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之王 第一部 第一百三十八 裝甲
    一九三九年春,從各地趕到哈爾濱的軍官們並沒有到指揮部也沒有到下榻的軍招待所,而是不約而同的直接奔向第一師營地而去。這些年第一軍已經成為軍內當之無愧的王牌,但是第一軍內部各師都為了打贏第一師而卯足了勁,每次一有空就到第一師來「偵察敵情」。第一師官兵也感受到了肩上的壓力,在內部沒有硝煙的戰鬥中,訓練的難度一再的加大,每次來到第一師都可以看到他們在研究新的戰法和實驗新的兵器。

    這次來之前就聽說剛剛從德國搞到的圖紙生產了一種新的武器,正在第一師野外試驗場進行測試。尤其是各個機械化師的指揮官更是心急如焚,迫切的希望看見那些被德國人稱為「StugIII」的突擊炮,中國的生產出來的也按照德國的稱呼為三式突擊炮。由於機械化部隊推進速度很塊,但是在長春戰役中卻暴露了原本的拖曳式火炮跟不上裝甲部隊的進攻速度,需要停止展開的時間,並且沒有任何的裝甲防護,戰場生存能力差,支援火力不夠等諸多問題。

    為了讓機械化部隊推進過程中有足夠的壓制火力,部隊一直要求研製一種裝有七十五毫米或以上口徑主炮的步兵支援車輛。由於中國的裝甲設計能力極差,無法獨立設計出這種裝甲車輛,故邀請德國專家一同研究。德國方面也很重視機械化部隊中暴露的問題,立刻向有關的研究機構下達了設計任務。到1937年,埃克特Alkett公司製造了試驗性的0系列。它一共製造了五輛,使用的是PzkpfwIIIB型的底盤和低強度鋼製的上部結構,裝有二十四倍口徑的七十五毫米炮。今年年初經過廣泛測試和改進,三式突擊炮A型正式投產。

    那些來訪問的軍官們的知道的是,這次得到的就是三式突擊炮A型,它作為一種步兵支援武器,它在攻擊時的主要目標是碉堡、機槍陣地、反坦克炮陣地以及其他障礙物。可是他們來到第一師的試驗場的時候,三式突擊炮不僅在做步兵支援武器,更是被那些膽大妄為的第一師官兵當做了反坦克武器在使用。他們毫不心疼的將七十五毫米的大炮對準了那些日本舊的八九式中型坦克,九五式輕型坦克射擊取得實戰數據。

    好在他們並沒有喪心病狂的拿那些大炮來射擊新的三號和四號坦克,不然的話,坦克部隊出身的指揮官會撕碎他們的。可是他們為了實驗穿透效果,還是用均制鋼板代替真正的坦克進行的了一系列的試驗,表明了這款突擊炮的強大威力。為了體現出三式突擊炮作為步兵支援武器的威力,第一師特地為來到的這些高級指揮官進行了一個團級規模的對抗演習。

    作為防守步兵的一個團可以擁有試驗場中的碉堡和機槍陣地以及壕溝等步兵防禦設施,並且有一定的重火力支援。進攻的一方則擁有一個坦克營和一個由三式突擊炮組成的突擊炮營以及一個摩托化步兵營,雙方都沒有飛機投入戰鬥。戰鬥打響後,坦克一馬當先的衝了上去,突擊炮和步兵所乘坐的裝甲車緊跟其後,整個戰鬥隊形保持相當完好。

    防守的一方在坦克進入大炮射程的時候,後面的炮兵開始了射擊,可惜的是快速突進中,遠在後方的炮兵部隊是無法準確的擊中正在高速行進中的突擊群的。等到裝甲部隊突進到二千米的範圍內的時候,陣地上的坦克殺手——反坦克炮還是無法開火。這個距離反坦克炮基本上對任何坦克都無法形成威力,上即使日軍裝備的九四式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即使在一千米的距離上也僅僅可以穿透二十毫米的裝甲,對於兩千米外的坦克只能望而興歎了。即使日本正在研製的新的四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對此也是無能為力的。

    相對於反坦克炮的無能為力,坦克則可以不斷的炮擊那些固定的反坦克炮陣地,當坦克消滅掉這些坦克殺手後,跟進的突擊炮部隊就開始發揮出它強大的威力,炮彈不斷的傾洩在那些機槍征地和防禦工事後的士兵身上。機槍子彈根本就沒有辦法擊破那些突擊炮的裝甲,只能眼錚錚的看著防禦陣地被他們的火力所掩蓋,後續的步兵到達陣地後立刻衝下步兵戰車,投入到戰鬥中……

