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萊太史慈 正文 第三部一統第十二卷第三章破劉(三)
    相對於成都城的一片愁雲慘淡,太史慈的軍中則是一片鼎盛氣象。

    此時,郭嘉已經從後方趕來,賈詡對外則宣稱是在臨江備戰,其實也已經趕來和太史慈等人會合,關於荊州那裡,現在青州軍需要做的就是虛張聲勢,現在任何人都認為青州軍的攻勢應該是從長江上游出發,把荊州軍的長江防線的地利架空,他們可是想不到青州還有另外一手在荊州內部,更看不到呂蒙早晚會成為荊州的心腹大患。

    郭嘉、魯肅、賈詡三大軍師彙集於此,再加上北面的諸葛亮,原本就信心十足的太史慈更是平添了幾分信心。

    此時,軍中猛將雲集,原本在益州各地征戰的戰將也一一來到這裡,自然令太史慈對眼前的形勢更加生出了把握。

    就在這時,一個消息被傳遞回來:范疆張達已經選擇和青州軍合作,當然,還包括益州軍想出來的破解魯肅大軍的計策。

    太史慈得知之後異常興奮,於是連忙召集眾人商討此事。

    郭嘉最先關心的卻是另外一回事情,皺眉道:「現在成都城處於全面封鎖,這個消息是怎麼傳遞出來的?這實在太危險了。」

    太史慈微笑道:「我們當然想不到成都城內的具體事情,我雖然知道范疆張達兩人,但是卻不知道這兩人此時居然是益州軍需營的將官,現在成都城內正在大肆備戰。需要很多地守城軍需,所以范疆張達兩人有機會派人出入成都城,以咱們青州特種精英的本事,自然可以把這消息送回來。」

    郭嘉這才放下心來,微笑道:「原來如此,哈,想必西川那裡已經是我們的天下了。也對,我們這裡距離西川太遠。諸葛亮那小子大勝的消息還要過幾天才能傳到這裡,不過從成都城的反應來看,他們現在是孤注一擲了。」

    賈詡淡然道:「奉孝說得有道理,看來西川已經是我們的囊中之物了,否則成都城內不會有這麼大的動作。」

    太史慈傲然一笑道:「天下大事如此,劉備等人不過是負隅頑抗,西川落入我手原也再正常不過。」

    大廳中眾人點頭。太史慈掃了眾人一眼,微微一笑道:「這些天,范疆張達兩人還會派人出城,美其名曰就近收集守城材料,這正是我們和程度城內聯繫地好機會,我們必須要盡快制定出一個行動計劃,以免夜長夢多。」

    魯肅卻冷哼一聲道:「龐統果然有點本領,居然想出了兩敗俱傷的戰術。想要預先不計代價地重創我攻城部隊,真是打得好算盤,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若是我們利用這種形式好好算計一下龐統,又怎對得起他的這一番殫精竭慮?」

    太史慈一拍魯肅的肩膀。微笑道:「看來子敬的火氣很大呢,不過這又算是怎麼一回事情呢,計策這個東西就是詭詐之道,若是被人看穿那便不值一文錢,現在我們已經知道益州軍的打算,他們還能玩出什麼花樣來?只要我們略施小計,就可令出城攻擊魯肅你的軍隊全軍覆沒,就算是張飛也會葬身就算是張飛也會葬身於此。」

    眾人笑了起來,太史慈的主意很簡單,任誰都可猜出一二來。張飛地軍隊如果想要對魯肅大軍進行突襲。那就必須要有大量的騎兵,這個時候只要令青州軍中一支專業的弓弩部隊進行無差別覆蓋射擊。張飛的軍隊只有覆滅一條道路。

