他平時的大量閱讀,和他大腦神奇的分析整合能力了。這裡面最核心的還是他當初在徐長義的小診所裡面接觸到的那些大量的中醫古藉,從中學到了不少中醫中藥的基礎理論,還有大量的藥方、藥典。這些東西大多是由半文言文寫就的,原本莫一凡也是看得一知半解,一本書裡面的內容,他真正可以理解的能有半成就不錯了。不過後來在他的在腦開發出了整合分析能力之後,有時候不知不覺的把這些先前記下來的知識在腦海中過一遍,就自然而然的對其進行了整合分析,在結合現代科學的各學科的理論知識,於是往往百思不解的地方就突然間豁然開朗起來。

    另外,自從他掌握了大腦掃瞄的異能後,因為擔心這個異能什麼時候再突然消失了,所以這段時間來,他幾乎只要一有時間就會不停的把各種有用沒用的書往腦子裡面掃瞄。他差不多每天都要掃瞄幾十,甚至是上百本地書藉。雖然大多數的書藉對他來說暫時可能用不上,但是他卻依然樂此不疲,因為他知道自己只要把這些內容掃瞄到腦子裡面存著,那麼等到有需要的時候,這些儲存的知識就會自然而然的從腦海的深處冒出來。而且在他地大腦對某一數據或者是項目進行分析整合時,說不準就會用到什麼時候掃瞄到腦海中的知識。

    這就好比他的大腦是一部電腦。那麼他不停掃瞄到腦海中的書藉就等於是他建立起的一個數據庫,數據庫越完整,他這部電腦的工作效率也就會越高。

    迄今為止,莫一凡掃瞄到大腦裡的書藉估計至少也有上萬冊了,這讓他深深瞭解到了人的大腦潛力無限的事實,在此之前,如果有人說誰能在腦子裡記住一萬本書地內容,莫一凡一定會對這人豎起中指狠狠的鄙視一下,但是現在他卻不得不相信。人腦的容量還真地是很恐怖,上萬本書藉的內容存在腦子裡面,好像根本就沒佔多大內存似的。至少直到現在為止,他還沒有因此而產生死機的現象……

    這上萬本書藉所涉及到的內容是五花八門,不僅僅是醫學方面的,總之莫一凡感覺到和醫學沾點兒邊,或者是認為以後自己可能會用得到的知識,他都會通通的先掃瞄到腦子裡去再說,以至於到現在,他再去圖書館幾乎已經沒有什麼書可看的了,就連外文書藉也被他「吃」到腦子裡去不計其數。雖然說他地英文水平很一般。不過自從掃了幾本英文書進腦子裡後,至少閱讀的水平是飛速的上去了,但是如果讓他說的話,還是照樣結結巴巴,詞不達意的。另外,在法國呆著的那段時間裡,他也沒少往圖書館裡跑,只要是有用的書,管他是法文英文意大利文的。反正只管一股腦的裝進腦袋裡去再說。而奇怪地是,那些外文書他有的雖然連一個字母都不認識,但是他的腦子裡去好像裝了一個語言自動翻譯器似的,只要是有用到的知識,那些外文書藉會自然的在他腦子裡轉便成中文,讓他一回憶起來就瞭然於胸。

    如果這個世界上再沒有其他擁有異能的人了,那麼莫一凡完全可以自豪的宣稱他是全世界看書最多、知識最豐富的人了!因為就算是再怎麼天才、看書再看地人,在面對那些學術論著地時候,沒有個一兩個月也很難把一通、吃透了。而莫一凡看書的速度卻簡直比吃書還快。像磚頭那麼厚地書。他要是有時間的話,一天看個幾百本都跟玩似的。所以說,這世界上敢說看書比莫一凡還多的人恐怕是沒有了!

