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染夢土 第十二卷 第七章 廷議
    今天是廷議的日子。

    廷議在明珠國的政治決策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幾乎所有的重大決策都是在廷議上完成的。儘管明珠國是一個王國,國王有著絕對的權力,但是在很多重要問題上,都需要在廷議上作出最後的決議。

    廷議的官員幾乎包括了明珠國權利中心的所有的主要人物。從內務大臣財務大臣軍務大臣,吏治大臣,這些舉足輕重的重臣,一直到軍方主要將領都會參加列席。

    這也是蘭斯第一次參加廷議,儘管他只是坐在旁聽席上,但是也意味著蘭斯進一步獲得了明珠王的寵信,進入了明珠國的決策中心。

    廷議在議事大廳舉行。

    議事大廳的中間擺著兩排長長的桌子,桌子的兩邊是兩排長長的椅子,這是議事席,靠牆的地方也有兩邊各有一排椅子,這是旁聽席。

    議事席上坐滿了人,而旁聽席上只有兩個人,一個是蘭斯,另外一個是看起來有八九十歲,看起來隨時可能會倒斃的老頭。歲月已經銷蝕了他的身體,使他變得枯乾瘦小,沒有剩下多少水分和精力。他的眼光迷茫而混沌,是那種典型的老人的目光,那時那種時間已經停滯,總是停留在過去回憶中的那種目光,他躺坐在椅子上,一呼一吸之間,彷彿是一個風箱,每個呼吸都那麼費力,讓人忍不住懷疑,在任何一個時刻,他都可能會倒在地上永遠起不來。

    剛才已經有人為蘭斯作過介紹,這個老頭名字叫做孫仲任,是當前明珠國裡面唯一的一個還倖存下來的出身於十宗百流的高級官員。

    在二十年前,出身於十宗百流的高官貴族並不罕見,特別是在軍方,重要將領幾乎有二分之一是來自於十宗百流的弟子,然而,自從二十年前新王即位以來,採取了對於十宗百流的打壓政策,宣佈必須有正規學校的畢業文憑才能夠進入軍隊和政界,導致十宗百流元氣大傷,到二十年之後已經日漸式微,而原先出身於十宗百流的官員和將領,也都先後被以各種各樣的理由進行清洗,逐出了明珠國的權力機構。

    而孫仲任就是唯一一個倖免的,這幾十年的宦海生涯,無論是什麼樣的波濤洶湧,他都能夠屹立不倒,真的不知道是他的運氣好,還是他手段高明?

    到了現在,他已經風燭殘年,沒有任何的力量和實力,明珠王之所以一直留著他,讓他帶在廷議裡面,很多人都猜測是明珠王做出的一個政治姿態,擺設而已。

    蘭斯原本和孫仲任坐的非常遠,隔了好幾把椅子,但是廷議之前,孫仲任卻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坐在他的旁邊的椅子上,蘭斯無奈只好走了過去,孫仲任咳嗽兩聲,這才說道:「聽說你是十宗百流的吧?」

    蘭斯點了點頭,孫仲任可有可無的閉上眼睛,沒有再說話,這時廷議開始了。

    明珠王出現在門口,所有的人都站起來行禮,然後坐下,明珠王宣佈會議開始。

    廷議的第一項日程,是大王子弘治明珠關於和水晶國談判的初步結果。

    大王子捧著一份厚厚的卷宗,一邊讀著:「經過了將近半年的談判之後,雙方終於達成了初步協議,並且草簽了和平協定,根據這份協議,我們和水晶國將會結成暫時的和平協定,雙方都承諾不會對對方使用武力,在雙方的邊界線上,雙方都會減少駐軍,具體情況:一,我方承諾將西線駐軍後撤二十里,將駐軍的數量減少到五萬人。水晶國承諾,將其駐軍後撤五里,並且承諾不會再增加這一地區的駐軍,為此,雙方承諾進一步的合作,進行通商協議,我國將開放西線的邊界作為自由出入的貿易地區,所有的兩個國家的之間的商人都可以自由出入,我方承諾不會對於水晶國的商人進行課稅,水晶國商人貿易所得,在過關的時候不能夠抽稅高於百分之二十。割讓通遼通蘇兩個城市作為共同管制地區,……」

