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權相 第二卷 風雲臨安 第一百零三章 貌似和諧的結局
    「我是商水鄧家的小姐。這個宋人在商水抓了我當人質。要給偷渡沙河的宋人匪軍報信。你們快殺了他!否則我們在沙河設下的埋伏就落空了!」鄧淑仁連哭帶喊。聲音淒厲中帶著如釋重負的欣喜。龔丹則面如土色。自知大難臨頭。可那隊蒙古騎兵不僅不像鄧淑仁所期盼那樣上來把龔丹碎屍萬段。剁成肉餡做成紅燒獅子頭送給回回廉希憲下酒。反而一個個哄堂大笑。笑的簡直就是前仰後合。甚至笑出了眼淚。「哇哈哈哈哈哈哈哈……!!!!」

    「你們笑什麼?為什麼還不殺這個宋人?」鄧淑仁哭喊著問道。一個蒙古騎兵大笑著問道:「小姑娘。你要殺那個宋人?」

    「當然是站在這裡這個宋人。難道還有第二個宋人嗎?」鄧淑仁收住哭泣。莫名其妙的反問道。那一隊蒙古騎兵異口同聲的答道:「我們都是宋人。你要我們怎麼殺?」

    「你們都是宋人?」鄧淑仁徹底傻了眼睛。頭一次對自己的聽力產生懷疑。驚訝的竟然忘記如何叫喊。剛才還在大叫自己完蛋的龔丹也是如此。指著那伙穿著蒙古軍服還打著蒙古旗幟的騎兵手直哆嗦。半天說不出一句話。開始那名紮著環耳雙辮的蒙古騎兵跳下戰馬。向龔丹出示了一面腰牌。行禮道:「末將大宋騎兵曹世雄將軍麾下副統領阿志沙。敢問閣下如何稱呼?」

    「你就是阿志沙將軍?怪不的你這樣打扮!」龔丹猛然想起大宋騎兵中有一名名叫阿志沙的黨項族將領。驚喜交加中。龔丹趕緊也從貼肉處拿出身份腰牌。向阿志沙出示並還禮道:「小人賈少傅親兵副隊長龔丹。奉大宋少傅賈似道之命。潛入南京路與貴部聯繫。為貴部引導撤退道路。」

    「賈少傅的親兵副隊長龔丹?我聽說賈少傅的親兵副隊長在滸黃州用身體為賈少傅擋箭。受了重傷仍然砍倒了不少韃子。就是你嗎?」阿志沙同樣驚喜萬分。拉著龔丹的手連聲詢問。被人當眾提起生平最的意的事。素來以厚臉皮聞名的龔丹也有些不好意思了。謙虛道:「不敢當。些許小功慚愧提起就是卑職。」

    「三個月了。快三個月了。終於和大宋聯繫上了。」硬漢阿志沙激動的聲音裡都帶上了哽咽。其他宋軍騎兵同樣如此。差不多每一個人都流下了眼淚。這時候。北面官道上宋軍騎兵主力已經趕到。同樣化裝成蒙古將領的曹世雄還是驚訝在前面開路的阿志沙為何會停止前進。下馬詢問原因時。曾經見過面的龔丹忙給曹世雄行下級禮。並出示自己的身份腰牌。還有就是從貼身內衣中取出賈老賊的書信。雙手遞給曹世雄說道:「曹將軍。沙河有埋伏。你們不能走這條路。賈少傅已經給你們準備了撤退的道路。詳情請看書信。」

    「快。快拿火把來。」曹世雄飛快命令。雙手顫抖著接過龔丹遞來的書信。展開看時。賈老賊那些無比難看的筆跡便躍然入目。曹世雄深陷的眼眶中立時湧出淚水賈老賊畢竟沒忘了這支深入韃子大後方的軍隊啊。曹世雄抹抹眼淚。再仔細看內容時。曹世雄不由瞪圓了眼睛。驚訝道:「向東撤退?進山東?韃子那邊有我們的人接應?」

    「進山東有人接應?這可能嗎?」阿志沙和高鳴等宋軍將領個個大吃一驚。曹世雄則舉起賈老賊的信笑道:「如果是別人的命令。也許我也不敢相信。但賈少傅不同。他既然命令我們撤往山東。那邊就一定有人接應我們。」

    開慶二年十二月六日。與後方失去聯繫三個月零一天後。深入敵境轉戰千里的宋軍騎兵終於與賈老賊派去的信使會合。並且在賈老賊的指點下找到了正確的撤退道路。也使的蒙古軍隊花費無數人力物力苦心佈置的包圍圈落空……