    雖然魯肅大軍中有弓弩手,但是由於魯肅大軍事一支混成部隊,弓弩手的數量有限,再加上益州的戰術,若是被張飛的軍隊衝擊到近前,那便不妥了。

    也許一場戰鬥下來,魯肅大軍的損失遠遠沒有益州軍隊地高,但是魯肅大軍中這些經過多年專業訓練的攻城人員可是損失不起的。

    畢竟在魯肅的大軍中,有很多十分複雜的攻城利器,那需要熟練的操作才行,雖然青州地軍事學校中有後備人才,但是遠水解不料近渴。

    現在成都城內士兵數量龐大,每一天消耗的糧食數量十分驚人,雖然成都城內儲備了很多的糧草,但是也經不起這般消耗,但若是可以不計代價地使得魯肅大軍受到重創,那麼成都城受到的威脅將會數以十倍計的減少,到了那時,雖然成都城內的軍隊數量變少了,但是成都城反而安全了,而且糧草也充足了很多。

    不過現在青州軍已經知道了益州軍的打算,那就另當別論了,青州軍完全可以組建一支數萬人的弓弩部隊,如此一來,不管張飛有多少人,那都是有來無回。

    另一方面,魯肅的大軍卻被完好無損的保留下來,可以全無顧忌地攻城,這其中地區別實在是天地之遙。

    太史慈忍不住微笑道:「到時候,我便弄一支弓弩部隊,上面打上子敬的旗號,讓龐統血本無歸,哼!明天我便派這支隊伍出戰,把張飛那個屠夫騙出城來,先要龐統吃上一虧,若是能留下張飛地性命,那就更加理想了。想一想,幾萬人向他攻擊,張飛再厲害也頂不住吧?大不了老子明天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抽冷子射他娘的幾箭,看張飛怎麼接招。」

    眾人哈哈大笑,充滿了輕鬆愉悅。若是太史慈出手,只怕張飛這次真的是凶多吉少。

    郭嘉卻搖頭失笑道:「主上之言深得我心,不過我卻有一個建議,既然范疆張達已經投降給我們,那我們為何不把攻破成都的行動和消滅張飛部隊的行動一起執行呢?若是趁著張飛戰死地同時,我們可以一舉攻下成都。豈非一舉兩得?」

    魯肅微笑道:「我也是這個意思,張飛一旦戰死,成都城內肯定會軍心浮動,劉備關羽兩人和張飛兄弟情深,若是見到張飛戰死,肯定會不顧一切出城和青州死戰,即便是被別人攔住。那麼成都城也會大亂,若是在此時。要范疆張達攪亂一面城牆,而真正的子敬的大軍就從這面城牆發動進攻,只怕要攻破成都城就變得簡單多了。」

    賈詡哈哈一笑道:「與我心有慼慼焉,現在劉備對於益州軍團來說最大的價值就是他的軍事統帥力,若是沒有劉備在益州軍中坐鎮,成都城也不會這般難纏,現在我們可以借助張飛的事情擾亂劉備。若是劉備失控,那可就熱鬧了。」

    眾人紛紛點頭,搖身讚妙。

    太史慈默默點頭,心中卻有一絲不舒服,作為後來人,他對於三國時代的英雄人物有一種近乎本能地讚美,雖然來這時代後發現這些英雄不過是世家大族爭奪天下的工具,但是仍然情不自禁對這些英雄生出一絲敬意。雖然有很多人都是自己地手下敗將。

    現在大家在這裡面不改色的談論張飛的生死,太史慈心中的感覺十分複雜,但是這複雜中絕對沒有什麼高興的成分,反倒有一種寂寞的惋惜。

    這個分裂的國家在自己地手中一點一滴地統一起來,可是也正因為如此,這個時代原本應該叱吒風雲的英雄們大多數也歸向了歷史的塵封。

    看著太史慈有點神色凝重。郭嘉好奇道:「主上,現在的事情有什麼不對嗎?」

    太史慈這才驚醒過來,不由得心中苦笑:自己這是怎麼了?現在可不是傷感的時候,天下,不是意氣用事就可以治理明白的,就比如像劉關張又或者曹操等人,感情上,太史慈倒是希望放他們一條生路,可是這其實是行不通的,放虎歸山只會後患無窮。劉備是那種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的人。自己從來未小看他。劉備在劉虞手下做事地時候自己就對劉備進行了全面打壓,可是這個劉備還是藉著長安之亂的機會鹹魚翻生。居然提前入川,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鬼使神差地成為了益州之主,比歷史上還早了好多。

