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戰國做皇帝 第一卷 別樣的長平大戰 第一百五十四章招攬
    汁麼,大將軍趙括來我泣小店了!「那乾瘦的店東心。一抓,雙手忍不住激動地陣陣顫抖,稍不當心,手中一滑,「嘩啦啦」連聲響,剛收來的刀幣,竟然散落一地。

    乾瘦的店東連散落在地的刀幣都忘了撿,一雙渾濁的眼睛瞪得溜圓,滿是不可思議地望著昂身而立的趙括,心頭的仰慕與憧憬,一**湧起,那雙滿是油污的大手,更是慌張地不知往哪兒放才好。

    「大將軍大將軍來了!」

    「天賦奇才的大將軍趙括,來「一味居,了?」

    「大將軍,大將軍」

    趙括之名,邯鄲市井百姓已如雷貫耳。店東驚呼的一聲,頓時起了連鎖反應,店內的食客,店外的行人、商賈,紛紛驚喜地高喊著向著一味居小店圍攏過來,爭著親眼一睹大將軍趙括的真容。

    人家那可是天賦奇才呀!這麼近距離地看上一眼,乖是多大的機緣,多年後,含抬弄孫時,也可作為談資,給孫子輩吹吹,「那大將軍趙括,可是拍過你爺爺我的肩頭,幸虧沒用力,不然我這條肩膀就要報銷了,大將軍那一掌可是能開山裂石的,

    幾個天真爛漫的少女,因力氣不濟,被擠出了人群,急得直跺腳,她們本想著看一眼大將軍趙括到底是何等模樣,更有人奢望著能被趙括看上,招進馬服君府給趙括做個侍女,能服侍這少年大將軍,那真是莫大的榮幸。

    剎那間,洶湧的人潮,快要把這「一味居小店擠爆了。

    尖叫聲、議論聲、高喊聲,此起彼伏。這不大的小店沸騰起來,聲音傳出,周圍的百姓紛紛圍攏過來,劉俠心神一凜,警惕地握住了精鐵長劍,防範著有人渾水摸魚,傷害大將軍。

    「我靠!怎麼比前世的那些追星族還瘋狂,趕緊閃!」趙括一看這架勢,知道自己在這「一味居」是不可久留了,他連忙給劉俠使了個眼色,拉著青衣士子毛遂,從人群中擠了出來,跨上拴在一旁的戰馬,直奔馬服君府而去。

    韜光養晦,這是歷史無數明智的英雄人物示人以弱、自我保護的招數。別人崇拜自己這位大將軍,那是別人的事,若是自己再肆無忌憚地張揚,或者在人群中再來一番激動人心的演講,說不準就會被小人抓住把柄,雖然趙太后睿智、趙王丹與自己情同手足,但眾口欽金、積毀銷骨,政治的血腥詭謫往往出想像的極限。

    若是來日有人給他安上一個收買民心的罪名,趙括真就麻煩了。長策大謀還未盡情伸展,趙括暫時不想給自己惹來麻煩,雖然是王室宗親,但趙括也不敢大意,在此等問題上。那是小心駛得萬年船。

    「撻嘔撻」

    陣陣富有韻律的馬蹄聲中,趙括思索著歷史上那些梟雄的韜晦之策,順便將招攬毛遂入門下的策略又稍稍梳理了一遍。一會兒的功夫,馬服君府到了,趙括閃身下馬,交代劉俠去請御林軍軍師苗單,自己拉著毛遂徑直往書房走去。

    「毛遂先生,請」趙括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直接將毛遂請進了書房。

    毛遂心下稍覺忐忑地步入了書房,四下打量著案犢上堆滿的竹簡,書房正中那一方形制獨特的沙盤。更是讓他感覺新奇無比。

    此時的毛遂,已屆而立之年,卻依然一事無成,按照原本的歷史,毛遂自薦、脫穎而出那是數年後的事情。此時,他只是一個普通得如同路邊野草一般的遊學士子,在諸侯中籍籍無名。

    毛遂自齊國薛城至邯鄲遊歷,只為增長見識,這一路行來風餐露宿,身上的那點齊國刀幣,早就被花得精光。要不是趙括慷慨援手,今天說不定真的要被市井屠夫羞辱一番。

    眼見大將軍趙括雖然年少得志,但毫無驕矜之心,禮賢下士堪比傳說中的平原君,他心頭深感震撼,「此子,果非常人也!」

    毛遂恭恭敬敬地對趙括施了一禮,聲音微微顫,「毛遂,謝過大將軍厚待!」說完,他提起長袍的下擺,在趙括右手的一處長案前跪坐下來。「此書房雖簡陋,各家典籍倒也有些,先生請自便!」趙括微微一笑,對毛遂緩緩說道。

    御林軍、軍器坊兩頭,趙括已經安排妥當,今日,既然機緣巧合地遇到了這歷史上曾為趙國立過大功的名人毛遂,趙括又豈肯放過,一句話徐徐說來,讓書房內的氣氛輕鬆愜意了不少。

