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天道 正文 第六十五回 扶桑木
    無量天尊方辰立在空中,朝四面飛來的劍光稽首道。

    「真人福緣深厚,我等就是不來,那血神君也不敢將真人如何。」清風道長哈哈大笑道。其餘眾修士皆紛紛點頭。

    「真人果真無量功德,若非真人發現此地,恐怕不過半年之後,這神州中部將變成血海一片,為死地也!恐怕就是神仙也不敢從此地經過了。」本相大師面色凝重,朝懸崖下望了一眼,臉色大變。

    這個時候眾修士才發現懸崖下的血海,皆失聲驚呼起來。閒雲道長面色蒼白,失聲道:「這個丁引也不知道造了多少殺孽,才聚集了這麼鮮血。

    此等魔道中人,若是不早些剷除,日後這世俗界也不知道會死多少人。」

    清雲道長忽然笑道:「這個丁引到底是神通廣大,居然用人血來吸引黃泉之水,形成血池。企圖與上古大神血河老祖的血海相同,血海不幹,血神不死。難怪當年李靜虛道長也只能將他封印,而不能致他於死地了。」眾修士聞言才知道這懸崖底下為何有如此多的污血了,原來居然是來自黃泉,黃泉之水永不枯竭,只要通道穩定,這黃泉之水就會源源不斷地從通道流出來,清風道長所說俄半年後,這裡將成為一片血海倒不是一句虛話。

    「造化真人果真不凡。居然能溝通陰陽,斷了這血湖地源頭,難怪丁引那麼著急了。」本相一邊的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和尚突然說道。卻是九華山廣濟大師。

    聽著廣濟的言語,眾人才發現此時的血湖之水仍然是原來模樣,不見有絲毫地增長。思索之下。也知道只有斷了這黃泉之水的源頭,才能制止黃泉之水的流出,也因此才能惹出丁引的恐慌。溝通陰陽並非是指能與鬼魂打交道,而是與地府打交道,否則是不可能斷了黃泉之水的。一時間,眾人對方辰的來歷驚奇不已。一個不通過人造天劫,卻能提升道行,從引氣到反虛。一路高歌,駭人聽聞;一個不成仙道卻能騰雲駕霧,速超飛劍;一個非地府中人,卻能號令地府,封閉了黃泉之水;一個不論正邪。只論善惡的功德修士等等,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不由得不讓眾修士有了一些想法。

    方辰皺了皺眉頭,心裡一邊暗自譏諷這些只知道勾心鬥角地神州修士,而另一方面卻不得不解釋一番,笑道:「貧道以前曾超度無數冤魂。因此與牛頭馬面交好,今日見此血湖之血大部分來自黃泉之水,故此邀請了牛頭馬面兩位陰神封了通道。否則怎能在此殺了血神君丁引的一絲元神。」眾人聞言,方點點頭,心思著是不是哪天也去超度一下冤魂,不但能獲取一些功德,還能結識一下牛頭馬面,日後就算修仙不成,也可以重新輪迴。與牛頭馬卡面搞好關係卻很是重要的。

    「此地尚有黃泉之水,不若合我等之力將其毀了如何?」方辰微笑道。

    「真人說的極是!」本相大師神色一動,當下盤腿而坐,腦後顯出一輪金輪,口中念出大悲咒,一道道金光從口中射出,一聲聲佛音從口中傳出,頓時懸崖之下佛音繚繞,隱約檀香撲鼻而來。身後的本塵、廣濟等佛門高僧也跟在身後。念起大悲咒來,無數道金光直衝天宇。將整個神農架都染成了金色。那神農架週遭數百里地民眾都看得清清楚楚,還以為是佛祖降世,紛紛拜而祭之。

    清風等人見狀臉色一變,相互望了一眼,也盤腿而坐,一道道清光化成一朵朵蓮花落入血湖之中,發出「滋滋」之聲,太乙救苦救難天尊超度經大放光華,一道清氣直上天宇,形成一朵斗大的青色蓮花,閃爍著濛濛清光,與佛門相抗衡。

