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之王 第二部 第五十一章
    戈爾巴托夫伸了個懶腰,基斯洛沃德斯克療養院的陽光看上去是那麼的親切,望著不遠處躺在椅子上懶洋洋的曬著太陽幾個老頭笑了,終於回來了。兩個月前回到莫斯科不久就得到了克漢格爾斯克療養院的療養證,不久後就轉到了更為舒適的基斯洛沃德斯克療養院,幾年的艱苦得難以想像的歲月在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要完全恢復需要很長的時間,精神卻比兩個月前要好得多。

    兩個月前偵察員終於把他從那個環境惡劣,潮濕的地方帶了出來,眼看自己的身邊的人一個個的消失,那是一種難以忍受的折磨,誰也沒有奢望可以重獲自由。晚上釋放的時候,偵察員從莫斯科朋友那裡取回了妻子放在朋友的那裡的軍服把他送到了朋友家才告辭。第二天打了個電話給妻子後,就會見了國防人民委員會,蘇聯元帥鐵木辛哥。

    在鐵木辛哥元帥真摯熱忱的接見中,向他匯報了「執行的漫長危險的任務」。鐵木辛哥高興的說,「很高興看到你還活著,瓦西列維奇。至於健康,你會恢復的。休息恢復一下,然後有工作給你。我已經下令給你恢復在軍隊中的職銜,你還會收到按照原來軍銜水平補發的所有的工資。」經過了兩個月的療養,健康尚未恢復就再見了鐵木辛哥元帥,並提出到不返回騎兵部隊,到步兵部隊去指揮部隊。

    他現在已經很清楚為什麼自己這些人會被重新起用,遠東一戰讓整個蘇聯紅軍的顏面盡失,他想不通軍隊什麼時候已經變成這樣了,即使實力有所差距也不至敗得這麼淒慘和迅速,更不要說對手是如此落後的中國。當他到達所在部隊的時候,才發現軍隊情況的嚴峻,大清洗造成的破壞遠遠超出他的想像,剛剛經歷一場浩劫的他當然無法提出任何的意見。

    各個師團的實力比以前有所增強,可是他們之間根本無法協同。進行一番深入的瞭解後,越發的發現部隊缺乏必要的秩序、組織和紀律。更糟糕地是,指揮員們沒有認識到這些缺陷。尤其令人擔心的是僅僅在三年前還是指揮一個團的人現在卻指揮一個集團軍,或擔任方面軍副司令,以前負責一個師的人現在卻指揮整個方面軍,而像科涅夫這樣,紅軍最有經驗的指揮員之一,三五年就指揮一個步兵軍,而現在卻僅僅指揮一個集團軍。

    事實也就是這樣。早先的擔憂仍然使他感到有些毛骨悚然:戰爭還沒有開始,紅軍就失去了那麼多有經驗的指揮員,那仗怎麼打呀?無疑,這是紅軍在遠東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儘管沒人提起。有人甚至仍然假裝認為大清洗「清洗叛徒的軍隊」使軍隊更強大。這樣的軍隊要應付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德國軍隊是極為危險的,遠東戰局已經為蘇聯紅軍敲響了警鐘!

    雖然他對遠東發生的事情非常好奇,德國給蘇聯的壓力卻更為明顯,德國在如秋風掃落葉般縱橫歐洲,他們的野心讓蘇聯感到了強大的威脅。所有的備戰都是針對歐洲戰場來制定的,至於遠東雖然很討厭,現在卻不允許蘇聯派遣重兵陷入遠東,這對蘇聯都是非常危險,也是十分不明智的。中國軍隊不是十年前不經一戰的那支軟弱的軍隊……

    戈爾巴托夫明白帶領這樣的軍隊上戰場,要打勝仗簡直不可能,必須對他們進行更為嚴格和系統的訓練,軍隊也需要經驗豐富的軍官。這也是為什麼自己這些人可以從集中營中被釋放出來的原因,戈爾巴托夫從內心不相信有那麼多的軍隊將領和指揮官對蘇聯和領袖不忠,相反他清楚的知道被逮捕的人裡面很多都是以正直著稱的,很多都具有相當經驗的黨政軍的領導。

    在療養院碰到了很多的熟人讓他感到非常的高興,這些人也大多和自己一樣剛剛被放了出來。有些人甚至原來並不熟悉,可是碰見了後報上名字,大家聽了都很高興,畢竟大家都還活著,但是這話沒有人會說出來的。在軍隊中這種情況尤為明顯,每當碰見一個老資格的,具有戰鬥經驗的老指揮員的時候,大家都會感歎現在在軍隊中看見國內戰爭的老人已經很少了。1

