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 第四折 煙雨遙 段三一 法蘭西香水
    杭州湖畔的蔥蔥鬱郁的樹枝上,偶爾飄下一兩張樹葉。初秋的天氣,仍然很炎熱,所以趙謙很早就動身離開了總督府,只帶了奴僕侍衛數人,行李也很簡單。

    相送的同僚,除了張岱韓佐信等人,只有史可法一人,真是世態炎涼。趙謙感覺有些落魄。

    走到斷橋邊的時候,又見到一群青年士子帶人在佈置戲台,這戲台就是等會為慶祝趙謙離任的獅子會用的。

    趙謙心裡很憤怒,而且突然有些恐懼。幸好他穿的布衣,又坐在車上,不然被認出來,興許被群毆也說不定。

    這時車簾外面響起一聲鑼,然後一陣喊叫:「罪犯示眾,無關人等迴避。」

    趙謙好奇,撩開車簾一看,原來是杭州府衙的差役,前面兩個舉著牌子,左邊牌子上寫著「肅靜」,另一個寫著「迴避」。

    一隊佩刀差役衝到戲台前面,要求坼了讓道,士子與之理論,爭吵起來。過得一會,後面幾個赤膊大漢抬著一具巨大的鍘刀向這邊走來,接著過來的,還有胳膊上綁著紅布巾辟邪的鄶子手,個個凶神惡煞。

    士子們見狀,有些膽怯,氣焰已低了八分。這時一個坐在馬上穿官袍的人呵道:「誰敢擋官?」

    一群捕快衝了上去,不由分說,便將戲台砸了個稀巴爛,士子們異常憤怒,但是不敢持械反抗,不然官兵砍了便是,活該你倒霉。

    趙謙一看,那官員是杭州通判,自然就是杭州知府史可法的人,趙謙會意,這事肯定是史可法安排的。趙謙想了片刻,故意詢問史可法:「那馬上坐的官員是何人?」

    史可法道:「杭州通判,府裡抓獲一批慣犯,今日示眾斬,那些人擋道,故通判叫人驅趕。」

    趙謙作若有所思裝,「哦」了一聲。

    一行人繼續前行,從南門出城,在一處長亭,趙謙和史可法張岱等飲酒話別,氣氛有些傷感。

    趙謙命饒心梅彈起了那《送別》,在琴聲中,各自唏噓感歎。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饒心梅穿了身青袍,頭上戴著方巾,臉上和脖子上皮膚有些黝黑,是用靛草化水化妝而成的,用水洗也洗不掉,只有用硫磺化水才能洗掉。

    趙謙走的時候,給王福的指示是,不要帶女人。生活的磨煉,使他認為有些東西已經不太重要了。卻沒想到饒心梅化裝了一番,還是跟來了。畢竟平時饒心梅在趙謙那裡很得寵,王福也很為難。

    這時,一騎向長亭飛奔而來,官道騰起一列黃塵。眾人的目光都被那一騎吸引了過去。

    騎士由遠而近,奔到長亭下馬,跑進來單膝跪在史可法面前,喘著氣道:「稟大人,府裡接到公文,朝廷御史將在明日途經杭州,張大人問,如何接待?」騎士從內衣口袋裡摸出一封書信,呈到面前,「這是公文,請大人過目。」

    史可法接過公文,飛快地瀏覽了一遍,遞到趙謙手上:「去福建的欽差。」

    趙謙也看了一遍,又遞給韓佐信,說道:「我猜是皇上派去福建前線催促畢自嚴的御史。」

    韓佐信看罷說道:「聞畢閣老調動不靈,已經下令大軍退到浙江邊界處修整……名為修整,實則是設法對付軍中各個派系,這事可不是急得來的,恐怕重新部署兵力,得到明年去了。」

