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光熹 第二卷 試飛 第七十五章 背水一戰——卻月陣的威力
    一切為了大漢!漢軍威武!漢軍威武!漢軍威武!漢軍威武!漢軍威武!……

    漢軍的吼聲震天動地,震碎了山澗高崖上隨風搖擺的無名小花,震碎了西涼鐵騎帶給他們的致命壓力,也許震碎了西涼鐵騎的耳膜,劉謙看到他們的身形微微地一滯。

    )

    西涼鐵騎又前進了兩百五十步,劉謙伸手止住大家的呼聲。對身邊傳令兵說道;「戰鬥開始!聽我口令,現車陣、布槍陣、弩車準備發射,弩兵上弦準備平射、弓箭兵上弦準備仰射覆蓋前方五十步,我軍必勝!」

    隨著傳令兵一個個報出劉謙的命令,旗手向各個兵陣傳達,在「我軍必勝」的回聲中,漢軍前邊三排手持旌旗的士兵,立刻井然有序的收縮,退後到剛剛露出尊榮的武鋼車後面。緊接著陣中傳來此起彼伏的吼叫,「預備放矛弩!」「槍兵列陣待敵」「弩兵準備射擊」……

    這時,大陣終於露出了真容,最前面的武鋼車陣,守衛武鋼車的是一萬名槍兵,長槍比起大漢標準配置還要長上一丈多,也就是說長槍的長度接近六米,他們是劉謙準備對付涼州輕騎兵突擊的利器。

    前邊幾排長槍兵聽到命令後,立刻單膝蹲下,雙手緊握長槍靠在武鋼車上,槍尖呈將近四十度遙向長空(根據斜坡而調整的),長槍末端扎進土裡。其餘的槍兵暫時充當了盾兵,護衛自己和前幾排的槍兵。

    槍兵的側後方是五百輛弩車,每輛弩車有十人負責,每輛弩車之上有三架弩機,十人不斷的變換崗位歇息體力,他們就可以實行三段射。弩車上面用木棍支撐著數面大盾,用來保護操作手的安全,弩車略略的比武鋼車高上尺餘,這樣剛好壓低發射口,對準前方的那道死亡斜坡。弩車又**弩,與其配備的是長一米二的短矛,一般情況下用於攻城,現在被劉謙用於野戰,這恐怕又是韓遂萬萬敵人想不到的。

    如果你站在高台之上,你會看到漢軍弩車戰陣就像一彎新月,這樣的陣型可以使五百輛弩車,集中火力朝彎月的中端發射。不錯,這就是劉謙學自後世,南朝宋武帝劉裕劉寄奴的「卻月陣」。

    兩百多年後,劉裕就憑初次問世的「卻月陣」,以兩千步兵擊破北魏三萬名精銳鮮卑騎兵,這是中**事史上,以步制騎最為成功最為著名的戰例。

    遺憾的是,劉謙無法完全效仿劉裕的卻月陣。幾天來,劉謙不斷觀察附近的地形,只有此地最適合布下此陣,可是由於劉謙手中的機動兵力,全部都派出執行任務,而需要防守的地段長度過大,就顯得有點美中不足。

    在這一點上,劉謙也沒有本法,只好咬牙堅持。如果迂迴敵後,伏擊敵人的兵力過少,弄不好就讓敵人白白吃掉,達不到他的預期。再說,負責迂迴的全是騎兵,下馬做弩兵實在是大材小用。

    弩車的後面是射程最近,殺傷力卻也不錯的六千名弓箭兵,和五千名用來保護弓箭兵,只擁有繯首刀和大盾的步兵。西涼鐵騎的彪悍毋庸置疑,可是他們的裝備確是簡陋之極,大部分騎兵都是臨時徵集,他們連基本防身的皮甲都沒有,弓箭只要命中要害,必死無疑。弓兵手的有效射程只有百步,劉謙把他們佈置在這裡,會有效的遏制進入三十步到五十步的敵人。

    弓兵之後是六千名射程可達兩百步的弩兵,由於劉謙選擇的地勢是個斜面,弩兵又略略高於弩車,可以選擇平射。在劉謙的倡導下,弓兵和弩兵都將採用三段射法。

    以上就是劉謙可以支配的三萬二千名戰士。

    「敵軍相隔一百步!」傳令兵的呼聲在劉謙耳畔響起。

    隆隆地鐵騎擊打著大地,如同驚雷落地一般,山谷回聲激盪下,使劉謙眼中的青山在輕輕晃動,「長見識了,十幾萬騎兵的奔馳真的有點像地震。」

    「ど嘿!」

    西涼鐵騎的前鋒響起羌兵們古來相傳的吆喝聲,這是他們衝鋒到敵人陣前時,一種為自己加油壯膽的叫聲。幾天沒有下雨,戰馬鐵蹄將土地生生踩掉好幾層,漫天的灰塵高高揚起,使沖在後邊的涼州軍全都掩蓋其中。

    劉謙冷笑的看著黃沙塵土中的西涼鐵騎,輕輕地揮下了手臂,霎時間漢軍鼓聲喧天,遮蓋著隆隆震耳的馬蹄聲。

    五百名壯碩的士兵,用力地掄起大錘,五百個大錘重重的擊打在弩機的扳機上,一排長長的矛弩,以每秒六十米初速度離開了弩機,這時你會聽到,一片震得令人臉皮發抖的嗡嗡聲。猶如億萬隻蜜蜂在人耳旁環繞,考驗人們對於噪音的抵抗能力。

