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戰國做皇帝 第一卷 別樣的長平大戰 第二百四十二章 特種部隊的軍魂
    第二百四十二章特種部隊的軍魂

    為了這險要之地野王城,此番為了來日的奇襲成功,趙括審時度勢,定出了兩路出擊、內外結合的戰術。

    第一路,大將軍趙括密令鐵鷹營千夫長魯雲出動,籠絡住野王縣令徐超的同時,藉以和河內郡的秦國官吏拉近關係。大將軍趙括之所以作此安排,乃是出自其深思熟慮,並非為了那縣令徐超而濫發善心。

    來日御林軍猛虎營將士潛伏野王之時,並不可能一直悶在那隱蔽的山洞中。為了準確地把握形勢,做出對形勢冷靜的判斷,猛虎營需要鐵鷹營的及時的情報。這聯絡多了,難免會露出蛛絲馬跡。

    若是魯氏商社和那縣令徐超建立了休戚與共的關係,那麼這等小小的麻煩,徐超縣令自然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再者,徐超此人膽小怕死。來日這野王必成秦軍囤積糧草之所,身為縣令的徐超定然會接觸不少軍糧之事宜,接近了這徐超,再稍微使些手段,相信多少探出秦軍糧草守軍的秘密來。「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摸清了秦國守軍的底細,才能保證猛虎營一擊成功,甚至將傷亡減少到最少化。

    第二路,大將軍趙括號令猛虎營中精銳中遴選精銳,分批秘密地越過秦國河內郡。將士們潛入野望城北,用韓曲授予之法開啟那巨大的洞穴。平日裡精銳將士們藏身洞穴之中,專門選出機敏過人的將士秘密聯絡鐵鷹營密探。待到秦國糧草運到,再以猛虎下山之勢直搗秦國糧倉,斷了那那攻擊上黨的秦軍的後路。

    就在鐵鷹營千夫長魯雲奔赴野王籠絡縣令徐超的同時,大將軍趙括和千夫長陳不群,正在緊鑼密鼓地遴選著猛虎營中的精銳,歷時整整三日的時間,終於挑出了兩百餘名精銳將士,這批將士只等趙括一聲令下,將作為死士發往野王。

    夜色籠罩下的御林軍大營,一派莊嚴肅穆,八萬餘人的御林軍軍紀肅然,並無一人敢在夜間喧嘩。

    大將軍趙括帶病已有數年,自然明白這夜間營嘯的厲害。御林軍軍法無情,冰冷如鋼鐵。即使外頭沸反盈天,若是沒有得到軍令,誰敢在夜間胡亂竄動或高聲呼喊,那是要被處斬的。

    中軍帳牛油蠟燭熊熊燃燒,大將軍趙括正在神色凜然地看著魯雲自野王發來的的密報。

    待看完那密報上的詳情,大將軍趙括冷冷地一笑,接著神色肅然地向劉俠沉聲喝道道:「立即傳千夫長陳不群、百夫長劉剛,速來中軍帳見我」

    「諾」貼身侍衛劉俠沉聲應諾,緊接著閃身出帳,往那茫茫的夜色中而去。出了營帳,劉俠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望著滿天的繁星,長歎道:「願天祐我大將軍,天祐我大趙」

    轉眼間的功夫,那貼身侍衛劉俠返回中軍大帳覆命,他的身後跟著面色隱隱泛出潮紅的千夫長陳不群,和一臉堅毅之色的百夫長劉剛。這兩位,正是大將軍趙括在猛虎營中最為倚重的幹才。

    「大將軍」千夫長陳不群和百夫長劉剛起身報道,向著大將軍趙括挺身立正,啪地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這兩位干將,從方才劉剛傳令時那急切的語氣中,就已經感覺到了出征在即的殺氣。此時,看到面色凜然、神情嚴肅的大將軍趙括,這二人更是證實了心中的猜想。

    「千夫長陳不群,猛虎營遴選的精銳,可曾備戰完畢?」大將軍趙括走上前來,雙掌分別拍向千夫長陳不群和百夫長劉剛的肩頭,感覺著手下那結實的肌肉中滿是蓬勃的力量,趙括微微扯動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

    「回大將軍,兵器、地圖、飲水、乾肉、夜行服等準備完畢,我猛虎營二百一十名極品精銳將士,但等大將軍一聲令下,隨時待命出征」千夫長陳不群一字一頓地沉聲喊道,那低沉的聲音分明刻意地壓著心頭的激動。此時的陳不群,那鋒芒畢露的精明漸漸淡去,取而代之的是為將者得堅毅和沉穩。

