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光熹 第一卷 雛鳥 第二十一章 終於穿上了新衣服
    這時才傳來,劉曄姍姍來遲的言語:「子烈兄弟原是廬江松滋人氏【1】,因為豪強逼迫,無奈淪為大江之上水寇。wWw.b111.net與曄相見言談甚歡,就成了好友,此兄為人十分仗義,聽說我要周遊大半個大漢,非要為我保駕護航——」

    「哈哈哈哈!沒想到命運之中自有定數,上蒼借公子之手,把子烈帶到主公面前。」葛玄忽然打斷劉曄的言談,然後給劉謙丟了個眼色。

    在葛玄的提醒之下,劉謙猛然醒悟,看來這個劉曄真是不簡單,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卻透露出兩個信息,陳武出身不好,你怕不怕受連累?你要是收留陳武,你把大漢律置於何地?不知是他真心關心陳武,還是別有居心,還是看透了我們天衣無縫的神棍表演?

    劉謙馬上跳了起來大吼道:「他強任他強,清風撫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靠!又跑題了。兵來將擋水來土遁,誰要是想要我兄弟的命,先要過了我這一關,我就是兄弟的雄關堅城,吃牢飯我去,天大的問題自有我劉謙頂著,頭掉了不過碗口那麼大個疤,做一天兄弟,就是一生一世的兄弟。」

    轉過身來,對著陳武大聲吼道:「我們是不是一生一世的兄弟!」

    當劉謙吼出這句話的時候,劉曄輕輕地歎了口氣,他知道,陳武做劉謙小弟的事情已經無可挽回了。

    陳武雙目噙著淚水,嘴角輕輕哆嗦著說不出話來,劉謙不知道,他剛才充滿匪氣的話語正對陳武的胃口,闖蕩江湖靠的是什麼?義氣!出生草莽的兄弟最怕是什麼?怕被人看不起自己的身份。出生草莽的兄弟缺少的是什麼?理解萬歲!啥也不說了,大家眼淚嘩嘩地。

    &&&&&&&&&&&&&&&&&&&&&&&&&&&&&&&&&&&&&&&

    「叔公的想法沒錯,天下的讀書人也都是這樣想的,興水利、薄徭賦、抓吏治,講究內聖外王,不得志謹修己身,修身養性以待來勢;得志貨賣帝王家,封侯拜相一展抱負;無論得志不得志,都要著書立說,使自己的學說廣為傳播,把希望留在後世。可是誰來真正為,天下貧苦小民想一想?

    是,有一些讀書人後來成為良吏,體察百姓疾苦,為小民做了很多事情。南陽郡就流傳著『召父杜母』,可是,誰又從根本上考慮過小民問題?為什麼天下方定之時,鮮見小民造反?而江山社稷穩固了,傳承年代久遠後,小民的反抗會愈演愈烈?當然,這和太平日久朝政鬆弛,君王不知人間疾苦有關,可是最根本的是,土地兼併的太厲害,小民無所為食,恰逢天災**或兵亂驟起,而天下大亂,從此動搖了社稷的根基。

    小民如果有吃有喝得以生存,大多是不願冒著掉腦袋的危險去造反鬧事,如果小民無所依靠,處於生死的邊緣,只有叫著『發入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吏不必可畏,小民從來不可輕。』而四處造反,理由,只是為了活下去。

    而現實是,大漢人口愈是集中的州郡,土地兼併愈是厲害,不瞞你說,我手中的土地可以養活兩三萬人,而上報朝廷的有多少?

    我大漢稅賦的來源是按人頭徵收,而各地豪強擁有大漢三分之二強的土地,越來越多的小民破產,投入豪強地主的門下。國家的財政日漸枯竭,不得已,增加賦稅,而結果是飲鴆止渴,情況會更加糟糕,這樣惡性循環下去,大漢的矛盾,終有一天會為某件突發事件而最終爆發,因為這是現實下,最為正常的發展規律。所以,我的觀點是,首先要丈量全國的土地,改變如今實行的授田制度,嚴厲打擊土地兼併,國家明令,最多擁有土地的上限,然後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各級政府購買豪強的土地,然後,尋求一個合理的價格,或賣或租給貧民耕種。」

