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之王 第二部 第九十三章 鏖戰11
    整個東北的戰局現在亂成一團,無論是李成坤和日本關東軍都沒有明確的戰略目標。事實上,即使有這樣或者那樣的計劃,前線部隊也根本無力實施,在幾百平方米公里的土地上,雙方的軍隊犬牙交錯,根本沒有辦法集中起力量,部隊調動就會受到四周的軍隊帶來的壓力,而那些軍隊的調動又會引起自己軍隊的一系列反應,整個戰場就如同亂成一團的絲線,理不清,卻動一而牽動全身。

    相比在范清平在前線的指揮部中的沙盤,在長春的那個沙盤無疑要更加細緻和龐大,不僅是在交戰區域,還幾乎涵蓋了交戰區域外方圓數百公里的地形,由於這個沙盤過於龐大,不借助工具參謀人員根本無法修正上面的兵力部署,一進來就可以看見兩個參謀站在梯子上小心翼翼的根據最新的情報來佈置沙盤。李成坤和德國來的科學家詳談後,立刻就飛到了長春指揮部,跟在他後面的是一排排的高級軍官和參謀人員。

    他進來的時候,參謀就跟在他身邊,邊走邊匯報前線的戰局,走到沙盤前,他認真看了一下沙盤上的情況,和計劃中計劃一樣,和日軍攪和在一起了。李成坤早在日寇進犯的時候,就在給范清平的電報中下達了命令,「反攻之時,用盡全力纏住日軍,局面越混亂越好,越混亂對我們採取下一步的計劃越有利。」顯然,前線的參謀們很好的理解了這封電文的意思,他們在日軍的優勢兵力前有限的抵抗後撤退,卻偏偏「遺忘」了一批部隊在戰場上。

    這種局面是很多方面造成的,日本軍隊內有不少的人也認為,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中國軍隊刻意佈置的。他們許多軍隊原本有撤退的機會,卻被下令原地固守,相當的部隊被分割卻不突圍,原本奇怪的佈置,到現在都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他們今天的行動表明這些部隊不僅沒有如預料中喪失戰鬥力,相反昨日的戰鬥中他們一直在保留實力,今天一系列的攻勢中立刻控制了一些重要的地區,讓原本就和中國軍隊攪和在一起的軍隊更加混亂起來。

    「按照計劃,對敵人的交通樞紐和後勤已經實施了兩次空中打擊,我們活動於敵後的部隊也接到了我們命令,開始展開行動。是不是現在就讓部隊解密三號計劃?」在這裡已經呆了一整天的周正剛沒有回頭,詢問了一句,事實上對於參謀部制定出來的這個計劃,有些迫不及待,只要成功,北方的局勢就差不多已經成功了一半。由於行動的機密,所有的行動都不會由無線電下達,前線每個軍指揮部在行動前,都帶走了一份經過嚴格加密後的三號計劃中自己需要執行的那部分。

    在戰前的時候總指揮部就會將解密的方法通過無線電傳輸過去,即使這些解密方法的無線電被日本攔截,他們沒有經過加密的計劃也根本無法獲知情報的內容,這樣保密的程度就大為提高。這也是針對日軍對中國情報太過於瞭解被迫採用的方法,在這些年的戰爭中,日本非常熟悉中國軍隊的電報,對國民政府的電文幾乎可以全部攔截破譯,對北方李成坤的電文也有部分能夠破譯,畢竟他們對中國的文化瞭解十分篤深,同樣,他們的情報也為中國軍隊所掌握,相當的電文也被破譯,這是一場幾乎勢均力敵的戰鬥。為了保密,不得不想出各種方法加以應對。

