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光熹 第二卷 試飛 第八十八章 良馬東歸
    這兩天病了,很難受,今晚發早點。WENxueMI。cOm

    &&&&&&&&&&&&&&&&&&&&&&&&&&&&&&&

    姑臧城賈府。

    年邁的賈老夫人很慈愛,輕輕拍了怕,依舊在懷中哭泣的劉謙,伸手抹去她的眼淚,繼續勸解劉謙道:「乖孫兒,不哭了,老身一看到你,就想起老身那苦命的女兒——」

    肅立在一旁的賈詡說道:「娘,你老人家不是說,不再提姐姐了嗎?」

    賈詡身後的賈穆也進言道:「奶奶,你已經說了七次不提姑姑了。」

    悲痛中的賈老夫人佯怒道:「就你們父子倆記得清楚,故意給老身難看,你看老身的乖孫,還有這倆漂亮的孫媳,多懂事,都陪著老身悲傷。你們這對狗東西,就會欺負老身年老可欺。」

    賈詡立刻躬身道:「孩兒不敢,您老人家不要生氣,氣壞了身體不好。」

    劉謙這廝也借坡下驢道,哽咽道:「外婆,母親已經去了好久,莫要再悲傷,傷了您的身體,天上的娘親她一定會傷心。」

    老夫人抹去眼角淚水,轉悲為喜道:「還是乖孫說話中聽,好,老身不哭了,讓老身再好好看看,真有你娘八分相像。」

    「外婆,以後謙兒不走了,天天守著您。」

    「看看你的一張巧嘴,逗得老身真高興,你要是留在這裡,你那兩個如花似玉的媳婦怎麼辦?你捨得呀?」

    劉謙還沒有回話,兩女搶著說道:「奴家願意永遠陪在外婆身旁。」

    老夫人高興道:「好,都是好孩子,會哄外婆開心,哪像那倆父子像對木頭似地戳在那裡。」

    老夫人不顧賈穆的抗議,接著說道:「謙兒,你還有很多大事要做,你很爭氣,小小年紀就官拜中郎將,食祿兩千石,未來不可想像啊。你舅舅像你這個年紀時,剛剛被舉為茂才【1】,他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劉謙不好意思道:「謙兒怎麼能和舅舅的大才相比,謙兒要是螢火蟲的話,舅舅就是天上皎潔的明月。」

    老夫人輕輕拍拍劉謙的腦袋,對著賈詡說道:「詡兒,娘知道你有大才,從小就胸有大志,為了你姐姐的事,你灰心失意,蹉跎了將近二十年。如今,謙兒都十七歲了,你給為娘說,你前不久幫助謙兒,這很好,為娘不管你怎麼想,你畢竟是他的舅舅,是這個世上血緣最近的人。

    謙兒還小,許多事情思慮不周,你以後要好好輔助他,讓他少走彎路,讓他成為大漢棟樑之才,記住為娘的話沒有。」

    「孩兒記下了。」

    「這樣為娘就放心了,有一天見到你姐姐,為娘也好張嘴說話。」

    「孩兒決不讓母親失望,絕不會讓姐姐再次失望!」

    劉謙盡情的在姑臧城玩了幾天,最後在外婆的催促下離開姑臧,賈詡也被老太太趕了出來,一行人沿著絲綢之路逶迤東去。

    這天他們即將走出揟次縣,沿著古長城抄近路回漢陽,陽光下破落的秦長城,散發著滄桑的歷史沉積感,使劉謙調戲美人的心情完全消失了,他任由馬兒載著他緩馳,思想在就飛到萬里之遙。

    「主公,遠方有大批戰馬奔馳,朝我們這個方向而來,就在長城的另一邊。」充當斥候隊長的魏雄上前稟報道。

    「大家馬上準備對敵,將家眷圍在中間,準備戰鬥!準備戰鬥!」劉謙打馬從前隊跑到後隊,呼叫大家做好戰鬥準備。

    五百名騎士立刻行動起來,不到兩息擺出一個圓陣,劉謙滿意的點點頭,帶領魏雄爬上古長城,觀察敵人的動向。

    古長城外邊,從西邊揚起大範圍塵土,憑劉謙的經驗來看,來敵不下兩萬騎,劉謙聳聳肩問魏雄:「我們的人是不是有點少?」

    魏雄撇嘴道:「對付他們足夠了。」

    劉謙點點頭又搖搖頭道:「那就試試看吧。」

    而後兩人同時大笑起來。笑罷,劉謙大聲喊道:「家眷一律上馬,不會騎馬者兩人共騎,實在不行給我捆在馬上。眾將士聽令,馬上換做衝擊陣型,將家眷圍在陣中。」

    五百名精騎立刻照令行事,將女眷和賈詡等圍在中間,兩張臂張弩早就上好了弩箭,插在馬鞍的卡槽中,他們抽出心愛的武器,一遍遍的擦拭,就像對待自己親愛的女人。大家全都興奮不已,他們知道,大人準備打硬仗,而只有打硬仗才是他們是最愛。

    塵霧越來越近,劉謙逐漸發現了異常,戰馬倒是很雄壯神駿,可是馬上沒人,也不是沒人,只是能看到的人們,對於劉謙來講少得可憐。

    「難道是誰準備的火馬計?不會,用兩萬匹良馬實施火馬計非常不值得,如果真是的,那絕對是大手筆!」劉謙自語,「雄霸,讓手下的弟兄打出旗語,問他們想幹什麼?」

    傳令兵打出旗語後不久,從馬隊中馳來十幾騎,遠遠叫道:「我們是朝廷負責採購戰馬的馬隊,不知是哪位大人在此?恕兄弟眼拙,不知右中郎將劉大人是哪一位?」

    說話間,為首的大漢來到近前,此人四十幾歲年紀,黝黑的面孔上可以看出此人飽經風霜,他畢恭畢敬的將通關文書獻到劉謙面前,然後有些疑惑地看著劉謙,卻沒有說什麼。

    劉謙接過來一看,的確是朝廷正規的關防,正想放行忽然想到什麼,不由低聲問道:「你是不是經常在附近採購馬匹?這個數量是不是有點大?」

    那個漢子臉色有點不大自然道:「這條道路在下有點熟,至於數量嘛,如今朝廷在打仗,需要大批良馬補充軍用。」說著從懷中取出沉甸甸的錢袋,雙手舉過前胸說道:「在下看中郎將大人實在辛苦,一點小意思,讓兄弟們買點酒喝。」

