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身呂布闖漢末 第二卷 黃巾起義 第一章 黃巾爆發
    公元一八四年春,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張角,一名張寶,一名張梁。張角是個落第秀才,他原本對朝廷充滿了憧憬,刻苦讀書他日金榜題名,忠君報國造福一方百姓。誰知滿懷一腔熱血的張角,竟然得罪了一名考官,無故被排擠三陣出局。其實張角的文章寫的極好,但是為人正義不肯交納除考試費外其他的坷稅。就這樣被貪官污吏給破壞了,失落的張角無奈回到了巨鹿家中,心灰意冷。

    一日上山採藥,偶然見到了一碧眼童顏,手執藜杖的老人好像受傷了坐在石頭上休息,張角很是好奇,如此的深山怎麼會有老人出現。動了惻隱之心,想去助老人一把。其實老人故意假裝受傷,想看看張角的品行怎麼樣?如果品格高尚,熱與助人的話將傳授他《太平要術》。

    此人乃是南華老仙,一日在洞府中修煉得知天下百姓將要遇到一場空前的浩劫,故想下山看看有什麼有緣了,可以傳授《太平要術》助世人渡過這一劫。剛巧遇到了張角上山採藥,所以才有了一上的一幕。張角來到南華老仙面前後,恭敬的問道:「老人家為何來此啊,是不是遇到了難題,晚輩不才願為解之。」

    南華老仙仔細的看了看張角,發現此人長得正氣凜然,剛正不遏。心中大喜,不等張角有什麼反映,一陣清風後將張角帶入洞府中。張角驚恐萬分,看著眼前的仙人,心中感慨不已:「沒想到山中竟然有仙人住在洞府中,不知道仙人帶我來此要幹什麼?」

    南華老仙將自己知道的浩劫告訴了張角,並拿出了《太平要術》交給張角道:「此書名《太平要術》,汝得之,當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異心,必獲惡報。」

    張角忙問道:「仙人乃是何人?」

    老人曰:「吾乃南華老仙也。」

    說完化陣清風轉眼就已經離去,只留下了張角獨自一人在洞府中發呆。回到家中找來了兩位兄弟,張寶、張梁將今天遇到的怪事告訴了兩人,張寶大喜道:「大哥竟然得遇仙人襄助,真是救世之人。如今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朝廷腐敗無能。大哥何不發動義軍,推翻這個腐朽的朝廷,還天下一個太平。」

    張角聽後大為心中,但還是猶豫未決。張梁接著說道:「如今百姓已經在生死邊緣,大哥還在猶豫什麼?就算失敗也大不了一死罷了,吾等願追隨大哥起義。望大哥早做決斷啊!」

    說完和張寶向張角拜倒。張角看著兩兄弟久久說道:「好!就依兩位兄弟說言,準備起義。」

    接著兄弟三人開始日夜攻習,張角悟性比較高,不出一月已經能呼風喚雨,號為「太平道人」。公元一八四年正月內,神州大地疫氣流行,死人無數。

    機會來了後張角散施符水,為人治病,自稱「大賢良師」。張角收徒弟五百餘人,雲遊四方,皆能書符唸咒。次後徒眾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稱為將軍;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令人各以白土書「甲子」二字於家中大門上。廣大的窮苦百姓在青、幽、徐、冀、荊、揚、兗、豫八州,家家侍奉大賢良師張角名字。張角的勢力越發強大,遣其黨馬元義,暗繼金帛,結交中涓封諝,以為內應。

    角與張寶商議道:「至難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順,若不乘勢取天下,誠為可惜。」遂一面私造黃旗,約期舉事;一面使弟子唐周,馳書報封諝。唐周乃徑赴省中告變。帝召大將軍何進調兵擒馬元義,斬之;次收封諝等一干人下獄。張角聞知事露,星夜舉兵,自稱「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

    申言於眾曰:「今漢運將終,大聖人出。汝等皆宜順天從正,以樂太平。」四方百姓,裹黃巾從張角反者四五十萬。賊勢浩大,官軍望風而靡。何進奏帝火速降詔,令各處備御,討賊立功。一面遣中郎將盧植、皇甫嵩、朱俊,各引精兵、分三路討之。