    「此事確實是勢在必行,可是如此一來,恐怕要天下大亂了,光武皇帝當年,為了大漢的安定團結休養生息,度田令就不了了之。」劉曄拖著下巴,一隻手按摩著太陽**,皺著眉頭說道。

    「那麼我們就看著大漢江河日下,最後——」劉謙禁不住仰天長歎。「土地兼併之患一日不除,中國永無寧日。天下大亂?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只要讓小民嘗到好處,有了民心民力的支持,擁有了效忠大漢的軍隊,一切都是紙老虎。誰也阻擋不了歷史前進的滾滾洪流!捨得捨得,沒有捨怎麼得,而我大漢唯一的出路,只有鳳凰涅槃破而後立。」

    「如果我有施展抱負的一天,叔父大人會支持我嗎?」劉謙終於忍不住,露出了大灰狼的尾巴。

    看到劉曄低頭一副,眼觀鼻鼻觀心沉吟不語的模樣,劉謙無奈暗自歎息,自己始終不是身居高位的三公九卿州郡太守,也不是名揚華夏廣羅門徒的名士,何況自己的想法太過極端,放在這裡實在有點驚世駭俗。

    無奈之下只好說道:「叔父大人,謙只希望一生之中,你我叔侄不會為敵,還有,如果有一絲可能,不要去輔佐旁姓。

    試想,如果您輔佐的那位英雄豪傑,勢力龐大到無人克制的狀態,那個時候大漢覆滅只在頃刻之間。也許這不是他本人的本意,可是他的後代呢?一定會取而代之。天下除了聖人,只怕誰也逃不了榮登九鼎的誘惑,何況下面還有一群,希望更勝一層樓的臣屬,這些為了一己之私的『大漢臣民』,為了向自己的主子表忠心,自會紛囂造勢以待改朝換代。

    換個位置思考,他不能失去自己手中的權利,如果失去權利,霍光家族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鑒,除非他是完人聖人,其家族不會犯上一丁點錯誤,不然,自會有對他不滿之人群起攻之,『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欲加之罪,何患如此』,大漢呀!其實也需要一顆寬廣的胸懷。

    而叔父大人其時只怕難以做人,一心侍主,天下人會罵你背宗忘祖,百年以後,您如何有臉去見列祖列宗?表現不如別人,恐怕一生就要遭受懷疑,誰讓你是大漢宗親?身上留著世祖血脈?」

    說完劉謙泠然相視,因為他說的沒錯,曹操除了採納了他的霹靂車,和剿滅廬江山賊陳策的建議外,幾乎不曾見他展露才華。這和曹操唯才是用的用人方針相差甚遠,曹操連賈詡這個與他屢屢作對,甚至幹掉他兒子曹昂的仇人都可重用,為什麼劉曄不行?

    歷史證明,也許當時劉曄的建議和大家相左,可是最終都靈驗了,曹操難道沒有眼光?偏偏歷史記載,曹操是個雄才大略的大人物。最終解釋只能說,劉曄是光武之後,比荀彧、崔琰之類和漢室的關係更近,曹氏豈能不懷疑、不防備?至於他心中有沒有恢復漢室的想法,只有他自己知道,可是他在曹魏集團只是一個邊緣化人物,卻是不爭的事實。

    劉曄終於變了臉色,停下手中的動作霍然起身,肅然道:「若是你處於高位當如何自處?」雙目目光似箭,好像要看透劉謙的內心世界。

    劉謙傲然而立,用盡自己渾身力量沉聲應道:「上不疑,自當嘔心瀝血,為大漢開創萬里疆土,開創超越文景兩朝的大漢新盛世;上若疑,自當把手中權利還於天子,心中所思呈於天子,而後攜家漂移海外,覓求神仙芳蹤。謙句句皆是肺腑之言,劉謙有違此心,天誅地滅!謙之心可昭日月!

    劉曄眼中精光四射,談談一笑道:「我就答應與你。」

    劉謙心中感歎連連,費了半天的口水,總算是見到了一點效果,只是曹操大大對不起了,挖哈挖哈!