    只不過那些知識也只不過是暫時的儲存在莫一凡的腦海裡罷了,如果一直用不到的話,莫一凡很可能一生中都不會想起來自己曾經看過某本書。而且前文也提到過了,那些知識只是被他掃瞄進了腦海裡,有必要的話,他都可以給你倒著背誦出來,但是記住是一馬事,理解和掌握又是另外一回事。除非是他針對某一問題進行過系統的分析整合,這樣才能徹底的把相關的知識吃透。因此莫一凡現在的理論知識雖然夠博,可是也夠雜,如果現在就讓他登上講台,去給學生們講課,教授中醫知識,他還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樣講起。

    雖然說莫一凡也帶了一個徒弟夏薇,但是夏薇怎麼說也是中醫學院的學生,儘管原來只是紙上談兵,真正臨床經驗一點兒沒有,不過底子還是有的,莫一凡只需要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她,再讓她經過大量的實踐就可以了。總的來說,夏薇跟了莫一凡這麼長時間,也就跟莫一凡學習了針灸和診脈這兩種技術,至於其他的大部分都是她在中醫學院學過的,另外在華天慈善醫院中坐診時自己慢慢總結出來的。

    因此莫一凡要想把這個神農醫學院辦好了。就必須得先建立起一個完善而且有效地教學體系大綱來。要是一切都照搬別地中醫學院地話。那麼他這神農醫學院也就沒有什麼存在地必要了。所以莫一凡打算利用醫學院尚未建成地這段時間。先整理出一套完整地教學理論來。假如他沒有大腦地掃瞄和分析整合地能力地話。他是絕對不敢弄什麼中醫學院地。要知道他直到現在還是一個沒有正式行醫執照地黑醫呢。就憑他那兩把刷子拿什麼教別人呀!不過現在有了這些掃瞄到大腦裡地知識。他完全可以用自己地分析整合異能來把腦海中地知識綜合在一起。取其精華、剔除糟粕。自己撰寫一本中醫醫學理論來。此外再加上他獨特地解碼式診脈法。和完整地針灸術。那麼快速地培養出一批不遜於夏薇地中醫人才來。還是不成什麼問題地。

    莫一凡準備撰寫地這部中醫醫學理論。將含概了中國傳統地中醫學、經脈學。以及現代地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等十幾個學科地內容。他有信心。他親手編寫地這本融合了現代科學地醫書絕對會成為一部經典地醫學巨著。不說可以流芳百世。至少也可以起到一種承前啟後地作用吧。我國古老地中醫之所以逐漸地沒落。主要就和這種古老地傳承只是一味地注重傳統。而沒有吸收新地知識內涵。長此以往。自然是要與社會脫節。而被人們遺望地。

    你在看看人家西醫。他們才有多長時間地歷史呀。可是人家懂得與時俱進。在文藝復興以後。西方醫學開始了由經驗醫學向實驗醫學地轉變。1543年。維薩裡發表《人體構造論》。建立了人體解剖學。這既表明一門古老地學科在新地水平上復活。又標誌著西醫學新征途地開始。

    17世紀實驗、量度地應用。使生命科學開始步入科學軌道。其標誌是哈維發現血液循環。隨著實驗地興起。出現了許多科學儀器。顯微鏡就是其中之一。顯微鏡把人們帶到一個新地認識水平。18世紀莫干尼把對疾病地認識由症狀推到了器官。建立了病理解剖學。為研究疾病地生物學原因開闢了道路。隨著時代地進步。西醫中地高科技應用也在不斷地發展。什麼超聲波、超導介入、X射線、Y射線地。而中醫裡面又有多少同現代科學結合地技術革新呢?所以這一次莫一凡是真正了大功夫。準備把中國古老地醫學同現代科學徹底地結合起來。理論上他準備撰寫地是一部大概三百多萬字地醫學巨著。這裡面不僅包含了中醫學地理論知識。而且還包括他獨自整理出地解碼式診脈法和動感針灸技術。

    那個解碼式診脈法他原本就整理了一份交給了夏薇。不過上次他還沒有掌握大腦地分析整合異能。所以能夠整理出來地不過是十之一二罷了。這也就限制了夏薇地學習。而這次莫一凡又再花了十幾天地功夫。終於把他大腦中那個神奇地解碼式診脈地技巧大概地全部複製了下來。

    這種解碼式診脈搏法同傳統地診脈法有著很大地區別。可以說是一種傻瓜式地學習方法。不過好在其全面。所以只要死記硬背地把裡面提到地生命密碼反應牢牢記住。就完全可以靠這個診斷出病人地準確病因為。而且這種方法地準確率相當高。即使是從來沒有過臨床經驗地學生在給病人診脈後。最多也就是因為感覺不清晰而無法做出準確地判斷。但是一般卻不會出現誤診地可能。

