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之王 第二部 第二部 第一百零五章 鏖戰23
    戰之折翼一

    在陰暗的地下室內,木村絲毫感覺不到手中香煙已經燒到了指頭,到目前為止,戰局沒有比這個更加糟糕的了。所有的參戰部隊都感到了沮喪,就連那些後方的關東軍也感受到了這種壓抑和挫折,這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失敗,也是謀略等方面全面的失利。原本引以為自豪的作戰計劃至始至終都沒有能達到目的,被牽制了過多的兵力導致大部分地區兵力的薄弱,反而被中隊醞釀已久的進攻打得毫無抵抗之力。

    「本田君,你認為現在李成坤部隊和帝隊相比,最大的缺點是什麼?」抱著豎在地上的指揮刀,木村兵太郎突然問起身邊的高瘦的本田中佐,本田近一百八十公分的身高在日本軍人中算得上出類拔萃了,幾乎比木村一百六十七公分的身高高出了一個頭來。這段時間以來木村對本田的表現越來越滿意,他有一顆冷靜而機靈的頭腦,而且也經歷過艱苦的戰鬥,有著比較豐富的經驗,這樣的一個參謀人員對木村來說是非常滿意的。在這種不利的條件下,他下定決心準備實施在他腦海中思考很久的一個作戰構想,所以有意無意的詢問本田,看看他對敵人感覺敏銳的程度。

    本田猛然一愣,腦海中飛速回想起帝國皇軍和那些中隊交戰的經過,最初的交戰時候他們武器裝備並不出色,人員訓練也成問題,可是他們依靠人數的優勢。在戰爭中不停的徵兵輪訓。使得他們軍隊地人數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不少,正是依靠這些他們死死地守住了防線。並成功的發起反攻,帝隊第一次在他們面前受到重創。第二次就是在綏遠全殲帝國王牌師團的戰役,第三次也是最大規模也是最激烈地戰役就是長春爭奪戰……

    木村看他還在沉思,「那麼本田君,你認為他們每次和帝國皇軍主力決戰時的他們作戰思想是什麼?」本田並未笨人,經過他這麼一點。立刻就豁然開朗,「殲滅,是的殲滅!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他們所追求並不是來擊潰、擊敗我軍,而是使用有限的兵力最大程度上的殲滅帝國更多的軍隊。」木村閉上眼睛,「你想地沒有錯,的確是殲滅戰!他們從一開始就抱著這種戰鬥思想和我們戰鬥,可惜我們發現得太晚了。直到不久前參謀本部的小掘大佐通過研究中國人的戰例才發現這種極為危險的事情。」

    本田在聽到木村肯定的回答後,並無一絲喜悅之情,「本田君一定很奇怪為什麼敵人要千方百計的選擇殲滅我們的軍隊吧?」木村一眼就看穿了本田地思慮,「從帝國建立現代陸軍開始。一直模仿德國建立起一支精銳的陸軍,這也是陸軍一直以來堅持的精兵政策。毫無疑問的是。這種政策對帝國經濟和人力來說都是非常適合地,看看帝國這四十多年的來地輝煌戰績,就可以知道我們這種指導思想的正確。

    但精兵政策並非是萬能的,在某些時候它的副面作用也是很大的。當初我們在綏遠被殲滅兩個主力師團後我們就應該察覺過來,這並不是偶然的跡象,可惜我們小看了中國人,對他們的這些舉動毫無防備。本田君,你現在仔細回想一下幾年前的陸軍和現在的陸軍,尤其是那些被殲滅後重建和那些擊潰後被重建部隊有何區別,就能知道中國人採取的這種作戰思想對我們的軍隊的損害之大!」

