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光熹 第三卷 展翅 第一百五十八章 戲志才設伏
    「驃騎將軍不是帶兵北上嗎?怎麼會到東郡?戲志才神色略略慌張,急忙拉著僕人來到室外,對著著室內扯動嘴角道:「劉謙知道了嗎?」

    「回老爺,還不知道。b111.net方才郭嘉的僕人上門要人,郡兵上前驅趕,不想被劉謙碰上,老爺你不知道,原來郭嘉和劉謙相熟。劉謙說著就要到府內搜查,那倆郡兵倒也機靈,只說郭嘉在府中做客,沒有洩露老爺的機密。對了老爺,他倆還說劉謙要到陳留會見劉岱,只是路過這裡。」

    僕人觀察著戲志才的臉色,心道,兩位看在錢財的份上,我已經盡力了幫你們開脫了,至於老爺如何處置我就幫不上忙了。

    戲志才聽完,心中已有定計。他決不信劉謙會放下北伐大事去陳留,不過他也不信劉謙會知道郭嘉在這裡,他認為劉謙前來可能是向他勒索錢糧,恰好碰到郭嘉的僕人鬧事而已。

    只見他眼珠一轉道:「他們帶了多少人馬?」

    「百餘騎。」

    「哼哼!劉謙真是自信,佩服!你速去曹洪那裡,讓他們換上泰山賊的衣服,在濮陽和冀州交界設伏,我會盡力拖延劉謙為他們營造時間。劉謙小兒,既然你自投羅網,我就讓你有來無回,快去!」

    交代完,戲志才面帶微笑來到市內,親切微笑道:「奉孝,想不到今天來了貴客,走,陪兄長見見驃騎將軍。」

    郭嘉臉上飄過一絲異色,淡然道:「恭敬不如從命,兄長請!」

    兩人還沒走出跨院,就看到幾十名兵士簇擁著兩位闖了進來,一位是銀色盔甲裹身的俊美少年郎,一位年紀稍小些身著便服。

    郭嘉掃視一眼微微點頭,這和他心中的猜測相符,眼下時節朝廷動盪危機四伏,劉謙只有不是傻子,絕對不會離開他賴以生存的軍隊。劉謙只要坐鎮中軍,只要牢牢將軍隊握在手中,朝廷縱使撕破臉前來威逼,軍心也不會大亂,還會有一搏之力。如果劉謙離開軍隊,群龍無主情況下,還有誰敢違背朝廷的聖旨?失去了庇身的軍隊,劉謙隨後的下場就可想而知了。

    戲志才不認識劉謙,他懷疑趙雲是劉謙,無論是趙雲的年齡和打扮都和傳說中的劉謙相似,不過戲志才並沒有上前行禮,因為他沒有看到代表劉謙身份的金印紫綬。在漢代,印綬就是代表官位的信物,這是必須攜帶的東西。東漢時,這個規定有點鬆懈,官員可以不帶官印但是必須佩綬帶,來證明身份。

    劉義見戲志才的樣子,大抵也知道怎麼會是,當下說明了他的身份,介紹趙雲時,說趙雲只是劉謙的一名護衛。隨而又將他們的任務和今天發生的事情簡要的介紹一下,表示今天之事只是一個巧合。

    劉義等人不認識郭嘉,可是早就看了郭嘉的畫像,不過他們不能出面,就有郭嘉的「家僕」出面,順利的認了出來。郭嘉見此,很是配合演戲,一場忠僕見主的感人畫面上演了。等兩人相認後,劉義拿出劉謙的徵募令,立刻徵召郭嘉為劉謙的幕僚,郭嘉搖著頭考慮半天還是答應下來。

    戲志才是誰?四十幾年豈是白活的,他一眼看穿了劉義的演技。這也怨不得劉義,十六歲的小伙子和四十幾歲的老油條相比,生活閱歷太淺,實在是有點太嫩。戲志才心中簡直惱火到了極點,他鬧那麼大動靜是為照顧劉謙,早知道只是幾條小魚,他用如此興師動眾嗎?

    他反覆衡量著是不是馬上翻臉,將劉義等人留下來,仔細點查劉義等人的人數後,戲志才放棄了這個想法。院中只有四十幾個人,還有五六十人還在府外,打草驚蛇之下鬧不好會讓劉謙找到借口滅了他,以他時下的力量,劉謙滅他簡直是易如反掌。

    戲志才非常熱情的把劉義等人請到大廳,用非常隆重的禮節招待劉義等人,心中思考著,如果關閉城門來個關門打狗的話,是不是就能將劉義等人消滅。至於城中的百姓懷疑,那就告訴他們,官兵只是在圍剿混進城中的泰山賊。

    不想,談笑之餘,劉義真誠的請求早日上路,說城外還有幾十名兄弟在等待他們,戲志才只有打消了這個念頭。隨後戲志才祭出殺手鑭,大讚劉謙替朝廷分憂的高尚情操,說劉謙這種情操感染了他,他無論如何也要為北伐出力。

