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戰國做皇帝 第一卷 別樣的長平大戰 第三百二十二章 死困(一)
    第三百二十二章死困

    那高懸天際的日頭,彷彿不忍心看這老馬嶺山下人間地獄一般的血戰,慢慢地滑落下地平線。黃昏時刻,血色的夕陽,映照著血色更濃的老馬嶺山下,處處皆是不堪入目之狼藉。

    又經過數個時辰之拚殺,至黃昏時刻,屍橫遍地、鮮血流淌之十餘里戰場,已是安靜了下來。安靜得四下裡只聞呼呼的風聲,彷彿那日間你死我活之搏殺,不過是噩夢一般。

    經此一戰,馳騁戰國百餘年未逢敵手的三萬秦武卒全軍覆沒,包抄兩翼的兩萬秦軍騎兵盡數被屠

    以奇勝重,反制武安君白起之以重制輕。這一戰,上將軍趙括出奇制勝,招招命中秦軍之要害,給了那試圖突圍的武安君白起迎頭重擊,讓秦軍在懵懂之中,便付出了慘重之代價。

    此番,武安君白起派出三路大軍全力突圍,除了其親自統帥的二十餘萬秦軍損失慘重以外,另兩路大軍也未佔著便宜。便在黃昏時分,已是倉促、狼狽地退兵了。秦軍僅剩的約十餘萬士卒,帶著纍纍的傷痕,又退回了狼山中軍幕府下的老馬嶺營壘。

    眼見著武安君白起率著秦軍敗退,上將軍趙括卻是篤定得很。因了他對自己通盤的戰術謀劃甚有自信,趙括料定此戰自己已是吃定了白起。正所謂窮寇莫追,為了盡量減少趙軍士卒的傷亡,趙括並未下令猛追秦軍。

    待方圓十餘里的戰場徹底安靜下來後,上將軍趙括便是肅然下令,令趙軍稍事休整之後,繼續向老馬嶺挺進,一步步收縮防線,大軍如同趕羊一般,將十餘萬秦軍合圍在狼山一帶。同時,給弧茄增兵五萬,令其穩守高平關的同時,猛攻高平關北段約八萬秦軍。務必困住他們,使老馬嶺之秦軍首尾不得相顧。

    同時,上將軍趙括急令大將申陽,立即抽調一百輛霹靂炮車及其相應之操炮手,派出得力之將,火速前往丹水大營。那頭大將趙莊已是連日猛攻秦軍蒙驁駐守的丹水營壘,想來已是傷亡慘重,是需要絕地反擊的時候了。

    既然如此,那麼就讓蒙驁也來嘗嘗霹靂炮車的厲害吧對付精銳盡失之武安君白起,留下兩百輛霹靂炮車已是足夠了。有了一百輛霹靂炮車之支援,趙莊之壓力當可減輕不少了。

    當夜,上將軍趙括又收到了一利好消息。那派駐石長城背後的大將軍樂乘已是凱旋歸來。秦將王陵的兩萬餘秦軍,已被樂乘乘勢一鼓作氣、屠滅殆盡。聞知這消息,上將軍趙括大為振奮。

    上將軍趙括當即派樂乘連夜趕往丹水一帶,助大將趙莊合力攻擊秦軍丹水營壘。至於石長城背後之糧道,趙括便交予石長城之趙軍來防守了。此時的秦軍已陷入全面之被動,輕騎死士、秦武卒等精銳盡失,騎兵已是所剩不多,即使想去再次偷襲趙軍之糧道,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一時間,勝利之軍情消息連至,趙軍已是士氣大振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間突圍受阻,又得知王陵大軍全軍覆沒的消息後,秦軍整個軍營都沉默了,沉默得一派頹喪之氣,沉默得戰心鬥志慢慢傾頹。

    糧道,致命之糧道秦軍之糧道已被猛虎營陳不群的特種戰士截斷,而偷襲趙軍糧道的王陵大軍全軍覆沒,只有可憐的大將王陵在百餘名死士的拚死護衛下逃回了狼山,這便意味著趙軍之糧草將源源不絕,秦軍已是陷入即將斷糧之死局了

    糧草,糧草乃大軍之命脈所繫。人要吃糧,馬要吃草,沒了糧草秦軍生存都成了大問題,還談何再戰,還談何突圍。連日來,秦國悲慘地未能將一粒粟麥運往前線,可以說若糧草再無支援,秦軍便只能被困在老馬嶺、丹水絕望地等死了。那夜,黑沉著一張大臉的武安君白起,立即下令大將贏豹帶領兩萬步軍,進入老馬嶺山中做大搜索,看能否有意外發現。畢竟屯軍在老馬嶺山中,所謂靠山吃山,白起還是有些心存僥倖的。甚至盼望著,能否找尋出一些糧食來,哪怕是發霉變質的糧食也行。如今其他都顧不上了,先把肚子填飽,才是最要緊得事情

    然則,整整三日過去了,兩萬士卒搜遍了山中寥寥可數的民居、倉廩與所有山洞,最後便是掘地三尺,也只尋刮了三四車倉底發霉的土谷與一些早已經風乾如鐵且爬滿了螞蟻的獸骨。若是說,這老馬嶺山上還有東西可吃,那就是數量不多的小獸、樹皮、草根和野果子了。

    這老馬嶺一帶,因地處上黨腹地要衝,乃一軍事要地,韓國曾經在此屯軍經營數十年,自然便有囤積軍糧的大倉。但是,在秦國奪取河外渡口之後,上黨的河內後援基地——野王,便成了一座孤城,韓國眼看上黨難保,便停止了向野王輸送糧草。

    野王乃溝通上黨與韓國本部之要塞,野王無糧可輸,這老馬嶺又能留存多少糧草?