    史可法聽罷有意無意地念了一句:「皇上可急著看捷報……」

    三人相互對望了幾眼,也不說明,心中自知,恐怕皇上等不到畢自嚴徐徐圖鄭芝龍了。

    饒心梅已經換了曲子,在遠處端坐焚香彈箏,趙謙等人默默地喝了幾杯酒,不知如何開口,雖然大家都是自己人,但是史可法嚴肅自律,有些話有犯禁的嫌疑,趙謙韓佐信也不便明說。

    終於韓佐信問道:「大人,是否推遲些時日……」

    趙謙想了想道:「不可,今日即可啟程。」

    韓佐信聽罷大悟,點頭以為然。皇上可不願意看著你賴在這裡等聖旨,也不高興臣子將什麼都猜透。

    畢自嚴在福建非但毫無進展,反而不顧建寧府危在旦夕,退到了浙江邊境,朱由檢十分惱火。

    朱由檢心情不好,便看誰也不順眼。就說今兒晚上吧,侍寢的是周皇后的一個奴婢,這事本來也是皇后撮合的,那奴婢很得周皇后的心意,於是周皇后就想那奴婢生出龍種來,也就可以躋身后妃之列了,卻運氣不好,恰恰遇到朱由檢心情不好。

    那奴婢侍完寢,太監將其抬出了寢宮,並問皇帝:留不留?

    朱由檢煩躁地答道:不留。

    不留便是不要讓她懷孕,在現代是吃事後藥,古代卻要麻煩一點。有的書中很「文雅」地說辦法是太監在妃子的一個**道上按上一按,精水便流出來了,其實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按**道沒有想像中那麼強大,況且太監也不是武林高手,就算真存在這種武功,他們也是不會。

    朱由檢說不留,太監便將那奴婢按在床上,脫去褻褲,掰開她的雙腿,然後用一根毛刷蘸了水在奴婢的下身反覆洗刷,直到將留在裡面的男人液體徹底清洗乾淨。這過程中,那奴婢可是遭足了罪,她的**壁也不是老得起繭子那種,用一把刷子在裡面刷來刷去,疼得死去活來。

    這些朱由檢是不會管的,他只顧爽完就行了。休息不到半個時辰,朱由檢便牽掛著御案上堆滿的奏折,起了床,去了冬暖閣。

    其實現在讓朱由檢最牽掛的,還是福建的戰事。現在朝廷的三線作戰,陳琦瑜進剿流寇,花了幾百萬銀子,並沒有多大成效,最後國策又改成了招安。東北的東夷也頻頻騷擾,讓人心驚膽顫。還有福建的鄭芝龍居然也反了,還公然北伐,朱由檢只想盡快平息福建的局勢,好抽出手對付流寇和東夷。

    朱由檢到了冬暖閣,坐到御案旁邊,順手便拿起一本奏折,開始看事由。

    皇帝處理政事的時候,是需要一個大太監在身邊侍候的,以方便隨時咨詢建議。所以內宮太監急忙跑到司禮監,找值班的大太監。

    恰逢高啟潛和曹化淳都在,兩人推辭了一番,最後高啟潛說道:「不如曹公和咱家一塊去吧。」曹化淳便同意了。

    兩人來到冬暖閣,朱由檢抬頭看了一眼,便問道:「朕正要找你們。」

    高啟潛和曹化淳急忙跪倒。

    朱由檢道:「起來吧。」

    高啟潛和曹化淳這才站了起來,躬身立於一旁。侍候朱由檢的,還有一些小太監和宮女,這些人也是精挑細選的人,必須要機靈,隨時注意朱由檢的每一個動作和表情,才能符合皇帝的心意。