    而後劉曄在此盤桓了幾天,為此,劉謙取消了原來的行程,與他進一步加深感情投資,他顯然對劉謙的種種奇思妙想而驚歎不已,而後,當劉謙謙虛的說出只是照搬另一個世界後,不出所想,劉曄對那個世界流露出了濃厚地興趣。

    劉曄偏愛物理基礎知識,可是聰明人也會犯一些常識錯誤,於是劉謙提出了實踐出真知的理論。為了搞定劉曄,劉謙進行了比薩斜塔試驗,接著被「吾愛吾師,但更愛真理」放倒,終於相信劉謙是仙人的徒弟。

    幾天後,劉曄一眾告辭而去,劉謙硬是又把陳武委派在他的身邊,劉曄意味深長地看劉謙半天,而後作別而去,至於陳武當然又被劉謙寬廣胸懷感動地眼淚嘩嘩地。

    眼看劉曄等人將要走出視線,劉謙忽然想起一事,決定將無恥進行到底。當即縱馬追去,諄諄囑托兩人,夢中仙人還告知,他還有兩個結義兄弟,一個叫趙雲趙子龍,一個叫魯肅魯子敬,一定要幫他尋找。兩人應諾而去。

    &&&&&&&&&&&&&&&&&&&&&&&&&&&&&&&&&&&&&&&

    劉謙也眼淚嘩嘩嘀,心中吶喊著:「諸位大大,偶容易嗎,在穿越到漢末一年又另一個月後,偶終於穿上了新衣服。

    衣服真的很寬大、很肥、很胖,的確不符合劉謙的審美觀點,可是,這畢竟是別人沒有穿過的——衣服,再也不用穿那一身雪白的孝服,不要對他講白色衣服的好,沒有親身經歷是沒有切膚之痛的。衣服雖然不符合審美觀點,可是它是真材實料、貨真價實的絹製品,不是一般人可以穿戴的。

    短裘、錦袍、紈褲、革履一身嶄新行頭,據劉貝說,這身行頭夠普通之家吃上幾年。

    什麼?你說穿附革履只有朝中大臣才能資格?有沒搞錯!偶怎麼說也是王族不是,不用考到博士、孝廉,只要成年就可以戴兩梁的進賢冠嘀,革履也是王族的特權,有權不用過期作廢,你不知道大漢沒有幾年好光景了嗎?現在不用,等到劉氏下台了偶還敢穿戴嗎?

    說偶奢侈?什麼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嗎?成功人士就是買什麼東西,都買最貴的,不買最好的,所以,我們做房地產的,不好意思說流嘴了。為了標新立異追求大漢美少女,我的口號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貴。劉謙心中冒著泡YY著。

    劉曄走後,劉謙帶著葛玄、魏雄、黃翼,四人前往劉謙來到這個世界的處女地——迷谷。猛猛非要鬧著跟劉謙前去,劉謙怕累著它,最後用十次烤兔肉收買了它,猛猛這些天沒有白混,居然能和劉謙討價還價到十隻兔子。

    一陣奔波之後,到了圍困劉謙十個月之久的故地,莫名的,劉謙居然感到一陣陣親切。劉謙是帶著痛恨之心離開的,以為這一生再也不會來到這裡了,人生呀!真是看不透。

    橘樹林還是那個橘樹林,上面已經掛滿層層匝匝的橘子,味道依舊是那麼甜美,值得興奮的是,劉謙在穿越而著陸的地方,找到了久違地易拉罐可樂,幸福的感覺瞬間傳遍了全身。

    「爸爸媽媽爺爺你們好嗎?我在他鄉過得很好,大家非常照顧我,可是,可是我為什麼還是如此心痛,如此想念你們。」眼前一片水霧遮掩了視線,恍然間以為回到了故鄉,回到了親人的身邊,好溫馨!

    「大家快來看,這是什麼?」

    【1】諸位大大,有誰可以幫偶搞清楚,這個廬江松滋漢末到底在呢?根據大多數的資料顯示,松滋是今天湖北松滋縣,可是漢代地圖上,松滋那時候應該屬於南荊州,怎麼會屬於廬江呢?當時想也許是三國鼎立時期吳國改的名字吧,後來翻資料查地圖也找不到一點證據,只有遺憾了,為了這個莫名的問題花費了兩個多小時,鬱悶的是,仍然一頭霧水!

    

    )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