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英烈 第三卷 左右逢源 第二十一章 二楊結義(下)
    劉繼業敲響楊新、曾志林二人所住房間的房門時,楊、曾二人也剛剛和衣躺在床上。聽到有人敲門,楊新問了句:「是誰呀?」

    劉繼業在門外答道:「楊員外,某是劉繼業,有事情要與員外商量。」

    聽說是劉繼業,楊新趕忙從床上起來,打開房門,將劉繼業和楊盛讓進房內。

    大家坐下後,劉繼業先是向楊、曾二人一抱拳,說道;「夤夜來訪,打擾了二位休息,實在是報歉。」

    楊新一擺手,說道:「不妨事,不妨事。反正這天也快亮了,睡不睡覺也不打緊的。劉將軍來找我等,不知有何重要事情?」

    令楊新意外的是,劉繼業聽完他的問話,並沒有予以回答,而是起身離座,向自己一揖到地,說道:「楊員外在上,請受小將一拜。」

    這下可把楊新和曾志林嚇了一跳,劉繼業現在雖然還沒做到建雄軍節度使這個官職,但畢竟已經是北漢的朝廷命官,他給自己這樣的普通商人行大禮,實在是有點難以承受。楊新趕緊起身避到一旁,而後伸手相扶道:「劉將軍快快請起,在下與劉將軍身份有別,劉將軍行此大禮,豈不是要折殺在下嗎?」

    不料,劉繼業根本不為所動,依然保持著行禮的姿勢,說道:「楊員外此言差矣。楊員外乃小將的救命恩人,自然當得起小將這一禮。」

    「救命恩人?」楊新聽了劉繼業的話先是一愣,隨即便反應過來劉繼業說的是什麼事了,於是連忙說道:「劉將軍言重了,在下射殺那名埋伏在山包上的山賊之時,他還沒有做好用弩機射擊的準備,所以說他到底是要偷襲誰還不一定,將軍說的這『救命恩人』四個字在下實在是不敢當。況且,在下射殺那山賊不過是舉手之勞,真的說不上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情。」

    說完,楊新又過來扶劉繼業,可劉繼業依然沒動,堅持道:「不是小將自誇,從當時的情形來看,那山包上埋伏的山賊肯定是以小將為目標的。若不是楊員外果斷出手,只怕小將此時已經命喪弩箭之下。小將知道楊員外乃世外高人,做事灑脫,自然不在意這點虛名。

    只是,小將雖然讀書不多,卻也知道『知恩圖報』這四個字。楊員外可以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小將卻不能。小將這一禮,員外無論如何都要受下,除非是員外看不起小將,覺得小將沒有資格受員外的救命之恩。」

    見劉繼業已經把話說到這份上,楊新也不好拒絕對方,不然就有些太不識相了。於是,他只得說道:「既然將軍這樣說,那在下就受了將軍這一禮便是。」

    說完,楊新放開扶著劉繼業胳膊的手,實實在在的受了劉繼業一禮。

    行完了禮,劉繼業起身歸座,說道:「雖說『大恩不言謝』,但小將還是想向員外說一句,今後有什麼用得著小將的地方,請儘管開口,小將必會鼎力相助。」

    楊新聽了忙擺手道:「劉將軍此言差矣。在下出手射殺山賊完全是下意識的反應,絕沒有想過以此來要求將軍為在下做什麼。將軍剛才向在下行禮致謝,已經折殺在下了,在下哪裡還會再要將軍做什麼。」

    劉繼業見楊新還是這麼客氣,說道:「楊員外千萬不要誤會,小將是個粗人,不太會講話,但小將剛才所言句句出自肺腑,小將是真心想要報答員外的救命之恩。小將……」

    旁邊的曾志林見這兩位說話如此客氣,知道這麼說下去恐怕說到天亮也沒法說服對方。他略一思忖,想到了一招妙棋,於是截住劉繼業的話頭,建議道:「劉將軍、二十五哥,二位能不能聽某說兩句。」

    劉、楊二人這會兒誰也說服不了誰,正希望有人能出來打破僵局,因此對曾志林的要求沒有任何意見。

    曾志林向二人一抱拳,說道:「劉將軍您是『知恩圖報』,而二十五哥您是『施恩不圖報』。您二位的分歧主要就在這『報恩』與『不報恩』上。依兄弟看,二位年紀相仿,性情相投,又有這次共同殺敵的交情在,與其因為這『報恩』與『不報恩』起爭執,傷了大家的和氣,倒不如就此結拜為兄弟,從此就如一家人一般。

    這樣一來,雙方既是兄弟,那二十五哥救劉將軍就是理所應當的事了,劉將軍也就不必再耿耿於懷於非要報答這所謂救命之恩了。二十五哥也可以名正言順的接受劉將軍的幫助,而不必怕別人說閒話了。」說完,便曾志林看著劉、楊二人,等著他們對自己建議的表看法。

    曾志林的建議提得很突然,楊新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在他眼裡,劉繼業是令他相當敬仰的一位歷史人物。雖然現在的劉繼業還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將,但他畢竟還是北漢皇帝的養孫,自己與他的身份相去甚遠。別看穿越團隊在良鄉乃至幽州城都混得風聲水起,但說到底還是需要仰仗地方勢力庇護的布衣百姓。

