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光熹 第三卷 展翅 第一百四十九章 救治流民
    完全不知道自己寫的什麼,總算趕出來了,兄弟們包涵!

    &&&&&&&&&&&&&&

    辭別小劉辨,離開京師雒陽,出虎牢、過中牟。b111.net

    劉謙帶著兩萬多大軍,清晨早起遲暮紮營,一路緊急趕路,兩天後,來到位於中牟管轄的官渡渡口。由於古代交通工具比較落後,船隻載人能力不行,大軍只好在官渡駐紮下來,等候大軍被船隻一點一點送到黃河北岸。

    在這個方面,劉謙也沒有太好的辦法,他不是全能救世主,他只是高中只念半年的一個普通人。營造船隻,特別是大型船隻,需要很多知識和經驗,整個大漢也沒有,能夠一次載人超過三百的大船。

    劉謙的事業只是剛剛起步,他也派人到南方尋找時代造船的工匠,希望彙集眾人的智慧,建造出劉謙心目中樓船。這種樓船最好能夠在大海中遠行,在海戰中能夠佔據絕對的優勢,未來的未來,這種船隻掛著大漢的旗幟,飄揚在世界的每個角落。不過眼下急不得,急紅眼這種屬於理想型的船隻也變不出來。

    劉謙今年不過才十八歲,還屬於容易衝動的年齡,這種枯燥的等待很容易使他厭煩。但是這次他並沒有為枯燥的等待而生氣,相反,他還感謝這個被他詛咒過無數次的緩慢擺渡,原因很簡單,就在大軍駐紮下來的第二天,和他有過約定的揚州劉曄來了。

    劉曄是被他果斷的換天舉動感動了,他原本就對劉謙有好感,加上劉謙這兩年迅猛的發展勢頭。劉曄謝絕了好友郭嘉讓他再觀望兩年的的好意,毅然前來投效劉謙。他認真計算過,劉謙從沒有犯過致命錯誤,並且善於納諫。

    劉曄相信有了他的加入,劉謙的犯錯的幾率會更加的小,劉謙未來的發展會更加穩定的發展。說到底,其實還是他也姓劉,而劉謙曾經親切的叫過他叔父,在他內心深處覺得劉謙更加親近而已。郭嘉的心思劉曄也很清楚,不是郭嘉不想投效劉謙,只是郭嘉在尋找一個恰當的時機,一個能展示他水平的時機,使劉謙更加看重他。

    劉曄的來到使劉謙感到非常有成就感,這表示著曹操未來又少了一位好謀士,曹操的發展機會又被劉謙消減了。照此下去,劉謙的力量會越來越強,而曹操沒有新鮮血液的補充,曹操還能立下歷史中那般成就嗎?

    劉謙沒有矯情,當劉曄表示效忠後,他就委任劉曄為參謀長,要不是賈詡阻止他,他還想讓劉曄到西鄂總抓情報系統。

    「報!營外有流民請見驃騎將軍!」

    「不見了,每次都是下跪磕頭謝恩,煩!」劉謙拿開眼前的書冊,懶洋洋說道。

    賈穆丟下厚厚的賬目,伸個懶腰說道:「這還不是大哥鬧的,要是你不連續三天用軍糧賑濟流民,那會有這麼多難民感激你。」

    劉謙收斂笑容,認真的對賈穆道:「什麼叫胸懷天下?胸懷天下不是讓你坐在那無病呻吟談政治,天下還不是由貧民百姓組成,沒有他們,你我吃什麼?沒有他們,我們自己也就變成了農夫。你這種心態要不得。」

    「我錯了,我改正。」

    「認錯態度要端正,這樣吧,你替我出去一趟表示你的誠意。」

    「大哥,你看還有這麼多賬目要整理,要不你替我整理?」

    「哎!還是我去好了,看到這些賬簿就頭疼。」

    劉謙帶著典韋向軍營門口而去,不去還不行,昨天的教訓他可記得很清楚。昨天,劉謙嫌麻煩沒去接見,那些流民居然從上午一直跪倒下午,直到劉謙出去安慰後大家才散去。

    「驃騎將軍,你還認得小的嗎?」一位三十幾歲的漢子見劉謙出現,憔悴的臉上佈滿了激動。

    劉謙認真想了一會,笑道:「怎麼不認得,我的親衛燕固,曾經越騎營的勇士,後來孩子病危,你就回家了。」

    燕固哽咽道:「想不到大人還起得俺。」

    「你的胳膊哪裡去了?你不是回東郡發乾老家了嗎?怎麼會在這裡?這裡不是談話之所,隨我回營。」

    原來燕固回家後孩子病就好了,不久,家鄉便發生了大面積災荒,他便將劉謙獎賞的豐厚賞賜和拿出來,去徐州賣糧散給鄉親度日,在家鄉闖出來很大名聲。當鄉親們稱讚他是大善人時,他就告訴大家,沒有劉謙額外的賞賜和送給他大筆為孩子治病的補助金,他也照顧不了大家。

