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萊太史慈 正文 第三部一統第十二卷第三章破劉(六)
    想起漢獻帝的事情,太史慈自然感慨萬千,自來到這時代,紛紛擾擾,自己在分裂的天空下奮勇搏殺,最後才創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這時代,已經和歷史的本來面目有了很大的不同。相應的,漢獻帝的命運自然也和歷史上不同。

    一想到在不久的將來自己就會把漢獻帝送走,太史慈就會分明地覺得自己已經和那原本的歷史一刀兩斷,有一種開創了新天地的豪情在。

    只是不知道當劉備等人倒在自己的面前的時候,自己又將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看著太史慈一幅緬懷的樣子,史阿當然知道太史慈的心聲,故此低聲道:「住上是否也該回去一趟呢?」

    太史慈聞言一驚,當下點了點頭,他是當然要回去的,因為送走漢獻帝是件十分艱難的事情,他不可能不參與,若是萬一事情敗露,只要有他在,任何人都不會把漢獻帝如何。

    史阿卻對太史慈說道:「對了主上,有一件事情不知道您知不知道,在第三次長安之亂之後,原本已經消失不知到何處的劉虞的兒子劉和不久前突然出現在了長安,而且還被幼安送進了宮中,說是有此人在一旁,說不定有利於聖上神志的清醒,我走的時候,這個劉和已經住進了宮中。」

    太史慈聞言一楞,有點吃驚道:「劉和?沒有人告訴我這件事情,管寧兄也沒有說過。不好,若是有此人在身邊,我們的計劃說不定會出現什麼意外。你是什麼時候知道這件事情地。」

    史阿卻掃了諸葛亮一眼,淡然道:「我原本不知道這件事情,不過我在長安城內的徒弟很多,有人寫信告訴我的,否則我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因為這個劉和是在我離開了長安,趕到西川前線之後才出現在長安的。前後的時間也就相差幾天,正好是從長安到西川的路程時間。」

    太史慈何等機靈的人?馬上明白過來史阿地意思,當初平定長安之亂的負責人就是諸葛亮,可是劉和卻憑空地消失了,因為此人是個小人物,所以大家都未放在心上,畢竟當時長安之亂千頭萬緒。很多地事情等這種人去解決,而且當時諸葛亮並沒有在長安城停留多久,就和太史慈一同出了長安城,然後跑到了荊州,去和太史慈一同對付廖立去了,所以太史慈對諸葛亮一直放心得很,更沒有把劉和的消失和諸葛亮聯繫到一起。

    但是現在就不同了,史阿才到西川。幾天之後劉和就出現在了長安,並且還混進了皇宮之內,這麼巧合,也難怪史阿對諸葛亮動了疑心。

    不過諸葛亮雖然作了這種事情,但是太史慈和史阿卻很難怪他,因為這恰恰是諸葛亮對太史慈的忠心耿耿。別人和漢獻帝的關係沒有向他兩人般這麼親近,所以就很難能夠明白漢獻帝是個什麼樣子的人,漢獻帝雖然聰明,但是卻沒有多少野心,雖然也想要勵精圖治,但是那是身為劉氏子弟的使命使然,等到發現太史慈比他更加適合於治理天下的時候,他便痛快地退出。這在一般人的眼裡那是很難被理解的,諸葛亮對太史慈忠心耿耿,自然會在太史慈之前替太史慈考慮好所有的事情。所以這件事情諸葛亮本來就沒有做錯。

    其實就算是諸葛亮知道了漢獻帝的為人也是沒有用的。畢竟漢獻帝活著一天就有一天的危險,就比如說現在漢獻帝已經逃出去了。即便漢獻帝沒有別的心思,但是若是被別人知道了漢獻帝地身份,那麼別有居心的人就會利用這件事情大做文章。一旦令諸葛亮等人知道漢獻帝在那裡,那麼他們便會不惜任何代價除掉漢獻帝,就算是太史慈砍下了他們的腦袋也沒有用。