    「大將軍軍務繁忙,您請自便!」毛遂拱手回道,一瞬間,那稍許的緊張已經消散,舉手投足間恢復了原本的自信,他展開一卷竹簡垂品讀起來,待看到竹簡的抬頭那《趙括兵法》四字,毛遂眉毛微微動了動,「奇才,如此年少,竟能自成一家之言,著此兵書!」

    趙括眼中的餘光掃舟了毛遂,毛遂神情的細微變化被他看在眼裡,趙括微微一笑,接著緩聲問道,「毛遂先生,不知治何家之學?」

    這一問,並非是趙括孤陋寡聞,對毛遂為哪家的士子,史書上確實記載不詳。「儒家?法家?縱橫家?」趙括心底猜測著,靜靜等著毛遂的回話。

    「回大將軍,儒、法、墨、縱橫各家之學說,毛遂皆略知一二,並非專攻某一家之學。」毛遂微微拱手,聲音清朗地答道。

    「哦」趙括略感驚詫,心想這毛遂竟然是個。「雜家」趙括捋了捋披肩的長,開口讚道,「先生不拘泥於一家之言,涉獵廣泛,博采眾家之長,甚善!」

    「不敢當,不敢當,大將軍謬讚了!」毛遂輕輕地搖著頭,客氣地謙虛著,不過他那眼神中滿是自信,這麼多年來苦讀經典,體察列國形勢,他自認為雖還談不上融會貫通,但活學活用已經不在話下。

    簡單寒暄幾句後,趙括信手展開一卷魯氏商社送來的羊皮卷,待看清那密碼記載的內容,趙括微微皺了皺眉頭,輕輕拍打著案頭,自言自語道,「韓國,竟然全文字謝絕了我大趙結盟抗秦的好意,愚蠢!真是蠢不可及!」

    「韓國?大將軍,所謂勁韓,早已沒落如斯,韓國君臣妄圖以計保國,可笑,可笑!」毛遂接著趙括的話頭,輕聲笑了笑,繼續談論著韓國的局勢,「韓國媚秦,拒絕與趙國結盟,是看趙國新君初立,妄圖從趙國割下些肥肉去前番燕國攻趙,此番韓國拒絕結盟,以毛遂之見。皆是秦國暗中作祟罷了!」

    「大將軍,多日未見了!」毛遂話音未落,書房門口一個粗豪的嗓音響起。

    趙括抬頭一看,壯如饑附品了師苗單昂然而古,苗單望向自只的眼神裡滿是笑意,珊不,苗單在邯鄲生活得甚是愜意,偶爾襄贊御林軍的軍務,看著愛子苗邦一步步成長為千夫長,下一步封將已近在眼前。當年在齊國的憋屈。早已滌蕩一空。這一切皆是拜趙括所賜。苗單對趙括這少年大將軍,已是心服口服,甚至是感恩戴德。

    「原來是軍師到了,快請落座」趙括雙手拱了拱,熱情地招呼著自己這費盡心力賺來的心腹幹才,經過破燕、剿滅馬賊兩戰,趙括愈慶幸自己當初計賺田單的決定英明。

    御林軍的騎兵從組建到練小自己並沒有花太多的心思,只是略略從旁指點,煩勞的軍務全都托付給了苗單父子二人。盛名之下無虛士,苗單練出來的飛騎營所展現出來戰鬥力,令趙括甚為滿意。

    「剛才說到韓國,不知韓然(韓桓惠王)那頭,又有什麼妙計不成?」提起韓國,苗單話語中滿是譏諷之意,對這個原三晉老盟中最沒落、偏偏又「妙計」百出的諸侯,苗單打心眼裡看不起。

    「先不說韓國,來,來,苗軍師,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來自薛城的士子毛遂,毛先生。」趙括伸手向毛遂斜斜一指,為苗單引薦著自己為他挑選的助手。

    「鄙人趙國御林軍軍師苗單!」苗單略略拱手,向毛遂打著招呼,望著毛遂不慌不亂、沉穩若定的模樣,苗單點了點頭。

    毛遂看著眼前身形挺立的苗單,覺得此人似曾相識。要知當年的田單(苗單的原名),在齊國孤守即墨、光復全境,聲望可謂是如日中天,後來不知什麼緣故,竟然被人秘密刺殺,但此時面前的人,真的有幾份神似。

    毛遂不愧是反應機敏的人,心頭的疑惑只是一閃而過,拱手答禮道,「在下齊國薛城毛遂,見過軍師!」

    「兩位還請落座,坐下說話」趙括招呼著,將手中的羊皮卷扔給了苗單,「韓國那些小丑的表演小軍師自己看吧!」

    苗單接過羊皮卷,細細看來小越看眉頭皺得越緊,看到最後,苗單竟然開口大笑起來,心想這韓國真是異想天開、不自量力。苗單掃了一眼神色平靜如水的趙括,沒有貿然張口。他猜測著,大將軍想來已是計議已定。

