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之王 第二部 第八章 混亂7
    鍾柱國拿著手上的情報有些擔心的說:「前面打得這麼激烈,他們挺不挺得住,要不我們派些部隊支援一下?」「我看不必了,現在我們航空兵優勢發揮不出來,上去了也是徒增傷亡!再說了就連國民政府的中央軍都可以在鬼子的絕對優勢的飛機大炮外加百條兵艦的猛攻下支撐,難道我們這麼多年苦心訓練武裝起來的部隊連他們也趕不上?如果是這樣,那麼這個仗也不用再打了!」

    「現在這樣打,的確傷亡有些大,只要挺過去了,那麼勝利的天平就會向我們傾斜,他們反應過來也為時已晚。我們在這裡牽制他們越多的力量,我們勝利的代價就越小。要他們這麼點部隊想攻克我們幾萬人部隊組成的陣地,未免也想得太天真了,你命令部隊,不惜一切代價把日本的坦克第一師團死死的拖在那裡!不是我小看這些鬼子,打仗一不順利,就像輸光了的賭徒紅了眼,戰術上讓他們一讓又如何,最後還不是要因為缺乏全局觀落得慘敗!」

    鍾柱國感覺到了范清平的情緒雖然有些驕傲,但是何嘗不是事實?但是做為一個指揮官,任何時候都應該保持冷靜,絕不能低估任何敵人!否則吃虧的只能是自己,這個時候他卻無法說出來,因為在他心目中後方有指揮部全局指揮,即使狂妄一點又如何?這種狂傲是建立在對自己強大的信心上面,而不是片面無知的狂妄,在這種特定的情況下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可是要還是很有必要提醒一下,以免以後在戰場上因此吃虧!

    「日本軍隊也內不乏能爭善戰之士,目前我們略佔優勢,這還是用我們多年傾盡全部家底才拉起來的軍隊取得的效果,任何時候我們也不能對這些日本人掉以輕心。我們將士雖有一腔報國的熱血,那日本軍人同樣有極為瘋狂的武士道精神,純以單兵作戰,我們確實略遜,但我們勝在對先進武器的運用和軍隊靈活的指揮上面。日本軍官雖然不足以成大氣候,但是出眾之人也必定不少,作戰時候還應謹慎……」

    范清平笑了笑說:「我知道參謀長是金玉良言,我以後會注意的,我們來看看這次我們應該怎麼打……」鍾柱國搖搖頭,歎了口氣,每次對他說這些的時候,他總是這樣,也不知道到底聽進去了多少。要說作為一個戰將他無疑是出色的,要作為一個軍隊的統帥就有些困難了,好在他也明白,並沒有表現太大的慾望,指揮軍隊往往打起來就不要命,為此被訓過多少次也沒有能改過來。鑒於他的身份,只好選派了一個高級參謀給他當參謀長,時刻提醒他一下,雖然平時也略有成效,但是大炮一響就什麼都忘了。

    張強這時候連罵人的衝動也沒有了,抱著反坦克槍望著陣地前,身邊的這把槍原來的主人已經已經被炸得血肉橫飛,他甚至還來不及慶祝剛剛擊中了一輛日軍坦克就被日軍發現,一發炮彈過來當時就倒在了血泊之中。張強手中的反坦克槍上沾滿了戰友流下的鮮血,他卻無法對此哪怕有一絲的關注,畢竟前方虎視眈眈的聚集了近二十輛坦克,坦克後面還有相當數量的步兵隨行,這對整個陣地的威脅是不言而喻的。

    現在很難得到在空襲中被打得幾乎抬不頭的炮兵兄弟的,能堅持就只能靠自己,只有這個時候他才真正對曾經以自己血肉之軀阻擋日軍進犯的國軍士兵有了那麼一些從心底的認同,讓他感到慶幸的是自己的軍隊絕不是那些套上軍服的農民可以相提並論的。日軍飛機狠又如何,照樣還不是一架接著一架的被空中的戰鬥機和地面的防空火力給揍了下來。這些坦克兇猛又如何,自己的步兵卻不是那些連槍都無法湊起的「國軍」部隊,反坦克槍,戰防炮(反坦克炮),反坦克手榴彈和反坦克地雷雖然不足以擊退那些日軍,要抵抗他們還是能夠做到的。