    所以對於諸葛亮等人來說,漢獻帝在宮廷之上固然不可以留下,就是漢獻帝到了民間,仍然不能留下。

    一想到諸葛亮這個人參與到這件事情裡,太史慈的頭有點大,他當然不會懷疑諸葛亮看出了漢獻帝什麼不妥的事情,諸葛亮只不過是防患於未然,但即便是防患於未然,這一著棋也令人頭痛。

    太史慈心中苦笑,對史阿道:「史阿兄,這件事情我們以後再說,左右我也要回長安,現在人多嘴雜,實在不方便。」

    史阿心領神會,當下含笑與太史慈對飲一杯,便閉目養神,不再說話。

    太史慈則轉過頭看看著被眾人捉弄得哭笑不得諸葛亮,微笑道:「好了好了,瞧把我們罵人天下第一的諸葛小子難為成什麼樣子了,也該適可而止了啊。」

    眾人哄地一聲笑了,諸葛亮揉著自己地鼻子苦笑道:「主上,多謝您給屬下解圍,否則屬下非得無地自容鑽到地底下不可的。」

    太史慈搖頭笑道:「我給你解圍是應該的,難道要我太史慈給劉備和龐統解圍嗎?給你解圍是為了讓你龍飛九天,別老總是臥著,若是放過他們,那就變成放虎歸山了。」

    眾人微微一笑,聞絃歌而知雅意,知道太史慈準備說到成都城的攻略問題了,當下眾人默不作聲,等待太史慈說話。

    諸葛亮則肅容請教太史慈方面的動向,當太史慈把這段時間自己做的工作說出來之後,諸葛亮興奮的一拍大腿,對太史慈道:「主上此計果然絕妙,沒有想到這范疆張達兩人真的這般容易的便投靠了我方,嘿,那個屠夫張飛張翼德還是配合我們,居然能夠做出這般糊塗的事情,看來丟掉性命也是十分正常地事情。」

    頓了一頓,用一種十分敬佩地目光看著太史慈。讚歎道:「主上還說屬下如何厲害,我看主上才是天下無敵,雖然說別人也可以料敵先機,但是屬下卻從未見過主上這麼神乎其技的,范疆張達在益州軍中不過是小人物,雖然軍需營在成都城中作用甚大,但是平常並不會拋頭露面。而且劉備得勢很晚,我們知道地劉備軍中的人物無外乎就是關羽張飛等人。像范疆張達這等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我們上哪裡知道去,可是主上卻偏偏知道,並且還因地制宜,實在是太厲害了。」

    太史慈笑罵道:「你他娘的少拍馬屁,老子幾斤幾兩自己還是有數的,若是我不知道這兩個人。那咱們青州地特種精英豈非變成白吃飯的了?」

    嘴上這般說,心中卻暗暗抹了一把汗,幸好有特種精英可以用來徹詞,否則定會引人疑竇,難道自己可以說自己是從老羅地《三國演義》裡看來的?

    **,《三國演義》這本書都說是七實三虛,老子偏偏覺得他七虛三實,那裡面的人物有的時候根本就是對不上。自己當時也拿不準這范疆張達兩人是不是歷史上真正存在的人物,只不過是姑且試了一下,沒有想到老天爺還真是照顧自己,否則自己就唯有強攻成都城一條道路可以走了。

    心裡這麼想,嘴上卻在說:「我們已經準備在張飛的身上大做文章,採取聲東擊西地策略。最後由子敬帶領真正的攻城部隊一舉攻下成都城。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我希望史阿兄,還有於吉、左慈兩人,再加上特種精英一起過來,由子敬指揮,如此一來,我們的把握無形中就又大了很多。」

    一直未說話的賈詡在一旁微笑道:「諸葛小子,你不會捨不得這幾個人吧?」

    諸葛亮聽得雙目放光,連連搖頭道:「文和先生就會打趣我,現在是什麼時候了。既然我們已經制定了裡應外合攻破成都城的戰略。我諸葛亮只需要虛張聲勢就夠了,我們本來就該集中優勢兵力攻擊成都城。哈哈,特種精英加上攻城部隊,還有史阿先生,再加上於吉左慈,哦,對了,還有那個日行八百里可負千斤的胡車兒,若是被他們強攻,我看成都城就算是被強攻,那也是一樣守不住的。」

