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艷修 正文 第一節 習 藝
    第一節習藝

    「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本文主要以都市生活為主,修真為輔。

    第一節習藝

    「小黑,我看你往哪跑?」「再跑?跑跑!我跑死你!」一個穿著大大的藍布褂子的小男孩站在樹杈上叉著腰對著一個猴子叫著,而猴子則躺在地上呲牙咧嘴的喘著氣。

    慘嘍,連爬樹的力氣都沒有了。

    「哼哼,走嘍,你敗了,現在我去收戰利品去嘍!」小男孩則背著兩個葫蘆,蹦蹦跳跳地向著一個峭壁上的山洞跑去,猴子則呲著牙遠遠地向著木林的背影哼哼著。

    一會小男孩身上泛著酒香,臉紅紅的,從峭壁上的山洞飛身而下,只是身形似乎有些搖晃,感情喝了一肚子猴兒酒。

    向著山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村莊跑去,「太叔公有酒喝嘍!」的話語飄向他身後。

    小男孩家住少華山黃陵坑村,JX少華山,古有「天下無雙福地」、「江南第一仙峰」之稱。少華山又名三清山,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座山峰峻峭挺拔,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仙境而得名。地處江西省、浙江省、福建省三省交界處。

    小男孩名叫木林,生於970年,由於父母親需要種地,8個月開始就由被遣散的玄清宮老道太叔公帶著。

    太叔公玄明老道村裡人只知道是長輩,沒有人知道他有多大年齡,反正是村裡的長輩都叫他太叔公,年輕人他也讓稱呼自己為太叔公。

    村裡人白天上山種地,天黑回家,從來沒有管過木林。木林的父母親在他2歲時雙雙去世,是由太叔公在撫養他,村裡人只知道小孩沒病沒災的長著。

    其實玄明老道到木林降生時已經3歲,歲被師父看重資質,出家到玄清宮。

    玄清宮一脈,起於戰國時的方仙道,修持講究修性煉命。性指精神,命指肉體,修煉就是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對精神和肉體進行自我控制,達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崇高目的。

    道術主修「山」「醫」之術。所謂「山」就是通過食餌、築基、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來修煉「肉體」與「精神」,以達充滿身心的一種學問。所謂「醫」,是利用方劑、針灸、靈治等方法,以達保持健康、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由於是半路出家,不識字,一些高深到武功和道法領悟有偏差。醒悟之時卻已悔之晚矣,錯過了最佳的練武年齡,只能練一些強體之術。卻又心中不甘,一心沉醉於武術和道法中,在師父仙去後,根本沒有心思打理道觀,最後只剩下三兩個散道和孤家寡人太叔公自己,成為玄清宮一脈。

    95年被遣散,回到了山下到黃陵坑村直系親屬木林家,此時方覺得大道無期,身體日漸衰敗,想要為師門留下傳人,在那時的大環境下,卻已經沒有人可以傳授了。

    恰逢此時木林父母成親,在木林母親有孕後,對木林母親就開始了藥補,孩子8個月藥洗,太叔公開始用自己到內力為木林築基。

    2歲小周天成,靈智開。開始學文習字,幸虧下山之時已經將本門典籍隨身收藏,否則老道將無書可教。

    時逢「五七干校」實行之時,黃陵坑村旁也成立了五七干校,有學員二十六人,由於黃陵坑村地處深山,生存條件比較惡劣,因此也成了高級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受教育的地方。

    由於交通不便,上下山逢到雨季經常出事,木林的父母親便於97年六月下山採購時墜崖亡故。干校的兩位負責人在一次去匯報工作時也墜崖身亡。

    上級處理干校事務的2位幹部工作調動時,由於長時間沒有見到黃陵坑村干校的人,大意之下沒有將黃陵坑村干校的工作交代給接交工作的人。

    而知識分子們在沒有收到上級的指示時,是不能外出的。黃陵坑村干校被外界暫時遺忘,成了沒娘的孩子。

    木林由叔公撫養後,由於2人不是主要的勞力,生產隊只能給2人基本口糧,口糧不足於果腹,只能向山林要吃的。

    這樣太叔公一邊帶他熟悉藥材、藥性,一邊在深山裡教木林習練拳法。5歲時木林大周天成,而太叔公身體開始日漸衰老。於是木林獨自一人外出採食,擔負起養家餬口的重任,由於身具武功,打獵和採集食物比較輕鬆。

    一次木林外出採集野菜回來,見到三個人躺在靠近生產隊的樹林裡。哪三個人口吐白沫,臉色發青。木林走近他們身邊聞聞味道,知道是吃了地南星的根,取出自己平常研製的怯毒丸給他們服下。

    過了一會,三個人情況好轉,只是走路有氣無力的,木林就連拉帶饞地帶著三個人回去。等回到他們居住的地方時,正好是他們開飯的時間。每個人碗裡是稀稀的野菜湯。

    再打量一下這群人,一個個瘦骨嶙峋,皮包著骨頭,宛如一具具骷髏。在山裡和生產隊木林還沒有見過這麼可憐的人。

    心疼之下,木林拿出了自己的獵物,收拾好了以後,開始給他們熬湯,很快肉香飄溢在四周,使這些人不由自主的圍住了木林。

    湯熬好了,木林見到的是排列整齊的隊伍。雖然飢餓和死亡威脅著他們,可是這些人並沒有失去哪種知性和風度。

    這些人喝著湯,誰也不說話,可木林感覺出了他們眼底裡,流淌出來的深深的謝意。

    回到家木林把今天所作的事情告訴了太叔公,太叔公告訴他,這些人都是有大學問的人。如果在清朝就是大儒,如今在這裡遭罪,如何做讓他自己看著辦?其實是想試試木林心性,看他如何處理這事?