    當木村還沒有說完,本田按他所說的回想起他所見到的那些部隊,心中猛的一沉,如果這都是中國人刻意追求的,那麼就實在太可怕了。「你也發現了這個問題,那些擊潰後被重建起來的軍隊,新補充的士兵經過一段時間的嚴格訓練後修整後,他們立刻就能恢復戰鬥力,即使他們戰鬥力不如重組之前的那支部隊,可是他們至少能發揮出以前部隊八層的戰鬥力,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這些部隊的組織結構並未被摧毀,那些有豐富經驗的骨幹士兵和軍官並未消耗乾淨,有他們在,就能最大程度上發揮出這支新組建部隊的威力。

    可是那些被全殲後組建的部隊,就如同預備役轉入現役的部隊一樣完全淪落為了一支二流部隊,戰鬥力和戰鬥經驗和先前的那支部隊簡直有天壤之別。你刻意想像出,當我們的當初的那些常備師團一個個被他們各個擊破後,面臨的將是一種怎樣的局面,我們引以為自豪的那些優勢將一點點的消失,而中國的軍隊卻在這些戰鬥中不斷的積累出經驗,當我們的那些戰鬥力強悍、作戰經驗豐富的部隊被他們慢慢消耗殆盡的時候。我們新組建的那些部隊面臨的將是那些經過了血戰的中隊,勝利的天平在最後將會發生傾斜!」

    本田並不認為木村的話有任何的誇大之詞,實事上,他所見到的情況比木村中將所說的還要糟糕一些。實事上與中國交戰之初所派遣的全部都是那些訓練有素的常備軍,他們在幾年的戰鬥中卻不知不覺的被中國人消耗了大半。直到如今聽了木村的話才明白

    國人發起的那些,讓他感到有些莫名其妙的戰鬥的真們有時候甚至放棄一些既得利益,承受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損失,也要打一場殲滅戰,來消耗帝國的戰鬥力。

    更為可怕的是,這些年的軍隊數量擴充很快,但是相應的武器裝備和訓練卻沒有能跟上擴充的步伐。尤其是那些士兵的戰鬥力,是令人感到擔憂的。本田很清楚現在北方的李成坤是用什麼樣的辦法來擴充自己的軍隊,但是本國國內卻沒有他們的這種憂患的意識,更無從談起採用這種方法來加強後備役部隊地素質。當東京遭受到第一次大規模地轟炸後,軍方才有了一絲的擔憂。但是他們還是深信沒有海軍的中隊除了使用飛機根本不可能對本土實施太大威脅。所以加強後備役部隊素質事情也是一拖再拖,軍械、編製、組織……這些問題不斷地困擾著他們,直到兩個月前「滿洲」局勢的急速惡化才有所好轉。但是已經耽誤了太多的時間了。

    在「滿洲」駐紮這麼長的時間,對和他們交戰的中隊素質他們也是知之篤深,這些年來對中隊他們充滿戒備的。日本軍隊中對中隊地蔑視少了許多,中隊在學習日本軍隊的同時也吸取了國外軍隊的經驗,訓練出來的軍隊並不比日本軍隊要差。他們在數次和日軍發生的數次交戰也讓那些小看他們的人閉上了眼睛。他們深信士兵都是練出來的,訓練的強度比日本士兵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李成坤主掌北方地中隊後。極為科學的制定了士兵的飲食,充分保證了士兵的營養和訓練所需要地熱量。加上他所屬的軍隊中絕大多數士兵都是北方人,長期處於北方惡劣生存地環境下的中國人都遺傳了比較優秀的體魄,他們僅僅只是缺乏必要的營養和訓練而已。當彌補了這些缺點後,他們立刻就展示出日本人所不擁有的素質,大部分的士兵都比日本士兵高上十公分以上,他們強健的體魄經過了嚴格的訓練後,單兵作戰中日本士兵已經很難再取得以前對中國人的那種優勢。