    「既然賈少傅讓我們向山東撤退。龔丹兄弟又發現前面有埋伏。那我們就快走吧。」聽完龔丹對蒙古軍在沙河的埋伏後。嵬名暢馬上向曹世雄說道:「曹將軍。請下命令吧。乘韃子還沒有反應過來合圍。我們趕快跳出韃子的包圍圈。」

    「慢著。也許我們可以反過來利用韃子的陷阱做點什麼。」高鳴眼珠子一轉。向龔丹問道:「龔丹兄弟。剛才你有沒有聽說韃子將用什麼信號和上游水壩聯繫。通知韃子挖開水壩?」

    「沒有。只是說接到信號。其他的沒說。」龔丹一聳肩膀答道。高鳴和曹世雄都是大失所望。正準備放棄時。龔丹卻忽然想起仍然在馬上的鄧淑仁。轉頭向鄧淑仁問道:「小美人兒。既然你家和史天澤沾親。又負責給上游的韃子提供糧草。那你知不知道怎麼發信號?」

    「不知道。」鄧淑仁把頭扭開。不想去看龔丹那張醜臉。不曾想吊著一支左臂的楊晨煥卻走到了鄧淑仁旁邊。從腰上拔出一把匕首用舌頭舔舔。獰笑道:「小美人。如果你還回答不知道的話。那我就在你臉上劃一刀。回答兩次不知道就劃兩刀。現在我再問你一遍。你知不知道?」

    「不……。」鄧淑仁還想狡辯。話還沒有說完。楊晨煥的匕首卻已經抵到了她的臉上。嚇的她放聲尖叫。「我真的不知道。你就算劃花我的臉。我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楊晨煥。別為難她了。她一個土財主家的小姐。不知道軍事機密也沒什麼奇怪。」高鳴喝住楊晨煥。又沉吟道:「黑夜之中互相聯繫。最有效的無非是火光和聲音。或者就是用煙花……。」

    「煙花?」鄧淑仁抹著眼淚插嘴說道:「今天早上縣尊大人倒是叫衙役到城裡的煙花鋪拿了一些大煙花。說是什麼預防萬一。」曹世雄和高鳴都是眼睛一亮。異口同聲道:「對。肯定是煙花!」

    片刻後。宋軍騎兵繼續向南前進。一口氣衝到了沙河北岸。埋伏在沙河南岸苦苦等待的蒙古軍將領無不把心臟提到嗓子眼。負責指揮全軍行動的將領更是命令親兵將煙花放好。火褶子吹燃。只等宋軍渡河那一刻。可是讓蒙古伏兵失望的是。宋軍騎兵不僅沒有迫不及待的渡河。反而在北岸調整了隊伍。做好了向北撤退的準備。南岸的蒙古軍諸將不由大吃一驚。紛紛驚訝道:「難道我們的埋伏被發現了?」

    「南面的狗韃子們。聽好了。」蒙古伏兵正在驚訝的時候。北岸上宋軍騎兵忽然整齊的大喊起來。「謝謝你們的迎接。不過我們不打算回大宋了。我們要去大都找忽必烈的媳婦玩玩。你們不用送了。告辭!」

    「這些宋蠻子要北上大都?」蒙古諸將都出了一身冷汗蒙古軍是呈半圓形包圍宋軍騎兵活動區域。諸多方向都部署了重兵守衛。惟獨大都所在的東北方兵力空虛啊。這時候。北面的宋軍騎兵已經敲響了退兵的銅鑼。三千餘名宋軍騎兵潮水般向著北方退卻。蒙古伏兵諸將幾乎是不約而同的命令道:「吹號。渡河追!」

    「嗚!」蒙古軍吹響了進軍的號角。四千餘埋伏在南暗的蒙古軍隊離開藏身的衝入沙河。倘著水渡河追擊。可就在蒙古軍前隊踏上北岸的時候。北岸樹林中忽然升起數團明亮的焰火。飛上半空炸開。不等蒙古軍隊弄清楚是怎麼回事。上游埋伏的蒙古軍隊已經迫不及待的挖開了水壩。被堵塞在高的的河水洶湧而下。迅速席捲向正在渡河追擊宋軍的蒙古軍隊。只在片刻之間。哭喊聲與慘叫聲便在寬闊的沙河中迴盪起來。而上游的蒙古軍隊還哈哈大笑。「淹!淹死那些狗宋人!」

