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行仙緣 第一卷 眾人熙熙 第十四章 秦晉之好
    全本仙緣法對每一階段修煉效果,都作了一些必要介紹,簡本仙緣法只簡單介紹了開光和辟榖後的一些特徵。於為修煉至今,猶如一個渾身是力,但卻不知道怎麼使的人,就像嬰孩,雖然坐擁金山,但卻不知道金子的魔力。而全本仙緣法則不同,對各階段的運用之法,均有所涉及,雖然介紹也不多,但在普通人的眼裡,已經是神乎其技了。

    邊讀邊想,於為越讀興致越高,下面一段,更會令普通人匪夷所思,連於為也以為看花了眼,平靜了片刻,才繼續閱讀,上面寫到:「道法自然,宇宙存虛實,天地有陰陽,萬物分雌雄,虛實融和,陰陽相生,雌雄互補,乃道理也。凡世俗見,克己斷欲,體非純性,動輒素食,更戒禁婚遘,逆道而為,以此為道者,無異水中撈月也。夫純質之士,齋戒純體,不過百日,開光既成,百無諱忌,自然而然,正合道理也。」讀到此處,於為明白了,原來,凡世許多所謂的修行之法,反而是逆道而為,自己以前不懂道法自然之理,每當喝酒吃肉的時候,都心下揣揣,現在看來,只要完成開光期的修煉,不但不需要忌什麼葷腥,連結婚都不影響繼續修煉啊。

    這之前,於為心裡一直覺得奇怪,自己修煉仙緣法時間已經不短了,而且,已經到了辟榖期第五層,按世間傳說,修仙之人是沒有七情六慾的,自己倒好,不但放不下父母親人不說,甚至心中會產生愛慾,居然會暗中喜歡上戚君慧,若非想到自己在修煉,怕辜負人家姑娘終身的話,可能早就向人家求婚了。現在看來,既然結婚也不會影響修煉,還顧及什麼呢。於為還擔心自己理解錯了,又仔細將這段讀了一次,確信無誤後,嘿嘿,於為開始得意地暗笑起來。

    但是後來,當閱讀到心動篇修煉方法時,於為又大失所望。原來,到了心動期的修煉,畢竟是真正的修仙了,每一次入定,沒有相當的時間是不行的,少則十天半月,多的甚至一年以上。這樣看來,精動期以上的入定,要的時間就更多了。目前,雖然可以修煉心動期功法了,但是,哪裡有這麼多的時間來修煉呢。「算了,暫時不想這些了,機會一定會有的。」於為自己安慰自己。「先把心動期修煉功法弄清楚吧,能先領悟一下也好,萬一遇到機會修煉起來,應該能夠事半功倍吧。至於其他的,以後有時間再說。」想到這裡,於為加快了閱讀度,閱完心動期修煉功法後,於為沒再往下讀。雖然只讀了一遍,而且時間很短,但心動期的修煉功法,於為已經全部記住了。

    心動期功法最後提醒說,能凝聚本體心神的人,往往急於修煉心動期功法,如果能在修煉前,堅持繼續打坐體悟一段時間,進一步提高境界後,修煉起心動期功法來,往往事半功倍。瞭解這點後,於為不像開始那樣失望了:「也好,就多體悟一段時間再說吧,反正現在也沒有機會,沒有多餘的時間修煉。」

    上面於為閱讀仙緣法的過程,筆者一枝筆敘來,似乎用了許多時間,實際上,於為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完成了,其中還加上他思考的時間,否則,還會快得多。

    讀完心動期功法後,於為再次籌劃:父母尚在,凡事未了,等以後有了機會,再進行心動期的修煉吧,好在現在可以靠打坐體悟提高境界,也不是一事無成。想定後,於為把仙緣法放回玉藏戒指,又把如意居變成玉米大小,放在牆邊,然後進入如意居中打坐。

    第二天一早,於為趕回了醫院。此後,三人輪班照看林永明,十幾天後,林永明終於脫離了危險,只需要再監護一段時間,即可回國治療了。這時,廠裡打來電話,叫於為先回去,要他參加一項新產品的研究,於為只得先走了。