    劉義感動之餘非常關心戲志才,說東郡去年遭受旱災,劉謙一心為東郡百姓考慮,就不在驚擾東郡官府了。戲志才慷慨陳詞一番,大談東郡的百姓在朝廷領導下,在他循循引導下,不顧自己的苦難都願意募捐云云。當場拿出帳薄文書劃出一批糧草,請劉義將數量轉陳給劉謙,並保證十天之內運到鄴城。

    糧食劃撥完畢,天色已近中午,戲志才熱情地挽留劉義等人吃午飯,劉義就是心中急得上火,也不能太過拒絕戲志才的好意,畢竟人家人也放了還送上一批糧草。

    吃過午飯後,劉義在戲志才的苦苦挽留下,非常感動地離開了濮陽,等劉義一行人消失後,戲志才臉上的熱情漸漸變為獰笑。戲志才心中譏笑,老子的東西是好拿的嗎?用郭嘉小命換取十萬石糧食值了,郭嘉一人可抵十萬雄兵,何況還有劉義這些賺頭。

    「老朋友對不起了!如果我放你走,你投奔劉謙之後,以你的能力,主公未來就更不容易發展了。陽關大道你不走,誰讓你非要自取死路!兄弟各為其主,你就白怪我心狠手辣了!」

    劉義趙雲等來到城外之後,立即沿著向冀州而去的官道疾馳而去。兗州和冀州交界,濮陽就與冀州的黎陽為鄰,從濮陽城向北四十里就到了黎陽,這是去冀州也是去鄴城最近的道路。

    他們不知道前路危機重重,戲志才早就派曹洪於禁帶八百步兵在前邊的埋伏下來,後來戲志才感到有點不安心,又派李典樂進率東郡僅有的千餘騎兵又設下一道關卡。戲志才熱情挽留下,早就給手下諸將爭取出充足的時間,而今只等他們自投羅網。

    於禁字文則,兗州泰山郡鉅平人。原是濟北相鮑信的手下,因為曹操和鮑信交好就把於禁借了過來。而於禁呢,早就不看好鮑信的主子大將軍何進,又看曹操為人機智豪邁,也就順水推船來到了曹操手下,希望跟隨曹操開創大業。

    李典字曼成,兗州山陽郡巨野人。因為他的從父李乾鎮壓黃巾時,曾在曹操旗下任職,他自然而然的聽從父親安排投靠了曹操。時年李典只有十七歲,已有不凡的勇力才能,很受曹操的喜愛,就讓他自管一軍進行操練。

    樂進字文謙,兗州陽平人(建安後地方改動為陽平衛國)。當時,樂進在東郡已經是小有名氣的人物,平黃巾時曹操曾招募過他,也算是打過交道了,他在歷史中是第一個投靠曹操的名將。這次曹操以戲志才經略東郡,馬上就想到他這位老朋友,因為熟識,樂進沒有猶豫,痛快的來到曹操帳下。

    這幾位虎將的到來,曹操覺得力量大增,曹操喜得合不攏嘴的時候,又有三位士子相繼來到曹操手下,這下曹操更是大喜過望。一位就是非姓命有日子不投的程昱,程昱是戲志才的好友而邀請來的;戲志才還為曹操推薦一位好友,他是兗州陳留郡平丘的大才毛玠;程昱又向曹操推薦了他的一位好友,兗州任城國的呂虔。

    年內年外,兩個多月時間,曹操手下要文有文要武有武,這下子曹操對抗劉謙謀求發展的信心更足了。要不是怕劉謙掏他老巢,將曹仁和曹真夏侯尚等小輩留在江東,曹操真有一種會會劉謙的意思。這次曹操出行,帶走了夏侯兄弟和程昱,其餘人在東郡努力發展軍備積攢力量,默默的準備和劉謙一較高下。

    濮陽城北十里之處有一片樹林,濮陽去冀州的官道就在樹林之中穿過。樹林深處的密林中,隱藏著千餘名騎兵,他們人盡銜枚馬皆勒口,不讓發出一點聲音,都是一臉焦急地等待著。只有兩位將官模樣的人,正在低聲談話。

    「文謙兄,我總是認為你設計的路障不妥,應該再多準備點巨木將路徹底封死。」帶點少年稚氣的文若者埋怨道。

    另一位身體高大骨節粗壯者哼了一聲道:「曼城你也太小心了,這些路障足以保證阻擋他們一刻有餘,一刻之內咱們千餘人還幹不掉他們百十人嗎?再說咱們估計沒時間了,我太陽!該死的陰天,讓我判斷不出準確的時間!」

    李典嘟囔道:「事情雖然有點倉促,咱們時間急迫一點,可是多準備兩根木頭的時間還是有的,你呀——」

    李典話還沒有說完,就被樂進一下子按在地上,低聲吼道:「廢話少說,他們來了!」

    李典側起耳朵,他隱約聽到一群急促的馬蹄聲從遠方傳來,他全身的肌肉瞬間繃緊起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