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光熹 第二卷 試飛 第九十二章 崇拜劉謙的小弟劉辨
    劉謙生活十個月的山洞中,石台上擺放著一個銅鼎,銅鼎向外吐出淡淡的輕煙,銅鼎旁邊盤坐著一位中年人,此人頭裹葛巾身穿葛衣,他手中拿一把蒲扇,緩緩朝著銅鼎搖動,山洞中時不時飄出陣陣清香。b111.net

    太陽西下,彎月升空,淡淡的月光順著山洞傾瀉到洞內,銅鼎下的火光一明一暗交錯著,葛衣人依舊是盤坐的姿態,若不是他手中的蒲扇依然在不緊不慢地扇動,將使人懷疑他是不是一個雕塑。

    葛衣人慢慢轉動脖頸,輕輕說道:「又是一天過去了,我還是不如師傅,現在感覺有點餓了,師傅可是一坐就是四十九天。」

    沉思了一會,又說道:「劉謙呀劉謙,你簡直連頭豬都不如,這麼好的丹藥,你竟然讓畜生吃了,這原本是讓你固本築基用的,你小子如果沒有丹藥築基,絕對不會活過三十六歲,你以為逆天改命就這麼容易?逆天改命必遭天譴,師傅為此放棄了生命,就不知道我的下場是什麼了,哎!不過這小子倒也爭氣,雖然搞了好多上不了檯面的東西,可是發展勢頭是大有希望。

    唯一的缺點就是有點衝動,成大事者不可意氣行事,不然步履維艱前途多磨難,哎!也難為他了,十七歲的少年現在就像一個小狐狸,幾乎達到喜怒不形於色的境界,等幾年自然就好了。

    要說這個人也有點怪,平時花花腸子不少,卻也很少害人,可是遇到大事時,殺人可就眼都不眨,這次被他又故計重使,用幾萬被脅迫的家奴當做『黃巾賊』,這可是好幾萬人命。算了,自古成大事者,那個不是雙手沾滿了鮮血,他若捨不得殺人,必定被別人所殺。」說完之後,山洞又陷入了沉寂。

    纏綿的秋雨阻擋了漢軍進一步的攻勢,從而給了黃巾軍逃跑的機會。朝廷為了帝鄉的長治久安,為了保護帝陵不被匪徒挖掘,同意了何苗提出的建議,建立一個新州,新州的名字幾經磋商,大家都不滿意,最後還是靈帝劉宏一錘定音,很沒有創意的叫漢州。漢州管轄的範圍是,原來南陽郡、南郡大部、江夏郡大部。

    朝廷委任建議者何苗為大漢第十四個州,漢州的第一任刺史,並且特許何苗同時兼任車騎將軍,加封新州縣侯,有徵兵討伐之權利。經過劉謙等人研究決定,為了不驚動朝廷,漢州的常駐兵力保持在八千人,其餘的家兵依舊執行開辦山寨的光榮任務。

    八月二十二日,出征兩個多月的大漢北軍,回到了大漢京師雒陽,將士們得到天子的隆重迎接,場面相當的宏大熱烈,使鬱悶很久的北軍終於可以揚眉吐氣。

    凱旋大典上,朝中能來的重臣全都放下隔閡,熱情歡迎保家衛國的將士們,許多大佬都熱情的和劉謙打招呼,並且提出正規的邀請,這充分證明許多人已經承認劉謙的能力,不過要想他們巴結投靠劉謙,這還屬於癡心妄想。

    如果說,這些都在劉謙意料之中的話,大皇子劉辨的到來,則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未來的少帝劉辨今年十二歲,生得有點像個小姑娘,還是個俊俏的小姑娘,看上去有點靦腆。劉謙忙按照君臣之禮向劉辨拜去,小劉辨卻渾不在意,說道:「哥哥不必行如此大禮,在宮外,你就是我哥哥,我只是你弟弟,沒有君臣之別。」

    劉謙有點愕然,這小傢伙太懂事了,很對他的心思,劉謙最不想的就是每天拜來拜去,胳膊都有點受不了。

    劉辨身後一位男子見劉謙有點吃驚,替劉辨解釋道:「右中郎將不要在意,皇子自幼生長在民間,頗有孝宣帝遺風。」

    孝宣帝劉謙是知道的,並且對這個皇帝很感興趣,漢宣帝名劉詢,小名劉病已,是漢武帝被殺的太子劉據的孫子,他應該是中國唯一出生在監獄的皇帝,出生後沒幾天,他的母親就被株連了。後來被一個叫丙吉的好心醫官,偷出去送到他外公史家收養。

    就這樣,落魄皇孫劉病已在民間生活十八年,他善擊劍,是個民間高手,為人講義氣,很多人都佩服他的為人。十八歲那年,他娶了一個很平凡的民間女子許平君為妻,兩人十分恩愛。就在這個時候,劉病已從來沒有想過的好事掉在他的頭上,漢武帝的小兒子無後,霍光聽說他的名聲很好,就找到他要他當皇帝。

    宣帝即位後,霍光將他的女兒嫁給他,想讓他的女兒做皇后,宣帝既不能斷然拒絕,就下了一道他想尋找舊時之劍的聖旨,來表達他想讓許平君做皇后的意思,借此來婉拒霍光,完美上演了一次灰姑娘的愛情故事。那道故劍情深的聖旨,估計是中國歷史中最感人的詔書。