    弘治明珠僅僅讀到這裡,下面地朝臣就已經議論紛紛,整個廳裡翁翁的響著眾人的聲音。

    這個協議顯然大大的出乎大家的意料,甚至遠遠超出了大家預先預想的底線,但是明珠王的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看不出他是同意還是反對,所以朝臣們也不敢明目張膽的表示反對。

    合約的最後一部分,是關於浣西國,「明珠國承認浣西國獨立之權利,並且接受浣西國作為水晶國的藩屬國,承認水晶國對於浣西國的所擁有的所有權利。」

    聽到這裡,軍務大臣再也忍不住,站了起來說道:「豈有此理!這算什麼和約?簡直是欺人太甚!」

    四大家族的成員,東勝家東勝臨川坐在第一位,西華家的西華將軍現在正在西線督戰,南齊家的定南將軍正在南方平叛,北朝家的定北將軍由於上任的定邊將軍陣亡,他死後受剩下的九個兒子一直為爭奪襲爵之位爭論不休,所以一直以來,定邊將軍位置虛懸,而目前北豐朝就是希望最大的一個。

    這樣一來,四大家族能夠表示意見的就只剩下東勝臨川。東勝臨川也站了起來說道:「我們明珠國泱泱大國,水晶國和我們頂多也不過算是簽定一個平等的和平協議,簽訂和平協議並非是因為我們要怕了他,又不是城下之盟,應該是雙方互惠互利,怎麼會竟然弄成這個樣子,又是割地,又是賠款,還要承認浣西國為水晶國的藩屬,真是豈有此理」

    說著東勝臨川憤怒地拍了一下桌子繼續說道:「浣西國自從幾十年前作為我們國家的一個公國敢於突然獨立,就是因為一直有水晶國在後面撐腰,否則哪能撐現在?如果我們承認浣西國獨立那還了得?此例一開,南邊的那些蠻子們,哪一個部族不會蠢蠢欲動,真是豈有此理!」

    明珠王閉上眼睛,臉上不露出喜怒之色,似乎是在思考問題,過了一會兒睜開眼睛,平靜地掃視了一圈整個議政廳,轉頭對內務大臣田廬說道:「田廬,你一向是主和派,主張和水晶國議和,你看這份草簽的協議怎麼樣?」

    田廬想了想說道:「議和這個大的方針是肯定沒有錯誤,但是,議和也應該是建立在平等互惠的基礎上,現在這份合約,似乎對水晶國更為有利,我的建議應該是重新談判。」

    明珠王聽了之後,不置可否,轉身問軍務大臣說道:「你的意思怎麼樣?」

    軍務大臣強硬地說道:「將水晶國的使臣驅逐出境,水晶國現在忙於西線和蘭木圖草原聯盟的衝突,暫時也無法顧及到我們,說到底,這個合約並不是只對我們有利,我們現在拒絕談判,那他們主動來找我們談判這時候,自然就不敢狂妄到提出這麼多無理的要求。」

    明珠王聽了,點了點頭,仍然不置可否,說道:「其它人還有意見嗎?」

    整個議事廳一片沉默,明珠王這才說道:「這件事情以後再議,進入下一個程序。」

    坐在蘭斯旁邊那個半死不活的老頭,低聲對蘭斯說道:「你覺得,他們兩個人提的建議怎麼樣?」

    從會議開始,孫仲任就請閉著眼睛,看起來好像是睡著了,一副半死不活,奄奄一息的樣子。沒想到突然瞇著眼向蘭斯問出了這麼一個問題,蘭斯想了想低聲說道:「我覺得都可以吧。」