    劉謙心中已有九分肯定,慢慢說道:「你是不是姓張?」

    那人一愣道:「是,難道大人認識雒陽尹何大人?」

    劉謙爆笑道:「認識,並且很熟,我第一次見到,為了自己的東西還要向自己行賄的事情,哈哈哈哈!」

    那漢子依舊不敢肯定的試探道:「你是劉少家主?」

    劉謙笑得差點上不來氣道:「我——是——劉謙!」

    漢子不敢相信道:「少家主短短幾個月就官拜中郎將,實在,實在令人不敢相信。」

    「運氣好而已。對了,往後不用再向別人行賄了,跟在我大軍後邊,一路回到南陽郡。」

    「怎麼回事?」

    「邊走邊說。」

    「在下有一事相求少家主,望少家主成全。」

    「說來聽聽。」

    「在下希望犬子能夠追隨在大人身後。」

    「沒問題,不過,隨我征戰四方可不是容易事。」

    「謝少家主成全,年輕人不摔打摔打怎麼成器,再說他可比少家主還要長上兩歲,少家主不怕,他還怕什麼。張遠!快來見過少家主!大家也來看看你們的家主!少家主如今已經官拜中郎將了!」

    遠處的人們先是愣了一會,不知誰大叫道:「是少家主,少家主在這裡!少家主官拜中郎將了!」而後大家扔掉戰馬,幾百人呼叫者朝劉謙奔來。

    劉謙卸掉中郎將的架子,他在這些人面前時,他只是劉家的少家主,等他有了兒子後,他自動升級到家主。劉謙覺得心中暖洋洋的,此刻他就像是看到自己的親人,劉謙翻下古長城,縱身一跳,在大家的驚嚇聲中安穩落地,而後利索地翻上戰馬,朝他們迎去。

    劉謙和大家陷入他鄉遇故知的情感中,劉謙一個一個地向他們擁抱,一個一個地向他們問候,劉謙以前永遠沒有想到,他有一天會擁抱問候他根本沒有見過面的陌生人。在這個氛圍中,劉家的僕人家兵全都被少家主的熱情,搞得熱淚盈眶,他們為擁有劉謙而驕傲自豪。

    難道不值得驕傲嗎?十七歲的中郎將,而中郎將正在擁抱問候他們,天下還有如此好的家主嗎?這一刻,他們所有受過的風霜雪雨,所有的熬過的奔波勞苦,全都忘記了。這一刻,就是轉身為少家主戰死,也全都在所不惜。

    回去的路上,劉謙將最近發生的事情講了一遍,大家都為大漢的局勢唏噓不已,更為家主的勇猛善戰而感動。

    通過交流,劉謙得知了,大家不知道韓遂叛亂的原因,原來,張久為了找到更加便宜,品質更加出眾的戰馬,他居然帶著大家遠行西域,尋找傳說中的汗血寶馬。他們去的時候走的是絲綢南路,回來的時候是從絲綢北路而歸。

    在烏孫他們幸運的找到一個,熟悉汗血寶馬習性分佈的養馬人,在此人帶領下撲捉到幾十匹汗血寶馬,而後順著北路,帶著龐大的馬群,還算順利的回到涼州。期間他們招募過各色武士,隊伍最龐大的時候,曾經超過一千五百多人,而眼下還有六百多人,從中可以看出,他們奔波數萬里的不易,更可以看出,這些人對於劉家的忠誠。

    一行將近漢陽時,劉謙讓張久帶著馬隊暫且隱藏在城外的山谷中,而後回到離開將近一個月的軍營,意料中的聖旨前天才來到漢陽,賈詡猜猜得不錯,朝中大佬們為此又傷透了腦筋,不管怎麼說,劉謙的大禮還是讓天子和宦官很滿意,何苗舉薦的官職都得到了落實。

    韓遂保住了金城郡太守,馬騰榮升武威郡太守,閻忠父子如願以償的得到了,武都郡太守和護羌校尉的職位。

    至於劉謙想謀取的張掖和西域校尉,他也成功了。張掖是個苦寒的地方,羌人時不時前來騷亂一番,很是沒有油水,自然也沒人願意來這裡陞官發財。近些年,涼州叛亂不斷,朝廷早就失去了西域的控制力,這個西域校尉是最名不副實的官職,要不是劉謙提起,朝廷差點忘記了,還有西域校尉這個官職。如果劉謙謀取其他地方的官職,除了他自己,他手下都沒有做郡守的威望,可是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朝廷還是勉強同意了由李嚴一肩擔兩職,官拜張掖太守和西域校尉。

    第二天,劉謙送別李嚴和文聘,文聘對別人說他去做李嚴的副手,實際上他就是劉謙心中西域校尉的人選,他的主要精力不是去轄制西域,而是幫劉謙練兵,為應對未來董卓的威脅做準備。當然,在合適的時機,也會兵指西域。

    而後,數萬大軍迅速拔營,朝著目的地南陽郡進軍。

    【1】茂才即秀才,東漢時為避諱劉秀的名字而改為茂才。

    

    )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