    —

    本田猛然想起。為什麼前段時間會有大批的優秀的戰士和軍官消失,有的甚至是整個部隊消失,原來以為他們可能是執行某種命令,現在看來絕非這麼簡單。他們很可能是被調遣回國加以雪藏起來了。想到這裡,不由想到。戰局難道真的發展到了這種地步?那些優秀的士兵和軍官真的消耗到了如此嚴重的地步?當他向木村表達出自己的疑問的時候,木村卻點了點頭告訴他的猜測並沒有錯。

    事情卻並未到他想像中那麼嚴重,不過是參謀本部一種預防措施而已。在木村心中,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部隊的戰鬥力,一下抽調走這麼一批珍貴的戰鬥骨幹,對作戰部隊的戰鬥力影響是很大的,可是另一方面來說木村也認為這是他們現在可以採取的最正確的舉措。這麼一批人在戰場可以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可是他們在國內卻可以發揮出更重要的作用,他們可以將他們和中國人作戰的經驗傳授給新兵,這些優秀的士兵和軍官的指導要遠比哪些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教官們要更具有實用性,這樣他們就能能源源不斷的培養出更多的優秀士兵,遠比在戰場和中國人廝殺重要得多。

    其實這種做法在中隊已經極為常見,他們有很多戰地學校,經常在戰場上來對他們進行考驗,每年都會輪換具有豐富戰鬥經驗的人來軍校任教,同時另一些些在前線戰鬥過軍官和士兵也會在軍校中接受培訓,學習更多有用的知識,從而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有時候來不及培養的時候,就採取以老帶新的做法,這種做法比較容易來訓練起大批的優秀戰士,但也是一種實戰的訓練方式,它缺點就是危險性過高,那些訓練不是太足夠的新兵很容易傷亡。關東軍搞清楚了他們的做法的時候,雖然也有些人提議加以學習,可是關東軍的官兵受訓都在國內,十分不便,遠沒有中國人這麼方便,此事也就沒有人提起。

    因為中國人甚至只要一兩天的火車就可以從前線趕赴學校或者從學校到前線,而關東軍要回本土卻要經過長途跋涉。而將自己的優秀官兵送回國內擔任教官的事情,關東軍是極為不願意的,這次要不是參謀本部親自下命令以及前線這種優秀的士兵和軍官在中國人的攻擊面前損失越來越多,也不得不同意將這些剩下的骨幹官兵送一部分回國以培養出更多實用的軍隊來抵抗中隊,同時也是對這些官兵的一種保護措施,防止這些寶貴的官兵白白犧牲在戰場上。

    北方的中國人對日本向來就有種仇視的態度,從甲午海戰、八國聯軍、日俄在東北大戰到一戰後獲得德國在山東地權益、九一八事變……在中國一系列地悲慘命運中,日本都是罪魁禍首。而這一系列的事件給北方的中國人地印象是刻骨銘心的。在惡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北方人。向來是中國最精銳

    最主要的兵力來源,他們對戰鬥地激情、從不服輸的強健的體魄都讓他們具備了成為優秀士兵所需要的條件。

    現在李成坤的部隊的戰鬥力甚至讓部分的新兵感到膽寒,鋪天蓋地的炮擊和轟炸。如雨水一樣襲來地密集火力,如潮水一般湧出來的士兵,如閃電一般推進的坦克部隊……在他們面前,不光是新兵,那些老兵也同樣是束手無策。在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面前,士氣難免低落。那些經過戰爭地老兵還好,他們至少還有戰鬥力。而那些僅僅經過兩三個月訓練新兵卻沒有辦法來適應這種悲觀的情緒,簡直毫無戰鬥力可言。

    軍官們地咒罵和踢打都無能改變這個事實,帝國皇軍的確沒有能從中國人手中贏得那怕一場漂漂亮亮的仗,眼看的只是中國人不斷的擴張和前進。本田也曾經思考過,如何來戰勝這個頑強的敵人,發現敵人的弱點加以攻擊無疑是最好的辦法,可是他卻發現。即使中國人有缺點,也被他們周密的計劃所掩蓋。加上他們一直處於進攻中,而帝國皇軍卻處於防守地位,根本無法掌握戰爭的主動權。要找到他們的弱點加以攻擊更是困難無比。