    加之,這些年來,秦國屢次東出,早成將韓國打得國土割裂、貧弱不堪。其上黨駐軍,歷來只有兩三月糧草儲備。在上黨郡守馮亭周旋將上黨獻給趙國的那段時日裡,不但是這老馬嶺,其餘十八座城堡連同上黨郡治所之糧草也已經是難以為繼了。

    到了秦趙兩方以百餘萬大軍,進入上黨對峙的兩年餘期間,眼見著大禍將至,更連最是靠山吃山的獵戶、藥農,都早已流奔異鄉、另謀生路去了。

    老馬嶺此等荒山,如何還能有暗藏糧草之奇跡?秦軍能搜出這些霉變的糧食,已經很是幸運了。至於那些帶著風乾碎肉的獸骨,卻是在狼山的各處山洞中就近搜得。這狼山本是野狼群居之巢穴,想來被大軍嚇得逃散時,逃得慌亂,還有些未吃完的獸骨便留存下來。秦軍斷糧迫在眉睫,於是乎,即使是這些實在算不得軍糧的霉糧、爛骨,武安君白起也肅然下令,將其交付輜重營嚴加保管,只供斷糧之重傷士兵每日一餐。此事安頓完畢,武安君白起便下令大將贏豹清點全軍士卒隨身攜帶之軍食。

    整整查了一天,大將贏豹與軍務司馬報來的結果是:目下老馬嶺全軍活口十餘萬人,大約五六萬士卒之隨身軍食可保三日,有三五萬士卒之軍食大約可保兩日,有三四萬士卒僅餘一日之軍食,還有兩三萬士卒已經斷糧,全部傷兵三日前,早已是糧草耗盡。聽完大將贏豹之奏報後,那武安君白起臉色驟然便沉了下來,厲聲質問道:「傷兵食量甚小,老夫問你,傷病為何斷糧反而早了?」那大將贏豹聞言,便是為難地撇了撇嘴,隨後便哽咽了起來,斷斷續續地回道:「大戰慘烈哉以死讓生,以傷讓全那些傷兵之軍食,都讓給能打仗的將士們了……」那大將贏豹身旁的軍務司馬更是苦著一張臉,又囁嚅著加上了一句:「武安君,方才贏將軍所報之數,僅僅是以每日一餐算計的。每日一餐哉,如今已不能為繼乎」陰沉著臉聽完後,武安君白起便是良久默然無語。心痛,白起此時真的是心痛了,似乎感覺到了他的心在「啪嗒、啪嗒——」地滴血。許久之後,白起拿開了捂在臉上的大手,咬牙切齒地言道:「升帳升帳聚將」稍後,待老馬嶺之秦軍大將聚齊,武安君白起站在帥案前只凜然一句沉喝:「將士們,糧草將斷若不出戰,便是死路一條為今之計,我秦軍當咬緊牙關,拚死突圍諸位以為如何?」

    聞聲後,秦軍大將們沒有絲毫猶豫,便是同聲大喊:「末將願追隨武安君死戰突圍」

    此時秦軍眾將已是餓得心底發慌,他們心下恨恨道:突圍,即使是死也要突圍,死在戰場上總比這麼活活被困死、餓死強

    武安君白起便立即做了部署,下令秦軍自行突圍

    事實上,糧道被斷,那死困之局已成,秦軍也只有突圍這一條路可走了。突圍,只有拚死突圍,尚又希望能打出一絲生機。憋在老馬嶺營壘內,只能是等死了,還是被痛苦地活活餓死

    武安君白起部署完畢後,秦軍眾將領們便匆匆回營,連夜備戰去了。緊接下來的一連四日,白起十餘萬大軍全部出動,分成兩部背靠背地大戰:南部贏豹阻截趙軍,北部白起、王陵猛攻趙軍營壘。然則,不吃不喝、不紮營潮水般猛攻四日四夜,卻仍然不能攻陷趙軍壁壘。

    趙軍霹靂炮車、重型連發床弩齊齊出動,飛騎營、勁步營奮力拚殺,其餘趙軍士卒隨後湧來,直將秦軍殺得個屍山血海,突圍不成,趙軍之鐵桶陣卻包圍得更緊了。

    到了第四日深夜,飢腸轆轆卻又灌得滿腹河水的秦軍士卒遍野癱臥,再也無力發動攻勢了。武安君長歎一聲,便失望地下令回軍。

    說來,也奇怪,秦軍退兵大鑼一響,南部之趙軍便立即收隊讓道,竟不做任何追殺,任秦軍大隊緩慢地縮回營壘去了。

    然則,趙軍將士心底卻如明鏡一般:窮寇莫追上將軍趙括要的只是死困而已困住秦軍,待時機一到,等著受降或清點屍體便是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