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天道 正文 第三百一十三回 通天河畔大士隕 (三)
    「佛門人數眾多,如同當年的截教一樣。[]大劫來臨,若是操作不當,恐有滅教之禍。」准提道人雙眼陰森,冷冷的說道:「當年太上老君以多寶如來為佛祖,立小乘佛教,以分我佛門氣運。雖然多寶對我佛門貢獻甚大,但是門下弟子多有藏污納垢之行為,有損我佛門功德,虧我佛門氣運,此等人物不能留在我佛門之中。」

    接引道人聞言知道准提道人準備行壯士斷腕之舉,人為的減少佛門人數,以達到保住佛門大部分實力。但是天意如刀,又有何人該上榜,又有何人不該上榜。連接引道人自己都說不清楚。這種事情一旦被億萬佛子知曉,佛門中人氣勢大減,恐怕連叛教的心思都有了。一旦讓別人乘虛而入,恐怕連佛門全軍覆沒的危險。接引道人猶豫了。億萬年來,接引道人首次感到猶豫了,不知道如何作出正確的決定。

    「師弟,何人該上榜,何人又不該上榜?」接引道人雙眼中露出一絲猶豫。准提道人搖了搖頭,道:「無德之人自然該上榜,因果深者該上榜,根基淺者自然也應該上榜。=小說首發==大劫來臨,身處極樂者,當無恙。」

    接引道人點了點頭,道:「彌勒佛生性博大,得佛門精義。可以主持佛門之事。」准提道人點了點頭。當下隨手一道金光,逕自朝中央婆娑淨土而來。

    中央婆娑淨土,多寶如來佛端坐在蓮台之上,周圍有滿天諸佛、菩薩、羅漢等沙門中人,燃燈上古佛端坐在左側,彌勒佛端坐在右側。其餘諸如地藏王佛、無量壽佛、觀音尊者等等都神情恭敬,靜聽著多寶如來宣講佛門神通。一時間,雷音寺內,佛音繚繞,舍利元光籠罩整個靈山,遠遠望去,中央婆娑淨土上佛光照耀,佛門淨土之上,一片和平之象。

    只是在這佛門聖地,作為中央婆娑淨土之主的多寶如來。並不是表面上的那樣的祥和與平靜。口中雖然宣講者佛門神通,但是心裡卻在不停的變化著各種心思。這些從他宣講佛法之時。有沒有顯出自身地神通上可以看得出來。往日佛主宣講**,有天龍護佑,有金花墜地,有金蓮湧起,異彩紛呈。\以大神通增加自身宣講**的效果。但是今日卻是不同,佛門教義從多寶如來的口中說出來平淡無比。雖然底下的佛門弟子聽得有滋有味,期盼著從這裡領悟什麼神通奧妙什麼的。但是那些真正的佛門高手心中卻是七上八下,也不知道在懷疑著什麼。燃燈上古佛壽眉抖動,嘴角露出一絲神秘的笑意,也不知道是在笑自己,還是笑他人,或者是在笑世間的一切吧!彌勒佛嘴角也是露出笑容,只不過。無人看出這個時候的笑與往日的笑究竟有何區別,或許仍然是一樣地。因為彌勒佛每天都在笑,每時每刻都在笑,彷彿每時每刻都有開心事一樣。地藏王佛一臉的慈悲之色,只是腦後地一輪金光之中,好似有個人影卻是成金剛怒目的模樣。

    忽然,西方一道金光落了下來,直朝彌勒佛手中落了下來。彌勒佛掃了一眼多寶如來,逕自將金光推了過來。多寶如來也不推辭,雙手接了過來,慧眼中也射出一道金光。霎時間。就知道金光一切信息。壽眉抖動了片刻,方停了下來。

    而無數佛子見多寶聽了講經。彷彿從睡夢中被人驚醒了一樣,心中雖然有所不滿,但是也不敢說話。靜靜的等待著多寶如來的吩咐。好半響,多寶如來彷彿是放下了心中一個念頭一樣。忽然長歎道:「禪宗惠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老僧此刻心中有樹菩提,是為枯榮。也不知道何時能放下。」

    眾佛門眾僧聞言,臉上露出一絲奇怪的表情。燃燈上古佛壽眉一動,露出一絲沉思之色。彌勒佛卻接口說道:「放下是為放下,無論何時放下,也就是放下了。佛性本虛空,你我皆塵埃。放下了也就自然是放下了。」

    多寶如來點了點頭,又說道:「須彌山雖大,但是也是塵埃所堆積而成。沒有塵埃,哪裡有須彌山地巍峨與神聖。」

    彌勒佛聞言,又哈哈大笑道:「一沙一世界。\須彌山也罷,塵埃也罷,都是佛土。只要心中有佛土,又何分須彌山與塵埃呢。心中所想,即是極樂所在。老僧先回須彌山了。」說著就化成一道金光消失在婆娑淨土之中,留下一群雲裡霧裡都分不清楚的佛門高僧以及面上露出慈悲之色的多寶如來。