    「那有什麼區別嗎?」

    蘭斯想了想,搖了搖頭,事實上對於這些軍國大事,牽涉到政治局勢,蘭斯實在是不甚了了。

    見到蘭斯的回答,那老頭孫仲任歎了口氣喃喃地說道:「看起來長相倒不錯,誰知道竟然是個繡花枕頭。什麼都不懂,哎,十宗百流要靠你們這些人中興,實在是難比登天。」

    孫仲任的這幾句話是雖然只是喃喃自語,蘭斯聽在心裡,卻彷彿是暮鼓晨鐘一般,蘭斯突然閃過一個念頭:繡花枕頭?是啊,我除了會一點劍術,到現在為止,其他的我還會點什麼?

    在這一刻,蘭斯忽然發現自己很淺薄很無知。他忽然很渴望知道一些東西,很渴望學習些什麼。

    人生總會在某一個特定的時刻,有一種突然的明悟,就想突然開竅一般。這種醒悟,甚至可能是由完全毫不相干的事物所激發,但是卻能夠改變一個人一生的軌跡。

    蘭斯就是在這全然不相干一句話突然感覺到了一種求知的慾望。蘭斯忽然發現自己不願意再這樣迷糊糊糊地過下去。正是基於這樣一個念頭,在此後的日子裡,蘭斯不斷地徘徊於皇家魔法學院的圖書館中,如饑似渴地吸收的那書中關於歷史軍事和政治方面的知識,同時將這些知識有意無意的應用到他的生活當中。

    事實上,他就是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充滿著陰謀和詭詐的政治漩渦之中。而這一段時間的學習,對於他以後的一生的思想都是有著重大的影響的。

    人生就是如此,很多重大的機遇和改變,只是由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所引起引發的觸發的。

    廷議很快進入第二項議程,這一項議程,是由監察部大臣慕容主持的。慕容,是弘治明珠是手下的第一號大將,畢業於大陸上著名的劍都學苑,畢業以後回國,在弘治明珠的推薦之下,加上他自己的才幹很快地脫穎而出,在僅僅數年之間,就登上了監察大臣的位置,明珠王讓他專門分管關於機構的制度改革。

    現在慕容正在閱讀他用一年多的時間最後寫成的報告:關於明珠國人才戰略的思考。按著他的這份報告,「明珠國的未來決定於是否能夠有足夠多的人才。人才是決定一個國家命脈的根本。因此我們必須有足夠的手段引進人才。目前,國內的教育機構培養出的戰士和魔法師的人才質量和數量都遠遠達不到我們所需要的要求,這是因為,國內的教育素質和水平都無法和國外相比,因此,要獲得優秀的人才就必須到國外去尋找,所謂海內無人才,才必求諸海外。為此,我們作出以下幾項建議,必須將政策向國外畢業的學生傾斜,但是那些在國外畢業的,都可以給他們遠遠超過國內的優厚待遇,特別是那些畢業於西方名校的優秀學生,要給予他們優厚的財政資助,使他們獲得較其他國家更加優厚的條件,只有這樣才能夠吸引最優秀的人才,才能夠實現國家的富強。」

    「因此,這個工作我建議將會由監察部門進行,監察部門今後將會負責從國外引進人才,每年引進人才所需要的財政撥款大概為一百萬金幣。監察部門不僅僅將會負責引進的人才,而且將會負責對引進的人才進行評價,並安插到合適的部門。」

    這一次,報告宣讀完之後大廳裡一片寂靜,似乎是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反應。明珠王閉著眼睛想了一會兒,這才睜開眼睛,淡淡地說道:「大家有什麼看法?」

    這時,有幾個大臣先後站起來,有些表示贊同有些表示反對,蘭斯在旁邊看的很清楚,這一次對壘的陣營非常明顯,站起來贊同的全部都是弘治明珠那一邊的官員,站起來反對的全部都是欣苑明珠那邊的官員。