    現在終於有機會把劉備困住,太史慈是絕對不會放棄對劉備的圍剿的。

    尤其這件事情還關係著漢獻帝的後半生。

    現在爭奪天下的幾股力量已經相繼消失,劉氏宗親對天下地影響力隨著劉虞、劉焉、劉表、劉岱、劉繇等人的滅亡或是投降,已經漸漸趨向於無。

    唯一對天下有影響力的劉氏宗親就是這個劉備了,但是劉備自毀長城,偏偏落了個謀殺漢獻帝的名聲,雖然雙方各執一詞,但是劉備對天下的野心也算是路人皆知了,所以劉備要借助名聲來號令天下,本身就十分困難。

    但是現在漢獻帝偏偏要過常人的生活,不想再做傀儡,希望太史慈能夠放手的做事情,所以太史慈才想出一個辦法要漢獻帝假死,以便漢獻帝脫身,若是在這個當兒劉備跑了,日後太史慈登上帝位,難免這個劉備又跑出來搗亂,即便是不成氣候看著也令人難受。

    所以劉備留不得。

    至於關羽張飛兩人。太史慈更是沒有想過要收服兩人,這是征戰天下,不是丫丫小說,主角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便可贏得天下豪傑的「芳心」,燕昭王千金買馬骨的事情是個美談,但是這東西就像是空城計,後人再用,不是愚蠢就是虛偽了。

    就算自己有千般不願意,這兩人還是會成為劉備的陪葬,甚至你想趕他們兩人離開恐怕都沒有可能。

    相對於劉備來說,對於曹操太史慈倒是存著一些希望,此人治世之能臣,在歷史上,這位改革大家地政策幾乎已經觸及了避免世家大族壟斷政治、霍亂中國地本質問題,但是卻在官吏任免問題上棋差一著,用上了九品中正制。

    不過這倒並非是曹操愚蠢,這些年來太史慈越發地關注一些細微的問題對中國政治地影響。很多的問題不是後世人想像的那般簡單。

    曹操雖然經過了屯田制度打破了世家壟斷,但是他卻沒法解決歷史上人口稀少的問題。而這個問題直接導致了當時的人們的生活方式,大難過後,人煙稀少,百姓要生活就要團結協作,更加努力的提倡本族人口地生育,在一個大家族的族長地指揮下努力工作,若是沒有顯著的地位。那便是寒門,若是在這後代中有人做了大官。並且有機會令子子孫孫世代為官,那便是世家大族了。

    所以不要說上層的世家大族了,就是下層的黎民也特別講究宗親制度,這一點在歷史上即便是到了封建社會的末期都是無法改變的現實,曹操可以採取屯田制度,可以提拔寒門子弟,可以趁著戰亂打擊世家大族。但是卻沒有辦法阻擋寒門子弟上位後努力的為本家族謀奪利益,最後把本家族變成新興地世家大族的潮流,也沒有辦法阻擋因為人口稀少而產生的同姓部族聚居進而產生上下門閥的社會現狀,所以曹操最後只有屈服。

    但是太史慈不一樣,他鬼使神差地避免了北方的很多戰亂,留下了很多黃巾軍的士兵把他們分散到各地變成了農民,又用講究衛生杜絕了瘟疫的流行,所以這些年人口的繁衍十分驚人。再加上別地行業的興起、長子繼承製的實施,家族的力量開始變得漸漸薄弱起來,很多的大家族漸漸開始變成了一個個小家庭,再加上鼓勵對外殖民杜絕邊患,對內科舉選拔人才,太史慈算是沒有重蹈曹操的覆轍。

    若是說他地這些政策在這時代哪個敵人可以理解的話。那麼這個人便是曹操,曹操和劉備不同,他不像劉備一般留不得,若是有可能,太史慈像是想要收服曹操,要曹操為自己辦事,雖然太史慈知道這個希望很渺茫。

    對於曹操來說,戰死沙場,和自己公平的決戰,也比成為自己的手下要光榮和痛快得多吧?