    誰想到,今年新任郡守戲志才上任後,誣蔑他是泰山流寇派遣到東郡的奸細,欲蠱惑利用百姓作亂,想把他抓起來。好在燕固有一身好武藝,再加上鄉親們的掩護,丟下一條胳膊後逃出官兵的追捕。

    戲志才為了樹立政績,大肆擴建新軍想要剿滅泰山賊,練新軍需要大批糧食。這下把原本都饑荒的百姓,搜刮得一乾二淨,逼得百姓們無法生存下去。走投無路的百姓們,只好含著眼淚踏上背井離鄉之路。

    原來燕固的鄉親們也想和別人一起到江東乞食,聽取燕固意見之後,大家沿著黃河逶迤向西,準備去漢州找活路。這也是劉謙這幾天會遇到大批流民,而這些流民又對劉謙那麼恭敬的原因。

    劉謙很家常的陪著燕固吃飯聊天,非常認真的詢問了戲志才的事情。閒談中,他大大讚歎燕固給他爭氣,並表示要給燕固升職,讓燕固負責數萬名流民的管理工作。安慰燕固,他會撥出兩千名輕騎沿途護送這些流民到漢州,最後還咬牙撥給這些流民一批軍糧。

    當知道燕固晚到是為了照顧拉後的病人,他馬上帶上華佗,一起來到病人中為大家看病。這個舉動不但感動了百姓,也感動了一直對劉謙心懷不滿的華佗,原來就有點改變看法的華佗,生出為劉謙服務也不錯的念頭。

    燕固感動地眼圈發紅,劉謙的舉動再次為他在流民中樹立新形象,民眾對他的支持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他為他能夠和劉謙戰鬥過為榮,他為劉謙榮升高位卻沒有擺出官架子,依然保持著原來的本色而心中熱烘烘一片,他再次發誓,今生就賣給劉謙了。

    劉謙原來想以燕固來給他收買民心,他做到了。因為燕固在流民中威望的上升,他對劉謙的讚美,使流民對劉謙的擁護度不斷上升。

    黃河旁邊一個嶄新的軍用帳篷中,裡邊並沒有住著士兵,只有一對母子住在裡邊。母親只有三十六七歲,長期營養不良和勞作,使她看上去有四十幾歲蒼老。兒子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除了臉色有點饑黃之外,虎頭虎腦的有點可愛。

    母親一邊捻起針線縫補著充滿補丁的衣服,一邊給兒子說話:「兒啊,你可要記住驃騎將軍的恩情,娘是報答不了了,你可要記在心中。要不是驃騎將軍親自為咱娘倆醫治,咱娘倆估計是活不過這個春天了。」

    「娘,你放心,你從小就叫俺知恩圖報,俺記下了。長大後俺也要像燕叔叔那樣,給驃騎將軍做親衛,給驃騎將軍擋箭。」

    「這就對了,做人呀千萬不能忘本。」

    劉謙萬萬想不到,他今天無意中的舉動,為他以後種下了一個因果,為他省卻了一個大大的麻煩。

    劉謙的中軍大帳中,劉謙一個人皺著眉頭苦苦地思索著,他還在考慮燕固口中訴說的那個戲志才。

    戲志才遊戲中屬於穎川人,後來投奔了曹操,也算是個有名的謀士,但是他不屬於劉謙爭取的對象,他病死得太早。劉謙認為大費力氣周折,拜求一個活不兩年的謀士,很是不值得。

    而今的戲志才對於劉謙來講,他感到此人的行為很詭異,太不合常理。作為有才能的黨人,被推舉為東郡郡守,他首先做的應該是安定民心,在鬧災的情況下,如何不讓百姓餓死就是他當前的任務。劉謙雖然對黨人有意見,但是他知道,大多數的黨人還是很有良心,很為治下的百姓負責的。就像羊續那樣,到了南陽郡會見豪門之後,第一項任務就是請大戶捐糧食安撫民心。

    更加使劉謙懷疑的是他大肆招兵的舉動,老百姓都在逃亡,他還妄想攻打,與他隔著一個東平國的泰山賊。當時泰山賊在臧霸的領導下,活動範圍很大,兗州八個郡國五個都有他們的身影,東郡自然也屬於受害地區。可是東郡和泰山郡、濟北國、東平國比起來,受損程度最低,故此戲志才的舉動非常有問題。

    由於歷史上戲志才和曹操的關係,劉謙不得不小心起來。

    劉謙將這個疑問交給賈詡和劉曄分析,兩人也認為很不正常,卻也說不出來個所以然。無奈之下,劉謙只有將原來派遣幽州探查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曹操是一個絕對不能輕視的人物,要不是為了這次籌劃數月的北伐,劉謙恨不得帶領眾將去揚州,一舉把曹操全家徹底清除乾淨。劉謙暗下決心,這次鎮壓張舉之後,馬上抽調精兵強將,除去曹操這個心頭之患。

    消息的暗隼衛,分出一部分到東郡建立據點,這使原來派遣幽州到就不充足的人數,更加緊迫起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