    而部門級的重要方面大員幾乎都沒有參與意見。特別是象內務大臣軍務大臣和財政大臣之中舉足輕重的重臣。

    坐在一邊的孫仲任瞇著眼睛,輕輕地問道:「照你看來,慕容地這個決議怎麼樣,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是否合理呢?」

    蘭斯想了想說道:「聽起來好像挺合理,人才的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說國外的人才比較優秀的話,政策上適當傾斜應該是合理的吧?」

    「屁的合理!」那老頭半睜的眼睛,但是此刻神采奕奕,一點奄奄一息的樣子都沒有了:「我問你,什麼是人才,你是不是真的認為國內沒有人才?」

    蘭斯想了想說道:「亂世的時候才會出良將,名將,而在太平盛世卻不會有,我想這並不是太平盛世沒有將才,而是沒有將採取施展的機會。」

    那老頭讚許地點了點頭說道:「國內沒有人才或者國內缺少人才或者國內沒有合格人才,就要去國外去尋求嗎?謬論!國內沒有人才,第一,是因為國內沒有形成培養人才的制度,說到底人是制度的產物,沒有一個形成人才的制度,就不會有人才產生。第二,是因為沒有一個篩選人才的制度,沒有一個能夠讓人才獲得表現和陞遷的制度,即使有人才也只會懷才不遇,第三,如果因為海外的人才而將政策向海外傾斜,結果會導致什麼呢?」

    蘭斯皺眉思考說道:「如果海外學校畢業的學生回國就能夠拿到更好的待遇,就會導致原來在國外的學生大量的外流,希望到國外學習才能夠回國拿到更好地前程。而且這對於那些在國內的人才也是不公平的,蓋因同樣的才能的條件下,歸國者可以獲得更好的待遇。」

    「所以,將會衝擊國內的教育制度,進一步打擊國內教育制度教育的素質,最終的結果,二十年所建立起來的教育體系將會全部破產,我們只能日漸的去依靠水晶等國的教育機制和體制,讓其他國家為我們培育人才,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值得信任嗎?這是授人以柄啊,」孫仲任強調說道:「這豈不是違背最初的建立學院制度的初衷嗎?」

    蘭斯受到孫仲任的啟發,繼續思考說道:「而且,僅僅是根據畢業院校的好壞來判斷是否是人才這個標準是不是也不太合理呢?」

    孫仲任微微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所以,如果這個政策實施的話,短期內會有一些成效,但是長遠看來將會帶來莫大的害處,實在不是國家之福。」

    說完,孫仲任又躺到椅子上,閉上眼睛,恢復了剛才那幅奄奄一息半死不活的樣子。

    這時候,雙方的一直在論戰中僵持不下,明珠王的目光轉頭望向了看起來好像在打瞌睡的孫仲任:「孫老,你對這個政策有什麼看法?」

    孫仲任目前的職務是顧問大臣,所有的國策都有過問的權利,但是沒有決策的權力,聽到明珠王的詢問,孫仲任咳嗦著顫顫巍巍的站了起來,一副耳背聽不清楚的樣子說道:「陛下,老臣年老耳背,聽不清楚了。」

    明珠王又重複了剛才的詢問,孫仲任瞇著眼睛,顫顫巍巍的向前走了兩步,看起來似乎隨時要摔倒,口水慢慢的從嘴角流出一綹,一邊口齒不清地說道:「陛下,陛下……英明,這是在是對國家帶來有利的事情,陛下明見萬里,臣以為這個政策頗為可取,想當年……」

