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耍無賴 正文 第830章 - 進展
    「他們有他們的理論,但是他們的理論是空洞的,而且沒有證據。什麼神,什麼佛,還有那些上帝,老百姓誰見過?而我們這些說法卻都是落到眼前的,多勞動、多生產能得到什麼,即便是傻子都能知道!所以我們不怕他們有多少伶牙俐齒,我們只要讓那些老實巴交的農民上去與他們辯論,我看他們必敗無疑。」夏柳很有信心的說著,似乎已經預料到了那幫高人們在農民面前吃癟的樣子,心裡暗暗偷笑。

    範文程吃驚的瞪大了眼睛,「你讓那幫老百姓跟他們辯論?」

    夏柳笑嘻嘻的聳聳肩,「怎麼?難道不可以?」

    範文程搖頭道:「可這幫百姓你準備選擇誰?他們基本上都是有各自宗教信仰的。」

    嗯,這倒是個難題,這個人選必須是宗教觀念不強的,而且對老百姓的生活較為熟悉才行!要是在大明就可以了,大明的老百姓一抓一大把,可在印度這人還確實有些難找!不過要想真正的找出能參加辯論的人,似乎也不是很難。

    夏柳道:「我想過這個問題,那三個哲學家出關了沒有?先讓他們上去頂著,要是不行,再從咱們大明的將士中選些口才較好的,讓他們把這些實學思想的精華部分統統背下來。我就不信,吃飯還能比整天空想得人心。」

    三個哲學家自然是風雨、卓凱和雷鈺風了,這三人閉關也有段日子了,不吃不喝,也不知道情況怎麼樣,目前是關鍵時候,得讓他們出來幫忙!夏柳對他們思考的哲學問題沒有興趣,對他們的修為很看重。範文程見夏柳這麼決定,倒也想不出什麼更好的辦法來。

    這辯論大會,原來是要求幾個宗教派別對本宗教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作用、穩定社會的作用、提高精神修養的作用,三個方面進行辯論。可現在夏柳又增加了大明的實學思想進去,這就變成了幾個宗教與實學思想的交鋒。稍有不慎,很容易引起那些宗教的團結一致,抗拒這種外來思想。

    不過夏柳絲毫不在意,因為他相信,只要對老百姓有利,這種思想便能站住腳,並且得到擁護。

    辯論大會的事情自然有範文程去安排,而夏柳則去拜訪了趟那三個還在閉關的『哲學家』!

    他們閉關,全部在自己的房間內,平時有人看管,閉門不出,基本與外界隔絕。夏柳來到風雨的房前,敲了幾下門,道:「風雨,該出關啦!現在需要你們出手幫忙了。」

    《》過了半晌,你們傳來風雨的聲音,「進來吧!」

    推門而入,只見風雨盤腿坐在那床上,胡茬子滿臉,神情沉悶,似乎還未解開心結。夏柳走進去,搖頭笑道:「這又是何必,你看你,這鬍子亂糟糟的,像個瘋子。」

    風雨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應,淡淡道:「有什麼事情?」

    看來這個傢伙有點走火入魔的跡象,夏柳無奈的搖搖頭,道:「是關於辯論大會的事情,明天就要開始了,我們這邊沒人參加,我想來想去,也就你和卓兄、雷兄弟三個人有些想法,想讓你們去跟那些大師級的人物交流下思想。」

    風雨神色動了動,眼睛明亮了不少,「就這麼簡單?」

    夏柳道:「當然了,讓你們去跟他們交流,不僅僅是談談未來,談談個人對世界的看法。辯論大會的主旨你應該知道吧?宗教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作用、穩定社會的作用、提高精神修養的作用,這三個方面。而且你們代表的思想是實學思想,簡單的說,就是一種實用主義的思想。」

    見風雨興奮度有些下降,似乎不怎麼關心了,夏柳不禁皺眉道:「喂,這可是關係到大明的前途,你不會是看著大明被印度趕出去吧!」

    風雨道:「這些事情你完全可以讓其他人去做,何必讓我們去。何況那什麼實用主義的我們也知之甚少,更是不感興趣。」

    「知之甚少可以讓你們知道,也不需要你們對這個感什麼興趣,只是要你們在辯論的時候把這些思想拋出去,與那些宗教的思想辯論哪種對三個主旨更加有用而已。」夏柳正色說道。

    風雨無奈的看了他一眼,「好,我盡力而為吧!冥想了這麼多天,出去看看也許能得到什麼啟示。」

    啟不啟示我不關心,只要你們肯去就成,夏柳當即便把那關於實學思想的一些主要觀點資料給了他,讓他仔細看,明天登台亮相。另外,他也同樣的去了卓凱、雷鈺風那裡,並且也說動了兩人前去。