    眾人看著諸葛亮興奮的樣子也自好笑,畢竟還是個小孩子,平日裡叱吒風雲,現在在太史慈面前自然露出了天真地一面。

    諸葛亮又看向魯肅,嘻嘻笑道:「不過說實話,老魯,嘿,不是,子敬先生,小子可是十分羨慕你可以指揮這樣一支軍隊呢。」

    魯肅其實年齡還不大,不過辦事穩重,現在被諸葛亮叫了一聲「老魯」,登時啼笑皆非,搖頭失笑道:「你這小子在主上面前就會耍寶,怎麼不見你在別人面前這般模樣?你若是羨慕,不如就由你來指揮吧」

    諸葛亮嘿嘿一笑道:「那就免了,小子其實喜歡散淡,能閒著我就閒著,有各位前輩高人出招,我還是去休息吧。」

    眾人聞言一起笑罵。

    趙雲在一旁聞言神色一動,接口道:「主上,若是說到天生異人,我看周倉將軍也可以調過來使用,到時候我們還可以看看這兩人到底誰更勝一籌呢!」

    太史慈這才想起來周倉這個在歷史上給關羽抗過刀的異人,知道此人力大無窮,乃是陸戰的高手,自然答應。

    又說了一會兒話,眾人討論了許久,發現沒有什麼遺漏的地方,便開始對著滿桌的美食大快朵頤起來。

    隨後諸葛亮便起身告辭,回去修整兵馬,與太史慈約定在三天之後一同進兵,一舉攻打下成都城。

    而此時,成都城內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劉備得知太史慈和諸葛亮的大軍來到成都成外之後,當下召集眾人商討應敵大事。

    眾人心事重重而來,劉備還未說話,他手底下地心腹簡雍面色不豫、劈頭蓋臉道:「主上,自從江油城等地落入到青州軍之手之後,成都城內便一片議論紛紛,百姓變得憂心忡忡。屬下建議採取必要的措施,以免民議沸騰,不利於以後地戰事。」

    簡雍話才出口,說話很沖的張松便面色陰沉道:「簡雍先生此言差矣,現在我們沒有任何辦法杜絕成都城的百姓談論這件事情,難道要他們不說話嗎?古語有云: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金玉良言。言之鑿鑿,殷鑒不遠。話猶在耳,不可不防,若是此時我們坐不住,那麼只會是火上澆油,亂上加亂,未知各位大人以為然否?」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雖然張松這話說得很難聽。但是的確很有道理,故此都點頭贊同,簡雍心中雖不舒服,但是也知道張松言之有理,當下笑道:「張松大人說到在下心裡去了,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更應該想個辦法化解眼前的這個危機,成都城這般高大。只要我們眾志成城,青州軍能奈我何?」

    張松冷哼一聲道:「各位放心,我張松一定會盡一切可能與青州軍糾纏到底的,我的老朋友法正斯在諸葛亮地手中,這個大仇不能不報,否則我法正誓不為人!日月在上。其心可鑒!」

    張松一番話說得眾人紛紛站立而起,一個個肅榮謹對。

    劉備聽得連連點頭,若是益州軍方人人有這種志氣,青州軍又何懼之有?

