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東方的騎士 正文 第五百八十三章 舊大陸彼端的未來
    果沒有需求,那自然不會有行動。如果能在陸地上)然沒人會想要去探索那看上去神秘無邊的遼闊海洋,前世故鄉就是如此,他們擁有著當時世界上最為豐富的資源。因此雖然那個時代我故鄉的王朝在綜合國力上依然無比強大,但只要看一下我所生活的前世就可以明白了,我的祖先為什麼沒有對海外進行大規模的探索。即便是到了我所生活的時代,探索、發現與對資源的渴求也不是我故鄉的人們認為最為重要的事情。

    地理大發現時代也可以說是一場賭博,試想如果地球上並不存在什麼大陸,那麼前世的西班牙和葡萄牙這兩個國家也不會在那一時期發展得那麼迅速,如果西班牙無法發展如此迅速那又何來西班牙無敵艦隊被英帝國擊敗以及此後的產業變革與對外輸出?

    對於我前世的故鄉來說,如果世界沒有地理大發現時代,那麼我的故鄉就不會變成後來那個樣子,集權君主制也不會被推翻,只會一直與整個世界一起緩慢地延續著帝王制的歷史。因為古代我故鄉的強大是建立在君主集權制的基礎上,但這個基礎對於平民來說並不是那麼難以接受,即便是知道了在遙遠的西方有著許許多多不一樣的國家,他們的生活也不回因此而改變。既然沒有西方賭徒的那種緊迫感與需求,又有什麼可以抱怨和懊悔的呢?

    聽完東良俊的話,勾起了我對前世歷史的回憶,不禁無奈地笑了笑。

    禁海,又是禁海。不知道這算不算是性格決定命運的另外一種體現方式,因為國家慣性而導致的國家命運。在前世已經有過一次了,沒想到這個世界的鼎朝也要來一次。

    所謂的禁海相信前世故鄉只要是稍微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所謂的禁海就是指禁止私人出洋從事海外貿易活動的國家政策,前世明太祖朱元璋出於政治上的需要,除允許部分國家或部族通過「朝貢」的方式進行貿易外,其他私人海外貿易一律禁止。禁海開始後一開始對官吏私通番國的貿易比較寬容。可是後來因為倭患,當時的帝權政府採納大臣建議,斷絕海上交通。明正是這種策略阻礙了我前世的故鄉與鄰近國家的商品交流和國內工商業的發展。一直到數百年後被已經變得龐大無比的海上帝國用大炮強行轟開國門。

    說實話,我前世的故鄉文明傾向於政治與文化取向為主,它不同於軍事與經濟取向的西方國家。換言之,它認為正當的文化與道德行為,就能夠自動地解決一切社會實際問題。因而,政府只注重文化教育,而對對軍事與經濟性目標——如領土擴張、軍事強盛和經濟增長不予重視。與此同時,作為國家意識形態的的哲學,也提倡「懷柔致遠」的「王道」哲學,這種哲學的倡導,必然地限制統治者的對外擴張。

    在哲學上,前世我的故鄉在歷史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的確是擁有著那些發達的西方國家都沒有的成就。那些哲學的確很適合個人與家庭,但將其作為國家策略顯然並不適合。這也是後來那些傳統哲學被我故鄉的同胞所詬病的原因。

    他們認為是這些古老的哲學理論害了這個國家,因此完全摒棄。

    前世明王朝的海禁政策,使這個王朝遭受嚴重損失,長期的海禁使政府損失大筆稅收,私販橫行也使內地的競爭加劇,但是當時的明王朝政府對此置之不理,仍秉承一貫不對話、嚴格控制的政策,全面禁海的政策。比如《大明律》明確規定:「凡將牛、馬、軍需、鐵貨、銅錢、緞匹、綢絹、絲棉出外境貨賣及下海者杖一百」,「若將人口、軍器出境及下海者絞。」根據《大明律》此規定,沿海居民下海也是違法行為,這就斷送了明朝走向海洋的任何希望。

    一方面民間有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又不允許。甚矣!官司之所困,征役之所窮,富豪之所侵,債負之所折,怨人骨髓。」為了謀求活路,漁民與商販被迫從事走私活動。也就因為這個原因,所謂的「倭寇」之中開始充斥大量的華人。

    記得前世地時候我曾經看過故鄉地人們討論過地倭寇中有華人地事情。在前世看故鄉地方志以及故鄉地方相關材料地時候我也曾看到過一些類似地描述。那份材料之中記載了一次倭寇攻陷我故鄉東南沿海縣城地事情。其中寫道「海寇大多華人。華人狡。善騙夷。福清之陷也。蓋華人之先其夷於睥睨間。守睥者睹其夷。遂驚而逸。即陷。華人乃又先之。騙夷以獄此帑藏也。夷遂呼其類數千人劈門以入。而其時華人已群入藏中負其萬金走矣。夷人不知華人負之矣。及敗。其俘

    華無一夫被創者。」

    可見所謂地倭寇地確有一些是由華人組成。受益者也多是華人。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地事情?