    戰壕裡到處是呻吟的傷兵,這些士兵還來不及乘日軍飛機轟炸的空擋被撤下去,陣地前的日軍就已經開始發起了進攻。和日本人打了五個多小時的張強很快就發現了日軍的行動,「這些***倒是學得挺快的,看來指揮他們的那個傢伙也不是個白癡!」作為北方資格最老的幾支部隊之一,部隊的各種基本功都十分的紮實,航空兵大規模擴軍後步空軍協同作戰也被列入訓練大綱。眼前的日軍,從開始航空兵轟炸過後居然等了半天都無反應,讓自己能夠時間來清理被轟炸的陣地,但是隨著戰鬥的進行,這些鬼子越來越聰明,每次都能在航空兵轟炸後最短的時間發起進攻。

    要不是親眼目睹了他們在前幾次進攻時蹩腳的協同,張強還真的會以為眼前的日軍曾經受到這方面的協同訓練。但是隨後的戰鬥表現出來的混亂表明這些日軍只是受到了比較好的指揮罷了,只是如此也給守軍帶來了很大的麻煩。說實在話,張強對日本人所謂的坦克一直嗤之以鼻,很不感冒的,在他心中只要手中有足夠的反坦克武器,這些「包著鐵甲的裝甲車」的威力就十分有限了,加上日本人對坦克認識的不足,對坦克使用上出現了很大的偏差,也讓這些武器的威力大為減少。

    張強最感到苦惱的是這些傢伙的指揮官不要命的反應速度,他甚至在航空兵沒有完全轟炸完的時候就將坦克開到了陣地前沿,原本要保守各種火力打擊的距離也在陣地守軍苦苦抵抗航空兵的轟炸中大為減少。日軍指揮官完全不計較部隊被自己的飛機誤傷來取得時間和距離上的優勢,更重要的是在空中打擊停止後立刻可以投入進攻,將守軍死死的拖住,不然他們有任何的修整時間,這才是張強最為擔心的地方。

    在戰場上作戰的張強沒有想,也沒有時間去想自己的信心是從何而來。即使是面臨天上的狂轟亂炸,地面一波勝似一波的進攻對他的信心沒有絲毫的打擊,這軍隊上下強大的自信才是這支軍隊戰無不勝的最大的保證,也是每一支優秀軍隊所要追求的目標。他信任自己的同僚兄弟,這些接受了嚴格訓練的軍人。更主要的是日軍在某些地方並不佔據優勢,如果有炮兵支援,張強甚至認為自己的這支部隊完全可以戰勝他們的坦克部隊的進攻,甚至把他們擊潰。即使喪失了部分重武器的支援,手頭上卻還有足夠對付日軍坦克的武器,這也讓部隊如吃下了定心丸。

    當一支驍勇善戰的軍隊,只有輕武器的時候,面對這些速度快,威力大的坦克部隊,即使有一戰的決心,也絕不會有必勝的信心。因為他們對付這些武器的唯一辦法只有身負炸藥包來炸毀敵人的坦克,如果坦克部隊有了步兵的一同作戰,那麼即使唯一的辦法也很難取得效果。張強自信的是有火炮,雖然損失了不少,但是還可以發揮優勢,步兵攜帶的反坦克火力也足以對日軍形成巨大的威脅,更加上日軍航空兵現在只是暫時佔據優勢而已,要是航空兵奪回了主動權那麼日本人的好日子也到頭了。正是因為他認識到了自己的武器裝備和其他中國軍隊的優勢,才愈發的對那些以簡陋武器抗衡日軍的中國軍隊表示出了欽佩!

    從參加軍隊的第一天張強就被教導:「戰場上,兩虎相爭,狹路相逢勇者勝!」無論敵我裝備,人員相差如何,真正遭遇到這種緊要關頭的時候,只能有一個想法,勝利,否則必定是被滅亡!日軍進攻看起來極為壯觀,進攻也相當的賣力,可是取得的效果卻十分不近人意。中國守軍人數佔據優勢,日軍卻有坦克飛機之威,但是他們不得不掂量在前面不遠的中國數萬完好無損的預備隊。日軍情報顯示這支預備至少也數萬人甚至更多,重武器數量龐大,他們在戰鬥打響後去紋絲不動,每一個軍人都知道預備隊的作用,在最關鍵的時刻投入戰場的時刻,戰鬥的結局就已經被決定了。

    這個預備隊越是沉默,星野利元就是越是擔心,他明白這樣一支部隊投入戰場可以帶來的衝擊力。他不明白為什麼對面的中國軍隊還沒有動作,但是卻清楚的知道當他們開始行動的時刻也是戰鬥勝負分曉之時。他現在最關心的是攻克中國軍隊佈置在前沿的兩個陣地,只有攻克了這兩個陣地,才能將已經陷入了中國數個陣地圈圍困中的部隊重新集結起來。到那時候,加上後方即將趕到支援的部隊,整個部隊可退可進,主動權就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唯一讓他感到不安的是,中國人會讓自己等到援兵到來的那一刻麼?