    趙括對苗單點了點頭,隨即目光轉向了毛遂,「以先生之見韓國媚秦拒趙,妄圖不軌,我大趙,何以對韓國?」「大將軍,可知列國大爭,是親,是疏,不過全是利害二字而已。秦國乃趙國的生死大敵,聯合列國共抗暴秦乃長遠之計。但眼下韓王昏聵,事有從權,趙國欲結盟韓國,當還以顏色,曉以利害,以戰求盟!」毛遂侃侃而談,寥寥數語將對韓之策分說得明明白白。

    「以戰求盟,好,竟然和本將軍所想不謀而合!」趙括微微頜,心想,這聞名於史的毛遂果然名不虛傳,卻不知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他進了平原君府,三年竟然碌碌無為。看來欲成事者,才幹、機遇皆不可或缺。

    「好個以戰求盟!」軍師苗單拍案大讚,朗聲道,「先生一言,如撥雲見日,不給韓然老兒當頭一棒,他怎識得厲害!」

    「毛遂妄言,軍師謬讚了!」毛遂見苗單器宇不凡,又被趙括如此看重,想來也不是凡人,答話間彬彬有禮。全無那些酸腐儒生恃才傲物的模樣。

    接著,苗單、趙括、毛遂三人又略略談了談三晉老盟的情勢,毛遂毫不拘謹,侃侃而談,每每論及邦交、征戰,望望見解新奇、獨樹一幟。

    稍稍試探,趙括覺得毛遂心思機敏、頭腦靈活,更難得的是有膽有識,心想,看來那史上的記載沒錯,這次真的讓我撿了個漏,竟然無意中覓到塊蒙塵的璞玉。

    「先生如不嫌棄,來我趙國,協助苗軍師,襄讚我御林軍軍務,如何?」趙括笑瞇瞇地望著毛遂,開門見山地出了邀請。趙括沒有猶豫,不想學那些優柔寡斷的主兒,乾脆利落地道出了本意。

    毛遂聽聞趙括此言,卻感覺有些錯愕。

    趙括為人之豪爽、處事之不循常規,出乎他的意料,初次見面,仗義援手解圍,又邀請自己至宅中小聚,這小半天的功夫,只聽自己寥寥數語,竟然盛情相邀入他的門下,毛遂忍不住暗暗稱奇。

    毛遂當然不能理解,趙括大將軍可是從兩千多年後穿越來的毛遂的能力,已經經過了歷史的考驗小趙括之所以果斷地出了邀請,不過是略知歷史的穿越者,在印證歷史的記載而已。

    多年後,趙括的華夏帝國史官,對太祖趙括識人之明大加讚賞,怨意汪洋萬餘言,繪聲繪色地描述了趙括勇於決斷、延攬賢才的壯舉。

    「大將軍,毛遂」毛遂鄭重地拱起雙手回話,不過這句話卻沒一起說完,毛遂頓了頓,稍稍思考了一會。

    此時的戰國四公子,最為風光的就要數平原君趙勝了,其門下食客三千,英才濟濟,列國士子爭相來投。毛遂也打著這樣的心思,但此時竟然事先接到趙括的邀請。平原君?還是眼前的這大將軍?毛遂不由得稍稍猶豫了。

    「毛遂先生,莫非我趙國御林軍會辱沒了你?」苗單雙眼中寒光一閃,往毛遂猶豫的面龐掃去,直掃得毛遂一個激靈,毛遂暗暗心驚,此人的目光竟然森寒如斯,不是血海戰火裡錘煉怎能有。

    「無妨,無妨,毛遂先生考慮一下,來日再說也好!」苗單唱了白臉,接著就該趙括唱紅臉了。他這句話說得誠懇無比,讓毛遂心底感覺暖烘烘的。

    毛遂忍不住心想,這少年大將軍,喜怒不形於色,果然非凡人可比,怪不得被稱作天賦奇才,這等知遇之恩,這等禮賢下士,我毛遂還猶豫什麼,慚愧呀,慚愧!

    毛遂心思微轉、計議已定,他忙起身離席,高高拱起雙手,對著長身一揖,「毛遂,願追隨大將軍。為趙國的霸業,略盡綿薄之力!」

    「彩!彩!」趙括拍著案頭連聲叫好,心下感歎著,這名著於史的名士毛遂,終於被招致自己麾下了。

    情緒高漲的趙括,招呼著苗單、毛遂二人,起身離席,三人聚在書房正中。

    趙括目光殷切地注視著毛遂。聲調鏗鏘地言道,「承蒙先生不嫌棄,趙括感佩之至。先生可先跟著苗軍師,熟悉我御林軍的軍務,待立功之日,爵位、軍職、宅第,本將軍不吝厚賞。」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