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光熹 第二卷 試飛 第四十七章 去探訪貂蟬妹妹
    何苗展開書信,面露幾分驚喜之色,劉謙才知道剛剛只是虛驚一場。

    )

    劉謙不禁暗罵:「什麼玩意!既然是喜報幹嗎哭喪著臉,還好老子的心臟沒有問題,要不然早就躺在地上了。」

    河南尹何苗,指揮得當,旬內平叛,擒獲賊首,因平賊有功,拜車騎將軍,食萬石。

    河南尹郡騎都尉劉謙,身先士卒屢戰屢克,遷折衝校尉。比兩千石。

    河南尹郡兵部司馬黃忠遷騎都尉。食千石。

    總之,大大小小的郡兵官員都有陞遷,只有越騎營沒有太多賞賜,主要原因是,劉謙送給何苗的戰報上,參他們貽誤戰機。事實上,他們比劉謙晚到中牟近半個小時,很明顯,耿忠那個傢伙和劉謙過不去,可惜他不瞭解劉謙,那廝可是睚眥必報的小人。

    &&&&&&&&&&&&&&

    大將軍府不像三公府那樣,有固定的位置,何進大將軍府就在自己的私宅,在大軍返回雒陽的晚上,受何進邀請,劉謙前去何府赴宴。

    劉謙帶著陳武典韋二人,在僕人的引導下,穿行在何家亭台樓榭之間。早聽說何府很大,劉謙今日才算領教,雖然和金碧輝煌有點距離,可也是亭台樓榭、雕樑畫棟、富麗堂皇,一棟又一棟,若是沒有人引領,估計三人早就暈了。

    穿過迴廊後,看到一位四十幾歲的中年男子,身邊站著何苗,那麼此人一定是何進了。從稜角分明的眉眼看來,何進年輕的時候也是俊逸之士。此時,他面帶和善的微笑,站在東階之下看著劉謙。

    「靠!居然是降階之禮,我作為一個小輩,實在不應該享受如此待遇。」

    按照禮記的教條,劉謙馬上趨步向前拜倒:「謙年少低微,怎敢煩長者相迎,快請叔父回到主位,不然,劉謙不敢起身。」

    何家一捋頜下長鬚道:「今日不用降階之禮,難以表示出對你的謝意,你雖年少可是為國平賊,功不可沒,值得如此禮遇。再者,先公後私,舍弟這次如果沒有你的幫助,恐怕再也沒有祭祀宗廟的機會了,作為何家長男,應該代表何家致謝。」

    劉謙再次推辭,三次之後,何家回到台階之上的主位,劉謙要從新拜見。之後,何家引導劉謙走進大廳。

    因為是家宴的關係,宴席設在後邊的花廳。

    席間只有何進、何苗和劉謙,席間何進頻頻向劉謙敬酒,追憶了年少時候在劉家的那些光陰,以及對劉景的追思和對劉謙的掛牽。總之對劉謙而言,全是沒有營養的廢話,不過,劉謙還是裝出一副饒有興趣的樣子,時而深思,時而哀傷,時而興奮,加上何苗時不時冒出幾聲讚譽之詞,可以看出何進對劉謙印象比較好,對劉謙的表現十分滿意。

    宴席的最後終於進入了主題,何進揮手讓倒酒的侍女退下,事關自己的前途,劉謙立刻來了精神,小心聆聽。

    何進手端玉爵,和藹的看著劉謙,彷彿漫不經心的問道:「謙兒年少有為,未來前途似錦,不知意欲何往?」

    「叔父既然相問,晚輩不敢有絲毫隱瞞。侄兒以為,兩位叔父久在中樞,多年經營之下,朝堂之上必然不缺助力。小侄如今的官職低微,放在雒陽這等,金印紫綬滿天飛的地方,真可謂人微言輕,對叔父的作用不大。不如外方一郡,在地方上於叔父遙相呼應,說不住那天就會變成一個非常好的棋子,故此,小侄願求一郡而治。」劉謙小心地觀察著何進的面部表情,慢慢的說出心中的設想。至於何苗,早已經變成一條船上的盟友,對劉謙而言,基本上言從計行。最近,何苗一直把劉謙,當作他的孩子一般看待。

    何進低頭思索片刻道:「謙兒想的非常長遠,容我再考慮一下。」

    劉謙恭謹的說道:「單憑叔父安排。」雙手舉起玉爵對著何苗一禮,何苗給他一個安慰的微笑。

    表面上劉謙毫無異常,其實心中早已翻開了鍋,他怎麼會不急,這可關乎著自己的未來,關乎著歷史進程,心中不斷念叨,何進呀何進,表現好的話,偶良心發現會救你一命,若不然,嘿嘿,你可沒幾年好活了。

    等了一會,何進抬頭笑道:「外方一郡非常簡單,只要有我的一紙薦書,再讓你二叔到中常侍那裡打個招呼,一定能行。可惜,你的年紀過小,在官場也沒有資歷,我如果答應你,反而是害了你,清流黨人那一關,難呀!」