    當天下午,《大明時報》發出醒目的標題,辯論大會明日將拉開序幕,享譽全印度的印度教十名教團大師出席、佛教三位德行高深的高僧出席,伊斯蘭教六位著名的傳教士出席,基督教,錫克教,耆那教等等各教派均派出了他們的最強陣容,勢必要在這次的辯論大會上力壓群教,成為全印度大教。而值得注意的是,朝廷也將派出三名思想家參加辯論大會,針對三個主旨提出他們的觀點。這必將是一場全印度千百年來次的大會!將永載史冊……

    吹噓了一番,夏柳也不客氣,作為這《大明時報》的創辦人,兼主編大人,這些煽情的報道對他來說還是不怎麼為難的,想想前世的那些報紙新聞,標題黨橫生,老子這還是有內容可看的,比他們那可有身份多了。

    第二天,在城中的一座近千畝的大宅院內,早已人滿為患,各宗教的上層人士都進入院中,按照劃分規定選擇本宗教的區域坐下。能參加這辯論大會的,有六千人,他們都是身份較高,並且擁有一定的地位,雖然不能說叱詫一方,可在本地,也算是一個首領級人物,可在這裡,他們卻變成了普通的一員。

    院子中央,有一個長達百米、寬三十多米的高台,每個宗教派別都有安排座位,分別排列在那長形高台的兩旁。

    而此時,夏柳與範文程、盧象升以及風雨三人,在大明將士官員的簇擁下浩浩蕩蕩的進了這院子。

    院中原本都在等待的各宗派人士此時一見,紛紛起身,黑壓壓的一大片,夏柳等人連忙含笑回禮,走到那高台之上,夏柳揮了揮手,高聲道:「各位,今天是我們各宗教的一個大日子,也許這辯論大會結束之後,歷史將在我們手中改寫!雖然大家的宗教立場不同,但是我們通過這次的大會,最起碼可以相互瞭解,能夠融洽的相處!為我們印度的發展做貢獻……」

    演講詞嘩啦嘩啦說了一大堆,夏柳裝腔作勢的慷慨激昂,倒是表演得十分投入。末了,頓了頓後,便道:「好了,有請我們的各宗教的思想家們上台。」

    這些宗教人士的修養還是很高的,沒有出現趁機哄鬧的場面,最多只是鼓鼓掌而已。在萬眾矚目的情況下,各宗教派別參加辯論的大人物均陸續登場,風雨三人也都鄭重其事的上了台。

    在夏柳的安排下,佛教、印度教的思想家們坐在西面分為兩組,伊斯蘭教、基督教以及錫克教,耆那教的思想家們坐在東面,而風雨三人則坐在中間,與夏柳並肩而坐。

    這種格局的安排,也是花了不少的心思。印度教與佛教是印度本土的兩個最大宗教,兩者之間在莫臥兒王朝建立之前,較為融洽,但是隨著莫臥兒王朝的建立,伊斯蘭教入侵,與本土宗教發生了激烈的衝突。這樣分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讓他們增進聯絡,然後在與外來的伊斯蘭教、基督教的辯論中形成統一戰線。至於錫克教,耆那教,這是兩個小派別,雖然也是印度本土宗教,可微不足道,為了不使目的太過招搖,因此讓他們與兩個外來宗教在一邊。

    西面十三人,東面十二人,倒也均衡,其中印度教十人,佛教三人。伊斯蘭教六人、基督教兩人、錫克教兩人、耆那教兩人。

    等到各方人士坐好,夏柳起身道:「我們這次辯論大會的主要流程我想各位都看過了,那麼下面就請印度教的思想家闡述下你們的觀點。」

    印度教這次共來了十人,由於他們在印度的力量最強,擁有十個宗教教團,這十個人也都代表了各自的宗教教團。此時,其中一名年紀最大的老者向旁邊的中年人點了點頭,那人便恭敬的起身,向眾人行完禮後,開始滔滔不絕的宣揚起印度教對那三個主旨的影響。

    這個傢伙的口才確實不差,把印度教從古至今的歷史給簡單描述了一遍,然後又重點強調了印度教在發展過程中擁有多少信徒,對以前的那些腐敗的王朝又有多少功績等等,不過由於印度教本身強調個人修行的原因,導致他們的主要觀點停留在三個主旨的最後一個,就是提高個人精神修養方面。

    ………

    這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