    「還是等等吧,現在我們也不需要太著急,局面越混亂,調動起來的日軍越多,我們取得的勝利就會越大,這是一盤大餐,還是得慢慢的品嚐才行。這一場勝利了,我們的日子就快要熬到頭了,可是越到這種關頭,我們越要小心謹慎,要是這個時候日軍縮回去了,再想把他們給引出來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地圖上軍隊的位置分佈讓他們感到了格外的滿意,軍隊都借助偽裝或者頻繁的調動抵達了作戰位置,只需要命令下達後他們就能立刻發起進攻。這次日軍的進攻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卻不至於被打得如此狼狽,更大的程度是因為整個戰略的需要。原本是圍困四平來調動日軍增援,變成現在了日軍主動進攻,關東軍大力支援,這樣一來李成坤就想出了這個和稀泥的辦法,把戰場攪成一團,既要日軍進攻不了,也撤退不了,如果不增援,就只能坐看這些日軍被吃掉,如果增援就正好如了李成坤所願。

    「這次作戰,部隊都需要經過長距離的大奔襲,很是有些麻煩,尤其是後勤補給一定要跟上,要保證路面的暢通,這是對我們後勤大軍的一次嚴格考驗。幾十萬大軍的油料彈藥食品都要靠這些我們並不十分熟悉的交通網來運輸,而且隨著戰鬥的持續,他們補給也必須跟上部隊的前進的步伐,他們的擔子不輕鬆啊。尤其是我們的機械化部隊,我很是擔心。就連後勤做得非常不錯的德國,在歐洲比我們好得多的道路上,他們的後勤也出現了許多問題,在波蘭在法國,裝甲部隊都出現過調鏈子的情況,這點我們不能不引以為戒。我們現在要進攻的地區,除了少數擁有鐵路外,其餘大部分都需要靠汽車運輸,這些道路情況並不十分的理想,很有必要加強這方面的準備工作,我還是認為後勤力量還是需要加強,這點刻不容緩。即使這樣會造成其他地方的一些困難,但我相信那些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

    李成坤偏了頭想了會,「這倒是個問題,當初德國那些傢伙來的時候很是考察了一番我們的地形,要說咱們北方還是很適合機械化作戰的,就是道路情況差了點。這也沒有什麼,作戰問題不大,可是後勤問題不小,我們超編了這麼大的後勤部隊,在關鍵時刻還是有些吃不消,這可是個大問題。我們現在作戰部隊和非作戰部隊後勤部隊比例已經接近一比一的關係,這不僅是中國,在整個亞洲也無人能比,要是按照他們的理論,在中國作戰,如果能達到一比二或者一比三的關係,那部隊將會所向霹靂,可惜啊,連他們自己都無法做到這點,更何況我們這個貧窮的國家,所以我們必須要從自身找辦法,提高效率,解決問題。」

    周正剛歎了口氣,「看來我們是太急於求成了,一味的擴大我們的後勤也不一定可以帶來部隊戰鬥力質的飛躍,畢竟軍隊的數量還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面對兩個強大的敵人的時候。這方面還是要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協調發展。只要戰鬥打響,我會發動在日占區活動的一切武裝力量來幫助我們維護後勤補給的暢通,盡力的保證橋樑、道路的安全,並且切斷敵人的補給和增援線路。」

    李成坤安慰他說,「也不要把事情相得那麼壞,我們這次成功的可能性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現在所要做不過是在減少我們損失的同時,最大可能的集中消滅敵人。我們只需要制定出周密詳盡的計劃,鼓舞起小伙子們的士氣,他們會做到的!」當夜色開始降臨的時候,戰鬥卻沒有絲毫的停止,整個戰場上槍炮聲響成一片。中國軍隊的在戰鬥中一直不停的運動,將日軍分割開來,混雜在其中,很多地段上,炮兵根本無法射擊,因為那些地段上已經無法區分敵我。在混戰中,日軍的炮兵遭受到了嚴重的損失,他們只要開始射擊的時候,就會被捕捉到具體的目標,很快就會有攻擊機和轟炸機光臨他們的陣地。更為致命的是,在混戰中,時常就有部隊衝進了日軍的炮兵陣地,很多大炮來不及發揮應有的作用就被摧毀。

