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光熹 第一卷 雛鳥 第三十六章 年度最佳創意—買上十幾個郡守
    回去路上,劉謙臉色陰沉地嚇人,自己力量太小,稍微大點麻煩就惹不起。wenXUEmI。COm今天,若不是一味相逼,幕後主謀怎會浮出水面。劉謙已經不是,剛來時的雛鳥了,他知道暫時惹不起,袁家這個龐然大物。袁家有多少能量,想像一下董卓遷都以後,函谷關以東的局面就知道了,基本上是袁家倆兄弟平分天下。

    劉謙撇下嘴角,今天這兩人倒也識趣,不然,就算袁家再龐大,他也要捋捋老虎鬍鬚,大不了佔山為王。

    劉謙心情不好,就讓葛玄代替他去拜見羊續,反正也就是出錢出力,協助官府而已。他一直在思索,究竟是袁家欲對他不利,還是袁仁私人的報復。

    劉謙倒也不笨,到家的時候,他總算分出了條理。如果袁家想要整他,應該不會採用,這種孩子氣的報復方式,八成是袁仁想出口氣,私下修理他一番。而劉謙與袁家有交集的地方,就是大眼妹馬荷。袁仁要麼是爭風吃醋,要麼是替馬荷出氣,而第一個可能最大。

    劉謙鬆口氣道:「TMD,紅顏禍水,此言果然不假!」

    下午葛玄歸來,事情大抵和劉謙猜測差不多。只是羊續對劉謙很有興趣,倒是出乎大家意料,羊續明確表明,近期希望見見劉謙。

    之後,倆人聊起了今天之事,葛玄也認可劉謙的判斷,之後就聊到做官上面。東漢官僚之首為三公,是太尉、司徒、司空的總稱。葛玄就給劉謙講了『銅臭』的典故,話說靈帝制定三公價格為兩千斤,而冀州名士崔烈,因為名氣大,靈帝打折後只收五百金。做了司徒後,有一天,崔烈問自己兒子,我做三公後,士林有什麼反應。他兒子崔鈞回答道,你沒做三公時,大家認為你該做,而如今大家很失望。崔烈問為什麼,崔鈞答道,大家嫌你有銅臭。老傢伙當場發飆,打走兒子後,為拿錢買官後悔不已。

    劉謙聽完也是爆笑不止,而後靈機一動,詢問道:「這些官職賣得不貴,三公對咱沒用,咱乾脆買他一二十個郡守,咱家不就發達了?」

    葛玄也為劉謙地創意震撼一下,暢笑道:「劉大財主,你認為人人都想你這樣有錢,哈哈!想法雖好,可是不易實現,沒有名聲資歷也是不行的。就像你我,最多買個肥缺縣令。就這樣,還要做好士子、文士、清流抨擊的準備,無論以後做多大的官,那怕位列三公,清流黨人也不會正眼瞧你。」

    劉謙愕然。本年度最佳創意,無疾而終。

    下雪了,忙忙碌碌之中,時間流失得飛快,再有十幾天就要過年了,劉謙站在博望坡上,望著空中飄零的雪花,禁不住想像,諸葛亮出山第一戰——火燒博望坡的宏偉火景。

    從這裡向西望去,已經泛白的蒼茫田地,就屬於西鄂劉家。劉謙心中不由得一暖,這些可是劉家,賴以發展的依仗,是自己在大漢生存的基石,這些都屬於自己,在前世只有夢中才會有的東西。

    就是這片可愛的土地,劉家積累了大量的糧食錢財。因為手中糧草資金充足,這段時間通過不斷的招收流民,劉家有四萬多口。近兩年戰亂疾病鬧個不停,避難的流民,逐漸逃到比較安定的地區。一路顛沛流離,十不存半,流民中倖存下來的,多是身體素質比較好的男丁,達到總人數的近三分之二,這個使劉謙很高興。

    有了這些壯丁,劉謙擴建了家兵隊伍,騎兵受到戰馬限制,已擴展到最大值,士兵為戰馬的兩倍。步兵和弓兵各自增加了三千人,各自達到七千人,如今劉謙手中,不提農兵,也擁有兩萬四千人馬。

    戰馬不足,騎兵暫時輪流上馬訓練,明年來自西涼的大批良馬,可以解決這個難題。眼下最大的問題是,兩萬多人馬,大多沒有武器。漢代是允許百姓合法擁有武器,可是制度非常嚴格,只有家世清白,進行過郡府訓練並且服過兵役之後,才有佩戴武器的資格。劉謙想盡了一切辦法,可是收效甚微,不過這也可以理解,不然黃巾起義的農民,不會拿著木槍樹枝,面對裝備精良的政府軍。

    兵書是死的,戰法戰術卻是靈活百變,照本宣科只是紙上談兵,這是劉謙經常說的一句話。這段時間,幾位負責練兵的將領,只有不斷摸索研究著領兵的戰術。他們聽從了劉謙的建議,理論聯繫實際,陸續進行了幾場實戰對抗。家兵們揮舞著木刀大棒,打得頭破血流的同時,這些從來沒有帶過兵的傢伙們,逐漸領悟了兵法裡的戰術安排。劉謙認為,他們離自己的期望還很遠,不過,大家還年輕,大家還有機會學習。

