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光熹 第一卷 雛鳥 第二十五章 金蘭結義
    那個賊曹掾聞言面現喜色,翻身下馬正冠還禮道:「聽聞家主年少英雄,今日一見兩軍陣前談笑自若,果然了得,宛城李嚴李正方有禮了。b111.net」

    「李嚴,字正方,南陽郡宛城人,少為郡吏以才幹著稱,而後在劉表手下仕官,曹操吞併荊州的時候,李嚴任秭歸的縣令,他不願在曹操手下做官,帶著秭歸的兵馬投靠了劉璋。劉璋失敗遂歸了劉備。

    史書上說『以治事能幹著稱』。據說他能和黃忠大戰幾十回合,可見李嚴的武力值很是不錯。劉備臨死的時候,李嚴為托孤大臣之一,地位僅次於諸葛亮,諸葛亮見他和自己的政見不和,但也認可他的能力,諸葛亮認為李嚴和陸遜不相上下,就讓李嚴鎮守永安,防備東吳的陸遜及魏國的孟達。

    李嚴是一個可悲可歎的人物,本身是文武兼備才華橫溢之人,以劉備評價馬謖的眼光之毒,任命李嚴為僅次於諸葛亮的故命大臣,就可見一斑。

    大概是『政事無鉅細,鹹決與亮』的原因,李嚴不願長久做著,有名無實的尚書令、中都護、驃騎將軍,李嚴想把諸葛亮擺平。千不該萬不該的是,嫉妒諸葛亮北伐中原的功績,致國家大事如兒戲,故意運糧不濟使北伐大軍勞而無功。就這樣,讓諸葛亮抓住他的小辮子,把他整成庶人,而後憂慮而死。

    有野心很好,準確來言李嚴的野心,只是上進心而已,青史留名高官厚祿,有幾個男人可以逃脫這些誘惑,今天先許下空頭支票引起他的興趣,投其所好,不怕他不上鉤,搞好關係之後,哈哈哈,偶就會多一個鞍前馬後的小弟。

    偶既然知道了他的性格及缺點,就要揚長避短,時不時點醒敲打一番,一定會是偶的左膀右臂,不然實在愧對穿越一族的威名。」

    想到這裡,劉謙擺出最真摯的笑容說道:「正方兄之言,謙愧不敢當,正方兄的大名小弟早已如雷貫耳,只恨沒有閒暇前到貴府叨擾,今日一見,實在平了謙三生之願,小弟唐突,厚顏以兄稱之,望正方兄莫怪。」

    李嚴面色微紅道:「家主客氣了,正方區區賤名,怎值得少家主讚譽,家主以兄弟相稱,正方高攀了。」

    劉謙下馬朝他爽朗一笑道:「正方兄不要客氣,為兄之才,豈是區區郡吏可以施展開來,正方兄文武兼備,兵法韜略政事治理無一不精。以小弟之淺見,最起碼是郡守之才,待謙面呈大將軍時,一定舉薦正方兄。有朝一日,正方兄官拜得三公九卿,莫要忘了提攜小弟一把吆!」劉謙料想李嚴不是出於豪門望族,不然在劉表手下混了十幾年,還是一個小小的秭歸縣令,歷史上文聘年紀輕輕,早已進了劉表中樞機構,身為主持荊州為數不多的實權派領兵大將。可見,在漢末一個人的出身和前途,還是有很大關係的。

    李嚴的眼睛明顯一亮,外表如常深施一禮道:「正方略有薄才,不值家主如此讚譽。」不過從他微微顫動的手指可以看出,此時他心中翻山倒海般的激動。

    這個劉謙能理解,雖然有「金子放在那裡都能發光」這句名言,可是於此對立的,還有一句話更為精闢「千里馬常有,伯樂難尋」,不然,大畫家梵高不會讓人當作瘋子,以自殺結束了三十七歲的生命。

    現在,有一個瞭解他欣賞他的人,出現在他面前,他怎麼會不激動,更何況,這個人還會為他謀取利益,為他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

    劉謙神棍一笑輕聲道:「謙不是口出狂言之徒,以後相交日久,正方兄就會瞭解謙之為人,正方兄當得此譽。」

    而後對幾位面面相覷的「劉府家將」施了一禮道:「謙見幾位好漢頗為英武,我看不是尋常之輩,謙按耐不住頓起相交之心,只是——?」

    幾人翻身下馬還禮,相互看了幾眼之後,青黃臉向前走了幾步,乾笑道:「我們聽從神——」小心看了一眼李嚴,接著說道:「久聞家主是條漢子,諸位兄弟願意投於家主手下,俺知道劉家家財萬貫,大家怕家主瞧不起俺的禮物,兄弟們都是粗人——」

    青黃臉還未講完,只聽一個聲音便插了進來,「呵呵呵呵,黃粱見過主公。」說話的是夕陽聚中煽動百姓的中年文士。

    「好傢伙,王八之氣爆發了,偶啥也沒說,人家連主公都叫上了,天下竟有如此好事?偶真的很想收服這些人馬,可是,這些傢伙都不是省油燈,他們可是真正的亡命之徒。弄不好——」

    黃粱見劉謙面露難色,昂首說道:「主公的氣度比起齊武王他老人家,可是差遠了,當年他老人家,廣交天下俠義之士,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散盡財帛終於舉旗於南陽。中平大亂之後,天下四處揭竿而起,群賊猖獗,小民百姓不得生息,無以養生,外有狄戎四處騷擾大漢邊境。