    楊新雖然是穿越者,卻也已經在這個時代生活了兩年時間了,對這個時代等級地位的森嚴還是很有體會的。且不說劉繼業是否會同意,就楊新自己來說,也怕與劉繼業結拜後,會被別人說閒話,說他藉著救過劉繼業的命而攀附權貴。再說,他已經和穿越眾們結拜過一次了,也不知道按這個時代的規矩,還能不能再和其他人結拜。

    就在楊新猶豫不決時,劉繼業卻搶先表態道:「曾員外這個主意正和小將的心意,不知道楊員外給不給小將這個面子。」

    見劉繼業已經把問題上升到了「面子」高度,楊新還真不太好拒絕了,於是他只得向劉繼業詢問道:「如果劉將軍不嫌在下身份低微,在下自然是求之不得。只是在下此前已經和包括二十六弟在內的三十多個兄弟結拜過了,不知道是不是還可以和劉將軍再結拜?」

    楊新的問題令劉繼業很不理解,他不明白既然這位楊新楊員外已經和別人結拜過了,為什麼連結拜兄弟只需結拜者情意相投,並不限次數範圍的規矩都不懂。他有些疑惑的問道:「楊員外既然曾經結拜過,怎麼會連這麼簡單的規矩都不懂?楊員外真的和人結拜過嗎?還是員外看不起小將,故意找借口推搪?」

    楊新聞言忙擺手道:「劉將軍誤會了,在下不是找借口搪塞將軍,在下是真的不知道。不瞞將軍說,在下及在下的結義兄弟們並非土生土長的中土漢人,而是從海外回來的漢人後裔。」

    說著,楊新便把自己這些人的來歷大致向劉繼業作了說明,曾志林也在一旁進行了補充,並表示上次結拜是在眾兄弟中唯一一位中土漢人的主持下進行的,是以他們這些來自海外的漢人對一些規矩知道的不是很清楚。自己提出結拜的建議也是即興而,根本沒考慮到這些規矩。

    聽了楊、曾二人的介紹,劉繼業心中的所有疑惑才算徹底的被解開了。而且,被解開的不光是對楊新不懂結拜規矩的疑惑,也包括對這支商隊其他許多不同常規做法的疑惑。隨著疑惑的解開,劉繼業不但不後悔答應與楊新結拜,反而對自己的英明決定感到慶幸。因為,這樣一來,自己就可以更加深入的瞭解這些與眾不同的人物,增長更多的見識,甚至學習一些中土不曾有過的學問和知識。

    因此,楊、曾二人話音剛落,劉繼業便高興的說道:「原來二位員外及二位員外的兄弟竟然有如此離奇的經歷,今日小將真是大開眼界了。沒說的,楊員外這個兄弟小將是結定了。按規矩,結拜沒有次數限制,只要彼此義氣相投,就可以結成八拜之交。」

    事已至此,楊新自然不會再推辭,也非常痛快的接受了曾志林的建議,同意和劉繼業結為兄弟。隨後,劉繼業立即去找到小酒館的老闆,向他借來了桌案、香爐、關老爺的畫像,擺在小酒館外的空地上,又擺上了各種能找到的果品、祭禮。

    點燃香燭之後,楊新與楊業(劉繼業為了顯得更加親近,決定用自己的原名來宣誓)依次上了香、燒了紙,又刺破各自的手指,將血滴進了事先準備好的酒碗中,一人端了一碗酒一飲而盡。

    然後二人迎著初升的旭日,面向北方跪倒在地,鄭重宣誓道:「念楊新(楊業)二人,雖非同宗,既結為兄弟,則生死相托,吉凶相救,福禍相依,患難相扶,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讀罷,二人向北磕頭拜了八拜,正式結為兄弟。隨後,二人序過年齡,楊新今年二十九歲,楊業小他兩歲,今年二十七。因此就以楊新為兄,楊業為弟。

    長幼既定,楊業請楊新到小酒館中坐下,然後自己恭恭敬敬的向楊新行了大禮。行禮完畢,楊新將楊業扶起,二人「大哥、賢弟」的喚了幾遍,只覺得彼此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不少。

    吃過早飯後,楊新把自己與楊業結拜的事情和於文德、宋飛揚二人說了,並且將楊業請來,與於、宋二人見了面。隨後,兄弟五人一起聊了很久,穿越眾這邊向楊業詳細介紹了大家返回中土這段時間的經歷,楊業也向穿越眾講述了自己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以楊業的豪爽性格,很快就與穿越眾們打成一片,就連一向不太愛與外人交流的於文德都與他相談甚歡。

    當楊業得知於穿越眾這次來漢國是為了找黃鐵礦時,當即就表示此事包在他的身上。待此間事了,他就和穿越眾們一起去繁峙、雁門,托那裡相熟的朋友幫忙找礦。如果此地沒有,他就趕回太原,去那裡為他們尋找貨源。對此,穿越眾們自然是連連致謝,於文德更是心中歡喜不已。因為這意味著他能更早的帶著貨物回良鄉,從而更早為他的煉鐵爐和煉鋼爐點火試運行。

    幾個人一直聊到了接近午時,才被進來報告繁峙縣官差已到的楊盛打斷。眾人從小酒館出來,由楊業出面與繁峙縣的官差交涉,將昨晚的情況解說了一遍,又帶著官差查驗過了山賊屍體和俘虜,並將山賊俘虜的口供交給了他們。由於有楊業這個朝廷命官在場,所以和繁峙縣官差的交接非常順利,不到一頓飯的工夫就都交待清楚了。當天下午,找礦隊和楊業一行就離開小山村,踏上了去往繁峙縣的官道。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