    後面他就嘟嘟囔囔地說起了三十年前他們怎麼參加第三次反侵略戰爭的舊事。

    但是明珠王卻沒有露出絲毫的不耐煩,反而很滿意的點了點頭,對孫仲任揮了揮手說:「孫老請坐吧。」

    孫仲任這才顫顫巍巍又坐回原地,瞇上了眼睛,所有看到的人人心中都在想:「這個老頭,好死不死,已經昏庸到這個地步了,陛下居然還讓他參加廷議……」

    蘭斯詫異地對孫仲任說道:「孫老,你怎麼……」

    孫仲任微微側過頭,望著蘭斯,半睜的眼睛露出一絲狡猾:「你要看清楚,所謂的廷議,實際上陛下心中早就有了成算,同意和不同意你只要看他找誰來發表意見。如果是想找我這樣的沒有任何實權的人,也沒有任何的派系的人,你只要回答是,無論是什麼樣的政策,你說是,就夠了。反過來如果陛下想要反對的話,他一會找象內務大臣田廬這樣的近臣,因為只有這樣的近臣才知道他的心思。」

    蘭斯想了想說道:「那如果他叫我呢?」

    孫仲任淡淡地哼了蘭斯一眼說道:「難道你不會想嗎?」

    蘭斯皺眉陷入了思考。這時,明珠王目光掃到蘭斯,微笑著說道:「葉驚雷,這是你第一次參加廷議,你說說看有什麼看法?」

    蘭斯站了起來,眼角瞥見欣苑明珠向自己用力地做出手勢,暗示自己反對這個建議,蘭斯略作沉吟說道:「陛下,驚雷以為這個建議大體上並無不可,只是在實施上有一些問題需要注意。」

    明珠王頗感有趣的點了點頭說道:「你說說看。」

    蘭斯點頭說道:「引進人才是國之根本,這一點向相信大家沒有異議,只不過在引進人才的傾斜程度上要掌握好程度,如果過了,就會導致國內的人才往國外流失,反而不違背了吸引人才的初衷。另外,引進人才和任命人才應該慎重,應該以實際能力作為參照,而不應該一味的根據畢業的學校的名氣來確定。」

    當蘭斯說道同意這個政策的時候,欣苑明珠這邊的官員臉上都露出了失望的神色,因為大家都認為現在的蘭斯在明珠王心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恐怕僅次於北豐朝,而連蘭斯都說贊成了,恐怕這個政策就不會更改了。

    欣苑明珠連勝更是一臉陰沉。

    但是明珠王聽了蘭斯的話,微笑地點了點頭說道:「驚雷的建議非常好,就這麼定了,權力都集中到監察部門容易引起積弊,最好的辦法,引進人才的責任歸由監察部門,最後任命和覆核的責任歸於吏治部門,由吏治大臣負責這樣才比較有利於整個政策的順利實施。監察部門負責引進人才的初步篩選,吏治大臣負責複審和最後的任命,至於引進人才所需要的財政撥款,需要直接通過財政大臣。」

    欣苑明珠這才放下心來,他最初之所以要反對這個政策就是因為,如果這個政策被批准的話,將會導致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弘治明珠這邊所掌握的權利將會大大提高,因為他有了能夠引進新的人才的權利,和對其進行任命的權利。

    這將會使弘治明珠能夠在短期之內建立起一幫自己的實力,拉攏和安插大批的新人,對自己到成威脅。現在,明珠王將初篩的權利給了監察大臣,卻把復篩和任命的權利給了吏治大臣,吏治大臣卻是自己的人,這樣一來這個政策雖然被批准了,但是弘治明珠實質上並沒有佔到實質的上風,如果他不跟自己的一方合作的話,是仍然無法將自己的親信安插到重要的位置上的。

    蘭斯坐下去,心中卻心潮起伏,現在更加證明,蘭斯的猜測一點都沒有錯。在明珠王的心中,自己是屬於欣苑明珠這一方的人,所以叫自己起來,定然是希望自己持反對意見的。

    但是他剛才叫孫仲任發言,顯然他心中是首肯了,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蘭斯猜到,這個政策還是有對明珠王來說不盡如意的地方,明珠王必然是想借自己的口,對整個政策進行一定的修改。看來,明珠王對於欣苑和弘治的鬥爭實在是心清眼明,一直以一種非常隱蔽的手段使他們兩個人的勢力保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