    幸運的是,這種具有戰鬥經驗的人已經有一批被釋放了出來,很大部分重新走上了指揮的工作崗位,雖然這些軍官並沒有完全給予足夠的信任,這對於實力越發龐大的蘇聯紅軍是值得慶幸的。在這個角度上來說,遠東之戰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他讓久未經歷戰爭的蘇聯軍隊切身體會了現代戰爭,如果能從這些代價中吸取到經驗的話,會讓紅軍更為強大。

    出席得一些高級指揮官的會議中,可以隱約得知遠東戰役的一些真相,畢竟這些不光彩的事情並沒有得到宣揚,國內知道的人很少,僅僅流傳於高層和消息靈通人士之間。很多知道事實真相的官員也很不樂意談到這個問題,實力強大的蘇聯紅軍遭遇到遠比自己更為弱小的對手,得到的結果卻是驚人的慘敗,這讓他們很難以接受,總是三緘其口。好在軍官們卻要豁達得多,也詳細討論並加以總結這次戰鬥的經驗,所以知道詳細情況的人相當不少。

    在他們的口中,戈爾巴托夫對已經發生的遠東之戰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他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會如此關心這個問題,更不清楚他在不遠的將來的時候會被派遣至遠東。在中國人攻克城市後就開始了大規模的破壞,首先是各個國營的工廠和設備,除了留給老百姓基本的生活物資外全部被帶走或者焚燬。

    當第一批增援的軍隊到達的時候,被破壞的城市和極度缺乏各種物資的平民所震驚,從城市到鄉村,他們並沒有放過任何一個地方。加上被他們遣返的被俘人員的生活必需品和傷員的醫藥品,這些東西運輸幾乎佔用了整個鐵路運輸,以致停戰後二個月內僅僅只有七萬人的軍隊被運輸到遠東,而且很大一部分並沒有攜帶重武器。

    所有學習場所,從幼兒園到大學;所有的醫院和衛生站;所有的農場和農業站;所有的工廠和城市建築……破壞率都達到了百分之百。只要可以帶走的東西,哪怕是顆鐵釘他們也絕不放過,所有的牲口都被宰殺或者運送回中國。唯一值得高興的事情是,他們對居民並沒有太大的傷害,僅僅留下了少量的糧食和他們的房子,其餘的東西全部被燒掉或者帶走。

    當部隊到達遠東的時候,所做的不是來加強戰備,而是幫助工人修路,恢復正常生活。因為來的時候,各種運送物資的火車都被堵塞在鐵路上,數百公里的鐵路鐵軌全部被中國人拆除了,各種車輛一個不少,準確的來說只要有輪子的東西基本上都被他們帶回中國,如果不修路的話,物資就只能靠人力來運輸了。鐵路好容易修理好了後,火車繁忙的把重傷員運回歐洲,把各種生活必需品小到肥皂針線,大到機器設備和卡車等運送到遠東。

    在線路未通前,不得不用大量的物資和金錢去換取他們的糧食和醫藥提供給被俘的官兵和居民,保證他們的正常生活,線路繁忙起來後又一直忙亂於運輸各種物資,而中國人卻抓緊這個時間對日本人發起了大反擊。事實到現在,遠東還是屬於具備有限的防禦能力狀態,距離對中國發起進攻時候,無論是裝備、人數和庫存補給都相差甚遠。遠東軍區不是沒有想過乘中國人和日本交戰的緊要關頭對中國發起新的打擊,無奈手中力量不足,加上中國人一直沒有放棄防備,這種計劃只能束之高閣了。

    對於這種戰鬥的方式,戈爾巴托夫感受了一陣陣的寒意,如果德國對蘇聯也這樣發起進攻的話,那麼依靠目前狀態的這些軍隊到底可以抵抗多久麼,步兵又如何應付這些機動力很強的軍隊和這種新型的作戰方式?朱可夫「幸運」的逃脫了被俘的命運,這對紅軍來說是個好消息,戈爾巴托夫知道朱可夫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次失敗對他來說是個教訓,他一定從這裡找到解決的辦法。

    1中國軍隊中情況也是如此,當年越戰和後期各大軍區的輪戰為久未經戰爭的解放軍錘煉出了一大批具有戰鬥經驗的中級指揮員,九十年代中期的時候總參下西南調查的時候還驚歎有作戰經驗的幹部比比皆是。這些人是九十年代軍中強硬派,極為好戰,經常要壓制其鋒芒。如今有些微微英雄見老了!當時有的是經歷過紅軍、八路軍、解放軍、志願軍走過來的將軍元帥,如今……打仗少了經驗是絕對不行的,是要吃虧的。從沒有見過戰陣的士兵,和老百姓的區別就是穿了身軍裝,必須經過戰爭的歷練才能成精兵。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