    後方能抽調的兵力也不過兩個師團而已,還要加強防守力量,此時突擊力量明顯不足。國內和陸軍從來就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給軍隊,這些年戰鬥混亂不已,滿洲對帝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上至軍部內閣,下至將士都被北方中國軍隊的重創後心有餘悸,不能下定決心來決一死戰。在星野利元心目中,甚至北方的中國人的威脅比那些赤化的蘇俄更加可怕,他也是竭力主張乘蘇俄和李成坤大戰之時出兵奪取最大的利益。內閣卻對此加以否認,認為非必要出兵之時徒增傷亡,但也沒有反對在中國人和蘇聯人兩敗俱傷後奪取勝利果實的計劃。

    無奈誰也沒有想到,戰爭的結局和過程居然是如此,蘇俄沒有從李成坤手中得到一分好處,反而被打得抬不起頭來。損兵折將不說,更是送了個大禮給中國人,幾十萬的武器裝備和大筆的賠款讓整個世界都震驚!那個時候星野利元已經知道,這些支那人再也不是以前的任由外國人欺負的支那人了,他們軍隊在和裝備要水平遠高於帝國的蘇聯軍隊作戰中表現的強大戰鬥力是他最感到吃驚的。即使一向提倡集中使用坦克部隊的他也未曾想過這些部隊的大規模使用會有如此大的效果,也加快督促陸軍成立更多坦克部隊的建議。

    他也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也不多了,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拿下中國兩個前沿陣地,奪回主動權。最讓他高興的莫過於航空兵的出色表現,中國空軍只能苦苦掙扎,勉強拖住了護航的戰鬥機,攻擊機和轟炸機大多能突破他們的阻擊對地面進行轟炸。但是過了一會卻又感到無可奈何,無論轟炸有多猛烈,無論地面反應如何快速,在轟炸過後那些被炸彈篩過數次的陣地上又突然冒出無數個中國軍人,進攻一再的受阻。

    在長春指揮部中,所有人的心都被懸了起來,前線已經激戰了一整天,前沿的一個陣地被日本人攻克了大半,差點就丟掉了陣地,好在及時的反擊和日軍猛攻後已經力竭體衰讓他們又奪回了陣地。指揮部的軍官們都知道,採取這種防禦陣地的劣勢正一點點的暴露了出來。彈藥不能及時的補給,傷員也不能得到有效的處理,陣地被進攻後能依靠的只能是自己,根本沒有防禦縱深,依靠強大的火力這些都可以彌補,但是戰鬥了這麼大半天的彈藥武器還有人員都消耗得厲害,原本固若金湯的陣地也漸漸出現了裂痕。所以才出現差點被日軍攻克的情況出現。

    前線雖危急,這些指揮部最擔心的卻不是他們,他們而是已經保持了近十二小時無線電沉默的……在公主嶺西南方向的榆樹台,陳志勇擦了擦頭上如雨水一樣落下的汗水,心裡感歎:還好比預計時間還提前了一個小時!這些地圖雖然還是略有稍許偏差,但是總的來說已經相當的精確了,基本上一路上沒有遇見過走岔路和冤枉路的情況,當然這和一直在附近活動的敵後突擊隊的引導也是分不開的,他們不僅打擊這些敵後的日偽漢奸之流,也收集佔領區的各種情報,其中就包括最新的地理資料,有他們的指引可以說一路上基本有驚無險。

    這麼大部隊的全寂靜行軍還是讓上下傷透了腦筋,要保證准點到達時間是相當苛刻的,不容一絲的耽擱,好在這方面也做過一定的訓練,心裡也不是完全沒有底。更主要的是部隊問題是所有的輜重都必須和部隊一起行動,部隊不僅攜帶了自己平時所必須的武器裝備,更是加強了大批的武器彈藥給養,這次不僅僅是一個穿插而已,而是像把匕首插入到敵人後方,後方的道路很可能被反應過來的日軍所切斷,到時候可能需要的就是孤軍奮戰了。

    在公主嶺以西的十屋的時候就已經留守了部分的部隊,而機動性更好的部隊卻來不及修整馬不停蹄的趕到了榆樹台,到達了目的地後除了少量的部隊開始了構築簡單的防禦陣地和警戒,大部分的部隊都開始了修整,好在軍隊攜帶的快熱食品可以不需要任何煙火就可以加熱,補充了體力後部隊開始了戰前的總動員。一直負責趕路飛奔而來的部隊終於明白了自己的目標……雙遼