    但是蘭斯實在是不能理解,照他想來,為了整個政局的穩定應該早日讓其中一方獲得決定性的勝利才對。否則兩個人就這麼一直爭鬥下去對於整個政局都是一個非常不穩定的因素。

    廷議的第二部分也就完成了,蘭斯心中看了看身邊的這個孫老頭,此刻再也不敢有絲毫的輕視。看來他浮沉宦海幾十年,始終是個不倒翁,的確是有原因的,決不是僥倖所致。

    朝中所有的人都把他當作是一種無害的擺設,現在看起來這個印象是否正確還有待於商榷。但是他對自己提攜和暗示之心卻已經非常明顯。蘭斯小聲地問道:「孫老,您還有什麼指點沒有?」

    孫仲任沒有回答,一陣鼾聲傳來,似乎是睡著了。

    然後,會議進行到第三項議程,關於南江十八部族的叛亂。南江十八部族,生活於明珠國的西南端的一個省,南江省,那裡山林密佈,道路起伏,叢巒迭障,人煙稀少,在那裡居住的都是在山上群居的少數部族。

    提到這個議題,首先是由內務大臣做情況介紹:「南江十八部族,是我國的天族的一個分支,他們聚居在在南江省的深山老林,以村寨在為單位,一共有十八個部族形成的聯盟。幾十年前,我們曾經想過改土歸流,讓他們移居到山下大平原去住,遺憾的是,他們不習慣平原的主要以耕種為主的模式,又紛紛地逃回了原來的山寨,使改土歸流的政策最後失敗。」

    接著是軍務大臣的介紹:「幾十年來這些好勇鬥狠的部族一直是一個朝廷的隱患。事實上,朝廷對於他們目前控制力有限,一直是採取羈縻政策,讓這些部族裡面的首領擔任當地的地方官,進行地方的管理,朝廷並不能夠對這些地區進行實際的控制。南江十八部於兩個月之前全部叛亂,他們說要成立南江國,由於這一地區地形複雜,交通不便,實在是非常難以平定,近百年來南江曾經有三次叛亂,最後都是在堅持一段數年的時間之後,由於難以忍受在山區居住所缺乏的某些生活必需品,最後重新歸附。但是這一次叛亂,懷疑是受到了水晶國的資助,據說他們開闢了一條穿越南江山的通道,可以直接到達浣西國獲得物質資助,所以,如果這一次不能夠順利平定叛亂的話,可能南江將會最終脫離,被水晶過乘機納入到其勢力範圍之內。」

    明珠王聽完介紹點了點頭說道:「大家說說看吧。」

    軍務大臣首先發言:「現在的情況,南方戰亂頻仍,不斷有蠻族叛亂,南齊將軍一直在南方疲於奔命的平亂,恐怕一時顧及不到南江國。」

    東勝臨川繼續說道:「東西兩線目前都是大兵壓境,北線距離太遠,所以四邊之兵已經無兵可調,只有調動京軍。」

    內務大臣首先反對:「京軍絕對不能輕動。京畿重地關係到國家根本,一旦抽調空虛,不軌之徒必然會頻頻作案,到那個時候人心思變,一旦動搖國本,後果不堪設想。」

    東勝臨川無奈的想了想說道:「再不行,就只有抽調那只內地的地方駐防軍。」

    明珠王皺眉想了一會兒說道:「抽調內戍雖然是個辦法,但是南方現在各省都有了亂情,每個省都有需要內戍穩定局面,恐怕沒有哪個省能夠抽調出來多餘的部隊。」

    弘治明珠想了想,剛才丟了面子提出的議和的建議被大部分人反對,這個時候急於立功和表現,站起來說道:「父王,兒臣有一個妙計。」

    明珠王恩了一聲,示意弘治明珠繼續說下去,弘治明珠說道:「臣以為,我們內地的士兵去剿滅南江十八部,一般都會因為沒有地形不熟悉,民情不熟悉而失敗,現在別說無法抽調的出士兵,即使能夠抽調的出軍力,恐怕也未必能夠一戰而勝,現在,廷玉山伯爵乃是南方大族天族的首領,手下有數萬蠻兵,是一支可用之兵啊,父王何不請廷玉山伯爵率天族出戰,廷玉山伯爵對於南方地形非常熟悉,對於風土民情也有相當的瞭解,定然可以馬到成功。」