    家裡早已經知道於為無恙,但未見平安回來,始終放心不下,現見於為安然歸來,懸起的心,才徹底放下了。

    回廠後,於為和同事們加班加點,開始了新產品的研。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前前後後,實驗了上百次,新產品終於開成功。其間,戚君慧和於為也遇見了幾次,但於為太忙,沒時間與戚君慧細談。見戚君慧來找於為,一些同事打趣:「於為,什麼時候請客啊?」

    「滾一邊去,昨天不是剛請你吃了碗米線嗎。」於為故意岔開。

    因為新產品開成功,這天下午,廠裡開了慶功會,於為戴上了大紅花。散會後,於為沒直接回家,又回辦公室琢磨一張未定型的圖紙,直到夕陽西下,才起身回家。

    剛走出大門,見一個熟悉的身影,正在石榴樹下獨行,「戚君慧」,於為向那身影喊了一聲,果然,正是戚君慧。戚君慧回過身看了看,突然「撲哧」一聲笑了,「喂,大功臣,好大的紅花,要戴到街上去顯啊!」原來,戚君慧今天趕一個活動計劃,這時也才忙完,正回家呢。聽戚君慧一說,於為這才現,自己胸前還戴著那朵大紅花,也笑了。於為摘下紅花,和戚君慧並肩回去。

    辦公樓離生產車間較遠,樓裡全是機關科室,下班後這邊就很少有人,今天是星期天,更是靜悄悄的。兩人聊了幾句,突然都停止了說話,只悶悶地走。

    眼下已近六月,兩傍的石榴花開得正艷,火紅的花瓣在夕陽照射下,散出沁人的花香,戚君慧今天好素淨,穿了一條乳白色的連衣裙,漫步中,時而伸出手,悠閒地撩開石榴樹垂下來的、黃綠色的樹枝,白色的連衣裙隨著身體微微擺動,滿頭的秀很隨意地披在肩背上,在輕風中微微飄起……。

    紅花白裙、夕陽綠枝,交融出一種異樣的絢麗,於為看得有些呆了。

    「在想什麼?」默默走了一陣,戚君慧輕聲問。

    「哦,沒想什麼,你很忙吧?」於為回過神來。

    「你才忙啊!」

    「我,我。」於為又在盯著戚君慧出神,心不在焉的。

    「我什麼?」戚君慧突然站住,轉頭望著於為。於為見戚君慧站住,急忙停住,並趕緊收回目光掩飾自己。

    「我想」,於為想了想回答道,但才說兩個字又頓住了,似乎有些累,想緩口氣,戚君慧不說話,靜靜地看著他。

    「我喜歡你。」於為終於鼓起勇氣,輕聲道出了一句自以為石破天驚的話。

    戚君慧頓了片刻,「嗯,什麼。」這次,聲音已經細得像蚊蟲。

    於為聽力不比常人,戚君慧的聲音儘管細若蚊蟲,於為仍然聽到了。儘管知識豐富,但因為興趣原因,平常不怎麼關心這方面,所以於為對女性的心理,缺乏瞭解。這樣一來,雖然聽清了對方的聲音,卻不明白對方的意思。實際,戚君慧要是不願意,早就會嚴肅地回應於為了。於為以為戚君慧不答應自己,頓時偃旗息鼓,楞住了。

    兩人就這樣相對而立,誰也不出聲,約耗了一分多鐘,於為才說:「謝謝你!」。

    「你剛才說什麼?」戚君慧咬住嘴唇,輕聲問,兩手無意識地耍弄身邊的樹枝。

    「那次我在國外出事,多虧你安慰我媽。」於為開始無話找話。

    「我問你剛才說什麼?」戚君慧這次著重強調了「剛才」兩字,說完後,臉騰地紅了。

    「剛才,剛才。」於為念叨了兩句,恍然大悟,「嘿嘿,嘿嘿嘿嘿。」定定地瞧著戚君慧笑了起來。

    戚君慧先前還咬住嘴唇,好嚴肅的,這時見於為笑而不言,連眼角上似乎都有絲促狹的笑意,再也忍不住了,也跟著笑了起來:「平時不是蠻能說的嗎,怎麼現在疙疙瘩瘩了?」。兩人一旦說明,頓時又活躍起來。