    張讓隨後在接受了我的大量賄賂後,對靈帝進言道:「帝下,如今天下動亂,賊寇橫生,社稷受危已!雖盧植、皇甫嵩、朱俊三人為當朝名將,但賊勢浩大恐難平。不知帝下可還記得太原呂布?此子曾經率不滿二千手下將士,斬殺匈奴鐵騎進四千人。英武非凡,有萬夫不擋之勇。何不詔令其出兵討賊,必然可以大破反賊。」

    靈帝又怎麼會不知道我呢,我可是三天兩頭的給他,送錢送瓊漿玉液滴。靈帝大喜道:「啊父,不說孤王還真把這個太原呂布給忘了,如此甚好!即刻讓呂布出兵討賊,幫孤王掃平反賊後,重重有賞。」

    張讓直呼:「帝下英明!」將靈帝的馬屁拍得很舒服後,找到了黃門侍郎荀攸,對荀攸說道:「帝下知太原呂布之能,故特意下詔。你就到太原跑宣詔書吧!」

    荀攸聽後大喜忙答應道:「為公公做事,吾所願也!」當然讓荀攸來太原是我安排的,現在正是我擴充實力的大好機會豈可放過荀攸這個超級謀士,讓他在皇宮裡白吃飯。

    然後荀攸連忙起程向太原興沖沖的趕來,心中激動萬分:「主公的機會終於來了,天下真的要變天了。」

    烈日當空,讓人心中煩躁不安。太原這座巨城中卻是另一番景象,擁擠的街道上,到處是商販的叫賣聲和顧客討價還價的聲音。行人來來往往好不熱鬧,把守城池的將士門各個昂首挺胸精神飽滿的盡忠職守著。

    在太守俯的議事廳中卻是氣氛十分的沉默,為首一人座在案前正在閉目深深思考著什麼?此人右邊按序坐著高順、張遼、趙雲、張頜、夏侯蘭。左邊按序坐有荀攸、沮授、田豐。

    剛才荀攸向我宣讀了詔書,大致上說讓我馬上出兵討伐黃巾,並且空口許下重重有賞賜。主要是協助盧植、皇甫嵩、朱俊的三路大軍,靈帝不是傻瓜他當然是要三個老傢伙牽制我了。

    俗話說得好:「人不可以太囂張,一旦讓人眼紅了就比較麻煩了。」

    這不最近派去丁原那邊的探子匯報道:「丁建陽這個老傢伙,最近在并州其他城池秘密擴軍了幾次大約多了三萬人,如今他的總兵力在八萬左右了。」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這樣的舉動說明,丁原已經開始在打我的主意了。雖然我是靈帝親封的太原太守,號飛將。全權管理并州與匈奴的防線,但是我只是可憐的掌握了五原城一地罷了,而其他的兩個主要防線雲中城和雁門關一直都被他牢牢的捏在手裡。

    因為我仁義的政策,對廣大的老百姓免除了大量的不合理的條例,以及優惠措施,比如一戶人家生了一男孩子就獎勵豬一頭,如果是女孩子獎羊一隻。如今太原的人口已經到達了五十萬,加上五原的十萬人。

    我治下已經有了六十萬人口了,丁建陽一方州牧治下也不過是一百多萬人,他這隻老掉牙的獅子已經聞到了血性味了,哼!可惜他已經老了,又怎麼會是我這頭雄師的對手,他的軍隊在我看來不過是土蹦狗瓦,怎麼可和我精銳之師相提並論,老傢伙要是真惹惱了我,定要將他再次死在我的方天之下。

    現在我軍已經訓練的相當完善了,就連張頜的大戟營已經和狼騎虎膽不分上下了,最厲害的就是高順的陷陣和我的狂風兩軍了,基本上每月的對決總是這兩隻軍隊。

    現在我軍的總兵力在三萬人,太原城中有兩萬五,五原城中守將成廉有五千人。成廉這傢伙雖然其他的地方沒什麼突出的,但守城是個高手,為人比較冷靜。新招募了一萬新兵,當時報名的人山人海,好不容易才挑選出了年輕健壯的。

    現在已經被高順等猛人訓練的差不多了,我檢查了一下完全OK雖然不可以和老兵比,但是應該比丁原的士兵要強點。誰叫俺有那麼多牛叉小弟呢,特別是高順,這傢伙簡直就是個練兵的天才。