    「輸中華之產。馳異域之邦。易方物。利可十倍」。本來是件好事。所以也得到了沿海平民地支持。不僅如此。也有當時地官員說過:「濱海頑民圖賊厚利。從而販取柴米、酒肉以饋之。打造槍刀、鉛丹以助之。收買違禁貨物以資之。飾送娼優、戲子以悅之。每見官兵動靜則星火徒報。官府密令哨探則推避不從。寧殺可愛之身而不忍背不可附之賊。」可見當時海上貿易對於沿海平民地吸引力都已經讓他們足以不顧禁令地程度。

    既然是好事。為什麼要禁止呢?

    後人論及這段歷史。有謂:明朝政府地海禁令。不僅造成了倭寇之禍。也使明王朝走向閉關鎖國地道路。以後地清王朝政府同樣繼承了明朝地政策。如果華人倭寇事件能夠以另外一種方式演變為一場民間爭取自由貿易地成功活動。那麼也許前世我故鄉地命運。甚至亞洲地命運都會發生改變。然而。這一場「出軌」行為還是被前世故鄉歷史上封建社會巨大地慣性拉回到了「正軌」上。明王朝順著「正軌」走向滅亡。我前世地故鄉也沿著「正軌」慢慢走向深淵。

    於是數百年後就有了教科書所說的帝國主義對我故鄉的侵略。

    但無論是明王朝禁海,還是後來的鴉片戰爭,其要害都在於執政者根本不知道自由的商貿對於一個國家的影響力,甚至並不想去瞭解,繼而制定出相應泛用的商業準則——對於他們來說這本就是不能接受的。帶有職業歧視性的社會模式不可能讓不同的職業使用一種以商業活動為準的社會規則。因為「天朝大國無所不有」,如果僅僅是如此也就罷了,偏偏又對要求自由貿易的人進行無微不至的打壓。因為這與所謂的「正規」相悖。

    現在聽著東良俊的講解,我也大概地明白了這個世界的鼎朝是怎樣的一種社會模式。無疑,他所在的官員團體就是沿海港口貿易的受益者,相信在鼎朝也有著和翼獅城邦相似的貴族家族,以那些依賴貴族的商人獲得大量的財富。所以我的事情才會那麼快就傳到了鼎朝皇帝的耳中,因為那些鼎朝貴族也察覺到了可能發生的危機。在那個君王高度集權的王朝裡,他們依靠影響皇帝的想法來轉變國策。

    我也可以假想,當鼎朝皇帝真正開始決定禁海之後,鼎朝沿海地區也會有不少原本從事海外貿易的商人變為海盜,並且帶動一群沿海的平民轉變為海盜與走私者。因為他們已經從海洋貿易的巨大利潤中嘗到了甜頭。本來好端端的一件事情,放在開始海禁之後就是有可能被殺頭的事情,既然都是殺頭,那還不如更過分一些。相信這就是他們心態,而這又導致王朝政府對海洋更加不信賴,在經歷的長久時間變成習慣之後,也融入到文化之中,成了所謂的「傳統」。

    東良俊的這個忙,在我個人看來我是應該幫的,只要他能夠解決那份鼎朝皇帝的聖旨。當然,這不是因為這個鼎朝與我前世故鄉的相似性,亦不是因為我對東良俊這個人的觀感。而是基於我個人以及神聖拉納帝國的準則。對於擁有文明的國家和民族都是可以交往從互相的交往之中各取所需的。一味封閉或者是一味掠奪而無法產出與交流的國家,以及霸佔商路阻礙這種交流的國家。只要軍事力量足以對其進行打擊的話,我也會毫不猶豫地採取軍事手段進行打擊。

    即便是穆圖帝國,我想就算沒有他們的入侵而使得我們獲取原本不可能的成果,一旦將來神聖拉納帝**務部估算結果為可以戰勝,那麼凱洛也會毫不猶豫調集軍隊對他們進行征服。這不能說是刻意針對哪個國家,而是放在哪個國家這個道理都一樣。戰爭畢竟只不過是政治和商業活動的延續,在還有商量餘地的時候謹慎地使用,在無法獲取的時候毫不猶豫地使用。

    對於神聖拉納帝國來說,一個開放的鼎王朝要比一個封閉的鼎王朝有利得多。無論是對於神聖拉納帝國的貴族、平民還是商人,若是帝國生產的貨物有更多的買主他們為什麼還要用武力將那些買主趕走?更何況鼎朝來的使節已經說明,我們擁有比穆蘭德人和翼獅城邦人更加優越的貿易條件。在其他商路都被關閉的時候,他們依然可以擁有一條黃金航路。這也是在提醒神聖拉納帝國人,該擁有一個龐大的艦隊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