    「對了,這是剛剛發來的電報,你看一下。」周正剛從保險櫃中拿出一份文件遞給了李成坤,「他們這個時候也要轉移了,英國人比我們想像中抵抗力還要差些,原以為他們至少能支撐再多支撐兩周的,現在看來恐怕是不行了。也好,讓他們把部隊轉移到緬甸去。那邊起碼還能一段時間的。」周正剛笑了笑,「他們在那裡的戰果可是不菲,不管是那些美國飛行員還是我們自己的飛行員,表現都非常的突出,唯一遺憾的是我們兩艘潛艇被擊沉,轟炸機部隊也是元氣大傷,但是他們的戰果也是最大的。」

    李成坤把匯報上來的戰果,仔細的查看一番,「日本的海軍實力實在不是現在的我們可以抗衡的,雖然我們取得了令人震驚的戰果,可是卻未傷及他們的筋骨。不過這些戰鬥都表明了我們制定政策的可行性,以制空權換取制海權,以空制海。我們既然不能一口氣吃掉他們,就慢慢來,集中力量,今天吃一口,明天吃一口,慢慢的將他們蠶食掉。

    「他們的提議很好,面對驅逐艦的時候,潛艇很難抗衡,這次的戰鬥就充分說明了這點。既然如此,我們就去攻擊敵人的運輸線。就簡單的拿鐵礦石來說,日本自產四十五萬噸,相比其六百萬噸的鋼產量,簡直連十分之一都達不到。其餘的礦石從那裡來,都是從朝鮮、東北運輸,此外還能從東南亞進口百萬噸。這些運輸全部要依靠海運,如果給他們運輸線實施打擊,對日本的危害遠甚於冒險攻擊他們的軍艦。」

    對周正剛的話,李成坤是非常贊同,「他們的計劃原來我看過,這個路子是對頭的。沒有礦石,日本人就沒有多餘鋼鐵來製造他們的飛機、坦克和軍艦,甚至連大炮、槍支、彈藥都無法得到有效的補充。我們不可能伏擊他們所有的運輸船隊,那怕是我們只消滅了他們運送物資的十分之一,那對他們的打擊也是極為嚴重的。更不用說擊沉運輸這些物資的商船,他們如果要保證物資的運輸,就必須製造出更多的運輸船,這又要耗費大量的鋼材和人力物力,對他們而言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這僅僅是他們的礦石一項,還不算棉花、橡膠、羊毛以及鉛、鋅等軍工產業所必需的有色金屬原料,另外還有石油和煤這些必須依賴進口燃料。很難想像他們無法得到這些資源,日本將會如何。」

    日本對資源的需求程度,周正剛是瞭如指掌的,日本工業的產值已經佔到了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八十,伴隨而來的是日本本土小島上的資源遠遠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大量的物資需要進口。這些物資不僅要通過海運運抵日本,甚至本土四島之間的物資流通也依靠論商船的運輸。海洋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生命的命脈,如果掌握了海洋,也就掌握了日本的命脈,他們根本沒有任何的反駁之力,這也是他們一直以來固執而瘋狂的加強海軍的緣故。

    讓周正剛略感欣慰的是,這些年和日本的對抗中,不僅建立起來了比較完善的初步工業體系,更是在一定的程度上阻撓了日本經濟的快速發展。在日本控制下的「滿洲」,暴亂從未有一天停息過,日本的軍用或者民用物資都是被襲擊的目標。在日本的殖民地朝鮮,大批經過了李成坤訓練、武裝起來的朝鮮族人被派遣了回去,他們不斷的收編了朝鮮境內的抵抗武裝,有組織、聯合並且不計任何手段的對日本佔領軍展開了一系列的攻擊。