    總之這種診脈法對於中醫的批量製造有著不容忽視的偉大意義,否則按照傳統中醫,單只是這為病人做診斷的第一步,就會讓許多人望而卻步。一般來說沒有個十幾年的經驗很難聽得出病人脈象中的信息來,而沒有個三五十年的功力,則很難將病人的病情細緻的推斷到小處去。

    而三五十年才能培養出一個合格的中醫來,這代價也太高了,這也正是中醫無法跟上現代快節奏的原因之一。

    解碼式診脈法完全顛覆了以往的診脈學習理論,把每一個脈象俱體的數字化,使得中醫的臨床經驗不再是不可或缺的一大關,即使是一個剛出校門的學生,也照樣可以準確的判斷出一個病人的病情,而傻瓜式的學習方法也不再需要學中醫地學生必須有多麼高的悟性,這就把中醫的門檻給降低了不少。

    另外,莫一凡又把經脈學和針灸學進行了一次完善的修整,並且首次提到了針灸中的六十七種不同的手法。以及每種手法地適用狀況。詳細畫出的經脈圖更加第一個提出了浮脈的存在,並且細緻的描繪了每一條浮脈產生的先決條件,和其對應的氣理調治的奧秘。而書中提到的一些隱穴的存在,也是前人從來沒有掌握地。

    不過這還只是莫一凡要做的事的一部分,除了著書立作外,莫一凡更加想做地是對中醫同現代科學相結合的研究。因為針灸術對於普通人來說。不是隨便學一學就可以掌握得了的,即使聰慧如夏薇,到現在所掌握的針灸手法也不過才三十多種,更有幾種手法限於她的腕力則是她再勤奮也不可能會熟練掌握的。至於一般人來說,就算是腕力夠了,可是認穴的準確度,還有力道的掌握等等也是一大難關,這針灸術可沒有什麼傻瓜似的學習方法,那就得靠千錘百煉地練習才能真正的掌握。

    針對這點。莫一凡打算研製出一種智能針灸治療儀來,人類難以掌握的力量以及認穴的準確度對於電腦來說,那是根本不成任何問題的。只要設計合理,完全可以讓設備來代替人工對病人進行針灸治療。甚至於利用這種智能針灸治療儀理論上都可以模擬出莫一凡的數十針齊出的絕活來。不過那樣的話,難度相對就太大了一些,所以莫一凡決定就給針灸治療儀設定為十二根機械臂,最多可以同時刺激病人的十二處穴位。

    而這種智能針灸治療儀地設計就要涉及到電腦、機械和物理學等多方面的知識了,莫一凡本人雖然也從大量閱讀的書中學習到了一些這些方面的書藉,不過他畢竟不是專業人士,所以最後也只是由他設計了一個總體的圖紙,俱體的細則就乾脆從中科院裡請來了兩位博士來共同設計研究。

    最後出來的樣品還是令莫一凡略有些失望。所謂的智能針灸治療儀還是不能真正達到真正的智能,主要還是得靠有經驗地醫師來進行操作,如果醫師地經驗不足的話,也很難真正發揮出這款治療儀地作用來。要想達到莫一凡理想中的智能程度來,至少現在國內的技術水平還不足以支持,不過有了莫一凡提供的核心設計,關於智能的問題也可以等到日後科技水平足夠了再逐步的進行完善。

    此外,莫一凡還設計了一款中醫診脈儀,這東西的設計就比較簡單了。關鍵的一點就是電腦程序對人體脈搏的分析數字化的設計,此外再把莫一凡總結出來的傻瓜式的脈搏解讀密碼輸入到儀器的數據庫中就可以了。

    有了這個東西,將來中醫學院的學生們也就沒有必要再像傻瓜似的去絮絮叨叨的背誦那上萬條脈博密碼了,真的是只要小學生水平的人也可以給人看病了,只要把這儀器附帶的腕帶綁在病人的手腕上,開動啟動按鈕,五秒鐘之後就可以把病人的詳細身體狀況打印出來了,以一機而取代了西醫繁雜的身體檢查,什麼CT、B超、胸透、血常規等等……都不用再做了。你就算把這些西醫用來宰人於無形的儀器檢查項目挨個做一個遍。得出來的結果也肯定沒有中醫診脈儀五秒鐘檢測的結果更加詳細。