    煙花升起的同時。埋伏在沙河北岸上下游的蒙古軍隊也開始進攻。從東西兩麵包夾向被攔腰截斷在沙河兩岸的宋軍騎兵。可是在郭侃和史天澤好不容易趕到沙河渡口時。看到的卻是被河水沖的七零八落、死傷慘重的蒙古軍隊。待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後。郭侃氣的一刀將路邊碗口粗的樹木砍成兩斷。咆哮道:「追!馬上給我追!傳令下去。要是讓這些宋人過了黃河。沿途所有將領全部處斬。本將軍也自刎向大汗謝罪郭侃的命令下的還算及時。再加上老天幫忙下了一場大雪。至少蒙古輕騎兵能尾隨著宋軍騎兵的蹄印緊追不捨。可問題是郭侃先前的佈置是北、西南三面包圍宋軍。惟有東面是蒙古包圍圈的薄弱點偏偏郭侃又把陳州守軍調到了商水伏擊。無形中失去了在陳州阻擊宋軍騎兵的唯一機會。而且更糟糕的是。忽必烈軍本就在鄂州損失慘重。現在北面在和阿里不哥干仗南面又要防備狼心狗肺的賈老賊。兵力更是捉襟見肘。郭侃為了圍剿曹世雄軍幾乎把南京路其他的方的軍隊調的精光。宋軍向東北挺進的道路上。竟然沒有一個城市的守軍能夠超過一千攔截宋軍騎兵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待到郭侃的命令傳到陳州時。宋軍已經繞城而過直接撲向了拓城。拓城位於南京路東面後方。守軍早被郭侃調到南京路中部包圍宋軍。剩下那點兵力連開城迎敵的勇氣都沒有。只能眼睜睜看著宋軍騎兵從拓城城下通過。撲向人口相對比較稠密卻同樣兵力空虛的歸德府。好在宋軍騎兵急於渡過黃河沒在歸德劫掠。而是爭分奪秒的繼續向東搶佔了黃河渡口。比追兵早半天時間渡過黃河。並一把火燒掉所有渡船。讓郭侃親自率領的追兵望河興歎。

    過了黃河就是山東西路。而鄰近的徐州守軍正集結下邳和宿遷防禦兩淮的李庭芝軍。好不容易接到命令掉頭去攔截宋軍時。曹世雄軍已經殺入了兵力空虛的小沛城內。獲的了急需的糧草和藥物補給。爾後又一把火燒掉小沛。搶在蒙古軍隊趕到之前撲向了山東東路。於是乎。郭侃的行軍的圖上就現了一個十分壯觀的畫面。總數超過四萬的大軍尾隨在僅有三千餘人的宋軍騎兵背後。無數根代表蒙古軍隊的藍箭頭指著筆直前進的紅箭頭尾部。卻沒有一個藍箭頭能夠攔到紅箭頭前方……

    經過連續十天每天休息不到兩個時辰的急行軍後。宋軍騎兵終於衝入了李控制的山東東路。身在大都的忽必烈也不能說沒有盡力。連續派出數名信使與李聯繫。聲明李只要協助蒙古軍隊剿滅了曹世雄軍。那麼忽必烈就不會再追究趙壁在山東東路遭到土匪襲擊身亡的事情。並且還有封官許願和重金賞賜。而李嘴上答應的十分動聽。一轉身卻把重兵部署到郭侃追兵的必經之路向城鎮。說什麼都不許郭侃的四萬大軍踏入山東東路一步。

    「派人去和李聯繫。叫他們馬上讓路。再不讓路我們就攻城了。」眼睜睜看著曹世雄軍通過向城而李軍毫不攔截。偏偏卻攔住了幾乎快要追上宋軍的蒙古追兵。雙眼佈滿血絲的郭侃氣的差點吐血。立即派人去和向城守軍聯繫叫李軍隊讓路。但使者進城後很快就帶來了李二伯李祿的口信。「大都督說了。郭將軍你是大都督。李將軍也是大都督與你平級。在沒有大汗聖旨之前。大都督不用聽你調遣。」

    「誰說要調遣李了?我是叫他讓路!讓我追殺宋人騎兵!」七竅生煙的郭侃暴跳如雷。又派使者進城聯絡。可惜使者帶回來的卻是讓郭侃更加暴跳如雷的答覆。「宋人騎兵既然流竄至山東東路。那麼自然有山東東路的軍隊負責圍剿。勿須郭都督操心。郭都督只管靜侯佳音就行。」

    「媽的!給老子攻城!」郭侃終於按捺不住。下達了攻城命令。還好史天澤死死拉住他。「郭將軍。你千萬不要衝動。李也是大汗的部下。你擅自攻打同僚。這是謀反啊!你也是漢人。那些蒙古王爺不會放過中傷你的機會!」