    觀看演習的都是機械部隊的指揮官,當然明白這樣下去,仗根本不用看了。突擊炮對地面的支援的優勢也體現無疑,速度,防護,突擊,反坦各個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現。眼細的指揮官也發現了這次演習中的一些不尋常的東西,比如那些負著防守的士兵新裝備的噴火器居然在陣地中間使用起來,噴火器控制極為容易,火焰更是遠達八十米,是以前噴火器的射程二倍以上。為了填補火力支援的不足,甚至連海軍用於防空的機關炮都拿來用於平射,效果十分理想,只是可惜對手是擁有強大裝甲防護的裝甲部隊,才無法發揮出最大的戰鬥效能。

    看過演習,那些軍官就知道,這款擁有如此突出戰鬥性能的突擊炮必定要大量生產。唯一的問題是德國已經無法提供戰車了,他們自己也開始了戰爭,並且海上航線也被封鎖,只能提供必要的技術而已,要生產必要要靠自己。結合國內的生產水平來說,很有必要減輕負擔,讓整個生產過程更加簡捷,如地盤可以學習德國直接採用三號坦克的生產線或者採用美國坦克生產線改造即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生產造價,便於大量生產裝備到部隊。

    這些年,節約下來大量的金錢用於軍隊建設。其中陸軍費用相當大的一部分被直接用於了第一軍,只是組建四個坦克師和四個機械化師以及兩個支援的摩托化炮兵師及其相關的後勤部隊就耗空了撥給陸軍的軍費一半。好在研究費用和為預備役生產的武器費用都是各地政府負著,不計算在軍費內,加上很多武器都是以貨易貨取得的,並沒有消耗多少錢,否則的話,僅僅是靠軍費開支根本無法組建起這麼強大的軍隊。

    看完演習,這些指揮官還意猶未盡,直到第一師師長王必成提醒還有個會議要召開,才戀戀不捨的回到了市區。哈爾濱第一軍指揮部,那些一年難得幾次見面的師旅長們,會議沒有開始就把會議室搞得烏煙瘴氣就。那些還沒有看過癮的第三師師長問到第一師的王必成說:「老王,你跟司令熟,能不能透露下,今年咱們去那裡過招?新疆,綏遠我們都搞過,黑龍江咱們也練了兩回……」王必成說:「老胡你這是明顯是明知故問嘛,我還不是一直帶部隊拉練,一年也難得回家來,我怎麼清楚,你要確定答案直接問老鄧好了……」

    胡海濤說:「你老王也改挪個窩了,這麼多年一直呆在第一師師長的位置上,你也不想想你壓制了多少有志青年的將軍夢!你的資格比誰都老,這個軍裡,除了鄧軍長就你說了算,看看我們,那個不是這幾年開始提起來的,你自己不想陞官也改給青年人一個機會是不是……」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聽見第二師梁漢民說:「老王,別聽這小子胡說,他是看沒贏過你第一師,心裡不平衡,老想趕你走,好也試試天下第一師的滋味……」胡海濤一聽急了:「我說老梁,我們可以爭第一嘛,也不是好像就我一個人獨霸d一樣,再說了,第一師要是怎麼容易敗的話早敗了,還輪到今天是不是?」他欲蓋彌彰的說法讓所有的軍官都哄堂大笑,連王必成也少有的笑了起來

    「好啊,這麼長時間不見了,這麼熱鬧啊!」人未到聲先到,會議室內的軍官們一聽到聲音,立刻起立敬禮,大聲說:「司令好!」李成坤和副參謀長周正剛,第一軍軍長鄧熙一同走進了會議室。在所有的部隊中,第一軍受到的關注是最多的,李成坤一有時間就會下到這支部隊中來,近三十萬的軍隊中,甚至營一級的軍官全都可以叫得出名字來,只要他呆過的軍營,每個和他說過話的士兵都可以清楚的記得。1

    其他友軍部隊都把第一軍稱呼為「御林軍」,將第一軍視為他們的奮鬥目標,每年最新的裝備,最好的武器都是最先裝備到第一軍。可就是沒有一個人出來說閒話,每個人都知道第一軍的份量,第一軍就是他們的希望,是他們心中的戰神。無論局勢到了何等危急時刻,他們都堅信,有第一軍在,就有勝利的希望。無論其他部隊損失了多少,他們也不會喪失任何信心,有了第一軍一切都可以從頭再來。