    因為這個儀器的硬件技術比較簡單,所以莫一凡只是一個人獨立設計就完成了。當這兩種儀器終於問世的時候舉世皆驚,再一次由莫一凡創造出了一個醫學領域的神話。

    毫無疑問,那些固執的老外們對於這兩種儀器的實用性表示出了強烈的懷疑,那個針灸儀就不說了,其實大多數老外還不懂什麼叫針灸,不明白在人身上扎針到底有嘛用。他們主要置疑的還是中醫診脈儀,實在是不相信那小小的玩意戴手脖子上一會兒的功夫就能把一個人的身體狀態全部分析出來?不過經過了幾番的嚴格的實驗對比後,所有人都傻眼了,他們不得不承認這東西的檢測效果真的是沒得說,西醫那些五花八門的檢查儀器一樣一樣的在中醫診脈儀的面前敗下陣來,沒有一種儀器的準確率給自稱高過了中醫診脈儀。

    於是那些大型醫療器械的生產廠家們頓時感覺到了這款儀器對他們產生的嚴重威脅,知道如果這款中醫診脈儀一旦全面投放市場的話,他們的好日子也就算過到頭了。因此幾家大型的醫療器械治製造商們開始在一起秘謀起來,準備給予這個最近大出風頭的中國人一個沉重的打擊……

    莫一凡只是一心搞自己的研究,對於自己已經觸動了一部份人的利益的事還毫無所知,事實上他就算是知道了,也不會為之而怯步的。正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他雖然不能去拯救世界,但是既然擁有了醫學類的超能力,也總得為人類留下點兒什麼來。

    研究完了智能針灸治療儀和中醫診脈儀之後,莫一凡就又開始埋首整理起他那部三百多萬字的醫學巨著來。

    莫一凡早就計劃好了,這三百多萬字的巨著將細分為五個不同的學科,等到神農中醫學院正式成立後,這就將是醫學院的主要教材。因為是內容全新的教材,所以在醫學院正式成立之前,他還得先對招聘來的講師教授進行第一輪的培訓,所以這時間緊得很,他至少也得在中醫學院正式成立的兩個月前就把這部中醫理論的巨著完成,否則時間上就來不及了。

    為了不受打擾,莫一凡特地讓二呆給他把門,並且給他下了死命令,不管是什麼人一律不見,就算是特首來了也不用給面子。反正施工那方面有傅蝶君和英雪那對姐妹花看著,傅蝶君是明星出身,長袖擅舞,英雪是殺手出身,冷酷無情,有她們兩個人給把關,絕對不可能會出現豆腐渣工程。

    他到也不是因為有了名聲和地位就開始牛起來了,實在是因為最近來找他的人太多了,都知道他的醫術高超,連絕症都治得了,因此都一窩蜂的跑來向他求治了。

    一般沒有能力的人也就罷了,但凡有點兒臭錢,有點兒地位的人哪個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旦得了什麼難治的病,只要還有一線希望也不甘放棄,以前被醫生給判了死刑也就罷了,最多也就是琢磨著要不要到美國的藏屍谷裡給自己買一個位置,等過個百八十年,到時候醫學發達了再讓後代子孫把自己復活,可是現在一聽說還有人是專治各種絕症的,那他們哪裡還能夠不活心?

    所謂醫者父母心,莫一凡也不希望有人病死,可是他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所以才會響應國家領導的號召,親手辦起了這座大型的中醫學院,等過幾年,有千上萬的中醫人才從他的學校走出來,自然會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而且他現在也是在跟時間賽跑,因為他還有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必須在近期去做了,在此之間,他要把該做的事情都做好,因為那件危險的事情很有可能會讓他一去不復返,所以他現在也等於是在為自己安排身後事呢,現在他都恨不得把一天分成兩天來過,盡早的把他的中醫理論巨著完成,否則他會在心裡留下一個永遠的遺憾的。

    事有輕重緩急,如果是在平時的話,儘管求他治病的人大多是些混蛋,可他也不會見死不救,而現在他自己的事情都顧不過來呢,自然也只有讓他們自生自滅去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