    令人頭皮屑抖落一地的嗡嗡之聲還沒有停息,矛弩劃破空氣發出尖銳的「咻嗖」怪叫聲,已經隨著氣流的波動,再次考驗你耳膜的承受能力,加速再加速,眨眼間就「噗」地一聲和西涼的騎兵親密接觸了。

    一個,又一個,緊接著,無數涼州騎兵化為一片片離開母體的花瓣,戀戀不捨的離開自己心愛的坐騎,重重的落於馬下。不多時,在前赴後繼的馬蹄下,他們化為肉泥,然後,只留下一片殷紅的土地,而後,他們在塵土飛揚中消失無蹤。

    西涼的騎兵很勇敢,不愧是無畏生死的戰士,也許是見慣了生死離別,對於墜馬的同伴,他們沒有給予一個眼神,連一個餘光都沒有,他們眼中冒著熊熊烈焰,他們死死的盯著近在數尺的漢軍。很可惜,在漢軍弩箭參戰後,他們這些矛弩之下的漏網之魚,也像前不久落馬的兄弟一樣,歸於塵土之中。

    矛弩只在他身上停留不到十分之一秒,又匆匆地尋找下一個目標,又是「噗」的一聲,一個西涼騎兵虎軀一震,然後無奈地上了天堂,餘力不減的矛弩再次踏上征程,等待下一個西涼騎兵的到來。

    很多矛弩在它短暫的人生巔峰,居然射穿五位西涼兵騎兵,最後還要刺中一些幸運的騎兵,把他們帶到馬下。無數的矛弩帶著特有的「千古絕唱」,厲嘯著等待生命最美麗的綻放,在西涼騎兵密集的衝擊陣型下,幾乎所有的矛弩全部建立功勳,西涼騎兵像波浪似地摔落馬下。西涼騎兵在此時展現了,他們英勇頑強的韌性,不顧被矛弩射穿的危險,毅然直撲漢軍而去。只要進入弓箭射程,他們搭弓射箭,用拋射射傷漢軍,而撲到近前的西涼騎兵,他們舉起彎刀抽出長矛,奮勇向前。

    「傳令下去,命後勤火頭軍給弩車運送矛弩,一直到戰鬥結束。」

    看到眼前形勢一片大好,遠遠超過他的預期,劉謙心中立刻得意起來:「什麼是飛蛾撲火?這就是!偶簡直太感動了,啥也不說了,眼淚嘩嘩的。為了行動上支持你們前來送死,偶下定決心排除萬難,一定要為他們的死亡之旅,搭橋鋪路。

    涼州軍的諸位大兵,快來感謝偶吧,嘿嘿嘿,其實偶一向的追求就是,做一位高尚的人,你們不要謝偶,應該感謝黨,感謝人民,沒有他們清風細雨般的教育指導,就沒有偶的今天,沒有——」

    「主公,黃忠和魏雄現在應該匯合了吧,不知道什麼時候發起攻擊?」葛玄恢復了原有飄逸高雅形象,看到漢軍局勢佔優,忍不住問道。

    「早著呢,他們雖然暫時受挫,但是這些傷亡,對於二十萬涼州軍來說,很是微不足道。孝先你看,遠方的騎兵,塵土遮掩看不清楚,可是你看近處的戰況,交戰開始到現在,涼州軍最多傷亡萬餘人,他們的士氣依然很高,如果黃忠他們在這個時候,冒冒失失的衝出來,根本於事無補,我們就完蛋了。

    等著瞧吧,涼州軍的狠勁還在後頭,如今我們斷了他們的糧草,他們只有這一次機會,他們會像受傷的老虎一樣,兇猛的攻擊我們。我估計黃忠他們離此還遠,黃忠行事縝密,一定會尋找最佳戰機,內外夾攻一舉破敵。」

    「西涼騎兵真是勁銳之師,奔射明明對我軍影響不大,他們卻還是不予餘力的朝我們射擊。」

    劉謙眉頭微皺,沉聲問道:「傳令兵,報我軍傷亡。」

    「報!戰陣前排槍兵陣亡九人、傷六十八人;弩車兵陣亡二人,傷三十一人;弓兵傷十九人;弩兵無一傷亡。共計亡十一人,傷一百一十八人。」

    劉謙黯然不語,如此少的傷亡,在別人看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可是他心中很清楚,他缺少兵員。為了保持足夠大的戰線,他把手中可用的士兵全都派上陣,漢軍最大的漏洞是,沒有生力軍。

    如果涼州軍採用平射的話,漢軍的傷亡只怕還會減少大半,涼州軍採用的奔射,實際上就是拋射。箭矢呈拋物線拋向遠方,箭矢在馬速的慣性下,飛得比一般的角弓更遠,拋射的箭矢在空氣的阻力下,達到弓力的最大值後向下飛去,最後著陸的階段變成垂直的下落,雖然殺傷力小了點,卻使人難以防備。

    西涼騎兵的平射,是在八十步時發動的,在早有準備的護盾掩護下,基本沒有給漢軍造成傷亡。西涼騎兵的基本戰術是,距敵方兩百步時進行第一輪拋射,一百四十步時第二輪拋射,八十步是進行第三輪平射,三十步時抽出武器,準備近身搏鬥。

    非常遺憾的是,他們至今也沒有一位勇士,拔出自己心愛的彎刀。

    

    )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