    第一軍不僅是軍隊的精神的象徵,更是軍官的搖籃,從第一軍走出去的軍官已經遍佈整個軍隊體系中。各個部隊表現十分優秀的士兵和軍官都以進入第一軍為榮,他們進入第一軍後,經過不斷的學習和戰鬥,在第一軍這個的環境中將自己錘煉得更加優秀,其中很大一部分人被晉陞並且被派遣到了其他部隊擔任指揮官。他們帶去的是第一軍的不屈精神和永不服輸的鬥志。

    第一軍從前身的獨立師開始,都徹底貫徹了將每一個士兵當做未來的軍官來訓練的宗旨。這些士兵除了學會必要的作戰常識外還必須接受軍官所必須的指揮方面的訓練,所以有豐富戰鬥經驗出去的士兵經過簡單的訓練就立刻可以成為軍官,補充到部隊中。他們每一個士兵每一個軍官都是戰鬥骨幹,戰鬥力之強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他們從來沒有一刻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外有軍內的部隊「挑戰」,外有強敵壓境,正是這種環境造就了這支強大的軍隊。

    作為資格最老的軍官,王必成把剛才胡海濤問的問題提了出來,李成坤笑了笑說:「今年咱們誰也不找了,找小鬼子練去……」話還沒有說完,第一軍的這些指揮官就沸騰了起來,他們心裡明白,司令員親口說的就差不多已經是決定好了的事情。多年來就是為了打鬼子,才沒日沒夜的拚命練習,上次還沒有打足癮就被迫停止了進攻,這次肯定要打個痛快。日本鬼子現在除了飛機對裝甲部隊還能起到一點阻擊作用外,對強大的裝甲力量的抵抗力還是相當的薄弱的,和他們交戰完全是享受的是一種殺戮復仇的快感。

    周正剛向這些高級指揮官們大概介紹了目前的形勢和軍事準備情況,國民政府已經完成軍隊的整編,各個防禦工事也陸續的完工,可以對日軍進行試探進攻。大規模的進攻最後拖在明年或者後年,那個時候對日本就可以形成比較大的優勢,進攻的難度也會大為降低。但是這並不表示我們現在不具備趕走日本鬼子的能力,只是我們沒有完全準備好而已,現在打的話損失比較大了點而已,如果有上次那樣拖後腿的情況還是有些危險的……

    李成坤的到來,使得會議的氣氛極為高漲,各個部隊都匯報了在最近一段時間內軍隊的情況,絕大部分部隊情況都十分良好,戰鬥情緒也比較高漲,隨時可以參加戰鬥。李成坤對他們的報告不時點頭,有時候他們說到重點的地方還親自做了筆記,看到這一情況讓這些指揮官備受感動。從將第一軍組建為機械化部隊的那天開始,第一軍就擔負起了戰備執勤的任務,在成軍後要求第一軍在任何時候接到命令就能投入到戰場中去。

    三九年夏,日軍在北平製造的事變,徹底拉響了中日全面戰爭的導火索。對此第一軍的指揮官們乃至整個李成坤部的指揮官都對國民政府的抗日政策感到滿意,卻也沒有喪失對他們的警惕之心,比較有過前車之鑒,如果再犯相同的錯誤就是愚蠢的表現了。淞滬會戰的爆發讓所有的人都鬆了口氣,日軍又將他們的重點轉移到了淞滬戰場,這對於一直對東北關東軍這塊肥肉垂涎三尺的軍人來說是個擊敗日軍的天賜良機……

    接下來的中蘇衝突中徹底的打破了原本已經制定並修改無數次的計劃,好在衝突發生前軍隊早已經為了收復被日本佔領的領土完成了全面動員。工業轉向了軍工,民眾加入了軍隊,蘇聯人自己也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贏得了幾個月寶貴的時間,使得軍隊完成整編,做好了必要的防禦措施和制定了相關的作戰計劃。作為拳頭的第一軍集中在中心城市待命,所有的軍備物資準備就緒,只等命令下達後可以發起反擊。

    在經歷了長時間的忍耐後,終於在最關鍵的時刻出現在了戰場上。蘇聯人面對如潮水般撲來的鋼鐵洪流根本沒有抵擋之力。蘇聯人沒有將坦克和裝甲力量集中使用的經驗,即使他們的指揮官朱可夫認識到了集中使用裝甲力量的重要性,可是戰場上沒有給過多的時間給他來將這些部隊組合成一個強大的突擊力量。鬆散的聯合作戰根本沒有能夠突破步兵的防禦陣地,是導致了他們被殲滅的重要原因。