    官兵們知道自己的目標後都歡騰了起來,不僅僅是因為知道了自己的作戰目的,更重要的是他們聽到了自己是給第一軍開路,就是這也足以讓所有官兵感到自豪。不到北方根本不明白第一軍的在軍隊和民間的巨大威望,不到軍隊很難體會倒第一軍對全軍將士的巨大的影響……只要有第一軍的地方,不管形勢如何的惡劣,都沒有人會對他們喪失信心,因為他們是一支不敗之旅,因為他們是中國軍隊的戰神……

    陳志勇攤開地圖,日軍各種防禦體系一幕瞭然。在坐的軍官們都沒有來得及對這些高精度的地圖發表感歎,就聽到了陳志勇開始佈置分配任務。陳志勇第一次拿到這種地圖的時候何嘗不是驚訝,交給他的情報官員只是簡單說了一句,為了找個東西我們損失了十三個資深的情報人員和埋藏很深打入偽軍內部的高級的諜報員。

    他這才明白了,這些年提倡的當一個民族都以戰爭為主導的時候,他發揮的能量是外人所無法估量的,尤其是我們這種保家衛國的正義戰爭。準備戰爭不僅僅是軍事上要準備,而且要從自己的經濟政治方面全面的動員起來,發揮所有能發揮的力量來投入到戰爭中。敗,則國滅,家亡!所有無論如何都輸不起,只要能打贏這場戰爭,不管什麼方法都要運用起來。

    正是有了這種思想的指導,才使得軍隊的準備達到了其他軍隊所無法達到的高度。其他中國軍隊對日本軍隊大多是一無所知,名副其實的睜眼瞎,而日軍對中國師旅級別的軍官的情報都是極為精確,更不要說歷經多少年收集的地理人文等情報。他們有些地圖甚至比一些中國軍隊手中拿的還要精確。就連多年和日軍相處的二十九路軍,對他們對面的日軍也是基本一無所知,日本人情報收集甚至連二十九陸軍軍營有幾個馬伕,多少人住那裡,吃的是什麼這麼平日細小的東西都注意到了。

    戰鬥中軍事對抗很重要,但是平時對這些細微的地方沒有注意,那麼在戰鬥中肯定要吃大虧。其他中國軍隊還有一個詬病就是戰鬥思想很不明確,他們一直是按照內戰的標準來對待「武裝到牙齒」日軍,他們之間巨大的差距,產生失敗也是在所難免。更重要的是他們對日軍的無知到達了極點,更談不上對他們的特點加以防範,他們能靠的都是無數的中國軍人用鮮血換取的經驗,但是就是這些經驗總結出來,要針對這些日軍的特點來研究出對策也需要時間,這也是導致了戰場上中國軍隊一再吃虧的原因之一。

    就說簡單的戰防炮,本來國內的軍隊中擁有裝界車輛的部隊都是極為稀少的,這方面的要求必然是很少,如果不是成立精銳的德國師,軍隊中擁有的這些東西更是少得可憐。蔣雖然多年前開始都有準備戰爭的打算,可是大多停留在軍事方面,針對性很強的策略基本上沒有出現。對日本的情報也極少偵察,對日本的情報收集還是集中在對日本政客的各種情報上,軍事上只是開戰後才臨時抱佛腳……

    讓陳志勇感到興奮的是,北方軍隊從和日軍戰鬥的第一天開始就十分關注日軍的一舉一動,所有部隊都針對性很強的以日軍為假想敵來訓練,在中國軍隊中對日本軍隊的瞭解,除了他們沒有人敢認第一。這幾年雖然大仗沒打,但是情報人員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的鬆懈,每天都有情報人員犧牲在日軍的屠刀下,但是更多的人員卻義無反顧的投入到了敵占區,這是其它各地還處於內戰紛亂中的地方武裝所無法比擬的。軍隊訓練以日本為主,裝備也按照克制日本的軍隊來裝備,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在戰場上將日本軍隊吃得死死的,讓他們處處受挫,根本沒有翻身的機會。

    陳志勇也知道,雙遼並不是第一軍攻克不下,而是強攻傷亡太大,雙遼距離四平太近,日軍支援很容易,他們支援後攻克也不是一時半會可以做到的。這些年這些關鍵的防禦地段日軍都駐紮重兵,修建要塞來拱衛,作為綏遠和遼寧交界處的這麼一個交通要道守衛理所當然的嚴密。但是和世界上大多要塞和防禦陣地一樣,這些地方對綏遠方向防守十分嚴密,而背後卻異常的薄弱……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