    九龍車上的方辰面上露出一絲苦笑,暗自尋思道:「不過是度化這血湖中的冤魂而已,哪裡需要這麼大的陣勢,彼此為盟友,卻不掩飾不了的是佛道不和,這道門中間也是相互勾心鬥角。如此何時得了。」當下也盤腿而坐,功德金光照耀萬千,鎮妖塔化成數百丈高下,將整個血湖都隱隱約約照在其中,功德金光如絲如雨,緩緩灑落下來,一道道金光從方辰口中射出,太乙救苦救難天尊超度經聲音是越來越大,隱隱約約與佛道兩門相抗衡,身後地姜華子見狀,也跟著念著起來。

    過了片刻,數聲「無量天尊」與「南無阿彌陀佛」之聲傳了過來,卻是那龐大的血湖在眾人齊心協力之下,終於化成了一湖清水,碧波蕩漾,美景非常。忽然從九天之外落下一團淡淡的七彩霞光落入眾人泥丸之中,方辰得了大部分,其餘眾人卻是平分了一小團,雖然沒有使自己的道行提升,但是卻淨化了心神,靈光思索之間,也略有所得齊哈哈大笑起來,朝方辰或是稽首,或是雙手合什,道:「多謝造化真人。」想來若非方辰提醒,恐怕這些傢伙,也是見個面,打個招呼就會離去,哪裡能白撿上點功德。

    方辰也面色歡喜道:「今日並非我等毀了血神君丁引的一絲元神,上天才降下功德,而是因為我等救了一方百姓,活了一方水土,上天才會將下功德。我等雖然是修真之人,擁有遠比世俗中人要長遠多得生命、強大的力量,但是不管我等日後如何,都是離不開一個字,那就是人,仙人、聖人。都是還有一個人。不為人,何以成仙。」方辰若有所思感慨地說道。

    「真人果真仁慈。」

    「真人果真功德無量!」

    「真人所言甚是有理。我等佩服。」

    …………

    一干人等紛紛讚賞方辰了一番,好半響,清風道長才說道:「今日毀了血神君地洞穴,滅了他一絲元神,也算是首戰告勝。日後凡是哪位道友遇到今日情況,皆可仿照造化真人

    共同剿滅魔頭,還我修真界一片晴天。」

    「尊盟主教誨。」眾人倒回答的齊整。然後又說了一番話,才相互告辭而去。只留下了方辰門下與姜華子三人。

    姜華子掃了方辰一眼,歎息道:「賢弟為人善良,與人為善。雖然高手卻平易近人,也因為如此才有了今日的成就。可是卻不知道這修真界並非你想像地那麼美好。這些人今日聽了你的一番言語,又得了一絲好處,一兩天或許還能與人為善,可是過不了多久,還是原來模樣。修真之人高高在上。一向以實力為尊。賢弟地一番言語恐怕是白費心思了。」

    方辰聞言淡笑道:「兄長,既然我傳給他們我的一些經驗,已經是仁至義盡,至於他們做不做卻不是我能左右的。如今雖然說正道勢力較大,但是魔道也隱有崛起的模樣,擁有一絲功德在身。不但與自己修行有極大的好處,但是更重要的是對敵之時,能多少一層保障。這功德得之不易,但是失去卻是很難。稍微不留意,就會不知不覺地減了許多功德。」方辰想到這裡搖了搖頭。這佛門之所以大盛,一方面固然是天意如此,但是另一方面莫不是與這出世賺取無量功德有關,一人做一件善事,這西方佛門有億萬佛子。所積累的功德也是不得了地,足夠它增加無數氣運了。

    「兄長,神農谷小弟就不去了。我尚要到扶桑走走。」方辰歎了口氣道。

    「好,既然如此,你我日後再見。」姜華子也不問方辰所為何事,就取了自己地小鋤頭,飛了出去。

    「兄長,若是有事,可至長江龍宮尋我就是了。」清風中遠遠飄來方辰地言語。藥鋤之上。姜華子歎了口氣,想了想。眉頭皺了皺,暗自尋思道:「既然賢弟能賺取無量功德,我何不也到世間走上一走,或許也能碰上一些機緣也不可知。」當下又御著藥鋤逕自朝世俗劫而來。果然,若干年後,神農谷再次出了一位飛昇之人,正是救人無數的姜華子。

