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扇 正文 第一百一十九章 杯酒論英雄(二)
    萬幻虛空有一點神靈在獨自漫遊,甚是孤獨,即不知生也不知死,漫漫虛寂中突然撞上了一個不知是什麼的物事,遂一頭鑽了進去,好奇的四下裡摸索,一道奇光不知怎的便由這個物事了出來。

    神靈大為驚異,細細的分辨後卻知這個物事可以讓自己身具神智,於是便在其內苦修起來,這也算是有了個小居。這一修也不知過了多少個年月,偶爾間神靈恍然悟出了至天至上的大法,遂化成了個具有身體的東西大笑而出,功德圓滿。

    只是虛空間真個是過於寂寞,便隨手一揮,劈開了個空間,從此便有了混沌。

    神靈雖站於混沌之間可也沒了個去處,便四處周遊起來,這一遊便是一億八千萬年,總算未白費了一番苦尋之力,終於讓他給尋到了一個在混沌中剛剛具有生氣的小生靈,如獲至寶的收入手內帶到了自己的小居。

    這個才誕生的小生靈在神靈的的培育下漸漸的具有了靈氣,如此這般的又過了一億八千萬年,萬籟虛空在小生靈的不斷培育下終於迎來了它的燦爛時光,天地頓開,便有了這個世間,從此萬物俱生。

    眼看著這個世界誕生了,小生靈還是極不滿足,便開始了創生萬物的時代,又過了一億八千萬年,世界再一分,一時神明氣爽,萬物復甦,不知多少年過去,便也有了人,這即是有了個老元他們所在的這個世界。

    小生靈修成正道後,追尋神靈而去,臨行時遺下了一個仙家的功法,刻在了一個隱密的山洞內的石壁上,閉上了洞門,靜待有緣之人,在石刻中更是叮囑後人勤修自身,以便能得證天道。

    數千萬年後,神朝確立,僅過了短短百年,天下便由神朝一統,分做了四個大洲,各自封了個神王享受天下百姓的擁載,這便是這個世界後來的四個國家的前身。

    後來神朝敗亡,只太清平穩的更換了新皇,太清皇太祖緊守國土,將百姓護了個周祥,太清實力遂在三國之上,此時其它三個王朝戰亂迭起,今日你做了皇帝、明日我擁了天下,百年後才漸漸的確立了新主,便有了後來的東都、桑托和婆羅洲,也便有了些在其周圍零亂而生的小國家。

    數十年前,太清國在老皇帝偶然的興致下,為了選賢舉士,辦了個天下士子的文才友會,除太清外,其它數國數以百萬計的學子為了生計四方湧入。來自五湖四海的學子們中便有鴻鈞、混鯤、女媧和陸壓。

    四個學子中只女媧是個女子,才氣溢橫,不服男兒志在天下,扮了個男兒裝進了太清,路上與三人相識後均為對方的學識心折,遂相伴共行。

    說來也是路途多騫,在進京城的路上四人誤入深山,當是迷了路了,誰知天又忽降暴雨,幾人便相扶著尋了個山縫鑽將進來,正正的撞入了山洞之內,頓時被生靈留下的天地大法所吸引,於是相約做了個師兄弟後開始苦修。

    老大鴻鈞修的是玄清氣,老二混鯤修的是玄靈氣,老三女媧修的是玄空氣,老四陸壓修的是玄明氣,合之則為「清靈空明」,在我們那個世界中後人分別尊他們為鴻鈞老祖、混鯤祖師、女媧娘娘和陸壓道君。

    數年後道法大成的鴻鈞便四處尋些可造之材,後來共收了老子、盤古和通天三位高徒,三人學成後於是各自開山立派,收了數萬弟子,日日苦修勤證大道。

    那一日盤古與一眾師叔伯門人弟子們正玩耍作樂間,心血來潮,忽覺自家天地一片混沌,模糊難分,好生不爽,用了個神訣便是一神斧,就此開出一個天地來,更使法術化做那山川大地、江河湖海,這下便有了我們那個世間。

    盤古當真是一位了不得的大神,自己由玄清之氣悟出了玉玄清氣,開山立祖創了個闡教,四方廣收弟子,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廣成子、赤精子、太乙真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黃龍真人、道行天尊、清虛道德真君、懼留孫、玉鼎真人和雲中子。

    盤古開了天,女媧娘娘覺的這個很是靜寂,於是為盤古這個天地造了人,便又有我們那個世界的萬物生靈。

    通天自己立了個截教,依著玄清氣修出了個上玄清氣的境界,當真是十分了得,比盤古也就是元始還強了些,手下弟子因師傅本領高強,也是個個出眾,在我們那個世界裡玉帝手下的二十四星宿、雷公電母等等眾神幾乎全是他的弟子,我們也尊稱他為靈寶天尊或是通天教主。