    木林決定,至少以後要讓他們吃上飽飯。

    從此,木林的工作量大增,雙方漸漸熟悉,這些人逐漸開始和木林說話。木林的表現是的一點就通,這下這些沒有什麼事幹的教授,可是如獲至寶,結果就是木林成了實驗品,他們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東西都塞進木林的腦中。

    通過醫治這些人及村民,木林練習了中醫下方及針灸治病技術,他在猴子身上練習西醫內外科技術,讓猴子見他就跑。

    後來是只要認識他的動物見了他就跑,可後來跑也跑不過、打也打不過。見了他就倒地裝死,隨便扎,隨便切,扎夠了,你走了我在起來。什麼人嗎,就不知道我們是保護動物嗎?

    村裡人和老師們只要見到木林,立馬雄赳赳、氣昂昂的做出我身體很好,吃嘛嘛香的樣子,不給他機會。

    村子十幾里地見不到大型動物。沒有了動物的糟踐,糧食產量提高了不少,初步解決了村裡和干校人們的溫飽。

    木林在老師的一對一的教育下,理解了現代物理及化學知識,初步理解了計算機技術,精通了西洋畫和國畫、音樂知識,吹的一手好蕭和笛子。學會了貴族語言拉丁語,英語、法語、俄語、德語、日語、阿拉伯語等十六種語言。學會了二十五種國內方言,教授們在這裡不敢搞研究,也不敢外出,除了勞作外,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木林身上。而木林精力充沛,正好打發了時光。

    也是木林心智已開,五年、二十六個人的老底子都讓木林掏乾淨了。這也是木林救了他們,他們才敢教木林,而且都是偷偷的單獨教學,對別人從不多話,如果遠遠的見到他們,他們就和村裡的老農沒有兩樣。

    980年在木林的生活中發生了兩件大事,第一是太叔公去世了,村裡的人們和干校的人們都來送太叔公。他傳給木林一個戒指,只有木林自己知道這是什麼。

    另一件事是老師們走了。977年大學復課了,直到980年初,大學的高級教師越來越緊張,人們才記起了這2個著名學者,經過尋找終於找到了這裡。但是木林的老師們,告訴木林,千萬不能告訴別人自己教過他,害怕給木林帶來災難,自己也絕口不提,直到幾年後,感到形勢確實變了,才敢說出並尋找木林,可這時木林已經離開了村莊,去了遠方。

    太叔公走了,老師們也走了,木林的周圍一下子安靜了,這種生活反而讓他有些不太適應。不過這也讓他有了思考的時間。

    老師們告訴他的是另一種生活方式。他們全部在國外學習,並且學有所成,國外的生活和華夏的是兩種方式,他都想見見。

    太叔公把他這輩子生活和修行的經驗也全部告訴了他。太叔公給的儲物戒指,讓他知道了修真存在的真實性。這反而讓他有些不知所措,為什麼在祖國和民族遭受了重大磨難的時候,有著遠超普通人類力量的修真者不見蹤影,反而是那些普通人挺身而出……

    不管了,先把元丹結成再說,太叔公一輩子也沒有結成元丹,只是在後天的境界徘徊,如果達到了先天境界太叔公應該可以增壽三甲子,可惜呀可惜……

    又過了一年,木林過著打獵,採集、練功的生活,生活是平靜充實的。

    在這一年裡,他跑遍了少華山的每一個角落搜寶,最後竟然發現了兩個修士洞府。在幫助他們收斂了骸骨後,也得到了他們地遺物。

    一個是武修,找到了一把非金非玉的腰帶劍,一本《武窺密藥》,系統講述了各家武術修煉的理論,使他對於武術的修煉心得,提升了一個檔次。

    另一座是個藥修府,找到《金針拾遺》上冊及《金丹經》各一本。金針一套、藥鼎一個、丹丸數十瓶。其中一瓶補元丹加快了他的修煉進度,使他提前兩年完成了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境地,進而一舉凝成元丹,到了元丹初期。

    又過了三個月,還是沒有任何進度。無所事事的木林決定出去走走,開開眼界。到了這個境界他才明白修士在沒有結丹前,所有的一切都是虛幻的。

    試想前面有一個可以增壽的目標,對於只比普通人而言稍稍有些強大的修士,那是一個多麼具有誘惑力的目標,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放下,只有修煉放不下。結丹以後,才能叫修真者,沒有結丹的只能叫修士或者武者。成為修真者之後,就有了大把的時間。他想去看一看老師們所說得外面的世界,比較一下自己的族人和外族人的生活,拜訪一下太叔公口中其他的修士們或者修真者。

    還有一個疑問始終盤旋在他的腦海。那就是在當時的生產力和科學技術條件下,古人是怎麼發現經絡、發明了針灸,整理出了包括黃帝內經等一大批思想嚴謹,條理分明的中醫論著。他想在外面找到答案,因為他是具有現代思想的修真者。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