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天道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五回 行醫濟世曰造化,天尊出關會廣力 (一)
    且說方辰造化之道,是為萬物的最後一線生機所聚,乃是天道的遁去的一,雖在大道之中,卻也不在天道之中。當年盤古開天闢地後,天道出,大道將鴻蒙造化玉牒,分為鴻蒙玉牒與造化玉牒,兩者相輔相成,但是又互為對立。一曰死一曰生;鴻蒙玉牒包羅萬象,故此鴻鈞道祖能憑借此物教化眾生,得了第一份教化功德,故此能成就混元太上無極大道,後合道掌天道。方辰卻也在機緣巧合之下,得造化玉牒,行造化之事。那白素貞得方辰吩咐,一路向南,不一日就來到錢塘附近的杭州城中,建起一藥蘆,行醫濟世,加上人又生的貌美,名聲也漸漸傳了出來。

    這一日,白素貞正在蘆中替人整治,忽然,外面傳來一陣喧嘩之聲,卻又無數人蜂擁而來,心中微微一驚,趕緊另童子出去打探。不一會就見童子來報,後周世宗前來征討南唐,大軍先鋒趙匡胤已經抵達壽州城下,後周國力強悍,南唐士卒聞風喪膽,哪裡能抵抗。原來,南唐國主李烈回朝後,果然身死,幼主李景即位稱帝,國內不穩。世宗雄才大略,哪裡肯放棄如此機會,當下調集諸路兵馬,令開封留守趙匡胤為前部先鋒,率領大軍一百二十萬,征討南唐。

    白素貞思索了片刻,暗自沉思道:「老師曾命太歲傳信,言世宗伐唐,自己可以憑借此書。賺些功德,莫非就是此時。」當下命人在藥蘆一旁又搭建了一些草棚,以供來往地災民居住。又取了一些銀兩,開了粥廠,令人早晚施粥。而災民眾多,疾病無數,幸虧白素貞修行有術,醫術甚高,也不知道挽救了多少人的性命。一時間稱其為白衣大士慈悲娘娘。而造化宗的名聲此刻也深入人

    而遠在壽州城下地趙匡胤卻臉色愁苦。壽州城高池深,乃是南唐防守後周的牆頭堡,南唐先主李烈在世之日,也不知道花了多少心思在其上,不但城市乃是用冥域黑石鑄造而成,專門防禦敵人的法術神通,就在城內,尚有精兵七十萬。來自三山五嶽的修行者無數,都是法力高強之人。趙匡胤雖然武勇。卻也攻不破這些修行中人的防守,一時間死傷無數。

    「將軍,陛下親臨!」親兵忽然闖了進來。

    趙匡胤心中一驚,趕緊迎了出去,果見數里之處,一隊人馬呼嘯而至,約有數十萬之多。為首之人。卻身著大紅龍袍,相貌威嚴而又尊貴。在他的身邊又有數十位道人隨行,各個葛衣道袍,仙風道骨,顯然都是大能之人,正是後周供奉樓中的眾修士,此刻也跟隨著世宗皇帝趕了過來。「臣等恭迎陛下,陛下聖壽。」趙匡胤不敢怠慢,連忙領著眾將士跪在地上,卻是不敢起身,樣子恭敬無比。

    世宗皇帝騎在一頭火麒麟之上,手中握著一柄長劍,淡淡地看了一眼趙匡胤,雙眼中忽然露出異樣地神色,又朝身邊的一個銀髮道士望了一眼,卻見那道士仔細的打量著一眼跪在地上的趙匡胤,臉上露出一絲奇色,彷彿不相信一般,許久後,方才遲疑的朝世宗皇帝搖了搖頭。

    世宗皇帝見狀,彷彿做驚喜狀,從火麒麟上跳了下來,一把拉起趙匡胤,拍著他身上的盔甲,哈哈大笑道:「賢弟卻是辛苦了。」絲毫沒有剛才的遲疑。

    趙匡胤哪裡知道世宗所想,只是恭敬的說道:「臣無能,壽州不但沒有攻下,還損兵折將,還請陛下治罪。」

    世宗皇帝擺了擺手,笑道:「那李烈經營壽州也不知道多少年,在此城中也不知道花了多少功夫,連鎮守壽州地大將都是宗室玄仙李神通,更兼其下有三山五嶽的高人無數,賢弟取不下也是正常地事情。若非他們知道寡人要來,想將我大周大軍殲滅在壽州城下,恐怕寡人就見不到賢弟了。」說著拉著趙匡胤緩緩進了大營。

    「看來周帝親自領兵親征了。」壽州城上,李神通望著城下後周大營上空的一團紫氣歎息道。後周兵鋒銳利,非南唐可以比擬的。雖然自己有堅固的後周城池,但是防守一方來說,總是有不足之處。

    「王爺不必擔憂。」一個頭陀打扮得僧人滿面橫肉,陰冷的看著對面的大營,冷笑道:「柴榮不敬上天,不但燒我佛像,還想滅我佛門道統,我佛如何會庇佑此人。如今雖然他兵多將廣,但是在我等修行人的眼中,也不過土雞瓦狗而已。貧僧日前不曾會過趙匡胤,就是為了今日號引誘柴榮前來。今夜待貧僧施法,滅了這百萬大軍就是了。」