    龐統卻冷然道:「張松大人言之有理,諸葛亮這人地確壞了我們益州很多大事,此人平常不出主意,可是每次一出主意便會致人於死地,我恨不得生食其肉,但是越是如此,我們就越應該對諸葛亮此人多家提防。這人鬼主意極多。而且慣會猜測別人地心思,我們不可以等閒視之。若是我們因為仇恨而只盯著諸葛亮,說不定會被這小子反過來算計一次,利用這一點給我們錯覺,若是因此我們丟了成都城,那便錯恨難返了。」

    眾人深以為然,戲志才冷哼道:「事情的確如此,大家想一想,青州軍地這些人哪個是好對付的?那個賈詡為人陰沉,令人防不勝防,幸好他現在不再前線,正在臨江督戰,不過他雖然不在,但是那個郭嘉卻在太史慈軍中,這小子更讓人頭痛。」

    荀攸看了看自己的老朋友戲志才,冷然道:「戲志才兄的確應該小心,這個郭嘉可是你少年時代的老朋友,對你瞭解甚深,不可不防,當然,魯肅那傢伙也不能放過,即便是有張飛將軍地敢死隊,我們也不可以掉以輕心。」

    劉備點了點頭,斷然道:「現在成都城內的確是人心惶惶,不過青州有一句話說得好,事實勝於雄辯,我們現在即便是想要編造話語也難以令成都城內的軍民穩定下來的,既然如此,我們不如在和青州軍的第一場作戰中大勝對方,如此一來,成都的百姓就會對我們產生信心了,只要民心還在,我們想要守住成都城就不會難。」

    龐統淡然一笑道:「其實最可怕的事情已經發生了,那就是青州軍圍住了我們的城市,我們現在是孤城一座,若是荊州方面和江東方面無法對付青州軍,我們不過就是坐以待斃,但是既然最可怕地事情已經在眼前了,我們都沒有辦法躲避,那還怕什麼?哼,成都城不但堅固,而且糧草極多,敵人也沒有辦法用我們想像中的空中飛行的方法來攻城,唯一要預防的就是魯肅的攻城部隊,除此之外,何懼之有?」

    頓了一頓又道:「更何況,我們並不是沒有幫手,大家不要忘記,南蠻王孟獲已經回到了南蠻,有此人在,青州軍的後方別想要安寧。即便是孟獲不會和我們合作,他也應該能夠想像得到青州軍控制了南蠻,自己地權力將會全部失去,若是如此,只怕比殺了他還難受,在這種情況下,他能不全力地支青州軍嗎?」

    眾人聞言點頭,這才想起還有孟獲這一步棋。不過他們都沒有想到,青州軍對待南蠻人另有政策,而且極為優厚,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慢慢往已經投降給了青州軍,不過這一點若是被龐統他們知道,只怕立刻就會猜到前不久孟獲來到成都城另有花樣,像龐統等人就會立刻對成都城進行戒嚴。

    任誰都想得到,投降給青州的孟獲居然冒先進到了成都城內,那一定另有陰謀。

    龐統又看向陳到,沉聲道:「陳到將軍,你擅長於防守,成都城的總體防禦還要靠你佈置。」

    陳到肅容道:「軍師請放心,陳到定然盡心盡力,絕不敢有半點鬆懈。」

    龐統點頭道:「如此最好。」旋即又看向關羽,冷然道:「關羽將軍,青州軍不可能一上來就攻城,所以張飛將軍對敵人魯肅大軍的突襲一時還用不上。他們必然會在外面先討敵罵陣,我們不可以落了聲威,若是閉門不出,反而更加不利,若是出戰的話,將軍便打頭陣,一定要格殺對方高手,給對方來個下馬威。」

    關羽虎目中神光一閃,淡然道:「軍師放心,便是太史慈親自上陣,關羽也要砍下他的人頭。」

    眾人聽關羽這句話,心中一凜,他們知道關羽和太史慈武功各有特色,彼此之間都奈何不了對方,關羽這句話自然有和太史慈同歸於盡的架勢。

    劉備的臉色一沉道:「雲長……」

    龐統卻阻止劉備對關羽道:「將軍此言差矣,我是要將軍立威,可不是要將軍當荊軻,太史慈身份高貴,手下戰將如雲,又豈會輕易出戰?我要將軍出馬時,一定要是必勝之局!」

    關羽聞言動容道:「關羽愚昧,軍師的囑托關羽謹記。」

    龐統深深看了關羽一眼,深吸一口氣道:「既然如此,那我們便好好休息一晚,明天準備和青州軍大戰一場!」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