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封神 正文 第二一章 眾人成聖 各立大教
    老子成聖,同為三清的元始天尊有所悟,手持盤古幡,立於半空,道:「吾乃元始,鴻鈞聖人門下,盤古元神所化,順應天道,今立闡教,闡明天道之意。」話音剛落,天地又是一陣悸動,地湧金蓮,瑞祥之氣萬端,天降一道五彩大功德於元始身上,元始繼老子之後,成就混元聖人之位。

    而通天也如此般,效老子和元始,立於半空道:「吾乃通天,鴻鈞聖人門下,今立截教,截取一線天機,教化眾生。」接著,仙靈之氣又是一陣湧動,三十三天外自降五彩大功德於通天身上,通天立地成就混元聖人。

    三清本為一體,一日全證得大道,成就混元聖人之位,洪荒生靈連連朝不周山拜伏,而洪荒各個角落掀起了大波動,自女媧之後,鴻鈞當年所點明的七聖人,又有三人證得聖位了,那麼,下一個是誰?當年紫霄宮聽道的大神通者這時不再懷疑。

    而三清證道成就混元聖人時,太陽宮的妖皇帝俊和東皇太一臉色有些難看,三清成聖,如果接下來的是葉清證道,那麼他們之前豈不是與聖人結下因果?之前,他們仗著女媧聖人背後撐腰,而且葉清尚末成聖,所以才那麼囂張,現在?好生後悔。

    所幸,三清成聖之後,天地再無大動靜。

    不過,數日之後,只見西方香雲靄靄直透清霄,萬丈佛像金光照耀,傳來陣陣梵音:「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要物。無體之體即真體,無相之相即實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來不向不回向。無異無同無有無,難捨難取難聽望。內外靈光到處同,一佛國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個身心萬法同。知之須會無心訣,不染不滯為淨業。眾生皆苦,今我二人亦創下佛教,建西方淨土,造一極樂世界,願者前來,成就大善果。」

    梵音剛落,便見得天空萬花散落,地湧無數金蓮,兩道金身佛光光芒萬丈,一朵金蓮一顆菩提樹立於半空,檀香陣陣,接著,天地悸動,降下兩道五彩大功德。

    卻是西方接引和准提兩人證得聖位,成就混元聖人。洪荒眾生靈皆朝西方拜伏。

    自此,天地之間,除卻鴻鈞合道之外,已有聖人六位,而唯獨只有葉清這個鴻鈞門下第四弟子沒有證得混元聖人。

    女媧造化人族,功德成聖最早,但是聖人之中,實力卻是最低。而三清、接引與准提都是斬卻兩屍之後又得大功德成聖,所以實力比女媧高些,三清為盤古元神所化,三清又居最,因此按道行排行,從高至低為老子,原始,通天,接引,准提,女媧。

    不過,聖人卻有三大境界,一為混元大羅境,二為混元鴻蒙境,三為混沌太上境。老子,原始,通天,接引,准提,女媧等人皆為混元大羅境,即證道,可不沾因果業力,超脫輪迴,不滅不死,而鴻鈞為混元鴻蒙境,合身天道,即天道,本意為天意。第三混沌太上境,只有盤古證得,即開天劈地,見證造化。

    其它六人已然證道,偏偏葉清卻還是沒有感應。鴻蒙紫氣?身具鴻蒙紫氣,又有盤古所傳領悟造化玉碟的大道法則,為何遲遲不能證道?葉清著實有些苦惱。

    孔宣站在旁邊,看著師傅神色,不由道:「師尊,可是為聖位而煩?當年既然鴻鈞道祖點明七聖位,師尊必定能證得大道,只是遲早的問題。」葉清看了看這個大弟子,搖了搖頭道:「你有所不知,為師乃混沌之中化形,盤古為吾之兄長,又身具三道鴻蒙紫氣,又有盤古兄長所傳大道法則,本應在鴻鈞道祖之前證道,可是現在鴻鈞那條蛐蟮都合道了,為師還沒有證道,為師想不明白啊!為何?為何?天道難測!」

    孔宣大驚,一是驚自己師尊能混沌之中化形,與盤古同期,二是驚那鴻鈞道祖本體想不到是一條蛐蟮。

    葉清仍末證道暫且按下不表,話說三清成聖之後,各立大教,便自講道收徒,而三人雖然為盤古元神所化,但是所體悟天道不同,對於大道法則見解也不同,老子認為只有大毅力者方能傳其大道,而元始則認為他門下弟子須好資質與慧根方成,至於通天教主,便與葉清那般,認為眾生平等,大道是為教化眾生而生,於是,但願來者,一俱不拒。

    如此一來,不周山妖氣沖天,三清因這收徒之事,而心生芥蒂。一日,元始對通天道:「師弟,你憑的胡為,不周山乃仙家之地,你倒好,收了一批畜生,這等道行淺薄之輩,如何能傳我道門大道法則?」

    通天一聽,便氣道:「大道之下,萬千生靈皆為平等,何有高低之分,況你忍心讓它們在求道之途苦苦求索而掙扎?我等既然證得大道,為何就不能傳授教化眾生大道法則?既然道不同不相為謀,我便離去,也不想呆在這不周山。」說完,便逕自離去,然後來到了東海,選了一座靈氣充沛的島嶼,運用**力建了碧游宮,繼續講他的上清仙法,而通天則收了十幾位入室弟子,有金靈聖母、無當聖母、龜靈聖母、金箍仙、毗蘆仙、烏雲仙、長耳定光仙、金牙仙、虯首仙、靈牙仙、趙公明、雲霄、碧霄、瓊霄、羅宣、多寶道人等,記名弟子無數。

    而通天離開之後,老子也離開了不周山,來到了首陽山,建了八景宮,收了玄都為弟子,稱玄都**師,除了講道外,便是煉丹。

    元始天尊便留在了不周山,通過層層考驗,收徒十五人,為雲中子、南極仙翁、燃燈道人,以及十二金仙。十二金仙,為九仙山桃園洞的廣成子、太化山雲霄洞赤精子、二仙山麻姑洞黃龍真人、夾龍山飛雲洞懼留孫、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崆峒山元陽洞靈寶**師、五龍山雲霄洞文殊廣法天尊、九宮山白鶴洞普賢真人、普陀山珞珈洞慈航道人、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

    三清收徒分家之時,洪荒大地上,妖巫兩族之爭已到了水火不相融的地步,但此次無量量劫,起因卻是應在妖族十金烏之上。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