    —

    富士山上,此時正是扶桑櫻花盛開季節,扶桑每個角落都可以看見粉紅色、白色的櫻花樹,每隔幾米便有一株。許多地方成為櫻花海,清風吹過,櫻花便紛紛散落,像是下了一場紛紛揚揚的小雪。

    方辰延著山間小道緩緩走動,不時地大量著四周的景色。櫻花在扶桑是國花,富士山在扶桑被稱為是聖山,只可惜的是這裡馬上就會被鮮血所染紅。方辰雖然與人為善,但是對扶桑這片土地卻生不出半點興趣。且不說這個天生就帶有侵略性的民族,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將人不當人的民族,為了一己私利,就發動戰爭地民族,為了研製武器,以活人作為實驗老鼠的民族。

    神州雖然在某些方面不如扶桑,但是卻有人族聖人鎮壓氣運,雖然不知道這些聖人是否也鎮壓著扶桑的氣運,但是方辰看來,這扶桑的氣運恐怕也消耗的差不多了。當然潛意識了,那幾顆定海珠,甚至可能還存在的幾件皇家至寶,都成為方辰來扶桑的主要原因。

    方辰不知道這些東西在哪裡,無奈之下只得找人來問問,這最佳的導遊卻只有幾大忍者世家了。這些人都是當初從五行宗中得了五行遁術的傢伙。扶桑忍者有許多家族,但是總地歸結為伊賀和甲賀二大集團,當然還有陰陽師,還有靖國神社的護寺高僧等等。從司雪那裡瞭解到的卻是在富士山的隱秘深處,有一個忍者學園,專門培養忍者得存在。雖然明面上甲賀和伊賀是兩個相互對立的忍者集團,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卻又是一格相互依存的集團,這個忍者學園就是一個例子。這裡是學習的包括忍者、陰陽師、法師三種職業,是扶桑兩大忍者集團、各僧寺的陰陽師、靖國神社裡的護寺高僧共同建立地。忍者又分為上忍、中忍、下忍。上忍一般認為,能力愈強愈利害的忍者,經過一定地測試才能進階,如果要這樣分,的確也沒有錯,但是其實真正的分類方式是,上忍又稱智囊忍,專門策略作戰整體計劃。中忍,是實際作戰時的指揮頭子,當然忍術也得超群出眾才行。下忍,又稱體忍,相當於現代的特殊部隊,在最前線實際作戰的忍者。彼此之間等級關係涇渭分明,下忍對中忍唯命是從,中忍對上忍俯首帖耳。不過相傳上忍之上還有特忍。扶桑的陰陽道其實是源自於神州的陰陽五行說。就時間的演進上,甚可遠推至遠古傳說伏羲造八卦的年代,而至周朝大致發展完備,代表性的典籍為《易經》。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論者視為構成世界萬物之五大元素。《陰陽師》主角安倍晴明所著的《占事略決》中,則將五行交互作用分為旺、相、死、囚、老五態,稱為「五行旺相死囚老法」。實際上還是源自的五行宗。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利用五行相生相剋,製造幻術來殺人,或者是借助陣勢來殺人等等。

    所謂最瞭解自己的並不是自己人,而是自己的敵人。神州龍組與扶桑忍者集團不知道斗了多少年,所謂瞭解甚深。方辰在來之前,就通過司雪瞭解了扶桑境內的忍者得情況。如今要做的就是打草驚蛇,只有將扶桑亂起來,自己才能在其中尋找有利的線索,找出自己的東西。方辰並不知道此舉會死多少人,也不知道會不會讓自己掉上許多功德,但是他卻知道若是自己不來這裡,那定海珠和神州龍脈是不可能自己飛回的,也更不可能送到自己手中的。方辰也能真正的感覺到,自己若想成仙得道,所必需的就是找齊了神州龍脈,如此龐大的功德,足夠使自己的道行成就仙道。自己不得不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