    劉謙這次前來博望,是給劉家幾十年的老夥伴,博望張家,送點過年用的糧食財帛。這是劉家多年來的傳統,每年兩百石糧食、十匹布、一萬錢及祭祀祖先用的肉食。往年是有管家處理此事,今年張家父子遠行萬里,奔赴西域為劉謙挑選良馬,劉謙過意不去,親自前來慰問,表示對張家的看重。

    張家在西漢,曾出了一個了不起的祖先,他是一個卓越的探險家、旅行家、外交家,他兩次出使西域,開創了大漢通往西域的南北兩道,也就是非常著名的絲綢之路。這個人叫做張騫,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漢孝武帝封張騫為博望侯,博望是取其才能廣博瞻望的意思,可見當時的人們,對他的評價就非常高。

    劉梁當年找到張騫的後裔,那時的張家早已沒落。劉梁利用張家世代相傳的經驗和地圖,遠行西域購買馬匹。一路艱難險阻風雨相濟,兩人培養出親密的戰友感情,而後,兩家的關係便確定下來。那次貝叔從章陵回來,就委託了張家父子購馬的重任,把大量錢財放心交到他們手裡,張家父子二話沒說,便帶著一行人馬出發了,可見兩家關係真是與眾不同。

    雪越下越大,劉謙揚鞭策馬,馳騁在茫茫的雪野之中。腦中考慮著,明天回訪剛拜的老師——何顒。

    昨天,仲景先生帶著他的朋友何顒來到劉府,通過書信劉謙瞭解何顒的基本情況。

    何顒是出自南陽郡的大名士。何顒,字伯求,南陽郡襄鄉人氏,年輕的時候到雒陽求學,因才思敏捷在太學很是吃得開,當時一些名士就對他刮目相看。此人不但文章念的好,武力值估計也不錯,為人特別熱血。

    他一個叫做虞偉高的同學,虞偉高其時,重病不治奄奄一息,臨終前泣血拜託何顒,為自己伸冤報仇。虞偉高是否求過別人不得而知,反正何顒安葬虞偉高之後,立刻展開行動,宰了虞偉高的殺父仇人,拎著倒霉鬼的頭顱,到虞偉高的墳前拜祭。

    這位不懂法律建設的必要性,肆意踐踏大漢法律的殺人狂,在以後的歲月裡,博得了急公好義、慷慨君子的美名。何顒和名士中的名士,李膺、陳蕃的私人關係比較親密,以李膺陳蕃為首的清流黨人失敗後,何顒得到宦官照顧,只好改名換姓,家也不能回了,被迫躲藏在汝南。

    和一般人想像中的逃犯不同,何顒所到之處,都受到英雄般的接待。年少的袁紹,就非常仰慕何顒,倆人私下往來頻繁。當時,黨錮之亂牽連無數,何顒冒著生命危險,數次往來汝南和雒陽,想方設法救助黨人,使很多清流黨人得以倖免。為了救助避難在外的家庭,何顒賣掉了祖產田地,到了中平元年,朝廷解禁黨錮的時候,何顒已經一貧如洗了。

    這時的何顒,已經成為了聞名天下的名士,司空張溫在朝廷大赦黨錮的同時,征辟何顒為司空府【1】長史,三府會議之時,何顒名正言順成為一眾幕僚的老大。誰知道,這個老大也不是爽心的差事,中平元年,朝廷忙碌著鎮壓黃巾起義,司空府跟著連軸轉,十一月,朱俊攻破宛城,宣告黃巾軍起義的失敗,十二月,朝廷改元中平。改元中平,不代表天下太平,司空府的事情依舊一大堆,不過司空府和天下官員,還是長出了一口氣。

    誰也想不到,真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平元年年底,先湟中義叢胡北宮伯玉和先零羌反叛,挾持金城邊章、韓遂為帥,攻殺護羌校尉伶征、金城太守陳懿。

    中平二年同樣是二月,蟄伏在黑山的黃巾餘部,在張牛角領導下,再次舉起了黃巾大旗,不過,很快得到鎮壓。三月,北宮伯玉等羌族首領兵寇三輔,左車騎將軍皇甫嵩討之,不克。七月,免去皇甫嵩左車騎將軍之職,

    中平二年八月,靈帝拜司空張溫為車騎將軍,討伐北宮伯玉,何顒自然跟著要張溫,來到西涼戰場。十一月,張溫破北宮伯玉於美陽,中郎將董卓討伐先零羌餘部,遣蕩寇將軍周慎追擊包圍於榆中,中平三年的春節,就在烽火連天中度過。中平三年三月,邊章、韓遂表示願意歸降大漢,西涼戰事結束。

    還沒班師回朝,天子就早早地拜張溫為太尉,這在漢代的第一例。何顒跟著張溫,自然水漲船高。中平三年也不太平,不過像趙慈之類的叛亂,朝廷還不放在眼裡。漂泊忙碌十幾年的何顒,年底時回到故鄉祭祖。在仲景先生那裡,聽到了劉謙的事情,不顧身份差別前來拜訪劉謙。

    劉謙懷著踹踹的心情,應付著繁瑣的初見禮,之後忐忑著回到客廳,還沒有在主位坐下,就被何顒雷倒了。

    【1】司空的職責是監察大漢官員。

    起點中文網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