    老二混鯤祖師性格及為傲慢,其弟子遍及四國。又因極是喜歡遊樂,在自己的地中豢養了無數的畜物。在其弟子中,有兩人天下揚名。

    大弟子是接引,二弟子便是准提,將個功法修的是天下難相比敵,端的是仙道高深。後來接引和准提兩人攜手創立了西教,分別作了個正、付教主。

    老三女媧娘娘,只因女兒之身,生性難免有了些孤僻,不喜多言。可其胸懷博大,絲毫不弱於三個師兄弟,平時甚有悲天憫人的兒女情。

    在師侄元始天尊一神斧劈出一個新天地後,女媧娘娘憐宇宙造化蒼生萬物之意,於是用水和黃泥,仿照小師弟陸壓的模樣,捏了無數男女泥人,渡了一口仙氣,往地上一放,便有了萬物之靈的我們。

    老四陸壓道人,口才極是了得,更兼每日裡嘻嘻哈哈的與三個師兄笑語不絕,沒有一天安靜過,且語中調侃胡鬧沒絲毫的正經,甚得三人的喜歡,將四人相融的極為融洽,可因心性純樸其功法也是最為了得。

    在女媧娘娘為元始造人不久後,鴻鈞老祖終於參透了天地間萬物的造化,將個金身直修至萬劫不滅、永駐仙家的絕妙境界,把個萬籟虛空的大道掌與手中,便開始苦苦尋求師傅小生靈的去處,一心想著追隨師傅寂滅於茫茫無垠的幻界之中,這時通天和混鯤祖師各帶著弟子們已進入了元始開創的天地,分做了個萬靈的祖師和萬獸的主宰。

    誰知通天門下的弟子祝融與共工為爭一先天之地失和,瞞著師傅開始以命相搏,打來打去誰也奈何不了誰,共工一怒之下撞倒了不周山。

    不周山本為元始所造天下的撐天四大巨柱之一,這一轟然倒塌,天下失衡,災難遍至。火山一個接一個的噴、地震一處連一處的迸生,隨著洪水又是鋪天蓋地而至,野獸們受了驚懼後散遍了整個世界,天地蒼桑瞬間變化無窮。

    對於這些個神靈們來說這個天地的變華也並不太上心,可憐女媧娘娘用盡心血造就的人們卻吃了大罪,火、風、地震、洪水、野獸等無一不是人的天敵,眼見的十停中去了六、七停,幾乎陷入了絕境。

    悲天憫人的女媧娘娘便親手煉燒五彩靈石,以無上道法補了天,並從逃入深海的一隻萬年巨龜身上砍下了四條腿,作了個支撐天地的四柱,眼看著著天地終於重歸了寧靜,為修補山洞無意中又受了些傷,元始急忙送了回來,遂在山中安然休養。

    元始終於按耐不住,一怒之下與通天生爭端,最終大打出手,門人弟子均捲入其中,遂不可收拾,於是便有了神仙們之間決戰,便有了後來的封神演義。可元始本不是通天的對手,萬無奈下,返回山中請來了混鯤門下弟子時已為西教教主的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又叫來了師兄一同助拳,方將通天戰敗。

    此時神界已然大亂,恩怨交纏的師兄弟們各各互不相融,如同水火般難以相處,雖然後來穩定住了天下,可兄弟般的情誼已蕩然無存,接引道人與准提道人也只能默默的遠走他鄉,潛心苦修去了。

    鴻鈞祖師醒轉後方才得知,帶回了通天,並將所有的師兄弟和師侄師孫們無不責備的體無完膚,混鯤祖師大怒,性情大變,直奔了他處,並傳下了我們那個世上所謂的宙斯等今日在西方的神道。

    後來西教如來終證大道,奪了接引和准提之權,勢力極擴張,各個方面均過了老子等神仙,元始眾多門人弟子也改投如來。在修成佛門正果的仙佛中,多數為元始門下和道家中人,普賢真人、文殊廣法天尊和慈航道人,均投奔如來而去,分別成為後來的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和觀音菩薩。

    又過了數年,鴻均淼然無了蹤影,只留下一封絹文告知元始自己已是奔了天荒之地,尋師傅去了。元始此時也只能看著師兄佔了自己的天地,心灰意冷下加緊苦修,誰知竟由此打開了上界的一個通道,隱約覺出這個天下已是處於了極端危機之中,急忙通知了所有的仙神們,這便也有了第一次的長留山聚會。

    長留山位於玉山的西二百餘里,很是險峻。山頂建有陸壓道人的修真宮殿,極是氣派非凡。

    在山上本來欲商天下之大事,元始未曾想到尚未將自己所知告知前來的人們,這些人因在下界積怒極深,一見面幾句話不合已是不由分說的動起手來,長留山下又是一場混戰,受傷者甚眾,不少人怒氣沖沖而去,元始的幾位師兄弟最後也加入了戰團。

    眼看著局勢已無法挽回,元始無奈,為了保住自己所創世界的一切事物,遂將下界的大門悄然關閉,這也是我們那個世界沒了神、妖、鬼、怪的原因了。

    四大天王雖未致傷,可也是狼狽而去,回歸了桑托。

    樂天王一邊說著,一邊不住的搖頭抿酒,說到這時風天王已是接著道了下去。

    我和李華憑著不知來自何處的功法進入了這個世界,此事已是漸漸的在曾去過下界的神仙們中悄然傳開,不過只是說我兩人是神靈所定的引路之人,所以當李華出現在桑托國的幾位大將軍面前時,人間的爭戰便悄然而止。