    劉謙剛想起身告訴他,沒關係,自己不在乎清流黨人的議論,自己需要的只是那些偏遠的地方,不受朝廷的影響,可以隨心所欲的發展。

    何進一擺手道:「畢竟年輕沉不住氣,不要著急。我的想法是,等一下我會找一個由頭,把羊續遷到別郡,然後,安排自己人接任,你呢,就做近三十萬口的宛城令【1】,新太守,絕對不會難為你。幾年後,資歷夠了,天下第一大郡還不是你的了,叔父對你如何?」

    劉謙無語著:「還能怎樣,偶其實也知道不好搞,只是想試試運氣。曹操藉著他爺爺,大太監曹騰的庇護,當年也得走正規路線,二十歲舉孝廉,先任郎中一年,後任雒陽縣尉。袁紹比曹操牛叉,十八歲舉孝廉,任郎中一年後,不足二十歲任頓丘令。比照這兩個大牛,何進的安排,已經非常不錯了,十七歲任宛城令,在兩漢時期獨此一例。

    嗯,仔細品味何進的意思,新太守還要受自己牽制,讓自己可以大展手腳,為自己未來上位創造機會,說不住,新太守只是自己的傀儡。嘿嘿!南陽郡可是大漢第一大郡,無論人口和經濟基礎都是首屈一指的,偶未來地發展必然很快納入正規,再加上是劉家基礎之地,很都事情比較好處理。估計這裡邊也有何進很大的私心,真是朝裡有人好做官。」

    劉謙馬上感激泣零道:「多謝叔父栽培之恩,謙實在——實在想不到,實在想不到叔父為了劉謙——真是用心良苦、費盡苦心、勞力勞神……(省略兩百字)一片冰心在玉壺,謙無以為報,唯有肝腦塗地、粉身碎骨、披荊斬黎……(省略一千字)兩肋插刀報答叔父知遇之恩。」

    何進非常滿意地揮手道:「這樣說可就見外了,沒有景哥就沒有叔父的今天,以後不要這樣了,記住,雒陽還有你的親人。」

    劉謙「嗚嗚嗚嗚!」哽咽道:「劉謙家中——已無——近族,兩位叔父——就是——我——最親的人了,嗚嗚嗚嗚!我知道叔父大人是可憐我這個孤兒,嗚嗚嗚嗚!如果我做的不好的地方,兩位叔父該打就打,該罵就罵,除了你們,嗚嗚嗚嗚!沒人管我了,沒人要我了,嗚嗚嗚嗚!」心中思忖,我太陽,看來最近的演技真的到達實力派,眼淚就像自來水一樣,說來就來,看來我有向劉備同志靠齊地態勢。

    何苗早已淚流不止,上前擦去劉謙淚水安慰道:「謙兒不哭,我知道這幾年你受苦了,以後不用了,什麼事都有叔父幫你挺著,記住,在雒陽城誰都不要怕!」

    何進也被劉謙搞得頗為感傷,到劉謙跟前說道:「你二叔父的話說的對,只要不是你恣意惹事,一切自有叔父幫你擺平。」

    劉謙擦乾淚水道:「叔父日理萬機,千萬不要為小侄分心。侄兒也聽說一些風言風語,我勸叔父慢慢疏遠宦官,多多結交清流黨人,竇武就是前車之鑒,望叔父三思而後行。」

    何進豁然變色,繞著花廳轉了兩圈,盯著劉謙道:「叔父記下啦,叔父也看明白了,有朝一日,何家的富貴還要靠你延續,他日謙兒的成就必然不同凡響,何顒此人眼光真是很毒,使人不服不行。你就是上天送到我面前的禮物,哈哈哈哈!」

    以後數日天天酒席不斷,大家請劉謙,劉謙回請大家,推杯換盞好不熱鬧。劉謙也明白,大多數的人們,都是看在他是何顒唯一的徒弟,以及大將軍親戚的份上湊熱鬧。不去還不行,大家會說,不能厚此薄非,劉謙也不想無緣無故的得罪別人。

    「天啊!好人真是難做,每天都是在酒精荼毒中煎熬,雖說偶比較喜歡漢代的黃湯(因為度數較低喝著有種甜味。),可是也不能整天暈乎乎地過日子。TMD,十幾天了,怎麼沒有一隻大牛請偶,全是蝦兵蟹將,登不上檯面的兄弟,看來偶在大牛眼中,根本不值一哂。」

    十幾天醉生夢死的日子,終於過去了。劉謙身穿夜行衣,為了貂蟬妹妹,他準備夜探王允府。

    蔡文姬妹妹暫時是沒希望了,他老爸風光一時,卻得罪宦官,在光和元年(178)七月,被送到朔方五原改造。後來因為盧植韓說求情,靈帝准許蔡邕回家閉門思過。

    改造九個月後,蔡邕踏上回家之程,路過五原城時,太守王智為他踐行。王智是中常侍王甫的弟弟,你要是看不起人家,就不要赴宴,既然喝了人家的酒,還要給人家臉色看,使王智下不來台。王智惱羞成怒,寫封信給他大哥,朝廷加給蔡邕的罪名,很快下達了。蔡邕聽說後,立刻亡命天涯,逃到東吳去了。

    根據劉謙對此事的瞭解,蔡邕這一次在東吳住了十二年,掐指算來,靠,十二年後,正好是董卓上台的時候。

    【1】人口萬人以上為大縣,長官為縣令,秩在六百至千石。不滿萬戶為小縣,長官為縣長,秩在三百至五百石。

    起點中文網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