    大將軍趙括望著那滿臉興奮之色的陳不群,點了點頭表示滿意。隨後趙括又轉向那百夫長劉剛問道:「劉剛,此番秘密殺向野王,需翻越山頭,過數道大水,這一路的疑難之處,可曾考慮周全?」

    「回大將軍,此番進軍野王之路徑,劉剛已和百夫長華山探討過多次,何處有山泉,何處水之深淺,劉剛已盡數裝在心底。」百夫長劉剛說話時,幾乎看不到面色深情的變化。這百夫長劉剛跟隨大將軍趙括,歷經血火的淬煉,早已不再是當年燕趙大戰時,只憑血氣之勇的悍卒,此時的他勇悍而不失機敏,堅忍而不乏悟性。這劉剛越戰越勇,這種人彷彿就是為戰爭而生的一般。

    「大善」大將軍趙括,沉聲大讚,隨即他大手一揮,號令道,「即刻召集猛虎營將士,齊集校場」

    「諾」那千夫長陳不群和百夫長劉剛又是齊聲應諾,緊著著身形一轉,大步流星地出了中軍帳。他們的身後,少年大將軍趙括,緩緩地捋著那瀟灑的披肩長髮,那心底的熱血豪情一瞬間如岩漿一般爆發出來。

    御林軍大營校場,兩百餘把火把,照亮了這黑沉的夜色。校場北部正中的三尺木台上,大將軍趙括昂身而立,陣陣溫熱的夜風吹過,大將軍趙括那披肩的長髮被吹得波浪般翻捲起來。

    望著台下那一根根熊熊燃燒的火把,望著那一張張因光線模糊卻看著有些朦朧的熟悉面龐,大將軍趙括心潮澎湃。這些猛虎營精銳之中的精銳,乃是大將軍趙括引以為傲的鐵血戰士。這些將士們,都曾跟著趙括在血裡、火裡摸爬滾打過,大將軍趙括對這些將士們,有著一種特殊的不是兄弟但勝似兄弟的情感。

    御林軍大營校場中,寂靜得簡直能聽到一根針落地的聲音,數百道火辣辣的目光,齊齊地往木台上看去,最終全部匯聚在大將軍趙括的身上。

    朦朧夜色中,只見大將軍趙括大手一揚,運足丹田之氣,高聲大呼道:「各位猛虎營的精銳將士們,各位跟著本將軍在血火裡滾打過的將士們」

    大將軍趙括鏗鏘之聲響起,隱隱間可見趙括冷肅的面色中還有幾分不捨和酸澀之意。就在這一瞬間,大將軍趙括覺得心頭一酸,差點中斷了這鼓舞士氣的動員號令。大將軍趙括之所以如此激動,那是因為這批猛虎營的精銳,正是御林軍派向抗秦戰場的第一批死士。就自今夜開始,大將軍趙括的御林軍和秦軍的短兵相接,已經吹響了進攻的號角。

    在這如此令人熱血沸騰的時刻,若說趙括這個年僅十七歲得少年,心底不激動,那才是騙人的鬼話。不過,大將軍趙括畢竟是天賦奇才的穿越男,那適時地揮著那寬厚的大手,在空中緩緩地來回擺動,藉著這頗具號召力的肢體動作,化解著心底波動的情緒。

    「將士們,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此時,是將士們報效我大趙的時候了」

    「此去野王,一路艱險萬分。在野王的隱蔽戰鬥,更是處處殺機,將士們當如履薄冰,處處小心,在本將軍下達進攻命令前,切勿洩漏行蹤」

    「野王之戰,干係秦趙大決之成敗,更干係大趙日後的國運,因此,本將軍嚴令,此行只許成功,不容有失」

    「將士們,爾等追隨本將軍出生入死,本將軍視為兄弟手足。本將軍不想失去一個兄弟,在野王之時,將士們務必嚴守軍紀,遇到險境,當互為援奧,不到萬不得已,切勿落下一人」

    「將士們功成之日,就是那顯赫爵位、煌煌官職降臨在你們身上的時刻」

    「戰死者,乃為我大趙而死,乃為我華夏大義而死,本將軍將為將士們樹碑立傳,讓千秋萬代的華夏子孫牢牢記住你們的名字。若有家屬者,爾等一家老小的吃喝冷暖、生老病死,本大將軍全包了」

    聽著大將軍趙括冷肅而富有溫情的聲音,木台下鴉雀無聲,只聞風聲呼呼和火把辟辟卜卜的燃燒聲。猛虎營的精銳將士們,沉浸在大將軍趙括抑揚頓挫、感情豐沛的演講聲中,不少的將士情不自禁地眼眶濕潤了。