    這是否也算是劉備和曹操等人的求仁得仁呢?

    想到這裡。太史慈的心境前所未有的平和起來。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到了這一步名還有什麼看不開的?

    太史慈微微一笑道:「我只是想起了一些有趣的事情。至於你們的意見,我當然完全贊同,若是如此,我明天便派人給成都城內地特種精英送信。」

    郭嘉點了點頭道:「那麼主上,到底我們應該何時行動呢?」

    太史慈看了郭嘉一眼,淡然道:「諸葛亮不是還要攻打幾座城市嗎?我們就把時間定在諸葛小子攻下成都北面諸城,圍困成都城地第三天一早行動,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嘛。」

    眾人點頭,覺得這個時間很好,只好可以讓諸葛亮在來到成都城後全軍好好休整一番。

    太史慈又冷然道:「既然我們已經要騙張飛上當,那自然免不了要用上聲東擊西的一招,這番偽裝地功夫我們可要做好。」

    頓了一頓,太史慈站起身來奮然道:「總之,在主個小子到來之後,便是這益州戰場的最後一戰,等到拿下了成都,我們便可以揮軍東晉,平定荊州和江東!」

    眾人轟然應允。

    太史慈旋極微笑道:「不過我們還可休息一段時日,等著看諸葛小子攻城掠地吧。」

    又看向郭嘉,忍不住道:「到了日後,咱們凱旋回到長安時,就讓奉孝的夫人為咱們編上一齣好戲,到時便可傳唱大江南北,咱們可就都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了,所以為自己日後的知名度考慮,大家還是向郭大軍師盡情地溜鬚拍馬吧!」

    眾皆大笑,郭嘉卻連連搖頭失笑。

    江油城外,殺聲震天。

    江油城的守將吳蘭緊鎖眉頭看著青州軍在外面討敵罵陣,但是卻不敢出城迎戰,雖然站在自己身邊的馬超已經忍不住火氣,幾次請戰,但是吳蘭還是小心謹慎,到了今天,益州已經一點都輸不起了。

    就在不久,劍閣的逃兵跑到了這裡,就是他把這名逃兵送到了成都,西川的事情吳蘭當然最清楚,更明白自己應該封鎖消息,但是這個消息到底能封鎖多久,那就不得而知了。

    龐統現在把江油看得十分重要,不但把馬騰父子放在了這裡,而且就連陳到也撤防到了這裡,若是說戰將實力,這裡很強。

    但是戰鬥不是單靠幾名戰將就可以打贏的,己方的士氣低落是個不可改變也沒法改變的事實,的確,前一段時間,青州軍和益州軍鬥了個旗鼓相當,但是誰都知道其實益州軍不是青州軍的對手,表面上的勢均力敵不能改變青州軍越打越強,益州軍越打越弱的事實。

    到了現在,西川的丟失證明了他的擔心,而且劍閣的事情令他無比膽寒,青州軍的攻城手段變幻莫測,只要稍有不慎就會被青州軍所趁。

    在吳蘭的心中青州軍幾乎就是無所不能,對青州軍的監視不僅僅要盯著地面,甚至地底下、半空中、護城河內都不能放過,弄得他手下的士兵莫名其妙,並且十分緊張,但是他吳蘭有什麼辦法呢?

    正在吳蘭苦笑時,青州軍突然停止了吶喊,幾匹戰馬在青州軍中宛如眾星捧雲般出現在江油城前,彷彿預示著戰鬥一觸即發。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