    就像現在這個時候,是不需要朱由檢吩咐的,太監宮女忙退出了冬暖閣。因為皇帝要說政務。

    朱由檢拿起一本奏折,遞了過去,「畢自嚴上的奏書,你們先看看。」

    高啟潛和曹化淳同時伸出手來,要接朱由檢的奏書,不料一起抓住了一角。

    朱由檢感覺有人接到了,便放了手,高啟潛和曹化淳一起抓住,頓覺尷尬。高啟潛急忙放手,謙讓曹化淳,不料曹化淳也是同樣的想法。

    「啪!」奏書掉到了地上。

    二人急忙跪倒,「奴婢萬死,奴婢萬死!」

    侍候皇上,不是件輕鬆的事,所以高啟潛和曹化淳這樣做並不誇張。朱由檢沒有說話,過了片刻才叫二人起來,頗有深意地說道:「你們兩個,還是缺少默契。」

    曹化淳和外廷清流走得很近,溫體仁失了聖心,就是曹化淳替清流在皇上面前說溫體仁有黨的緣故,高啟潛則不然,朱由檢才有此一說。

    兩人先後看完畢自嚴的奏折,曹化淳小心說道:「調集數省兵馬作戰,需要各方部署,或許多給畢自嚴一些時間,要好些。」

    「嗯。」朱由檢閉目養神,哼了一聲不置可否。

    高啟潛知道皇上是個急性子人,做什麼事就想立馬看見功效,畢自嚴停步不前,皇上一定不滿,便順著皇上的心意,旁敲側擊地說道:「朝廷財政困難,畢自嚴善理財,又是戶部尚書,天下錢糧都在他手裡管著,朝廷正需要畢自嚴……」

    說到這裡,高啟潛突然很後悔,這不明說了自己的立場麼,高啟潛其實最不願意做的事就是站陣營,免得白受牽連。

    但話已說出,高啟潛總不能說「剛才口誤,說的話不算」吧?只得又加了一句道:「皇爺找外廷再商議一下,就更穩妥些。」

    朱由檢以為然,臨陣撤換大將,畢竟不是件小事,便說道:「值房今晚是誰值夜?」

    高啟潛道:「回皇爺的話,是元輔。」

    「叫溫體仁到冬暖閣來說話。」

    因其他太監宮女都迴避了,左右無人,於是高啟潛說道:「奴婢這就去叫。」

    這個時候,已經過了三更了,高啟潛到得內閣值房的時候,溫體仁等人正在吃麵。溫體仁見高啟潛過來,急忙放下碗筷問候。

    溫體仁正要問高啟潛要不要也吃一碗,話還未出口,高啟潛便一本正經道:「口諭。」

    溫體仁等忙跪倒。

    高啟潛尖聲道:「叫溫體仁到冬暖閣說話。」

    說完,高啟潛忙扶起溫體仁,「元輔歲數也不小了,得保養些身體呀。」

    溫體仁道:「不打緊,老夫還很硬朗……高公,皇上找老夫何事?」

    高啟潛咳了一聲,轉身走出值房,溫體仁會意,忙跟了出來,兩人一邊走,高啟潛一邊說道:「還不是畢自嚴那檔子事。」

    溫體仁緊張道:「高公,皇上的意思是……」

    「皇上沒有說,咱做奴婢的怎敢妄自揣度?」

    「高公說的對。」溫體仁掏出手帕,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又放回口袋,摸出一瓶玩意出來,遞給高啟潛,說道,「夏天天熱,容易出汗,這玩意是西洋那邊一個叫格拉斯(法國南部小城)的地方運到大明來的,能去味,高公不妨試試。」

    溫體仁說是去汗味,實際上是叫高啟潛去身上的尿騷味。太監那玩意割了之後,可能傷到一些肌肉神經,尿液不受控制,長期都滴滴答答的,所以太監身上長年都有一股尿騷味,尤其在夏天味更大。