    在這戰國之世,趙括這等體貼下屬的帶兵之將,實在屬於異類,大多為將者乃視人命如草芥、只管戰功、不管部下死活的屠夫。諸如吳起吸膿血之舉,那也不過是偶爾刻意而為之。

    精銳之中的精銳,豈是浪得虛名,武功、機智皆是這戰國之世一等一的才幹,大將軍所言是真是假,這些將士們聽在而中,念在心頭。大將軍趙括言而有信、信而有義,他們其實清楚得很。幾年來的相處,他們都知道趙括這位大將軍,乃難得的重情重義之大將軍。

    「我等進尊大將軍號令」猛虎營二百餘精銳將士齊聲低呼,如同一陣悶雷聲平地響起。

    隨後,只見大將軍趙括揮了揮手,那木台下的人群瞬間便安靜了下來。聲若驚雷,穩若山嶽,這兩百餘人的特種部隊,那鋼鐵的幾率簡直超出了這個時代任何一位名將的相像極限。

    大將軍趙括望了望火光中的整齊方陣,接著放聲大呼道:「將士們切記,我等抗秦不僅僅是為了那財貨土地,而是為了天下之大義,為了讓華夏的百姓們早日解除戰亂之苦」

    接著趙括的雙手又凝重地揮舞了起來,鏗鏘之聲言道:「我軍之戰,乃是義戰,順應天命之戰。義者無敵,我猛虎營,我御林軍,我大趙,必勝」

    「必勝,必勝」猛虎營精銳將士們的熱情被徹底點燃了,只聽方陣中發出了一波接一波整齊的吶喊,這吶喊聲震破幽靜的夜色,在四周的山谷中迴響不絕。

    以墨家士子為班底的猛虎營,不同於御林軍的其他營頭。對這些千里挑一、甚至是萬里挑一的精銳之中的精銳,趙括刻意灌輸了一種捨生取義的軍魂。

    這種軍魂、這種精神,在趙括曾經生活過另一個時空中,幾乎已經不見了任何影蹤。以至於有人產生了偏見和誤解,總以為「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是東瀛武士專有的武士道精神。這些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若是溯其源流,這不正是我華夏戰國之世墨家「捨生取義」的精神麼。

    這墨家和趙括頗有淵源,先不說那結義的大哥魯雲、陳不群等一干心腹將士,也不說以墨家士子為班底的猛虎營、鐵鷹營,更不說那臨終托付鉅子令的墨家高人荊棘,單說這在猛虎營中大放異彩的墨子劍法,已經在御林軍歷次戰鬥中大放異彩。

    眼下墨家分崩離析,其微言大義的思想日漸衰頹。此時,大將軍趙括以捨生取義的思想灌輸猛虎營的精銳將士,以之作為這支特種部隊的軍魂,也算是盡力而為,為墨家保留了一點思想的火種。當然,更重要的意義是:以此軍魂,賦予了這支本不應存在這戰國之世的特種部隊,以超越常人、超越尋常軍卒、甚至超越那秦軍銳士的不可估量倍數的精神力。

    曾有哲人言道,物質決定精神,但趙括覺得在很多時候,精神對物質的反作用力更大,這種精神力的比拚,往往可以決定一場大戰之勝負。誰敢小看這精神力,誰就要在冰冷無情的戰場上付出鮮血和腦漿的代價。

    大將軍趙括又一次高高地擎起手來,微微下壓,方陣人群中高亢的吶喊聲登時頓住。稍後,只見大將軍趙括那寬厚的大手猛然下劈,一聲大喝響起:「出發」

    話音收住,大將軍趙括猛地轉過身去。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他想到這些朝夕相處、並肩浴血奮戰的將士們,很有可能一去不復返、壯烈戰死、埋骨他鄉,大將軍趙括心頭一陣酸楚。趙括忍了好久,才控制住不讓淚水滑落。

    隨著趙括一聲令下,百夫長劉剛率領著二百餘位猛虎營精銳將士,如同一陣風一般捲出了御林軍校場。步履輕快、情緒高昂的百夫長劉剛恰在轉身之時,分明看到了大將軍趙括的眼中閃爍著晶瑩的淚花。

    那虎將之淚花,看得劉剛心頭一顫,他帶領著將士們星夜加速行軍的同時,不停地在心頭默默念道:「大將軍,我劉剛此去野王行,但等大將軍一聲令下,定當一舉卡住那秦軍的脖子。為了大將軍,為了大趙,為了華夏之大義,縱然九死而無悔」

    (第二更,繼續求票票~~期待書友們的支持)E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