    於母知道兒子已經有了對象後,幸福得成天合不攏嘴。戚君慧帶於為到自己家,老人對於為也很滿意,只是知道於為已經三十歲後,有些猶豫,但在女兒的堅持下,老人也想通了。由於兩人的歲數都不算小了,在雙方老人的希望下,於為和戚君慧在確定關係半年後,終於走進了婚姻的殿堂,於為的母親這才心滿意足。

    婚後,兩人在單位分到了一個單間,雖然只是單間,但已經令人非常滿足了。那時,許多年輕人戀愛了多年,就是因為沒有房子而一直無法結婚。兩人雖然沒有什麼財產,但戚君慧心靈手巧,把自己的新家佈置得整整齊齊,舒適溫馨。於為雖然是男人,但因為在農村時得到了鍛煉,做家務事是把好手,菜燒得非常不錯。婚後,見於為好像什麼事都知道得比較地道,戚君慧非常驚奇,曾多次追問,但於為總說是以前在書上看的,戚君慧也逐漸信了。

    婚後的日子很平靜,轉眼間,六年的時間過去了。婚後兩年,生了個女兒,取名於靜靈,現在已經四歲多了。六年中,於為練功的機會少之又少,由於怕引起戚君慧的誤解,所以,只是在戚君慧沒在家的時候,才進如意居中去打坐體悟。這六年,於為練就了一項本領,自己在如意居中打坐時,只要戚君慧一回來,於為老遠就能聽出戚君慧的腳步聲,並可以馬上停止打坐,及時從如意居中出來。所以,於為的秘密,戚君慧也一直未現。

    幾年體悟下來,於為心下明白,已經完全可以開始下一個階段的修煉了,只是苦於沒有機會,畢竟,心動期的修煉是真正的修仙,每一次入定少則十天半月,多則一年以上,如果自己躲在如意居中入定,家裡人找不到自己,不知道會怎麼慌張呢。

    不過,有時儘管戚君慧在場,於為仍然打坐體悟,但謊稱自己是練習氣功。戚君慧自然請於為教她,幸好於為看過的書多,其中少不了氣功方面的,通過悉心研究,找了一種適合女性鍛煉的功法,傳給戚君慧。雖然於為沒修煉過那種功法,但憑著自己練習仙緣法的底子,還是很順利的滿足了戚君慧的要求。從此,夫妻兩人經常在一起打坐,戚君慧一直蒙在鼓裡,以為於為練習的功法,與自己是一樣的呢。於為每當想到這裡,就不免暗中笑。

    看看快到公元一九九一年了,於為所在的紗廠的效益,也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了,廠裡又是調整領導班子,又是搞承包,折騰過來折騰過去,始終不見景氣,許多人開始找退路了。

    在於為他們科,科長林永明本來就心有不甘,覺得自己懷才不遇,現在見廠裡效益不好,乾脆辭了職,回農村去當養魚專業戶去了。

    林永明走後,論資排輩,由原來的副科長主持技術科工作。本來一開始還沒什麼事,但因為於為業務能力較強,有人私下議論,認為於為應該當科長,不料,這些議論不知怎麼的,傳到主持工作的副科長耳朵裡去了。於為雖然覺得不妥,但也沒有辦法制止這些議論,漸漸,於為感覺到了副科長對自己的提防之心。

    本來工作與否,對於為確實沒什麼意義,對當不當領導,於為更沒有想過,反正自己不吃飯也餓不死。但戚君慧要吃飯,女兒要吃飯,於為和戚君慧都是明白人,兩人也看出,再呆在廠裡沒什麼奔頭了。於是商量了幾次,並做通雙方老人的思想後,兩人也像林永明一樣,雙雙辭職下海開飯館。

    辭職後,張羅了一段時間,東拼西湊,籌集了一萬多元。於為考察後,把自己的客戶群定位在工薪階層上,在一條不算太偏僻的街面上,低價租了間小屋,有五十來平方,又花了幾千元進行了適當的裝修,做好了開張的準備。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