    李神通聞言大喜,連忙說道:「如此就有勞金山大師了。」原來此僧人乃是鎮江金山寺中地主持,名喚金山,拜在西方歡喜佛門下,雖然法力高深,但是卻到處捉拿美貌少女,行採陰補陽地手法。

    且說那世宗皇帝進了大營,命人犒賞了軍中士兵,自己卻在中軍大仗中議事。或許是真命天子得百靈庇佑,正在商議之時,忽然一陣狂風吹過,將軍中大旗吹折。那世宗身邊的一個道士見狀,掐指一算,臉色大變,忽然對世宗說道:「陛下,今夜,對方要調錢塘之水來淹陛下。還請陛下早做準備。」

    世宗皇帝大驚,雖然他非正宗地修行之人,但是也聽說過錢塘之水的來歷,錢塘之水天上來,乃是銀河之水的一部分,兇猛無比,若是常人沾惹了一分,必將魂魄皆喪,肉身無存。世宗皇帝雖然是真命天子,可避萬邪,卻擋不了刀兵,這錢塘之水要是鋪天蓋地而來,恐怕這百萬大軍也不知道能存多少。

    「這將如何是好?」世宗皇帝大驚。

    「陛下但且寬心,既然知道對方的陰謀,就容易破之,待貧道師兄弟做法,引長江之水,護住大營,可保陛下安然無恙。」那道士見狀微微一笑,好像此事非常輕鬆一般。

    「既然如此,就有勞丹陽真人了。」世宗皇帝到底是一代英主,很快就冷靜下來,對身邊的老道士說道。

    丹陽真人點了點頭,略有自得之意。他師從人教教主老君門下上八洞真仙的東華帝君呂洞賓,有六位同門,分別是長真子譚處端、清靜散人孫不二、長春子邱處機、長生子劉處玄、玉陽子王處一、廣寧子郝大通共七人,都學了一身的好神通。

    但見丹陽真人領著六人按北斗七星方位站好,腳踏天罡步。松文古劍直指北斗七星。指聽得丹陽真人馬鈺大喝道:「身在儒門三十年,不知一字大如天。偶因悟徹風仙理,頓覺靈明滿大千。疾!」一道赤光直擊天樞星。一邊的邱處機見狀,趕緊大喝道:「馬氏譚君達聖朝,疑情萬古一時超。雲中採藥烹金鼎。火後收丹貯玉瓢。手握靈珠長奮筆,心開天籟不吹蕭。臥看跨鶴乘風去,海上人間影跡遙。敕!」一道青光直射天璇位;譚處端葛衣長袍,飄飄若仙,手中的長劍飄飄灑灑,點點清光,形成一道劍氣,約有數百尺長短,指向天璣星,大喝道:「六年煉盡無名火,十載修成換骨丹。湛湛虛堂無掛礙,已知跳出死生關。敕!」而一邊的郝大通、王處一、孫不二、劉處玄四人不敢怠慢,紛紛使了神通,導引北斗七星之力,借來長江之水,將營盤護住,好抵擋對方手段。

    遠處正在施法的金山和尚,見周營上空衝出七道光華,橫貫星宇,北斗七星光芒交錯,接著天地一陣黑暗,南方傳來一陣隆隆之聲,波濤隱隱。再看時,卻是周營上空已經被長江之水護的牢牢的。

    金山和尚見狀大笑道:「如此手段也敢出來賣弄。」當下拜道:「弟子西方歡喜佛門下金山,只因周皇滅佛,不敬西天,弟子特拜八部天龍,借來錢塘之水,水淹周營。」說著又命人上了香火,李神通也朝錢塘龍王八部天龍廣力菩薩拜了三拜。青煙渺渺,直上蒼穹,祭壇上的三牲與一些奇珍異果也消失的無影無蹤。金山和尚大笑道:「王爺不必擔心,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已經答應了。那柴榮雖然有長江之水護佑,但是如何能擋得了我西方八部天龍廣力菩薩一擊。明日王爺只管前去擒敵就是了。」說著哈哈大笑,得意無比。李神通雖然覺得此人無禮,但是卻被明日的戰果沖的無影無蹤。

    卻說那周營之中,因為丹陽真人的一席話,引來長江之水,護住營盤,眾軍倒也沒有驚慌,各個安心休息,等待明日大戰。只有趙匡胤眉頭緊皺,雖然丹陽子道行高深,但是趙匡胤卻彷彿沒有絲毫的安全感。回到大營之後,坐臥不寧。思索之下,只得擺了祭案,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態,拜道:「弟子趙匡胤拜見老師,今夜南唐將舉錢塘之水,來淹大營。弟子懇請老師前來搭救。」恭恭敬敬的拜了三拜,卻也不知道方辰能不能感應到,就收了祭案,自己卻蒙著腦袋趟了下來。爬^書^網,本章節由""首發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