    李華東渡桑托,先遇上的便是雨天王李靖,因為木吒的關係,李靖便成了李華在桑托國的第一個擁護者,後來李華展露了身手,帶著李天王和木吒日行千里依次拜會了幾個天王,這才有天王們相攜西渡入太清的事。

    四天王西行,手下將領們紛紛請隨,這些將領們正是我們那個世界中傳說的二十四星宿、三十六神靈、七十二星辰,按天王們所言,當是不久後他們也將趕往玉山了。

    據李華所說,他隱隱的感覺到生靈大神留下的仙錄就位於玉山的一個山洞之內,於是四天王大喜,將手中的事物暫時交割後,隨著李華趕赴太清。

    李華在路上表演了一個讓四天王覺的不可能做到的事,就是未再乘船入海,而是帶著五人瞬間即到了太清的東郡關外,隨後叩關而入趕赴京城。在離京城尚有幾日行程時,李華將所有的安排細細的告知了五人,五人極是不信,才有四天王救我於危機之時所言相賭一事,而李華自己已是瞬間而沒,再次出現時正在皇宮的大殿之外。

    我幾乎是大張著嘴聽完了這些原本就是神話的故事,不相信的看著李華,李華笑嘻嘻的對著幾人不住的謙讓。

    「華子,你那個不用下海就進了太清的法子可是真的?」我心裡十萬個不信的看著李華。

    「嘻,那有什麼了不得的?」李得意的晃了晃頭道:「其實這本就是改變時間的一種辦法,老古人說它是縮地法,三國裡的諸葛孔明就用過此法,只是太也耗費了氣力。」

    木吒笑著接口道:「如同騰雲駕霧,眨眼間就落了地,再睜眼看面前已是太清的旗幟了。」

    風天王對著木吒板著臉道:「什麼太清的旗幟,這些事都是凡人之事,我們這些做過神仙的根本看不在眼裡。」說完忽的一下又「哈哈」的大笑了起來。

    我還未明白是什麼意思,郭明海已打馬奔來,到了車前道:「大將軍,我們現在已可以安營了。」

    行伍行進時大營扎的較為簡陋,不過是用些木柵圍了著大大的院落,擺了些拒馬立了望樓後,兵士們即紛紛開始搭建自己的帳蓬,接著就是自行挖坑作灶、點火煮飯。

    中軍的大帳建的最快,不到一盞茶的時間,我們幾人便坐於了帳中,隨著郭明海和趙勇年細細的安排了兵將後進入帳內,我們七人早已端著酒碗大呼小叫的喝了起來。

    三公主和萍兒的大帳立在了我們的旁邊,雖然想過去看看她,可實在也是無法分身,只能讓親兵們帶了個口信,不久後便將這些全忘在了腦後。

    又過了一個多時辰,帳中之人都有了些醉意之時,任清河帶著數百人進了大營。

    李華和我忙去迎了進來,一見面,四天王和任清河便抱在了一起,大笑不止,隨後陸續而來的人越來越多,甚至夜半都有人騎了馬叩營而入。

    第二日一早,剛將自己收拾清爽。三公主兵士裝扮樣進了大帳,順天王頓時瞪大了眼睛不住的歎息,這讓我有了些好奇。雖然不住相詢,可天王就是不肯明言,直到李華笑著說,天王是羨慕我的運氣,我才將信將疑。其實這個時候我早應該對李華這一路的所作所為有所警覺才是,只不過我倆人的親如兄弟的情誼讓我未在向深處著想而已。

    一聲號炮,大軍拔營西行,沿路不斷有人加入行伍之中,多是曾去過我們那個世界而並不太有名氣之士。待大軍至了玉山鎮時,出的萬餘人馬已達三萬餘眾。

    在玉山鎮休息一日,大軍再次西行,不到三個時辰便抵了玉山入山口,上次大戰的影子現在仍處處可見,四天王不斷詳細的尋問任清河關於戰事的經過,雖然也早聽我說過,可還是追著任清河不放。

    過了入山口是上萬畝的平地,兩側的山梁時高時低,地上不時可見到些破碎的槍矛和零散的箭簇。

    行過了平地又是個山口,進入了一個狹長的山谷,走了約兩個時辰後,眼前霍然一亮,一個數萬畝的草場綠綠蔥蔥,山林在輕風中緩緩搖曳,一條小溪從遠處淌過,空氣也極為清冽。

    三公主歡喜的大叫一聲跳下了車轎,拉著萍兒在深極腰腹的青草中蹦蹦跳跳的很是開心。想來作為帝王家人,也並不是有著多少的機會能感受天地的溫情。

    眼看著三公主如此興奮,我也不由自己的在心裡為她感到無盡的歡喜。

    本書由瀟湘書院,請勿轉載!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