    由於宣帝從小生長於民間,很是瞭解民間疾苦,親政後實行很多政策十分符合國情,他打擊豪強,大力整頓吏治等措施,大大緩和了國內的各種矛盾,史載,宣帝時期的各種生產指標都是兩漢之最,超越了文景之治。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是,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宣帝發動了兩漢最大規模的征討匈奴戰役,漢軍一次性投入十六萬騎兵,並且節制烏孫騎兵五六萬,一舉徹底戰敗匈奴,迫使匈奴大單于第一次到長安來,俯首稱臣自稱北藩,到此為止,與大漢對峙140多年的匈奴,終於在大漢面前低下了高傲的頭顱。第二年,大漢在西域連戰連勝,徹底完全佔據西域。

    可以這樣說,漢宣帝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傑出君主,在位期間使逐漸衰弱的大漢,再次揚起雄風,史載宣帝中興。而劉謙最欣賞此人的原因是,他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

    眼下,那男子居然那劉辨和宣帝相比,這就有意思了。說實話,劉辨確實和宣帝有幾分相似,靈帝劉宏的前幾個兒子都很小就夭折了,劉辨小時候,劉宏將他托付給一位史姓道士撫養,也是在民間長大,可能是劉辨生活在民間的時間過長,沾染了很多來自民間的習氣,靈帝劉宏就嫌他輕浮,不是很喜歡他。從他在劉謙面前如此隨便,就可以看得出來,他根本沒有學會宮廷那些森嚴的規矩,在注重血統高貴的劉宏等人的眼中,他的確不像一個身份尊崇的皇子。

    劉謙裝作沒聽出來男子的話意,隨便應付道:「那是,那是,不知這位壯士怎麼稱呼?」劉辨身邊的男子四十歲上下,站在那裡給劉謙的感覺就像面對一座高山,這倒是引起了劉謙的興趣。

    中年男子還沒有回答,劉辨搶著說道:「這位是劍師王越,是史阿父介紹給我的師傅。」

    「哦!原來是名震京師的王大劍師,劉謙失禮了。」

    「不敢,在下還是白身,不敢擔當右中郎將的大禮。」王越說著側身讓掉劉謙的大禮。

    「英雄不問出身,大劍師何必如此自謙,有空就到舍下飲酒如何?」

    「恭敬不如從命,越自當前去拜訪。」

    「大劍師多禮了,相見就是兄弟,呃,我說錯了,大劍師身為皇子的老師,這樣說來,無論公私,我都是大劍師的晚輩。」

    「右中郎將折殺在下了,在下的身份還沒有得到陛下的承認。」

    「早晚的事情,大劍師見外了。」

    「哥哥,你怎麼不待見我,我可是你的弟弟,等兩年讓我跟著你一起殺賊,好嗎?」

    「大皇子不可亂講,君君臣臣,這些不可胡亂僭越。」

    「哥哥,你不要想他們那樣,見面都對我講大道理,我聽舅舅說了,你可是從來不讓下人向你下跪,你如今怎麼教訓起我來了?」

    劉謙心中好笑,臉上卻莊重道:「我們畢竟不同,我胡鬧點無所謂,而你的一舉一動卻代表著皇家臉面,知道了嗎?」

    「哦,知道了,不過,我們兩個和別人不同,我們兩個按照親戚關係是兄弟,按照宗譜排行也是兄弟,我叫你哥哥沒錯…………」

    劉謙被小劉辨打敗了,回家的時候,後邊又多了一條小尾巴。劉謙心中哀鳴道:「偶知道,未來站隊的時候,一定要站在你那邊,不過,偶身上披著的宗室旗號,可以多給偶一點時間,晚一點來亮明旗號。這下好了,偶身掛上了你小子的旗號,何皇后呀,偶不得不佩服你的心機。」轉念又想道:「無所偶了,早點也好,這小子還挺對自己的胃口,只要他保持本色不變,老子保他一輩子又如何?」

    劉謙搖著頭送走自來熟的劉辨和王越,心中盤算著,保全劉辨小命的幾率有幾分,最後確定,如果單純保他一條小命的幾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他居然暗暗高興了半天。而後他又一次盤算未來的敵人,「董卓?按照眼下的形式,他再也不會有前世的威風,自己只管在他剛到雒陽之時,一舉將他那幾千人馬吃掉,他就完蛋了,沒有北軍的支持,他就沒有號召力,沒有號召力就召集不了二十萬羌族。

    袁術?墓中枯骨耳!袁紹?看眼下的形勢倒有幾分威脅。劉備?如今估計還在逃亡。孫堅?陽剛易折。曹操?暫時看不出此人厲害,可是未來估計會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劉謙想到曹操後,不由地脫嘴而出道:「曹操,看來我要找一個機會幹掉你,不能猶豫了,該出手時就出手!」

    打死他他也想不到的是,看似無意識的一句話,卻給劉謙惹上了很大的麻煩。別人絕對聽不到劉謙的自語,可是護衛在他身邊的典韋聽到了,於是典韋決定,今晚就去刺殺曹操。

    

    )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