    看著小弟們熱切的眼神,我打破沉默後問道:「如今我們的好機會終於來了,不知道各位對此次出征黃巾有何建議?大家暢所欲言,都說來聽聽。」

    首先荀攸說道:「主公,真是天賜良機啊!但是當下黃巾氣勢如宏,攻無不克此誠不可與之交鋒也!雖然主公手下將猛兵精但是畢竟是我們以後依靠的主力啊,豈可無謂的白白犧牲。我們可以等黃巾軍和朝廷的大軍打的不分上下的時候,主公在太原雄師襄助朝廷軍,必然得到朝廷的認可,自身的損失也相對較小。」

    我吃驚道:「沒想道公達竟然有如此精闢的主意,真是個好點子啊!我們大不必和黃巾軍互相消耗,等到他們和朝廷的那幫人打的勢均力敵的時候再突然殺出,不錯果然是妙計啊!」

    媽的其實我早知道,不過還是先誇誇你。接著沮授道:「我贊成公達兄的計謀,但是現在丁原對我太原虎視耽耽必須要在出討黃巾的時候做好準備啊!」

    我也同意道:「不錯,丁原這個傢伙,不可不防啊!」接著氣氛就開始有點亂了,張遼出聲道:「主公去年我們殺了不少匈奴狗,要防範今年秋天他們的反擊啊!」

    我聽後讚許的說道:「讓成廉做好防守,如果發現匈奴人的影子,不可出戰馬上向太原回報。」

    這樣成廉依靠高大的城池,即使再多的匈奴鐵騎來了,也可以守個把月的。從太原發兵去救五原只要六天的時間,足夠我們做好防備了。接著高順趙雲張頜等也紛紛說出了自己的意見,我都一一做了評判。

    巨鹿城黃巾大營中,張角三兄弟聚集在一起商討著怎麼對付朝廷大軍。張角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他不知道,張寶和張梁已經被手中的權力,唾手可得的金錢美女沖昏了頭腦,將他們貪婪的本性給全部激發出來了,從巨鹿起義後,起先跟從的由幾萬人,轉眼間發展到了五十多萬。這是他們意想不到的,一路上沿途百姓紛紛拿起手中的扁擔和鋤頭,將貪官污吏給打死,然後打開城門放起義軍進城。

    可見如今的朝廷是多麼的腐敗,和百姓的絕望了吧!這麼容易的事情讓張寶和張梁興奮不已,接著打開官府的糧倉搶奪有錢之人的家,想拿什麼就拿什麼。讓他們爽的雙手直抖,以前那些見都沒見過的錦衣玉石現在多如垃圾一般胡亂的丟在自己的軍營裡。

    張角說道:「如今我們起義軍,勢力越發的強大,天下百姓紛紛加入,他日就算打倒洛陽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朝廷的大軍已經開始出擊了,沿路連連破我起義軍的重要據點,兩位賢弟有何破解之法。」

    張寶和張梁那有什麼好的方法,他們胡亂的出了些叟主意後,把張角給氣的差點吐血三斗。

    張角憤怒的敲了一下桌子後說道:「三弟領十萬大軍去曲陽,將皇甫嵩的一路大軍給壓制住。相信一定可以完成吧,皇甫嵩只有三萬人。」

    張梁粗人一個,但是很有勇力一聽是十萬打三萬忙答應道:「大哥放心,小弟自將皇甫嵩的人頭砍下來,獻給大哥。」

    接著又對張寶道:「二弟也領十萬大軍火速趕往穎川阻擋朱俊的三萬人馬,以二弟之能必可破之,然後襄助三弟打敗皇甫嵩,吾領大軍十五萬與廣宗和盧植決一死戰。命令各方的曲帥向一直沒爆發起義的地方進攻,將戰線拉長,這樣朝廷大軍必然不會有其他諸侯的支援了。」

    張寶領命,心想算計道:「哼!什麼朝廷大軍等我十萬大軍殺到還不是灰飛煙滅,朱俊的腦袋我要定了。我要讓他們知道我比大哥都要厲害,到時候做皇帝可能還是我。嘿嘿~」

    聲明一下,本書將停一段時間。因為小弟要應付考試了,等放假了狂更新。但是現在開始每週不少於三章更新,小弟承諾本書不管簽不簽約都將寫下去,不為什麼,只為了處女作的完結和對呂布大哥的仰慕!希望大家多多!你們的是我寫作的最好能量,有票的砸一票,沒票的多點幾下,謝謝拉!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