    主公正該一展身手,外御狄戎內平戰亂,如今天下英雄歸心,願意侍主公為主,主公為何反倒猶豫不決,做婦人之態。主公何曾想過,招撫我等豪傑,一可為朝廷增加兵員,二也使一方百姓謀得太平,其不為美事?主公莫要相疑,我等拳拳相投之心,可昭日月,他日如若背叛人神共棄,不得好死。」

    劉謙見此人,慷慨激昂不似作偽,可他依然放心不下問道:「爾等既然願意從良,為何還要借劉家之名,搶劫人家姑娘,豈不知讓我往火堆裡跳,這也是為了我好。」其實這是劉謙明知故問,方才青黃臉的話,他已經明白了七七八八。

    黃粱面呈愧色道:「初次面見主公,自當備份大禮,諸兄弟知道劉府萬貫家財,而兄弟們衣食無著,實在是沒有辦法。方才見那女子十分貌美,杜兄弟便獻計道,自古英雄愛美人,主公又是血氣方剛之時,如果獻上如此一份大禮,主公一定對兄弟們另眼相待,兄弟們稀里糊塗,便做下此等荒唐之事。

    要是讓您十分難做的話,我們自當放了那位姑娘,而後回到山上。有一日主公想起我們兄弟,只需一紙召喚,兄弟們定當萬死不辭。」

    言罷對著李嚴說道:「李大人千萬不要冤枉主公,你也看到,我們如今留下你的性命並非難事,為了不使主公惹上麻煩,使大家相信我們的苦心,我們願意馬上撤離,回到山上。」

    劉謙一看這傢伙要玩真的,馬上說道:「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既然你們知道錯了,我怎麼會不給大家一個機會。黃先生剛才的話十分有道理,我不能再讓你們繼續為害一方,我全都收下了,不過大家要考慮清楚,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神仙日子,在我這是沒有的,只怕還要受到很多的苦難和約束,想好了再回答我。」

    黃粱詭異一笑,接著向手下的群匪喝道:「諸位兄弟,從今天起,咱們把命交給劉家主,願不願意!」

    意想不到的是,大伙異口同聲叫道願意!

    「我的天呀!想不到我的人格魅力,已經超越最大值一百了,呈無窮大向上飆升。」劉謙心裡那個美呀。

    劉謙這邊洋洋得意地,正和剛收下的幾個小弟培養感情,商量千餘名兄弟的安置問題,還沒有美完,就被李嚴拉到文聘跟前。

    文聘賊頭賊腦神秘兮兮問道:「家主以前是否認識他們?」

    劉謙立刻明白了,這是人家不相信他,說來也真是TMD邪門,一切太巧了,搶劫的人馬打著劉謙的旗號,在最為關鍵的時候,劉謙出現擺平了此事,就像是一切早早安排好的似地。劉謙立刻搖頭道:「文少家主你想,我劉家在南陽郡也算得上有錢的大戶,什麼樣的女子我沒見過,絕對不會動用如此多人馬,開這樣天大的玩笑。」

    文聘看了劉謙一眼,低頭道:「可是……」

    我無奈只好辯解道:「不怕大家笑話,我已經被刺史大人舉為孝廉,憑著劉家和大將軍的關係,我正要一展抱負。文家是帝鄉郡望,我怎麼會犯這等低級的錯誤,斷送自己的前程。」

    文聘低著頭道:「可是……」

    罷了,看來只有祭出殺手鑭了。「劉謙句句乃是千真萬確,如若相欺萬箭穿心不得好死。」

    文聘抬頭看劉謙一眼道:「聘不是不相信家主,可是……」

    「哦,估計文聘這次墮了名聲,想把面子找回來,為了這些悍將兵馬,偶要低姿態化解文聘的怨氣,要讓文家感到偶和解的誠意。」

    劉謙想到這裡,向文聘施了一禮道:「事關文家的聲譽,這次確實是這些兄弟們的不對,謙一定會就此事,對全郡父老做一個解釋,事後帶上涉及此事的兄弟,去文府負荊請罪,至於這次少家主的損失,劉府定當加倍賠償,如果少家主對謙的提議感到不足,望示下。」

    李嚴大概也受不了文聘的「可是」,小心問道:「劉家——不知家主可有表字。」

    這個劉謙也能理解,李嚴是想和他加深關係。這個劉謙早有準備,在章陵的時候,他已經偷懶借了一個表字,大明名臣于謙的表字廷益。劉謙滿臉憂傷沉聲道:「家父彌留之際賜謙表字廷益,只可惜還沒有為我主持冠禮,就匆匆而去,謙和正方兄不知為何一見如故,心神激盪,忍不住說與你聽,正方兄是第一個得知謙表字之人。」

    李嚴把劉謙拉到一旁,沉吟半晌激動說道:「想不到廷益如此看重在下,天下知己有幾人,如不相棄,嚴願意和廷益結為異性兄弟。」

    劉謙大喜道:「顧之所願,不敢請爾。」

    當下和李嚴面朝東方,跪伏於地道:「念李嚴、劉謙,雖然異性,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上報國家,下安黎民。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劉謙跟著李嚴念誓詞時,感到非常熟悉,仔細尋思,發現和劉關張桃園結義的誓詞一模一樣,看來漢代的結義誓詞還是公共模式。

    誓畢互報生辰,李嚴二十歲,劉謙十六歲,李嚴為大哥,劉謙為二弟。李嚴把劉謙拉到近前,壓低聲音道:「咱們已經是生死弟兄了,實不相瞞,二弟這次的麻煩大了。」

    

    )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