    本田忽然想起剛開始木村剛開始詢問中隊的缺點必然有深刻的用意,否則也不會說出這些來。剛才說的那些話肯定和答案有關係。他仔細回想起來剛才談論中的內容,木村看這他苦苦思考,也不說話,抱著軍刀閉著眼睛休息起來。過了好一會,本田終於想通了,他不顧正在閉目養神的木村,高聲呼喊起來,「將軍,我明白了,我真的明白了!」木村看著興奮得手舞足蹈的本田,臉上的露出了一絲的寬慰的表情。

    「那你就告訴我你到達明白了什麼吧,本田君!」本田立刻點點頭,「我剛才是想到您的提醒才明白過來的。您剛才談起的時候,談的多的是那些優秀具有豐富作戰經驗的士兵和低級軍官,但是您沒有談起中級和高級的軍官。我這才注意到一點,那就是,李成坤的軍隊中所有的中高級指揮官的年齡都不大,事實上我沒有看見過世界上有那個國家還有比他們更加年青的中高級指揮官了。事實上,他們的低級的指揮官和那些士兵的戰鬥素質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一般的變化,可是他們的那些高級官員卻不可能有如此突出的表現,我想這也是他們的軟肋所在。」

    木村用如同上了年紀的老狐狸似的眼神看了一眼本田,「你說得沒有錯,本田君。這是他們的弱點,可是要抓住這個弱點也並非容易的事情。他們的軍隊實在是太年輕了,有時候年輕得讓我感到嫉妒,帝國的軍官每個人都花費了無數的光陰在軍隊中度過,經過了三十年的奮鬥也僅僅只有極少數的優秀軍官才能獲取將軍的稱呼。而他們很多人參軍不滿十年就擔任了師長和軍長的職位,如果給他們多一些戰爭歷練,如果多給他們一些時間,他們無疑會成為世界上最可怕的軍隊。」

    說到這裡他停頓一下,「可是,他們現在已經沒有時間了。他們的軍官很多都只經歷了兩次規模稍大的戰鬥,而且他們並不完全是做為高級指揮官來參加戰鬥的,每次戰鬥後他們都因為他們軍隊的大規模擴充而得到了跳躍式的提升,這給了軍隊新鮮的血液,卻也給軍隊留下隱患,他們的這些人無論是經驗和年紀都太少了。李成坤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曾經採用了德國人的建議,將士兵當做軍官來培養,將軍官訓練成多面手,讓他們日後能迅速適應提升後的職務。他們還採取了在軍隊超常編製副職軍官的數量,以便更容易擴充部隊,在此同時花費了極大的力氣興建起規模龐大的軍校,讓所有的軍官都不斷進入軍校的輪訓。這些舉措都保證了他們軍隊的戰鬥力,在一定的程度上緩解了他們軍隊中軍官數量和經驗缺乏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他們始終都沒有能夠完全解決。

    如果說他們現在的軍隊,對付中國國內的那些武裝,依靠他們的超出中國其他部隊的訓練和武器裝備,或許這根本算不上什麼問題。可是他們的對手是無論訓練還是武器裝備都相差不大但戰爭經驗更加豐富帝國皇軍,我們只要將他們這個缺點暴露出來,他們就會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中隊和德隊類似,極為重視軍紀,他們現在所有的一切進攻或者防禦都是按照他們計劃精確的展開,要將他們按照我們的意圖調動起來,必須要找一個有足夠份量的目標!」在木村兵太郎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腦海中一個人影一閃而過……………………………………………………………………………………………………………

    首先有點要說明的,上面一章不是結尾,只是我的思考比較久的一些思路。主要是關係到結尾有些東西現在要開始鋪設了,而起寫這些東西處理起來比較麻煩,雖然自己有了想法,但多聽下意見總歸是好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