    好說歹說。郭侃總算是冷靜下來。繼續派使者與李祿交涉。同時派人稟報大都的忽必烈。請忽必烈出面協調。可問題是。那年代沒有電話電報。光靠快馬從向城到大都。來回最快也的半個月時間。而兩天之後。李祿便派出使者捧著一個人頭來獻給郭侃。說是宋軍騎兵已經被李軍擊潰。把曹世雄的人頭獻給郭侃交差。看著那個面目陌生的人頭。都沒見過曹世雄的郭侃和史天澤雙眼對單眼。不知是真是假。但不管怎麼說。郭侃好歹有了一個向忽必烈交差的借口。只的帶著那顆人頭收兵返回南京路。對宋軍騎兵的圍剿戰宣告結束。

    曹世雄的人頭當然不可能是真的。李祿把人頭送給郭侃的同一天。已經被擊潰的宋軍騎兵便大搖大擺的進入了山東東路的重鎮臨沂。李與他的王文統親自出城迎接了這支傳奇軍隊。將他們引進城中駐紮休整。並且為曹世雄軍準備了大量的食物、藥物和郎中。而一個個餓成皮包骨頭的宋軍騎兵進城後第一件事就是撲向伙房找吃的。還好曹世雄比較冷靜。及時命令道:「趕快下令。所有人不能多吃。別沒死在戰場上。回來卻撐死在飯桌上!」

    「曹將軍放心。我讓伙房給貴軍準備的是米粥和雞蛋。等調理好腸胃以後再給你們準備酒肉。」王文統微笑著解釋道。曹世雄鬆了一口氣。忙向王文統道謝。「多謝王大人細心關懷。賈少傅常誇獎王大人是當世張良。果然思慮周全。山東這邊不出產稻米還給我們準備米粥。真是讓大都督和王大人費心了。」

    「不用謝我們。回去謝你們的范員外吧。」李咧嘴笑道:「那個老東西在廉價賣給我們的麥子裡摻了不少在大宋更廉價的稻米。賈少傅正要找他算帳。沒想到倒方便你們了。」曹世雄與王文統等人哄堂大笑。李笑夠了之後又向曹世雄樹起一根大拇指。稱讚道:「曹將軍。我李很少服人。心胸寬廣的賈少傅算一個。你也算一個。」

    「曹將軍。你知道你在南京路的戰績嗎?」王文統拿出一份文書。激動道:「你看看。這是史天澤交給忽必烈的戰報。你們以區區五千孤軍。在三個多月裡陷城二十三座。殺敵超過兩萬。燒燬韃子糧食超過十萬石。南京路一半的州府因為你們放棄冬耕!而且更厲害的是。忽必烈為了圍剿你們。先後動用了總兵力超過六萬以上的軍隊追擊千里。耗費的錢糧更是無法計算啊!」

    「竟然有這麼大的戰果?」曹世雄也被這個戰果嚇了一跳。王文統笑了笑。又說道:「還有個好消息告訴你。大宋皇帝在半個月前應賈少傅之請。確立了忠王趙為皇太子。改年號開慶二年為景定元年。從一開始就擁戴忠王繼位的賈少傅水漲船高。加太子太保。現在臨安的官員派系中不光是忠王一黨全面倒向了賈少傅。就連丁大全的左右手胡大昌和陳大方也投靠了賈少傅。賈少傅在臨安基本上已經是一手遮天了。」

    倒戈投向賈老賊的不只是掌管臨安禁軍的陳大方和掌管財政的胡大昌。被丁大全的公田法的罪的官員為了將來能廢除公田法。清一色的倒向了賈老賊一邊;而在宋理宗決定將賈老賊的外甥女趙娥明許配給史彌遠黨的楊鎮後。一直在暗中支持丁大全的史彌遠舊黨也藉機與賈老賊和解。成為賈老賊的黨羽走狗。除此之外。靠著賈老賊拜把兄弟董宋臣的撮合。傳說中名聲不怎麼好的閻慶女兒閻彤被許配給賈老賊做填房。本只為利用政治聯姻暫時穩住閻貴妃黨的賈老賊直到新婚之夜才發現。原來閻慶的女兒閻彤竟然是老相識……

    「老東西。竟然是你?你居然是賈似道?」

    「你竟然是閻慶的女兒?怪不的我從鄂州凱旋回來以後。怎麼都找不到你了。」

    「還不是你這個老東西害的!我看到你……那裡的事被人告訴我爹。我爹就一直把我關在家裡。說什麼都不許我出門!」

    《大宋權相》第二卷《風雲臨安》完。欲知後事如何。請看《大宋權相》第三卷《襄陽血》!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