    蘇聯的坦克雖然相當部分已經落後,可是數目眾多,只要運用得當還是有相當強大作戰力的,無奈國內的大清洗導致各個方面優秀人才的缺乏,新提拔的年輕軍官們雖然有熱血,可惜能力與經驗都太過於稚嫩。面對第一軍這樣強大的裝甲力量,他們的抵抗只能是徒勞而無力的,最後難免逃脫被殲滅的命運。他們裝甲部隊最大的編制是旅級,就是這個級別的裝甲部隊也是剛剛由各個部隊的坦克營組成的。和一開始都是以師級以上規模發起集團突擊的第一軍有著天壤之別。

    當初為了組建強大的突擊力量,特地組建了四個坦克師,為了最大限度的發揮坦克的突擊力量。對於坦克在進攻的途中會遭遇到各種需要步兵協助的情況也有充分的考慮,雖然坦克師裡沒有步兵編製,但是在機械化步兵師中的步兵可以迅速的補充到坦克師中,形成裝甲師。除了坦克師外,機械化師也編製有數量不少的坦克等突擊兵力,足以跟上坦克師的快速作戰。

    對蘇聯的一戰中,坦克集中使用表現出來的強大的突擊力量,讓所有的為之振奮,這種讓坦克部隊單獨使用的戰術也無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戰後第一軍軍長和各個師長進行了戰後總結得出的結論是,在未知環境中作戰坦克力量還不夠強大,必要要步兵隨行為之掩護。坦克師的編制雖然是比較先進的作戰方式,卻並不適合現在的坦克,為了最有效的發揮坦克的作戰效能,尤其為了讓坦克在對日軍的作戰中發揮最大的威力,做出了將坦克師,機械化步兵師以及機械化炮兵師重新組建為十個裝甲師以及補充,後勤等相關的部隊。

    第一軍中除了第一師和加強的第二師外,另外八個機械化師都進行了重新的編制。好在第一軍就經常進行這種作戰,相互之間配合十分默契,各個部隊重新組建後,只經過了相當短的時間進行磨合就能夠擔負起戰備任務來。重新編製後的裝甲師都下轄三個機械化步兵團,一個機械化炮兵團下轄三個炮兵營和一個重炮營,一個坦克團下轄三個坦克營,裝甲偵察營,高炮營,反坦克營,裝甲工兵營,裝甲通訊營,衛生營各一個以及師部。

    由於坦克的缺乏,只有第一師保持原來的龐大的坦克編製,下轄一個機械化的步兵旅下轄三個機械化步兵團和兩個輕型傘兵團,兩個滿員的三三制坦克團(共計十八個坦克連),一個機械化炮兵團下轄三個炮兵營和一個重炮營,裝甲偵察營,高炮營,反坦克營,裝甲工兵營,裝甲通訊營,衛生營各一個以及師部。和別的團不同的是,第一師裝備的坦克全部是新是的三號和四號坦克,總計六個中型四號坦克連,十二個三號輕型坦克連,中型坦克共一百六十輛,輕型坦克三百二十輛。裝甲力量之強大在整個亞洲都無可匹敵,坦克數量甚至比原來裝備的坦克師都要多,更不要說下轄的其他作戰部隊了。

    原本第二師也和其他師一樣只下轄一個坦克團,但是在與蘇聯作戰後繳獲向數量相當不少的坦克。如大批完好的BT,T-26坦克被充斥進了第一軍裝甲序列。在從新整編後,第二師團也被充實了起來,下轄兩個步兵團,兩個坦克團(每個團下轄兩營,每營下轄三個輕坦克連和一個中型坦克連,共有十六個坦克連),一個炮兵團,其他部隊和別的部隊相差不大。主要裝備的中型坦克是一百一十輛四號坦克,和一百三十輛三號坦克和一百七十輛的BT和T-26坦克。

    其他裝甲師就沒有這麼運氣了,都只下轄一個坦克團,而且是下轄兩營(每營四連,三個輕型坦克連,一個中型坦克連),更加雪上加霜的事情是,這些坦克中不僅有大量的蘇聯的舊式坦克,更有德國在交易中免費贈送的的一號和二號坦克,甚至連美國人原來的那些老式坦克都編製中。這些裝甲師和第一師乃至第二師的戰鬥力都相差甚遠,但是,與日本軍隊相比卻有相當大的優勢,每個裝甲師的一百多輛坦克配合強大的炮兵編製足以摧毀任何與之對抗的日軍。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