    「佛祖!」眾佛聽得迷糊,自然要問個明白。

    多寶如來搖了搖頭,忽然雙手做捻花狀,道:「世事如花,花開花落,花落花開,不過是相同的而已。塵埃也罷,須彌山也罷,都是佛門淨土。」眾僧聞言,臉上頓時露出一絲驚喜狀,神情愉悅,皆喚南無阿彌陀佛。

    「如今大劫來臨,西陳即將不保,我佛門享受西陳煙火,此刻當盡人事。」多寶如來遲疑了片刻,說道:「造化門下要宰通天河畔布下萬龍出水大陣,燃燈上古佛,你可帶領觀音尊者、普賢尊者、文殊尊者領長眉佛與三千佛子前去助陣。」燃燈上古佛聞言一愣,但是很快就應了下來。觀音尊者臉上露出一絲遲疑,但是很快就領命而出。

    靈山腳下,燃燈上古佛眉頭緊皺,一邊的觀音尊者騎在金毛上,見狀問道:「燃燈老師可是有什麼不對之處?」多年以來,觀音尊者、文殊菩薩、普賢尊者三人都是跟隨燃燈從闡教背叛入佛門,故此三人對燃燈道人是尊敬有加,就算晉陞為菩薩,但是仍然是以老師的稱呼來呼燃燈上古佛。

    燃燈上古佛搖了搖頭,道:「剛才如來佛祖與東來佛祖的對話讓人感到奇怪啊!老僧百思不得其解。」觀音尊者等人聞言也皺了皺眉頭,顯然也是略有所思,但是很快就搖了搖頭,顯然也不知道其中的緣故。

    燃燈上古佛忽然歎息道:「自從入佛門以來,老僧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的懈怠之處。雖然被人所詬病,但是老僧卻是不後悔。當年在闡教之時,雖然貴為副教主,一人至下,萬人之上,但是在哪裡得不到地是信任。元始天尊雖然表面上對老僧委以重任,但是實際上也不過是想借了老僧的實力來對付一些他不方便對付地人物而已。卻不曾想到卻是成全了老僧。恐怕元始天尊當時也沒有猜到會有今日的局面吧!我本靈柩,符合西方佛門的寂滅大道,入的西方,也是正理。」觀音尊者等人卻是默不作聲,這些人當年都是背叛了元始天尊。說的實際點,元始天尊對三大士,包括懼留孫佛並不差。但是為了自身道行的增加,眾仙還是投入了佛門的懷抱。今日燃燈上古佛的言語,在根本上還是刺激了觀音尊者等人,連身後的長眉也露出一絲不安的神情,彷彿什麼要發生似地。

    靈山之上,多寶如來與彌勒佛站在山上,望著遠去地燃燈等佛門高手,臉上露出一絲落魄之色,歎息道:「又有幾個佛門高手要上封神榜上走一遭了。老僧身為萬佛之祖,心中愧疚啊!燃燈上古佛精於佛事,為我靈山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功德甚大,如何能做榜上之人呢?觀音尊者號稱大慈大悲,立在南海之上,為我佛門東傳,不辭辛苦,如何能做上榜之人呢?」

    彌勒佛仍然是滿面笑意,只是此刻的這種笑容,彷彿來自地獄中地惡魔一般。只聽大口一張,說道:「佛有寂滅之道,此正是寂滅之道也!佛祖當年出身截教,封神之前,有萬仙來朝之勢,聲勢浩大,三界之中何人能與之相抗衡,可是最終又能如何,差點就有滅教之禍。再往上推延,洪荒之時,巫妖縱橫於天地,就是聖人也不敢輕易惹得巫妖中人,妖掌天庭,巫走洪荒,何人能擋其鋒芒,可是最終又如何,還不時消失在三界的歷史洪流之中,佛祖佛法高深,自然不需要小僧宣講這些東西。但是小僧提醒佛祖的是,佛祖既然為萬佛之祖,所考慮的就是我佛門大局。如今佛門昌盛,如同當年的截教相同。門下弟子雖然多是道德之人,但是同樣有害群之馬,壞我佛門氣運。所以才有今日的壯士斷腕之舉。燃燈上古佛等人因果重重,不但與截教、與闡教,就是如今的造化門下都有著因果。鴻鈞道祖曾言,因果深者須上封神榜,根基淺者要上封神榜。佛祖,這些人不是正好符合這些條件嗎?沒有這些人的存在,佛門才是真正的佛門,佛祖才是真正的萬佛之祖。」

    多寶如來聞言,臉上露出一絲黯然之色,好半響才說道:「不成聖,終是螻蟻。老僧今日是理解了。」說著化成一道金光,消失得不見的蹤跡了。

    ——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