    高啟潛接過瓶子,打開嗅了嗅,說道:「喲,是香的,婦人才塗這玩意吧?」

    溫體仁道:「這種香味是專門給男子用的,不會錯。高公嗅嗅,聞著挺清涼,高公常伴皇上左右,指不准皇上也得誇高公兩句。」

    高啟潛聽到「專門給男子用的」一句,很是中聽,又想溫體仁說的沒錯,皇上聞著尿騷味可能也不會好受,便欣然接受了。

    兩人走到冬暖閣門外,高啟潛低聲道:「咱家看皇上是等不及畢自嚴慢騰騰地部署了。」

    溫體仁一拱手:「多謝高公。」

    高啟潛點點頭,撩開簾子躬身道:「稟皇爺,元輔到了。」

    「進來吧。」

    溫體仁端正了帽子,扯了扯官袍,彎腰走了進去,叩拜道:「老臣拜見皇上。」

    「平身。」

    溫體仁這才慢慢爬了起來,躬身立於一旁。朱由檢見他慢騰騰的動作,說道:「元輔今年多少歲了?」

    「回皇上,老臣今年虛歲五十九了。」

    朱由檢道:「五十九做輔並不算老嘛,朕希望你能多輔佐朕幾年。」

    溫體仁道:「老臣身體還硬朗,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高啟潛說畢自嚴善理財,又是戶部尚書,不宜長期在外戎馬勞頓,元輔以為如何?」

    高啟潛一聽心中大呼鬱悶,一不小心說走了話,現在皇上反倒脫身,拿自己做了擋箭牌,也不知那些支持畢自嚴的清流會不會在心裡忌恨自己。

    溫體仁一聽,覺得高啟潛好像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的,不似那個曹化淳,媽的在背地裡向皇上說壞話。而且有剛才高啟潛的提醒,皇上也是這個態度,正中溫體仁的下懷,他可不想畢自嚴在福建又搞出名堂來,忙說道:「老臣以為,高公所言極是。內閣缺了戶部尚書不行,錢糧的事兒都在他手裡掌著呢。」

    「嗯。」朱由檢閉上眼睛思索了一會,說道:「叫誰去福建接替畢自嚴?」

    這下溫體仁可有些犯難了,以前他自以為控制了內閣,就把持了朝政,現在方知,真正需要的,還有宿將猛帥,那些名聲在外的名將,是一個都沒有屈膝溫體仁,到用的時候,溫體仁一時找不到可以推薦的人選。

    要是在以前,趙謙倒是個不錯的人選,可是現在……溫體仁是萬萬不會拉趙謙一把,讓他復起的,那樣的話,下邊的人會怎麼想?背叛必須堅決杜絕!

    孫承宗在遼東,而且也不是溫體仁的人,洪承疇更不用說了,和清流東林關係密切,可以說是溫體仁的潛在對手。

    溫體仁想了一會,小心道:「皇上覺得陳琦瑜如何?」

    朱由檢搖搖頭:「他只會花錢,看看山西怎麼樣了!」

    「孫傳庭。」

    朱由檢想了想,道:「西北還得靠他主持。」洪承疇派過了,他不願意幹這差事,朱由檢又想了一會:「對了,趙謙不是生病回家養病去了?不知是否好了。」

    溫體仁忙說道:「趙謙資歷尚淺,從未有大範圍調兵遣將的經驗,況且老臣聽聞此人在江南一帶名聲極差,恐激起民憤,反而節外生枝。」

    「哦……」朱由檢點點頭,心裡卻明白溫體仁為何這樣說,不就是上次趙謙那奏書,和溫體仁對著幹的事麼?朱由檢反而更覺得趙謙這人靠得住一些,只有自己讓他幹,他才有機會,讓他明白,什麼輔都是靠不住的。

    商議了半夜,也沒商議出結果來,然後就散了。曹化淳回去,急忙給畢自嚴寫信,要他明白,皇上是鐵定要召他回來了,只是沒有確定接替的人選罷了。好讓畢自嚴有個準備。

    主持福建的人選,成了朝裡最關心的事,溫體仁實在想推薦自己的人上去,可惜都不中用,皇上看不上,所以退一步,決不能讓東林黨的人去。如果讓他們的人去,東林的勢力和影響就會又擴大一些了。

    自諭清流的東林黨人,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極力推薦自己的人,卻都被皇上一一否決。

    朱由檢對於黨爭,感覺力不從心,但是下邊的小九九,他還是瞭解的。朱由檢已經不滿意溫體仁了,只是他決不能坐視東林一家獨大,需要一些人制衡,溫體仁無疑還是有價值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