    李成坤把手中的情報揚了揚,「王必成建議把基地遷移到澳大利亞或新西蘭去,美國人也委婉但頑強的堅持讓我們遷移過去。」周正剛想了想,「我覺得也應該遷移了,比較這麼一支艦隊,我們建立起來不容易,周圍都是日本的勢力範圍,我們恐怕很難討到好。美國人現在自身難保,根本無力顧暇我們,我看更多的是來之於日本的壓力。比較黃皮膚和白皮膚是很好區分的,日本人不是傻瓜,即使我們懸掛的是美國國旗他們也很容易能知道我們的身份。」

    「是啊,美國人並未強迫我們到澳大利亞,卻表示,如果一定要留在這裡,為了避免和日本的衝突,將不再允許我們懸掛美國國旗。要真這樣,跟把我們送給日本人吃掉沒有什麼區別,相比他們的利益,我們就是一顆隨時可以被拋棄的棋子。如果不是美國人覺得我們還有那麼幾分利用價值,他們肯定會在談判中把我們賣給日本人,或者對日本人公然進攻我們的行為毫不干涉。」

    周正剛苦笑了下,「我覺得這不是可能,而是一定會這樣。在自己的利益面前,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拋棄掉那些無用的棋子。那幫標榜正義的傢伙在歐洲已經上演了一場精彩的綏靖把戲,為了自己的利益毫不猶豫的拋棄了捷克、波蘭。在亞洲,為了自己的利益,對日本的侵略毫不制止,卻在其中大發戰爭財甚至扯我們的後腿。如今,他們都捲入戰爭了,倒是親熱了起來。這些國家從來都是不可以依靠的,自己國家的命運必須要自己來把握!」

    「好了,這些話多說無益,至少我們現在還是有一個共同的對手,按照他們的觀點就是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我們同樣也可以這樣看,頂多是相互利用的關係。美國人也允諾會給我們艦隊加以補充,況且武器彈藥和油料費用都會由他們支付。唯一麻煩的是,這支艦隊將來很可能將會處於他們的指揮之下對日作戰。這裡面我們必須要加以爭取,獲得指揮權,即使他們要調動這支部隊,也必須要由我們的人來負責指揮。既然現在他們把手伸到我們頭上來,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可以做一些讓步,盡量讓美國人把這支艦隊養得又肥又壯,到時候我們名正言順的把艦隊接受過來,所以我們最關鍵的還是一定要將艦隊完全控制在我們手中才行。」

    「不過可惜了我們好容易建立起來的基地,是不是我們把陸戰隊固守?」李成坤揮了揮手,「這不行。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我看沒有這個必要了,我們的部隊留下可以阻止得了他們一時,時間一長,傷亡就會非常大,我們現在就這麼一支陸戰隊,現在用來和他們拚命十分不划算。要固守,就需要有各個兵種的配合,日軍現在正集結重兵,無論我們如何英勇作戰,也難逃失敗的命運。必須要把這些好鋼用在刀刃上,將來他們會發揮更大的作用,要是等我們需要收復主權的時候,沒有這些陸戰隊是不行的。」

    周正剛點點頭,「我看是該下決心,讓他們撤離了,雖然他們在那裡都有了感情,可是也不是不回去了。他們的那些海圖和資料過兩天就會運送一份回來,我們情報部門會加以整理、統計出來,翻印配發給他們。聽說陸戰隊的小伙子們經常在日軍進攻前就首先光顧了那些地方的政府部門,把地圖戶籍等資料都搬運一空,幸好英國佬忙於逃命,倒也沒有引出什麼大的事端出來。不過就是軍用的海圖,也有一部分是一百年前繪製出來的,沒有辦法,他們瘋狂的收集了相關的書籍,凡是和這些地理有關的都網羅了回來,就連本地人拍攝的風景照都沒有放過……」

    ………………………………………………………………………………………………

    今天回來剛剛回來,下車站。看見一中年人,大約四十歲,戴著黑色圓眼鏡,留著八字鬍,身著黑色唐裝,腳穿布鞋。一手拿著塑料袋,一手拿著本書在看,初一眼沒注意,後又是一眼看去,封面赫然寫著《唯我獨仙》。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