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雄心 相關設定 機體設定
    裝甲機器人設定:本書借用了一個PS遊戲《裝甲核心》(ArmoredCore)的機體設定。裝甲機器人:人型兵器,有量產型和特製型兩種。發動機使用陣列式磁電發動機,藏於機體的軀幹內。機體的軀幹屬於一個機件,可整個更換,駕駛艙藏於頭部下。

    量產型可以改裝,但不能隨意更換機體的主要部件,即腳部,發動機,甚至手部。特製型,又分有組裝型和訂製型,組裝型是DIY類機體,一般是民用。訂製型,因應某類需求或個人要求而製造的機體,一般為軍用或專屬傭兵使用。按鋼鐵傭兵的等級,可以訂製不同強度的裝甲機器人。

    有多種機體劃分的方法,一:是由機體的重量來劃分,有輕型,中型,中型偏輕型,中型偏重型,重型,超重型。

    二:按機體的腳部來劃分,有二足系,以穩定性,平衡性,操作性相對平均而出名,是眾多機體中最為廣泛使用的腳型。

    四腳系:偏重型足系,移動能力,迴旋能力都最出眾。並且在使用火炮類機體武器時有穩定作用,為使用重型機體武器時的首選。一般為中型偏重以上的機體所使用,強襲類機體不二之選。缺點是能量消耗較大,持久作戰能力低。這裡說的持久作戰意思是指長時間維持在作戰狀態的意思,不是指機體活動時間。

    坦克腳系:極少使用的足系,以履帶式的底盤為機體下半身。擁有最高的載重能力,最高防禦能力,能自由使用各類重型機體武器,能量消耗相對於四足來說稍少。移動能力是所有足系中最低的,不能使用光劍,不具備地面上的噴射推進能力,只能浮空很短的時間,空中噴射移動都不能。

    浮游腳系:最為罕見的足系,極為輕型,中型以上機體都不能裝備。以使用氣流噴射和反重力相輔的氣墊船一樣的底盤為機體的下半身,在地面上擁有最高的移動能力,但和坦克腳一樣,不具備地面噴射推進能力。可浮行於水面之上,能量消耗很大,防禦,載重,空中推進能力都很弱,同樣不能使用光劍。

    另外有一些不在足系譜中的腳型,為獨立製造的足部,因而不在足系譜之內。如反重力腳型,於機體的下半身裝備上反重力系統,因面具備空中飛行的能力,但是作戰能力不強,移動速度也不理想。

    對空用裝甲機器人:該機種所使用的足型不在足系譜內,是噴射腳型,下半身使用戰機式噴射發動機為足,上半身仍和裝甲機器人一樣,但具備可變形的能力,以適應空中飛行。真正意義上的裝甲機器人用飛行裝備還在研究中,常未研製成功。

    裝甲機器人強度等級劃分制度:視乎該機種搭載的AI驅動核心性能,分別是CA,EA,MA,AA,AS,ES。指的就是機載核心的高低,以此識別。黃泉屬於ES級,MC機體屬於MA與AA之間,一般量產型裝甲機器人屬於CA級到EA級,改裝機體和組裝機體屬於AA級,訂製和特製機體屬於AS級,蒼白屬於AS級。

    MT:我書中的MT是指自律型無人兵器,種類繁多,一般最為常見的種類,是二足鴕鳥型,無手部上半身是坦克炮塔,下半身是二足型腳部。如書中沒有特別指出,則所說的MT,都是這一類,除武器裝備的不同外。武器為高速機槍,火箭彈,導彈。

    MK:有人駕駛的人形兵器,但是強度和裝甲機器人差很遠,是一種以量取勝的兵器,即常說的炮灰類。該機體不具備高速噴射推進能力,低速的噴射推進仍可以。武器是固定於機體手部的,一般為高速機槍或機關炮樓、火箭彈。個別可裝備導彈。

    MC:新機體規格,於裝甲機器人和MK有所不同,階於兩者之間,但較接近裝甲機器人,使用武器和機體構成和裝甲機器人一樣。

    APA裝甲:單兵機械戰鬥服,各位書友可以想像一下SC中的機槍兵那種盔甲,一般是很貼身的套裝全密封式裝甲,最重型的APA裝甲也不會比一個人的大小大一倍。

    單兵機器人:亦即重型單兵戰鬥服。有沒有看過《蘋果核戰紀》的,我書中所說的單兵機器人,就是《蘋果核戰紀》中的LM,可惜我的筆力不足於描寫出這種兵器的威猛之處。通常這種單兵戰鬥服,會比一個人高大上二至三倍。外形和人體是一樣的,不過強壯得多,有專用的武器系統。錫安廢城中最後飛來救援的四個會飛的機器人,就是這種重型單兵戰鬥服。

    本靈魂創作本書時的意念主要來自:《裝甲核心》、《前線任務》、《攻殼機動隊》、《蘋果核戰紀》。前兩個是PS遊戲,後兩個是士郎正宗的漫畫。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