    廷玉山雖然也坐在議事席之中,但是一直是沉默一言不發,此刻聽到大王子弘治明珠的建議,急忙站起來表態,施禮說道:「陛下,臣願意為陛下效勞,將南江省的叛逆一舉蕩平。」

    明珠王想了想,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不置可否地說道:「這個容我再想想吧。」

    這時,一個書記官走了上來,向明珠王稟報,「水晶國使臣求見。」

    明珠王點頭同意召見,轉眼之間聽到腳步聲響,竹西鳳出現在了議事廳的門口。

    只見他向明珠王見禮之後說道:「小臣謹代表水晶國的陛下向明珠國陛下致意,南江國的人民宣佈獨立,鄙國已經承認其為獨立國家之存在,希望明珠國的國王陛下尊重南江人的選擇和南江國的權利,不要再對其進行進一步的侵略和騷擾,對於貴國對南江採取軍事行動的野蠻行為,我們國家對此作出強烈的譴責和抗議。如果明珠國不能夠同意停止對南江國的進攻,我們將會拒絕簽訂和平協議。」

    大殿裡面鴉雀無聲,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但人的小心翼翼地望著明珠王,不知道明珠王會有什麼反應。

    都說水晶國的人狂妄無知,這些大臣們很多沒有接觸過外交的,還是頭一次感受到。

    明珠王沉默了一會兒,眼神寒意凜凜,冷冷的望著竹西鳳,說道:「你學會去告訴那水晶的無知小兒,若要戰爭我就給他戰爭。我們明珠國是不怕任何侵略者的。你告訴他,南江我要打,浣西國我也要打,這兩個地方我那個都不會放過,如果你不要和平,我便給你戰爭!滾!」

    說的,明珠王將手中的國書扔了下去,竹西鳳也沒有料到,一向看起來軟弱可欺的明珠王忽然變得如此強硬,悻悻的望著明珠王說道:「既然如此,那就不用再說了,就等著我國陛下向貴國宣戰的消息吧。」「

    說完竹西鳳轉頭離去。

    大殿裡,所有的大臣鴉雀無聲,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要和水晶國開戰,這個念頭讓每一個人心頭都沉甸甸的。

    水晶國是目前人類世界的第一強國,不僅僅土地面積最大,而且擁有的最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在第三次水晶侵略戰爭之中,如果不是水晶國的侵略達到了靠近劍都的地方,引起了駐守在劍都的聖劍騎士團的干預,而水晶國對於劍都的勢力也有所顧忌的話,第三次侵略戰爭明珠國損失的土地將會遠遠不止現在的數目。

    這一次開戰,正值明珠國內外交困的時候,實在不是一個合適的開戰時機。

    軍務大臣小心翼翼地站起來說道:「陛下……」

    明珠王揮揮手淡淡地說道:「你們不必說了,我主意已定,軍務大臣,你下令西華將軍準備作戰,全線動員進入一級戰備狀態,隨時準備出擊。」

    軍務大臣們躬身施禮退了下去,明珠王繼續說道:「過兩天,我將會派五萬京軍前往支援西線,」

    事實上,在很多次的廷議當中都有人提出抽調京軍支援東西兩線,都被內務大臣所否決。

    實際上大家心中也都明白,內務大臣的否決實際上就代表著明珠王的意思。

    這還是頭一次明珠王主動提出,抽調京軍支援西線,這樣一來西線的防守是不成問題的,但是主動進攻恐怕還差得遠呢。不過,明珠王能做出這種決定,也至少讓大臣放心不少。

    明珠王揮了揮手說道:「散會。」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